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么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nitial Public Offering,简称IPO)是指一家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社会公众投资者发售的行为。以下是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详细解答:
基本定义:
- IPO是一家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承销商(证券公司)向社会公众投资者发售其股份的行为。
- 完成后,公司通常会申请其股票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主要流程:
- 股份有限公司需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规定,通过证券公司保荐承销公开发行股票。
- 发行人的股份根据招股说明书约定的条款进行销售。
- 发行完成后,公司申请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
法定条件:
- 发行人需是依法设立且持续经营三年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
- 发行人需具备完整的业务体系和直接面向市场独立经营的能力。
- 发行人的主要资产不存在重大权属纠纷。
- 发行人的股权清晰,控股股东和受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所持发行人的股份不存在重大权属纠纷。
- 发行人需满足其他相关财务、法律和经营条件。
信息披露与责任:
- 发行人需依法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信息。
- 发行人作为信息披露第一责任人,需向保荐人、证券服务机构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资料。
- 保荐人及其保荐代表人、证券服务机构需严格履行法定职责,对发行人的申请文件和信息披露资料进行审慎核查。
投资者风险:
- 中国证监会不对发行人的盈利能力、投资价值或投资者的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
- 投资者需自主判断发行人的投资价值,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股份数量规定:
- 公开发行时,发起人认购股本数额不少于拟发行股本总额的35%,认购数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
- 向社会公众发行部分不少于拟发行股本总额的25%。
- 公司职工认购的股本数额不超过向社会公众发行股本数额的10%。
综上所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向公众发售股份以筹集资金的重要方式,需满足严格的法定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并需投资者自主判断投资价值并承担相应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