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汇率如何折算
根据新准则第19条第十一条 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对外币货币性项目和外币非货币性项目进行处理:(一)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因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与初始确认时或者前一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二)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改变其记账本位币金额。
❷ 境外经营财务报表折算 未分配利润 按照什么折算
境外经营财务报表折算的未分配利润不进行折算,折算后资产负债表上的未分配利润项目直接从折算后损益表上的未分配利润转入。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
第十二条 企业对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进行折算时,应当遵循下列规定:
(一)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
(二)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按照上述(一)、(二)折算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列示。 比较财务报表的折算比照上述规定处理。
(2)利润表的汇率是按什么折算扩展阅读:
企业对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进行折算的方法:
1.资产负债表上的货币性项目,包括货币性资产与货币性负债(如现金、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长期负债等),都按现行汇率折算。
2.资产负债表上的非货币性资产与负债项目(如存货、固定资产、短期和长期投资等),都按其取得时的历史汇率折算。
3.净资产项目中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均按历史汇率折算。
4.未分配利润项目属于平衡数,由资产负债表其他项目折算后金额倒挤得到,并转入作为折算后损益表(期末)未分配利润金额。
5.折算损益”作为当期损益项目列入折算损益表的税前利润项目前。其金额由折算损益表其他项目金额挤算求得。
❸ 为什么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采用即期汇率
收入就是你确认收入的那一天,费用就是你确认费用的那一天,你收到银行存款用的是即期汇率,那想对应的确认收入时也应该用即期汇率,否则借贷平衡不了,费用也是一样,也可以采用平均汇率,主要看企业用哪种外币核算政策。
❹ 资产负债表日的“未分配利润”用什么汇率折算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但也要是情况而定。
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企业选定的记账本位币不是人民币的,应当将其财务报表折算为人民币财务报表,企业将境外经营通过合并财务报表或权益法核算等纳入本企业财务报表中时,如果境外经营的记账本位币不同于本企业的记账本位币,需要将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折算为以企业记账本位币反映的财务报表。
(4)利润表的汇率是按什么折算扩展阅读:
资产负债表编制格式注意事项: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格式有账户式、报告式和财务状况式三种。其中账户式资产负债表分为左右两方,左方列示资产项目,右方列示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左右两方的合计数保持平衡。这种格式的资产负债表应用最广,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要求采用的就是这种格式的资产负债表。
不论是何种格式的资产负债表,在编制时,需要把所有项目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以适当的顺序加以排列。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采用的就是按流动性排序的资产负债表。把所有项目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部分,并按项目的流动性程度来决定其排列顺序。
资产项目按其流动性排列,流动性大的排在前,流动性小的排在后,负债项目按其到期日的远近排列,到期日近的排在前,到期日远的排在后,所用者权益项目按其永久程度高低排列,永久程度高的排在前,永久程度低的排在后。
❺ 子公司外币利润表折算应该采用什么汇率折算、、
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❻ 资产负债表上的“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折算汇率
《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第四章第十二条第(一)款:“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
1、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折算金额=期初金额(历年累计下来的,既有外币金额也有人民币金额,不需要折算)+本年净利润*汇率(这个汇率与利润表中净利润采用的汇率是一致的。
2、由于资产负债表不同项目采用的折算汇率不同,在折算过程中会产生差额,在合并资产负债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作为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列示。而每年折算差额的变动则构成其他综合收益,在综合收益表中列示。
折算的含义和处理方法
第一: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是指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把国外子公司或分支机构以所在国家货币编制的财务报表折算成以记账本位币表达的财务报表时,由于报表项目采用不同汇率折算而形成的汇兑损益。
第二: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处理方法一般有如下两种
(1)递延处理--计入所有者权益
在递延法下,将折算差额列入所有者权益,并单列项目反映递延处理有利于保持会计报表有关项目原有的比例关系,便于进行财务比率分析。
(2)列入利润表--计入当期损益。
将折算差额计入损益,列入利润表这样做的优点是能真实反映企业所承受的汇率风险,但是将未实现的损益记入当期损益,有可能引起对会计报表的误解。
除以上两种方法外,还有一些方法,比如:将折算差额借方发生额,即折算损失,记入损益。将折算差额贷方发生额,即折算收益,加入递延,记入所有者权益。
第三:针对我国情况
采用现行汇率法(我国),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作递延处理;采用时态法时,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列为当期损益。
❼ 为什么资产负债表用期末汇率折算 损益表用平均汇率折算
这是由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时间特性决定的。
1.资产负债表列示的是时点数值,即,经济组织某一时点的指标数字。比如,9月份的资产负债表数值,是2010.09.30晚下班时(理论上)的数值。
所以汇率折算用期末汇率。
2.损益表列示的是时期数值,即,经济组织某一时期的指标数字。比如,9月份的损益表的本月数值,是2010.09.01-2010.09.30这一期间的总计数。
所以损益表用月平均汇率折算。
仅供参考。
❽ 关于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
第二个问题是
在外币利润表中 有一个情况是这样的 减:营业外支出$33000 下一行为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30000 那么问题就是 当我减去营业外支出时 这个其中要不要再减还是不再计算(说的简单一点 因为非流动资产那个是在另一行 我不知道营业外支出的价格是否已经包含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不用再减3W了,已经包含在3.3W里了。
❾ 关于利润表折算成外币的问题
利润表
按报告期
市场汇率
或期末汇率折算;
利润分配表
中的反映发生额的项目按市场汇率或期末汇率折算,其他项目从利润表抄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