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学物理实验中的问题(简直觉得我们的教科书是白痴。。。)如何计算B类不确定度!!!!!!!!!!!!
那是你没有明白B类指的是什么东西。
B类其实指的就是A类以外的任何估计方法,根据是任何其他信息的不确定度估计。这信息可能来自过去的测量经验,来自校准证书,来自生产厂的技术说明书,来自计算,来自出版物的信息,根据常识等等。
所以根本就不会有普适的公式什么的,说明书上和老师告诉你是什么就是什么。
B. 光杠杆镜尺法
原理如图:如图所示的架子上面悬挂有一带有重物的钢丝,一号是固定在钢丝上面的一个小块,2号是一个平面镜,平面镜下端支放在承物台上。平面镜通过一个固定在其上面的支架(细线)和小块连接着,支架和小块之间不固定。3号就是钢丝,四号是竖直放置的直尺。尺子前面的是一台望远镜。调整望远镜的焦距,使望远镜中心线对准平面镜中心,使实验员通过望远镜看到尺子上面的一个刻度。然后通过在钢丝下端加上重物,使得钢丝产生形变。这个微小形变通过连接在镜子上面的连杆反映到试验者观察到的尺子刻度变化上面来。然后量出平面镜和尺子的距离,量出平面镜支架的长度,然后通过读出的刻度变化值,按照相似三角形原理算出钢丝形变!
C. 除了利用光杠杆原理还有没有别的方法求得长度的变化量
不
D. 如何推倒空心圆柱的相对不确定度传递公式测了内外径和高度。求解🙏🏻
杨氏模量的相对不确定度的传递公式就是各个测量量的相对不确定度的平方和。
其中d,d,r,l,y,分别为钢丝直径,光杠杆前后脚距离,反射镜至标尺距离,钢丝长度,标尺读数。
A类不确定度Ua=标准差S。
测量次数n=5,平均值x=(1+2+3+4+5)/5=3。
方差D(x)=(1/n)∑(xi-x)²。
=(1/5)[(1-3)²+(2-3)²+(3-3)²+(4-3)²+(5-3)²]。
=2。
Ua =S=√D(x)=√2=1.4142。
在进行工程试验不确定度的评价中,由于工程试验的函数关系式往往是非线性的,在进行不确定度分量合成时,灵敏系数的求取显得较为复杂。灵敏系数的求取有一些捷径可寻,掌握这些方法,即可较为简便地进行灵敏系数的计算。
(4)光杠杆分度值怎么求扩展阅读:
物理学中经常求算以减小误差的方法。
相对不确定度
指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相对值,记为Ur。Ur=u/y。u是标准不确定度,y可以是测量值,或测量结果的算数平均值,或公认标准值,或理论值。
标准不确定度是用标准偏差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
E. 为什么在调节光杠杆光路时要求 n 1 和 n 2 是望远镜附近的标尺读数
线胀系数测定装置升温不能过快,最高温度不能超过100 C. 粗调节望远镜标尺装置,使之与光杠杆等高,可采取估望远镜镜身描准的方法,再调节光杠杆镜面垂直,使望远镜镜身和标尺在平面镜子中的虚像在一条直线上.
F. 用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弹性模量时怎么求镜尺距离,金属丝长度,光杠杆常数的标准误差
UL=L的仪器误差
UD=D的仪器误差
Ub=b的仪器误差
G. 光杠杆放大倍数怎么计算啊 要考试了 跪求
光杠杆放大倍数计算:
1、tan2a=2a=C/D,a=C/2D
2、tana=a=L/b-
3、b是光杠杆后足往前足连线版的垂直距离,成为权光杠杆常数,联立1、2可以求得L=bC/2D=WC注(W=b/2D)
4、用手按压桌面能使桌面发生形变,设计实验进行检验:(采用的就是放大法) 用手轻按压桌面时,由于坚硬物体的微小弹性形变不容易观察到,因此,可以用显示微小形变的装置,将微小形变“放大”到可以直接观察出来。
(7)光杠杆分度值怎么求扩展阅读
光杠杆测量原理即光杠杆镜尺测量微伸量原理:
1、拉伸测量杨氏模量原理:本实验采用光杠杆放进行测量弹性杨氏模量反映材料形变与内应力关系物理量实验表明弹性范围内应力(单位横截面积垂直作用力与横截面积比)与线应变(物体相伸)比规律。
2、验采用光杠杆放大法进行测量。弹性杨氏模量是反映材料形变与内应力关系的物理量,实验表明,在弹性范围内,正应力单位横截面积上垂直作用力与横截面积之比。
H. 跪求华东理工大学 大学物理实验的预习报告或者实验报告的答案!!!
1.[单选题] 分光计读数装置中设置双游标的目的是消除偏心误差,该误差属于_______误差,它是由于刻度盘刻度和游标刻度__________
A.随机,不平行
B.系统,不平行
C.随机,不共面
D.系统,不共心
我的答案:D
1.[单选题]
下图中角游标的读数为
A.116°12′
B.116°42′
C.114°42′
D.114°12′
我的答案:A
1.[单选题]
在用最小偏向角法测量折射率时,测量最小偏向角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1)转动望远镜对准入射光,测出入射方位角
(2)在望远镜中看到待测谱线折返点时,拧紧游标盘的紧固螺丝,固定游标盘
(3)转动望远镜,使待测谱线和准线重合,测量出射方位角
(4)转动游标盘连同载物台,改变入射角
A.(1),(2),(3),(4)
B.(1),(4),(2),(3)
C.(2),(3),(4),(1)
D.(4),(2),(3),(1)
我的答案:D
1.[多选题] 杨氏模量是材料的物性参数,与哪些因素有关?
A.材料的结构
B.材料的化学成分
C.实验温度
D.材料的几何参数
1.[单选题]
根据误差等作用原理,确定实验中需要测量的各物理量使用的量具,选择不正确的是
A.钢丝长度:米尺
B.镜尺距:米尺
C.光杠杆常数:米尺
D.钢丝直径:螺旋测微器
我的答案:C
1.[单选题] 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中,钢丝的形变量是测量的核心问题,用什么物理实验方法进行转换测量
A.比较法
B.拉伸法
C.放大法
D.逐差法
我的答案:C
1.[单选题]
在实验测量中,如果需要增大光学放大法的放大倍数,可以
A.增大镜尺距离,减小光杠杆常数
B.减小镜尺距离,增大光杠杆常数
C.减小镜尺距离,增大钢丝长度
D.减小镜尺距离,减小钢丝长度
我的答案:A
1.[单选题] 叉丝位于望远镜的目镜套筒上,为了调整叉丝清晰,应进行的操作是
A.调节望远镜的调焦手轮
B.调节物镜所成标尺像与叉丝的距离
C.旋转目镜镜头
D.改变物镜与叉丝相对距离
我的答案:C
1.[单选题]
望远镜调节的基本原则:将光杠杆、反射镜中的标尺像、望远镜轴线调成三点一线, “先粗调,后细调”。粗调包含的操作可分为4步:
(1) 调节光杠杆倾斜螺丝,直到眼睛通过望远镜准星(外部)位置,能看到光杠杆镜面中的反射镜;
(2) 调节望远镜高低倾斜螺丝,直到眼睛通过望远镜准星(外部)位置,能看到光杠杆镜面;
(3) 调节反射镜倾斜螺丝,直到眼睛通过望远镜准星(外部)位置,能看到镜中的标尺像;
(4) 移动望远镜装置,使其正对光杠杆镜面;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1)、(2)、(4)、(3)
B.(4)、(1)、(2)、(3)
C.(2)、(1)、(4)、(3)
D.(4)、(2)、(1)、(3)
1.[单选题]
在本实验系统中,望远镜视差产生的原因是:
A.标尺像通过望远镜目镜所成的像与叉丝不共面
B.人眼与目镜不共面
C.人眼与标尺像不共面
D.叉丝通过目镜成的像不在明视距离
我的答案:A
1.[单选题]
消除望远镜视差的方法是调节
A.调节望远镜的目镜,使得叉丝清晰
B.调节望远镜的目镜,使得标尺像清晰
C.调节望远镜的调焦手轮,直到眼睛上下运动时,标尺像与叉丝没有相对位移
D.调节望远镜的调焦手轮,使得标尺像清晰
我的答案:C
1.[单选题] 直接测量量中,镜尺距离D是指 B
A.望远镜目镜到标尺的距离
B.光杠杆平面镜镜面到标尺的距离
C.望远镜物镜到标尺的距离
D.光杠杆平面镜镜面到望远镜物镜的距离
1.[单选题] 在用拉伸法测定金属丝的杨氏模量实验中,通常需在钢丝上预加10kg负荷,目的是
A.拉直金属丝,避免将拉直过程当为伸长量进行测量
B.减小初读数,消除零误差
C.消除摩擦力的影响
D.使系统稳定,金属丝铅直
我的答案:A
3.1.3
1.[单选题] 如何较好地消除接触电阻对测量值的影响?
A.使用四端输入法
B.触点处保持良好的清洁
C.减小触点的接触面积
D.采用相同的材料导线
我的答案:A
1.[多选题]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由于电表内阻的存在,会产生系统误差。
B.在平衡电桥实验中,为了比较迅速调节到平衡点使检流计指零,可采取反向区逐次逼近法进行操作。
C.在自组电桥实验中,比较臂电阻带来随机误差,可以通过交换法来进行修正。
D.一个未知阻值的电阻,用箱式电桥测量前应先估测电阻的阻值。
我的答案:ABD
1.[单选题]
惠斯通电桥测量原理属于什么实验方法?
A.参量转换测量法
B.交换法
C.比较法
D.补偿法
我的答案:C
1.[单选题] 在电桥测量电阻中,电桥是如何达到平衡的?
A.调节可变电阻Rs大小,使检流计电流为零。
B.调节电源电压
C.调节比例臂大小
D.调节可变电阻Rs大小,使检流计上电流为某一定值
我的答案:A
1.[单选题]
惠斯通电桥测量电阻时,比例臂选取的原则是:
A.使测量值有好的重复性
B.使测量值的精度最高
C.使电桥能较快地达到平衡
D.使检流计有大的量值
我的答案:B
I. 光杠杆放大倍数与望远镜放大倍数有关吗
透镜光焦度=物光焦度+像光焦度(n/s+n'/s'=1/f)
而光焦度就是指透镜(或物.像)焦距的倒数乘以折射率(空气是1)
放大倍数=相距÷物距
望远镜的成像实际上是一个多次成像的问题,多次成像就是把第一次物镜成的像变成第二次目镜的"物",多次成像的放大率就是把目镜.物镜的放大率乘起来就可以了,对于非无穷远成像,通过上边的公式就可以把放大率求出来
若望远镜物镜对无穷远的物体成像(如天文望远镜)放大率实际上就是两个透镜的焦距之比(物/目),通过上边的公式也可以求出来,而目.物透镜之间距离也固定为焦距之和,如果想观察近一些的物体,可以算出来,只需要把目,物镜距离拉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