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汇率佣金 > 结构性去杠杆对企业的影响因素

结构性去杠杆对企业的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21-04-22 03:30:56

㈠ 如何理解“结构性去杠杆

经济学家潘向东分析,“结构性”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从总量看,我国宏观内杠杆率容趋稳,结构性去杠杆的目标是努力实现宏观杠杆率稳定和逐步下降,不再追求宏观杠杆率的快速下降。二是分部门、分债务类型提出不同的去杠杆要求。我国国有企业杠杆率比较高,要实现国企杠杆率的稳步下降;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比较大,要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在做好“堵后门”的同时也做好“开前门”;我国居民杠杆率上升较快,要抑制居民杠杆率的上升势头。

如果政策过度紧缩、融资快速下滑,会导致信用风险集中爆发,引发市场避险情绪上升,进而出现市场低迷、成交量萎缩,甚至导致市场失去正常的价格发现和融资功能,这不仅不利于企业正常融资、不利于实体经济增长,还可能引发金融风险。如果去杠杆节奏过慢,则会使杠杆率进一步上升。因此,在杠杆率上升趋缓、经济增速有所下行的情况下,“稳杠杆”是较为合适的政策选择。

㈡ 去杠杆对股市的影响有多大

杠杆对股市的影响:
中国金融去杠杆的首要波及场所是货币市场,从余额宝的收益上,数亿计投资者已经亲身体会到了去杠杆产生的威力。但对货币市场的冲击影响,人们感知到的是金融去杠杆的广度,在深度上的体会还是要回归到股市中。
从最近的中国股市来看,特别是沪深300指数最近承受的抛售压力,已经明显显示出中国金融去杠杆的影响正从货币市场逐步扩散到股市中。在沪深300指数中银行类板块的承压更为显著,从K线的形态上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顶部大阴线,这是股价对这一轮金融去杠杆、资金逐渐昂贵的直接表现。为什么在股市中首当其冲的会是银行类的板块呢?银行类股票是在上一轮的央行降准降息中收益最为显著的股票,每当市场利率下降时,银行股票往往会得到支撑走强,这是对行业的基本面体现。同样,在这一轮的金融去杠杆过程中,曾经的最大受益者将轮回为最大的压力承受者。
目前市场主流预期,中国股市将会面临一波预期之中的、可控的有效回调。这一波的回调将会是后期健康稳步增长的蓄力过程。伴随着整个金融去杠杆的有效推进,资金将会从庞大的影子银行、金融市场逐步流向有竞争优势、具备强大增长前景的企业中去,在这样的环境下,只有具备竞争力的企业和行业才能够有效生存,而浪费型、产能过剩的行业将会面临淘汰出局的结果。当然,这是通过市场的力量来引导实体经济的发展,比此前采用行政力量去主导要聪明得多。

㈢ 什么是去杠杆去杠杆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呢

去杠杆是什么意思?去杠杆化通俗理解

1、通俗来讲去杠杆就是减少负债。

去杠杆是什么意思?去杠杆化通俗理解

1、通俗来讲去杠杆就是减少负债。

2、定义:去杠杆是指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减少杠杆的过程,而“杠杆”指“使用较少的本金获取高收益”。这种模式在金融危机爆发前为不少企业和机构所采用,但在金融危机爆发时会带来巨大的风险。

3、实质:其实杠杆的本质就是负债。借入资金后投入经营,可以实现以小(少量资本金)搏大(更大的总资产),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加杠杆。所以,只要有债务融资,就会有杠杆。我们国家金融体系以间接金融为主,也就是以银行信贷为主,信贷在社会融资总量中占比最大,所以经济中的杠杆小不了。

(3)结构性去杠杆对企业的影响因素扩展阅读

1、中国经济去杠杆化的关键是稳住债务,遏制个人负债率过分上升、企业债务明显偏高和地方财政过分上涨。

2、美国债券之王比尔·格罗斯的最新观点是,美国去杠杆化进程,已经导致了该国三大主要资产类别(股票、债券、房地产)价格的整体下跌。

3、格罗斯认为,全球金融市场目前处于去杠杆化的进程中,这将导致大多数资产的价格出现下降,包括黄金、钻石、谷物这样的东西。“我们经常说总有机会存在于市场的某个地方,但我要说现在不是时候。”

㈣ 去杠杆对经济发展趋势真的有利吗

总有一天,中国企业需要开始去杠杆。很难准确地预测这个过程会什么时候开始,被什么触发,但去杠杆肯定是不可避免的。当它发生时,结果就是国内的需求增长会被严重拖累。而除非能找到其他需求来源,内需减弱意味着GDP增长大幅减速。
中国可以尝试通过鼓励非公司进行投资和支出,从而刺激需求。然而,从其他经济体在类似处境下的历史经验来看,这条路可能不是特别行得通。原因是家庭负债近年来也在快速增长。指望他们在经济增长放缓,并且假定企业去杠杆的这个时期加大借贷似乎不太现实。当然,我们可以期待中国利率降到接近于零,并开始实行量化宽松政策。
零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将对人民币造成显著的贬值压力。这或许行得通,因为历史告诉我们的另外一件事是,需求不足、正经历去杠杆化的经济体,可以通过货币贬值并依靠外需来支持经济增长。
当然,在这个假定情况下的大多数国家在并没有大规模的贸易顺差。而对中国来说,由于供应链贸易对中国十分重要,所以即使人民币大幅贬值,对提振经济的效果也不明显,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因为人民币贬值虽然会使出口更便宜,但也会使进口的原料、原件更昂贵。如果这些推理是正确的话,这就意味着,中国想要调整就需要使货币大幅贬值,不然更加缓慢的过程就会更加痛苦,又或许两者都有点。

然而,一般的看法是,中国不会让人民币大幅贬值。贬值对提振净出口的作用不大,但它会令以美元计价的贷款更加昂贵(从而增加了一些公司去杠杆的压力),还会挤压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并且让政府丢面子。如果中国抵制贬值,那么需求缺口将会更大,并且去杠杆过程的痛苦也会更大。更重要的是,如果中国不希望看到其外汇储备以惊人的速度消失,政府将需要重新实行严格的资本管制。但是即使是最严厉的资本管制也可能有太多疏漏,无法阻止储备一点一点地流出去(也无法抵挡最终的贬值压力),除非中国政府同时对贸易和投资实行严厉的控制。然而,控制贸易和投资对中国经济不会有任何好处。因此,合理的预期是,尽管政府可能会抵制贬值一段时间,它最终将选择所有可行选项里最不坏的那个。
还有第三个潜在的需求来源:政府举债。尽管中国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有很多的债务,但是中央政府的债务负担是GDP的40-50%,属于比较适中。如果去杠杆化开始突然发生,似乎可以肯定,中国政府会毫不犹豫地承担问题债务,接手快不行了的公司,并且为巨额的公共投资行为借款。政府为债务融资的能力应该不成问题,他们可以鼓励人们出于爱国心购买政府债券,或采用量化宽松。但花钱对拉动需求能起到多大的作用,这很难说。如果政府同时还要抵抗货币贬值,那么中国可能会陷入与日本极其相似的情况,即巨额预算赤字也不足以拉动强劲复苏。
也许,也许,中国政策正好可以解决所有这些问题。也许它可以让货币贬者,让不良企业破产,保护好该被保护的债权人以防止恐慌,对信贷良好的借款人持续提供信用流动性,通过货币宽松政策保持住总需求,并在必要的时候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来确保人们相信这一切。然而在实践中,政府总得先把一些大事搞砸,然后才能开始把事情做好。所以大概会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增长低迷的中国通过贬值来出口一部分疲软输出到国外,一种是拒绝贬值却以严重得多的方式经济下滑,到最后还是会输出经济疲软。中国衰退将给世界各地都带来通缩的压力。如果到时候全世界还困在低通货膨胀率和低利率之中,这是很可能的,那么这一通缩的压力就不会轻易被抵消。并且这一切还都是假设中国设法避免了重大金融危机。
在那之后,谁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或许欧元区将再次陷入衰退,最后解体。或许每个人都只是需要再咬紧牙关坚持几年。但中国的债务负担越大,中国去杠杆化将带来的影响就越近在眼前,在不太遥远的未来的某一个时间点,它就会发生。?

㈤ 金融去杠杆对股市的影响有哪些

你好,金融去杠杆影响股市主要通过三条路径:一是银行委外业务收缩,虽然目前出台的文件中并未明确限制委外投资股票的规模和比例,但近期市场已开始担心后续监管加码;二是金融去杠杆将影响无风险利率和风险偏好;三是如果金融去杠杆导致债券等金融资产出现集中调整,则可能引发流动性风险,造成市场波动。
去杠杆对股市的影响:

中国金融去杠杆的首要波及场所是货币市场,从余额宝的收益上,数亿计投资者已经亲身体会到了去杠杆产生的威力。但对货币市场的冲击影响,人们感知到的是金融去杠杆的广度,在深度上的体会还是要回归到股市中。

从最近的中国股市来看,特别是沪深300指数最近承受的抛售压力,已经明显显示出中国金融去杠杆的影响正从货币市场逐步扩散到股市中。在沪深300指数中银行类板块的承压更为显著,从K线的形态上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顶部大阴线,这是股价对这一轮金融去杠杆、资金逐渐昂贵的直接表现。为什么在股市中首当其冲的会是银行类的板块呢?银行类股票是在上一轮的央行降准降息中收益最为显著的股票,每当市场利率下降时,银行股票往往会得到支撑走强,这是对行业的基本面体现。同样,在这一轮的金融去杠杆过程中,曾经的最大收益者将轮回为最大的压力承受者。

目前市场主流预期,中国股市将会面临一波预期之中的、可控的有效回调。这一波的回调将会是后期健康稳步增长的蓄力过程。伴随着整个金融去杠杆的有效推进,资金将会从庞大的影子银行、金融市场逐步流向有竞争优势、具备强大增长前景的企业中去,在这样的环境下,只有具备竞争力的企业和行业才能够有效生存,而浪费型、产能过剩的行业将会面临淘汰出局的结果。当然,这是通过市场的力量来引导实体经济的发展,比此前采用行政力量去主导要聪明的多。

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

㈥ 企业偿债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原因:

宏观经济增速不断放缓,企业盈利恶化导致偿债能力大幅下滑。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加上世界经济复苏对外需的拉动,2017年我国经济实现了超预期增长,今年一季度增速虽受贸易摩擦的影响略有下滑,但整体亦表现不俗。

在此背景下,2018年以来市场出现的连续违约事件格外受到市场关注。4月份以来,低评级信用债信用利差逐渐扩大,进入5月份,随着市场对信用债市场的担忧增加。

其他相对高评级的产品收益率也呈现较大幅度上升,5年期各评级的中票收益率上涨了13至15个基点,5年期国债收益率与5年期AA-级中票收益率之差5月4日一度达到3.63%,刷新两年来新高。

(6)结构性去杠杆对企业的影响因素扩展阅读

缓解信用债紧张局面的方法

首先,融资环境方面,可由此前一季度的“紧信用”适度向“宽信用”转变,在表外融资受限的条件下,多渠道保障实体经济尤其是民营企业的资金供给。

其次,在去杠杆方面,需认真贯彻中央深改委结构性去杠杆的要求,重点关注国企去杠杆工作,把握好“防风险”和“稳增长”的平衡。

在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也明确指出,我国宏观杠杆率增速放缓,金融体系控制内部杠杆取得阶段性成效,要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把握好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之间的平衡。

再次,考虑到未来仍可能有不少民营企业出现融资难而违约的情况,监管层可督促金融机构提前做好相关企业的风险检查工作。

尤其是上市企业的摸底排查,提高风险预警和处置能力,必要时可对出现融资困难且债务规模较大的企业提供一定支持,有效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㈦ 为什么要降低企业杠杆率

企业杠杆率(leverage ratio)即一个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资本/资产的比率。杠杆率是一个衡量公司负债风险的指标,从侧面反应出公司的还款能力。财务杠杆概念:无论企业营业利润多少,债务利息和优先股的股利都是固定不变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大时,每一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减少,这能给普通股股东带来更多的盈余。这种债务对投资者收益的影响,称为财务杠杆。
因为在居民、企业、政府和金融机构等部门中,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杠杆率较高的情形突出,风险较高。财政部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末我国国有企业负债总额为79万亿元,占全国非金融企业总负债比重大约为74.8%,占当年GDP比重为116.7%。从中不难看到,我国企业部门的高杠杆率,主要集中于非金融国有企业部门。因此,在去杠杆的任务中,有效降低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杠杆率,是当前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的关键。

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去杠杆 企业怎么做

战术上主要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参考:http://pinglun.eastday.com/p/20151223/u1ai9150380.html

㈨ 去杠杆化的各个阶段对中国经济有什么影响

“去杠杆化”是指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减少杠杆的过程,而“杠杆”指“使用较少的本金获取高收益”。
这种模式在金融危机爆发前为不少企业和机构所采用,但在金融危机爆发时会带来巨大的风险。

㈩ 企业降杠杆会不会导致经济下滑

在降低企业非税负担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巡视员张满英介绍说,今年以来,主要采取了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降低省内天然气输配价格、降低电信资费以及交通、物流、中介服务领域收费等举措。目前,已出台措施涉及金额超过1200亿元。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提出,要通过兼并重组、债转股、破产、股权融资等7个途径降杠杆,“这7个途径对坏企业的坏杠杆要出清,对好企业要支持通过增强资本实力来降杠杆,要精准施策、好坏分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实施结构性去杠杆”。

阅读全文

与结构性去杠杆对企业的影响因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香港英文佣金合同模板 浏览:70
九江银行境外取现汇率 浏览:298
深圳多微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653
2016年5月2日美金汇率 浏览:307
2019年3月29号汽油价格 浏览:753
历任证券会主席 浏览:623
益通建设是上市公司吗 浏览:618
证券法2014年修订内容 浏览:424
各疫苗有关的股票 浏览:540
江西赣州章贡有哪些金融管理公司 浏览:343
昆明世联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722
金融服务营销人员的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浏览:871
论述现阶段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浏览:341
抖抖家居融资 浏览:807
文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浏览:770
奔驰金融服务费退款 浏览:772
百度钱包第三方贷款 浏览:960
百年金融公司是怎么样 浏览:195
中国证券市场监管法规 浏览:168
县级如何代理证券营业部 浏览: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