❶ 金融去杠杆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通俗的讲就是借钱炒股的现在要还钱了,比如股票配资,银行委外资金,说白了就是央行内放水下属银行是容让你投资实业发展经济的,但是目前大环境不好,搞实业不赚钱,大家的生产积极性不高,那这大量闲置资金不能有效利用怎么办?那就投入股市,房地产来炒股炒房了,但是这些不产生劳动价值,反而使股市动荡,房价暴涨,影响经济稳定,现在去杠杆就是要收回这些资金,那就只能卖房卖股还回去了,所以就出现了股市,房市,债市,全部下跌的情形!
❷ 央行加息意味着什么
央行加息带来的影响包括:
股票市场不景气;
工商企业减少投资;
民众减少消费,增加储蓄;
刺激本国或本地货币的升值;
减缓本国或本地的经济增长速度;
在降低货币流通速度情况下可能缓解通货膨胀。
特殊情况:
由于流动性陷阱的出现反而加剧通货膨胀;
存在强制结售汇制度下,可能加剧短期投机资本的流入而增加货币供应;
如果经济结构性的失衡存在,那么就会出现更加严重的通货膨胀,其主要表现是消费品市场价格不降而资产价格飙升;
然而,加息的整体效果通常不能迅速反映出来,因为涉及到整个经济体系,或者说金融体系的联动机制,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反映出结果来。
总结:以上就是央行加息带来的影响。
❸ 一文读懂金融怎么去杠杆
通俗说。金融的去杠杆化。负债越高、降低债务的过程,或者增加自有资本金专,本质上就是一个还债。去属杠杆化,本质是一个负债率的水平,就是降低这个杠杆率,或者两者同时进行,或者减少负债,杠杆率越高杠杆率就是负债除以自有资本,就是多拿自己的钱玩儿,少借别人的钱玩儿
❹ 国家说的金融去杠杆对个人理财有什么影响
“去杠杆化”是指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减少杠杆的过程,而“杠杆”指“使用较少的本金获取高收益”。
这种模式在金融危机爆发前为不少企业和机构所采用,但在金融危机爆发时会带来巨大的风险。
综合各方的说法,“去杠杆化”就是一个公司或个人减少使用金融杠杆的过程。把原先通过各种方式(或工具)“借”到的钱退还出去的潮流。
单个公司或机构“去杠杆化”并不会对市场和经济产生多大影响。但是如果整个市场都进入这个进程,大部分机构和投资者都被迫或主动的把过去采用杠杆方法“借”的钱吐出来,那这个影响显然不一般。
一方面可以疏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对于个人理财而言可能在某些理财渠道中的收益会有所减少。
❺ 中国央行加息历史,历史上央行一共加息降息多少次
一、2011年7月7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二、2011年4月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
三、2011年2月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
四、2010年12月2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
五、2010年10月20日 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据此相应调整。
六、2007年12月20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
七、2007年9月15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17日(周一)沪综指上涨109.21点,涨幅2.06%。深成指上涨280.67点,涨幅1.54%。
八、2007年8月22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受8月21日晚央行年内第四次加息的消息影响,早盘沪深两市双双大幅低开,股指早盘震荡走高,在金融、地产股的轮番推动下,沪深两市先后刷新历史高点。沪指涨幅0.50%,成交1621.98亿。
九、2007年7月20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7月23日周一两市大幅跳空高开,沪市开盘报4091.24点,上涨32.39点,深市开盘报13615.30点,上涨197.34点。两市大盘高开高走单边震荡上行,做多人气迅速聚集。
截至收盘,两市共成交2351.1亿元,成交量明显放大。
十、2007年5月19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5月21日,沪市开盘:3902.35点,低开127.91;报收4072.22点,涨幅1.04%。
十一、2007年3月18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低开后大幅度走高,开盘2864点,收盘3014点,突破3000点,全天大涨2.87%,随后一路强劲上行至3600点。
十二、2006年8月19日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周一开盘后,沪指开盘低开至1565.46点,最低点1558.10点,随后迅速反弹收复失地,收盘至1601点,上涨0.20%。
十三、2006年4月28日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调0.27%,提高到5.85%。28日,沪指低开14点,最高1445点,收盘1440点,涨23点,大涨1.66%。
十四、2005年3月17日提高了住房贷款利率。沪综指当日下跌了0.96%,次日再跌1.29%。稍作反弹后,沪综指一路下跌,最低至998.23点。
十五、2004年10月29日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均上调0.27%。一路下跌中的沪综指继续大跌1.58%,当天报收于1320点。
十六、1993年7月11日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9.18%上调到10.98%。首个交易日沪指下跌23.05点。
十七、1993年5月15日各档次定期存款年利率平均提高2.18%,各项贷款利率平均提高0.82%。首个交易日沪指下跌27.43点。
加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中央银行提高利息的行为,从而使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的借贷成本提高,进而迫使市场的利息也进行增加。加息的目的包括减少货币供应、压抑消费、压抑通货膨胀、鼓励存款、减缓市场投机等等。
加息也可作为提升本国或本地区货币对其它货币的币值(汇率)的间接手段。1992年9月16日,英格兰银行一天之内两度提升英镑的利率,是近代金融史上加息的典型事例。在中国,加息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辅助手段之一。央行2011年内已经3次加息以应对高企膨胀。
(5)金融去杠杆后会加息吗扩展阅读:
一、央行的三大手段。
1、存款准备金,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就可以冻结商业银行的贷款,控制贷款量,起到抑制经济过热的作用。
2、利率,央行通过加息提高人们存款意愿,是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降息相反。
3、公开市场操作,也就是买卖债券。当央行需要回收市场流动性的时候就发行债券来回笼资金,市场上钱不够的时候就赎回债券将货币发出去。
二、央行加息的影响。
对个人而言,如果加息,无论是向银行还是其他机构申请贷款,贷款利率必然会上升,同时意味着所还利息增加。
而对于目前有贷款的,如果贷款是与借款人签的浮动利率的,比如房贷,那么加息后原有贷款利息也会上调,从而增加个人还款额度。除非是与贷款人签的固定利率,那样的话加息就等于是赚了。
不过,房贷利率一般都是浮动的。根据有关研究表明,中国的家庭债务中,房贷为最主要的债务。20年期的100万房贷,如果以当前的基准利率上调0.5%,每月还款额的将多300元左右,总利息将增加6万多元。
至于说加息带来的存款利息的上涨,对于现在很多宁愿把钱放进余额宝也不愿存银行的人来说,其带来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对企业同样如此,相比个人而言,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更频繁地进行融资。加息就意味着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减少利率。
既然加息对企业和个人会带来如此多的不利,是不是2018年就不会加息了?这个恐怕不是你我说的算,加不加息还得央妈说了算。
❻ 听说央行加息了,那其他银行是不是也会加息
央行是国家中央银行,它发行货币,管理所有金融机构,加息是它动用的货币工具,央行宣布加息肯定是全国所有银行都要执行了。这里的央行是一个抽象概念,不是说在央行所在的那栋建筑.
❼ 金融去杠杆对股市的影响有哪些
你好,金融去杠杆影响股市主要通过三条路径:一是银行委外业务收缩,虽然目前出台的文件中并未明确限制委外投资股票的规模和比例,但近期市场已开始担心后续监管加码;二是金融去杠杆将影响无风险利率和风险偏好;三是如果金融去杠杆导致债券等金融资产出现集中调整,则可能引发流动性风险,造成市场波动。
去杠杆对股市的影响:
中国金融去杠杆的首要波及场所是货币市场,从余额宝的收益上,数亿计投资者已经亲身体会到了去杠杆产生的威力。但对货币市场的冲击影响,人们感知到的是金融去杠杆的广度,在深度上的体会还是要回归到股市中。
从最近的中国股市来看,特别是沪深300指数最近承受的抛售压力,已经明显显示出中国金融去杠杆的影响正从货币市场逐步扩散到股市中。在沪深300指数中银行类板块的承压更为显著,从K线的形态上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顶部大阴线,这是股价对这一轮金融去杠杆、资金逐渐昂贵的直接表现。为什么在股市中首当其冲的会是银行类的板块呢?银行类股票是在上一轮的央行降准降息中收益最为显著的股票,每当市场利率下降时,银行股票往往会得到支撑走强,这是对行业的基本面体现。同样,在这一轮的金融去杠杆过程中,曾经的最大收益者将轮回为最大的压力承受者。
目前市场主流预期,中国股市将会面临一波预期之中的、可控的有效回调。这一波的回调将会是后期健康稳步增长的蓄力过程。伴随着整个金融去杠杆的有效推进,资金将会从庞大的影子银行、金融市场逐步流向有竞争优势、具备强大增长前景的企业中去,在这样的环境下,只有具备竞争力的企业和行业才能够有效生存,而浪费型、产能过剩的行业将会面临淘汰出局的结果。当然,这是通过市场的力量来引导实体经济的发展,比此前采用行政力量去主导要聪明的多。
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
❽ 为什么央行又要加息
这要从几方面答起:
首先是利率:利率工具概述
利率政策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货币政策实施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国人民银行根据货币政策实施的需要,适时的运用利率工具,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进行调整,进而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实现货币政策的既定目标。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采用的利率工具主要有:1、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包括:再贷款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所采用的利率;再贴现利率,指金融机构将所持有的已贴现票据向中国人民银行办理再贴现所采用的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支付的利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准备金中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水平的部分支付的利率。2、调整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3、制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4、制定相关政策对各类利率结构和档次进行调整等。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加强了对利率工具的运用。利率调整逐年频繁,利率调控方式更为灵活,调控机制日趋完善。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作为货币政策主要手段之一的利率政策将逐步从对利率的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化。利率作为重要的经济杠杆,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利率调节的作用
宏观上:1积累资金,通过有偿 2调整信贷规模,通过贷款、再贴现率 3调节国民经济结构,通过差别利率和优惠利率实现资源倾斜配置 4抑制通货膨胀,需求旺则抬高利率收缩信贷,供给不足则利率优惠扩大供给 5平衡国际收支,通过长短期利率不同搭配组合,调节投资和游资
微观上:1激励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影响家庭和个人金融资产投资组合,不同组合安全性和流动性不同 3租金计算的基础,租金通常参照利率确定
结合这几年我国经济形式,在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经济体制的不完善,我国出现过一次比较明显的通货膨胀,人民币大幅贬值,人民银行几次加息,再1993年的5月15日达到历史最高,一年期存款利率为10.98%。随后我国一直保持较低的通货膨胀率,抑制货币的过渡发行,物价也趋于稳定。直到96年中央开始了调低银行存贷款利率。
98年朱总理上任,推行了积极的货币政策,扩大内需,鼓励投资,以刺激经济的发展,一年内三次调低利率,并于02年达到最低值1.98%
这些年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出现了经济过热的苗头
,因为经济过热会引发原材料价格上涨,通货膨胀等一系列恶性后果,产生大量的经济泡沫。经济过热后,泡沫经济会破裂,造成经济发展缓慢,甚至是衰退。上世纪末日本经济长期停滞不前就是泡沫经济的后果
为了抑制经济过热,央行进行了加息政策,但为防止经济不稳定,每次调整的幅度都不大。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存款,更少的人贷款,不就可以控制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了吗。股市的持续高走也是经济过热的一种表现,把股市的钱拉回到银行,也是银行加息的一个原因。
另为我国的通货膨胀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人民币升值问题,很多报道只强调人民币升值对进出口带来影响。的确,人民币升值可以是国内厂商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多的东西,抑制出口,可以改变很多国家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入超地位,当时的中国政府无疑是面临着国内厂商与国外政府的双重压力,然而比进出口贸易更重要的是,国外一些金融投机者赌定人民币会升值,造成大量的境外资金地进入,直接加重了通货膨胀,这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这也是加息的一个潜在原因。
不知这样将你能否明白,不明白可以补充提问啊
❾ 金融去杠杆对P2P有什么影响
一场金融去杠杆的持久战,清理整顿的不只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于在夹缝中求生存的P2P平台来说,资金端和资产端的不匹配程度将进一步加大。P2P在经历一系列的监管高压之后,这场淘汰战役显然会更加激烈,倒下的很有可能就是你投资的平台。
5月7日,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在其公众号发文指出,当前的金融去杠杆在主观上是为了金融安全和金融稳定,客观上也正在对实体经济产生一定压力。在此背景之下,
在夹缝中求生存的P2P平台将会受到很大影响。
“根据《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单一网贷平台个人最多借款20万元,企业法人最多借款100万元,所以现在互金平台借贷基本上都以个人或小微企业为主,但是实体经济在受到冲击后,很多平台将面临资产荒问题,资产端坏账率也会不断攀升。”深圳一大型P2P平台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金融去杠杆,P2P平台面临资金端、资产端双重压力
P2P模式的核心逻辑在于一个互联网平台通过网络一端对接有借款需求的个人或小微企业,另外一端对接有理财需求的投资者,如果把这两端拆成两个平台,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线上理财资金端和线下资产端。
互联网金融平台一旦难以获取优质资产,将会对线上理财资金端造成压力。因为P2P线上理财平台募集来的资金并没有很好的去向,从而形成资金站岗,还要支付投资者利息的局面。
互联网金融业内资深人士向记者表示,按照政策监管要求,P2P只能是信息服务中介平台,赚取业务差价。但这一行业目前面临的现状则是,很少的平台有充足的风险准备金进行刚性兑付,大家玩的实质是空手套白狼的生意,所以需要引入资金来覆盖之前的坏账对平台形成的经营压力,一旦坏账超过平台风险准备金,行业随时都可能爆雷。这种击鼓传花似的游戏核心在于必须有源源不断的资金进入才得以持续。
因此,这就很容易理解为何不少P2P平台都会有新手专享标,而这个新手专享标的收益率通常以短期标的1个月为主,并且收益率基本上都高于同期收益率一倍以上。
以小牛在线为例,小牛在线新手专享标期限1个月,收益率高达12%,并且注册就有3次购买机会。而同属于短期理财产品的天天牛收益率仅5%。
网贷之家4月份的报告显示,截至4月底,P2P行业历史累计成交量达4.33万亿元,过去一年累计成交量增长近2.5万亿元。与此同时,P2P网贷行业的贷款余额增至9576.2亿元,环比小幅增长3.98%。
不过,即便P2P网贷成交量持续增长,上市公司和券商对于P2P的热情也在逐渐消退。
Wind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已过去近4个半月,仅有3份关于P2P的券商研报,而2016年全年有33篇为主题的券商研报,2015年则有77篇。
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金融热潮进军P2P行业的上市公司也正在陆续退出。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以来,誉衡药业、益民集团、冠城大通、盛达矿业、匹凸匹、高鸿股份、东方金钰、新纶科技、奥拓电子、华鹏飞、佳士科技和天源迪科等12家上市公司剥离了P2P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