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国际版概念股,都有哪些呀
排名 控制人 控制企业代码 企业名称 总市值(万元)
1意大利意利瓦萨隆诺投资公司 000869 张裕A 3501139.2000
3 罗特克斯有限公司 000895 双汇发展 2678497.4580
4 香格里拉(亚洲)有限公司 600007 中国国贸 2185803.0988
5 马可工业投资有限公司 600595 中孚实业 1968809.1318
6 法国雷诺公司 600006 东风汽车 1636000.0000
7 林逢生 600641 万业企业 1270595.7597
8 德国欧司朗(OSRAM) 000541 佛山照明 1118824.5491
9 Arran Profits Ltd. (BVI) 000005 ST星源 685750.2053
10 绿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600695 ST大江 622201.2403
11 拉法基中国海外控股公司 000935 四川双马 499876.6500
12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600081 东风科技 281263.3200
13 马来西亚和昌父子有限公司 000056 深国商 185556.9946
14 睦合成工业株式会社 600114 东睦股份 174386.0000
合计 外资控制内地资本市场总市值 24087316.71
❷ 本人持资1000万人民币,按照股票投资的基本原理和组合投资方法,跪求一种最佳的股票投资组合及理由。
楼主资金大,投资务必审慎,以下提供的仅供参考
中国最具长期投资价值股票组合
1. 招商银行:中国管理水平优秀和竞争实力最强的商业银行。该公司坚持体制创新,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零售业务全国领先,股权激励计划已经建立。该公司上市以来2002-2006年期末,主营业务收入增长4.23倍,净利润增长13.75倍. 2006年12月31日人均持有流通股37101股,筹码高度集中。该公司上市以来业绩持续稳定高增长,无业绩低于上年记录。
2. 中国平安:公司经营区域覆盖全国,是以保险业务为核心,以统一的品牌向客户提供包括保险、银行、证券、信托等多元化金融服务的全国领先的综合性金融服务集团。从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来看,中国与美国、欧洲以及亚洲某些较为发达的市场相比,渗透率仍然较低,显示了中国保险市场有较大的增长潜力。该公司2003-2006年以来,保险业务收入增长28%,净利润增长1.84倍。该公司上市以来业绩持续稳定增长,无业绩低于上年记录。
3. 兴业银行:兴业银行是我国首批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是一家全国性商业银行。2004年,兴业银行在国内率先成功引进恒生银行,国际金融公司(IFC)、新加坡政府直接投资公司(GIC)等三家境外战略投资者,加快零售业务的发展是兴业业务发展模式和盈利模式战略转型的重要内容。
4. 贵州茅台:贵州茅台作为我国酱香型白酒典型代表,同时也是我国白酒行业第一个原产地域保护产品,以及国内唯一获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称号白酒,是世界名酒中唯一纯天然发酵产品,构成持久核心竞争力。公司产品具有高毛利率和自主定
价权。该公司上市以来2000-2006年期末,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39倍,净利润增长5.02倍。2006年12月31日人均持有流通股12825股,筹码高度集中。该公司上市以来业绩持续稳定高增长,无业绩低于上年记录。
5. 张裕A: 公司是我国乃至亚洲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基地,拥有上百年红酒生产历史。目前公司4种系列酒类产品年综合生产能力达12万吨,拥有遍布全国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销售网络,1363名销售人员和3886余家经销商。公司拥有领先主要竞争对手2-3年的销售网络与营销模式。公司产品具有自主定价权,目前公司主要向高档葡萄酒发展。是国内奢侈品生产的潜力型公司。该公司上市以来2000-2006年期末,主营业务利润率不断提高,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47倍,净利润增长5.02倍。2006年12月31日人均持有流通股21073股,筹码高度集中。该公司上市以来业绩持续稳定高增长。
6. 万科: 中国房地产龙头企业,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以王石为代表的优秀的富有竞争力的管理团队,造就了该股业绩持续高速增长。"万科"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全国驰名商标,成为中国房地产界第一个,也是中国房地产界唯一国家认定的驰名商标。该公司上市以来1991-2006年期末,主营业务收入增长41.22倍,净利润增长80.98倍。2006年12月31日人均持有流通股25381股筹码高度集中。该公司上市以来业绩持续稳定高增长。
7. 双汇发展:国内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靠规模扩张保持较高盈利能力。控股股东双汇集团在我国肉类加工企业中第一个实现销售超百亿元。双汇集团整体产权公开挂牌转让,双汇发展实际控制人面临变更。代表美国高盛集团及鼎晖中国成长基金Ⅱ参与投标的香港罗特克斯有限公司中标 。该公司上市以来1997-2006年期末,主营业务收入增长5.99倍,净利润增长8.07倍。2006年12月31日人均持有流通股35764股,筹码高度集中。该公司上市以来持续稳定增长,无业绩低于上年记录。
8. 伊利股份:国内乳业行业龙头。公司是国内唯一在液体乳、冷饮和奶粉三大类产品中均名列三甲的企业。作为中国乳业龙头,公司通过进一步整合资源、强化品牌建设、完善产业基地布局等举措,积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伊利”品牌作为中国驰名商标,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市场。公司已经实施股权激励机制。该公司上市以来1996-2005年期末,主营业务收入增长57.22倍,净利润增长17.18倍。2006年9月30日人均持有流通股15563股筹码高度集中。该公司上市以来持续稳定增长,无业绩低于上年记录。
9. 金地集团:中国房地产龙头企业之一,06年公司获得“2006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TOP10”第四名、“2006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富创造能力(EVA)TOP10”该公司上市以来1996-2005年期末,主营业务收入增长5.13倍,净利润增长4.29倍。2006年12月31日人均持有流通股35362股,筹码高度集中。该公司上市以来持续稳定增长,无业绩低于上年记录。
10.瑞贝卡: 发制品行业第一股: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世界一流的发制品企业,许昌是国内最成熟的人发流通市场,原材料优势明显,河南地区相对较低的人力成本也有利于提升公司竞争力,其工艺发条、女装假发、化纤发、男装发块、教习头等五大系列万余种产品销往北美、西欧、非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国内市场的逐步开发将成为公司未来发展新的增长点。该公司上市以来2003-2006年期末,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00倍,净利润增长1.95倍。2006年12月31日人均持股10882股,筹码高度集中。该公司上市以来业绩持续稳定高增长,无业绩低于上年记录。
11.盐湖钾肥:公司亚洲最大钾肥生产企业,钾肥资源、毛利率高:资源丰富,公司坐拥国内最大的察尔汗盐湖钾肥资源,氯化钾储量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97%,垄断了我国的钾肥资源。由于国内氯化钾产量缺口较大,每年三分之二的需求依赖进口,公司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公司产品市场价格仍将维持相对高位。察尔汗盐湖共5856平方公里,其中NaCl储量约555亿吨、锂储量800余万吨、镁储量40余亿吨,钾储量1.45亿吨,总经济价值超过17万亿元。因此,具有广阔的持续开采前景,有望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该公司上市以来1996-2006年期末,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8.61倍,净利润增长20.06倍。2006年12月31日人均持股20639股,筹码高度集中。该公司上市以来业绩持续稳定高增长,无业绩低于上年记录。
❸ 卖股票。哪个好
应该是买股票吧 我目前只选了7只出来,分别是:中国平安、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华侨城、伊利股份、贵州茅台、张裕。
以下是我认为中国最具长期投资价值股票组合
1. 招商银行:中国管理水平优秀和竞争实力最强的商业银行。该公司坚持体制创新,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零售业务全国领先,股权激励计划已经建立。该公司上市以来2002-2006年期末,主营业务收入增长4.23倍,净利润增长13.75倍. 2006年12月31日人均持有流通股37101股,筹码高度集中。该公司上市以来业绩持续稳定高增长,无业绩低于上年记录。
2. 中国平安:公司经营区域覆盖全国,是以保险业务为核心,以统一的品牌向客户提供包括保险、银行、证券、信托等多元化金融服务的全国领先的综合性金融服务集团。从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来看,中国与美国、欧洲以及亚洲某些较为发达的市场相比,渗透率仍然较低,显示了中国保险市场有较大的增长潜力。该公司2003-2006年以来,保险业务收入增长28%,净利润增长1.84倍。该公司上市以来业绩持续稳定增长,无业绩低于上年记录。
3. 兴业银行:兴业银行是我国首批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是一家全国性商业银行。2004年,兴业银行在国内率先成功引进恒生银行,国际金融公司(IFC)、新加坡政府直接投资公司(GIC)等三家境外战略投资者,加快零售业务的发展是兴业业务发展模式和盈利模式战略转型的重要内容。
4. 贵州茅台:贵州茅台作为我国酱香型白酒典型代表,同时也是我国白酒行业第一个原产地域保护产品,以及国内唯一获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称号白酒,是世界名酒中唯一纯天然发酵产品,构成持久核心竞争力。公司产品具有高毛利率和自主定
价权。该公司上市以来2000-2006年期末,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39倍,净利润增长5.02倍。2006年12月31日人均持有流通股12825股,筹码高度集中。该公司上市以来业绩持续稳定高增长,无业绩低于上年记录。
5. 张裕A: 公司是我国乃至亚洲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基地,拥有上百年红酒生产历史。目前公司4种系列酒类产品年综合生产能力达12万吨,拥有遍布全国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销售网络,1363名销售人员和3886余家经销商。公司拥有领先主要竞争对手2-3年的销售网络与营销模式。公司产品具有自主定价权,目前公司主要向高档葡萄酒发展。是国内奢侈品生产的潜力型公司。该公司上市以来2000-2006年期末,主营业务利润率不断提高,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47倍,净利润增长5.02倍。2006年12月31日人均持有流通股21073股,筹码高度集中。该公司上市以来业绩持续稳定高增长。
6. 万科: 中国房地产龙头企业,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以王石为代表的优秀的富有竞争力的管理团队,造就了该股业绩持续高速增长。"万科"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全国驰名商标,成为中国房地产界第一个,也是中国房地产界唯一国家认定的驰名商标。该公司上市以来1991-2006年期末,主营业务收入增长41.22倍,净利润增长80.98倍。2006年12月31日人均持有流通股25381股筹码高度集中。该公司上市以来业绩持续稳定高增长。
7. 双汇发展:国内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靠规模扩张保持较高盈利能力。控股股东双汇集团在我国肉类加工企业中第一个实现销售超百亿元。双汇集团整体产权公开挂牌转让,双汇发展实际控制人面临变更。代表美国高盛集团及鼎晖中国成长基金Ⅱ参与投标的香港罗特克斯有限公司中标 。该公司上市以来1997-2006年期末,主营业务收入增长5.99倍,净利润增长8.07倍。2006年12月31日人均持有流通股35764股,筹码高度集中。该公司上市以来持续稳定增长,无业绩低于上年记录。
8. 伊利股份:国内乳业行业龙头。公司是国内唯一在液体乳、冷饮和奶粉三大类产品中均名列三甲的企业。作为中国乳业龙头,公司通过进一步整合资源、强化品牌建设、完善产业基地布局等举措,积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伊利”品牌作为中国驰名商标,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市场。公司已经实施股权激励机制。该公司上市以来1996-2005年期末,主营业务收入增长57.22倍,净利润增长17.18倍。2006年9月30日人均持有流通股15563股筹码高度集中。该公司上市以来持续稳定增长,无业绩低于上年记录。
9. 金地集团:中国房地产龙头企业之一,06年公司获得“2006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TOP10”第四名、“2006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富创造能力(EVA)TOP10”该公司上市以来1996-2005年期末,主营业务收入增长5.13倍,净利润增长4.29倍。2006年12月31日人均持有流通股35362股,筹码高度集中。该公司上市以来持续稳定增长,无业绩低于上年记录。
10.瑞贝卡: 发制品行业第一股: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世界一流的发制品企业,许昌是国内最成熟的人发流通市场,原材料优势明显,河南地区相对较低的人力成本也有利于提升公司竞争力,其工艺发条、女装假发、化纤发、男装发块、教习头等五大系列万余种产品销往北美、西欧、非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国内市场的逐步开发将成为公司未来发展新的增长点。该公司上市以来2003-2006年期末,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00倍,净利润增长1.95倍。2006年12月31日人均持股10882股,筹码高度集中。该公司上市以来业绩持续稳定高增长,无业绩低于上年记录。
11.盐湖钾肥:公司亚洲最大钾肥生产企业,钾肥资源、毛利率高:资源丰富,公司坐拥国内最大的察尔汗盐湖钾肥资源,氯化钾储量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97%,垄断了我国的钾肥资源。由于国内氯化钾产量缺口较大,每年三分之二的需求依赖进口,公司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公司产品市场价格仍将维持相对高位。察尔汗盐湖共5856平方公里,其中NaCl储量约555亿吨、锂储量800余万吨、镁储量40余亿吨,钾储量1.45亿吨,总经济价值超过17万亿元。因此,具有广阔的持续开采前景,有望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该公司上市以来1996-2006年期末,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8.61倍,净利润增长20.06倍。2006年12月31日人均持股20639股,筹码高度集中。该公司上市以来业绩持续稳定高增长,无业绩低于上年记录。
❹ 浙江金华火腿为啥出名双汇发展的最近公司股票上市的技术分析
招商证券上调双汇发展至“强烈推荐”评级现在正是集团做资产注入的最佳时机。一是外部压力越来越大。公司关联采购额占同类交易比重已超60%,解决关联交易作为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的重要一环,相信监管层会给予公司较强的压力;二是自身的动力充足。一方面集团今年业绩有望大幅增长,09H2、10H1是集团屠宰业务的黄金时期,另一方面目前股价上半年抗涨,有利于多兑现股权。 我们测算股份外资产做整体上市后,EPS将有望增厚33 50%甚至更多。08年集团其它资产利润已相当于股份的78%,如果再以60%速度增长,09年该比例将提高到96.6%;如果再把罗特克斯所享有的相当于股份公司净利10 15%的少数股权损益计算在内,利润增厚肯定要超100%。如果保守只按业绩100%增厚、定向增发收购PE为10 15倍计算,EPS将增厚50 33%。 市场对于双汇集团“对股份公司做资产注入”还是“到香港整体上市”存在误解。市场有人认为双汇集团想到香港整体上市,从而会通过关联交易损害股份公司利益,我们不这么认为,事情有先后次序之分,集团要到香港上市,必先解决关联交易,否则证监会也不会同意;此外,罗特克斯上市才叫整体上市,如果管理层想买下罗特克斯的股权,最好也赶在它上市之前。 公司经营稳健。虽然没有出现我们预期的大规模主动性储备冻猪肉,但公司经营基本稳定,渠道逐步在拓宽。双汇的优秀得到了圣农发展、神冠控股等主要供应商的充分认可。 上调投资评级由“审慎推荐”到“强烈推荐”。公司目前定位为09年30倍PE,与一线品种一致,考虑尚有资产注入预期,可谓进可攻,退可守。风险因素是对集团外资产利润的测算,以及注入时间进程的把握。
❺ 为什么很多上市公司都是在开曼群岛注册的
开曼公司特色
(1) 开曼公司注册资本
开曼群岛政府对其离岸公司的注册资本并没有限制,但是一般做法是采用 50,000美元作为最少的注册资本注册。资本可划分为50,000股每股1.00美元 。
(2) 开曼公司股东
最少一名股东,可以是自然人或法人,没有国籍上的限制。开曼群岛离岸公司 可选择发行记名或不记名股票。
(3) 开曼公司董事
最少需有一名董事。董事可以是法人或自然人,而且没有任何国籍上的限制。
(4) 注册开曼办事处
注册办事处必需位于开曼群岛。
(5) 开曼公司名称
对公司名称没有特殊要求,除非经过特许,否则公司名称不能出现BANK(银行) 、TRUST(信托)、MUTUAL FUND(基金)、INSURANCE(保险),或是REINSURANCE(再保险)等字眼。
(6) 开曼公司税务要求
不需申报或缴纳任何税项,除了年度牌照费。
(7) 开曼公司隐密性
在开曼群岛登记设立的境外公司,享有高度的隐密性,公司股东名册完全不 对外公开。
注册开曼公司及维护费用
(1) 注册开曼公司费用
注册全套费用包括首年牌照费用,首年注册地址及注册代理费用。
(2) 开曼公司维护费用
注册后每年维护费用包括政府规费,注册地址及注册代理费 。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2-09,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❻ 哪些股票是各板块的龙头股
1).指标股:
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石化、大秦铁路、中国国航、宝钢股份、长江电力、中国联通、招商银行、华能国际,中国石油,中国神华。
2).金融:
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深发展A、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信证券、宏源证券、陕国投A、建设银行、华夏银行。
3).地产:
万科A、金地集团、保利地产、招商地产、泛海建设、华侨城A、金融街、中华企业。
4).航空:
中国国航、 南方航空、上海航空。
(6)股票罗特克斯扩展阅读:
龙头条件:
1、龙头股必须从涨停板开始,涨停板是多空双方最准确的攻击信号,不能涨停的个股,不可能做龙头.
2、龙头股必须是在某个基本面上具有垄断地位。
3、龙头股流通市要适中,大市值股票和小盘股都不可能充当龙头。11月起动股流通市值大都在5亿左右。
4、龙头股必须同时满足日KDJ,周KDJ,月KDJ同时低价金叉。
5、龙头股通常在大盘下跌末期端,市场恐慌时,逆市涨停,提前见底,或者先于大盘启动,并且经受大盘一轮下跌考验。再如12月2日出现的新龙头太原刚玉,它符合刚讲的龙头战法,
一是从涨停开始,且筹码稳定,
二是低价即3.91元,
三是流通市值起动才4.5亿,周二才6.4亿,从底部起涨,炒到翻倍也不过10亿,也就是说不到2-3亿的私募资金或游资就可以炒作。
四是该股日周月KDJ同时金叉,说明该股主力有备而来。
五是该股在大盘恐慌末端,逆市涨停,此时大盘还在下跌,但并没有影响此股涨停。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龙头的起涨过程,也说明下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大盘下跌,没有龙头出现。
❼ 需要一篇关于双汇发展的论文!急需
双汇必将再起
3。15那天,双汇公司被CCTV曝光,原因是使用了添加了瘦肉精的猪肉。于是双汇公司瞬间成为了国人批判的对象,瞬间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很奇怪,对于这种事情一向低调的央视,那次怎么就那么高调和果断。央视,一向是含有政治因素的,他的一言一行都与政治因素相联系。然道他不知道后果吗?然道他不知道这样做了之后会引起全国人民对食品安全的恐慌?以前,在处理三鹿奶粉事件时,他是在群情愤怒的情况下才不得不站出来的。
瘦肉精事件是真是假,我想只有双汇公司和央视知道真相。我们,只能对他进行猜测,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根据我了解到的信息来看,双汇公司是家名副其实的大型食品企业,无论从技术上,管理上采用的都是欧美先进水平。双汇还是值得我们信赖和依靠的。对于这么一家值得相信的食品公司,央视还为啥要曝光关于他的一些丑闻呢?然道是国内的一些同行想通过央视这个渠道整垮他,争夺利益吗?这种可能性不大。其实,双汇公司在其股权分配上有着一段漫长而曲折的道路。
2006年4月,以美国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nc)为首的投资集团以20.1亿元人民币成功收购了双汇集团。持续两个月的中国最大食品企业双汇集团国有股权拍卖终于画上了句号。也就是说,双汇有国有企业变成了外资企业。但是,事情还没有完,之后,双汇集团管理层,通过各种手段,迫使高盛投资公司不断转让其股权,经过连续三次减持,高盛对香港罗特克斯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已经从51%下降至15%。罗特克斯公司目前100%控股双汇集团,同时持有双汇发展21.19%股份,而双汇集团是双汇发展持股30.27%的第一大股东。去年12月,双汇集团经历了五年的曲折,正式获得了双汇的实际控制人。这个时候,双汇公司又由外资企业变成了国有企业。
也许你会说,这不就是公司性质的的改变吗?这其中并不是简单的公司性质,其中涉及到好多外资的利益问题,好多海外资本家的利益受到严重的损害。这些外资岂会善罢甘休。瘦肉精事件也许就是他们采取的一个手段,整垮双汇,使双汇的股价暴跌,然后购买双汇的股票,重新得到双汇的控股权,从中谋得利益。
外资的事,央视插手干嘛呢?央视与外资联手,这是多么让人感到心寒?高盛公司,在我们国家从来都是享有超国民待遇的优惠,这到底是为啥?其中太多的利益问题我们无从得知。如果我们继续打击双汇,不就刚好顺应了 他们的狼子野心?我们要做的不是对双汇继续炮轰,我们必须给予双汇以信心的支持,我们必须支持双汇,让双汇重新站起来。我们要做的是,让这些奸诈之人的阴谋破灭。
我们必须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双汇会重新站起来,双汇会东山再起,继续创造他们的辉煌。
❽ 双汇发展今天10点多瞬间突然打到跌停价,之后迅速弹起,收盘时又跌了5%,是不是主力出货了
看看今天的这个新闻。
叶檀:高盛减持双汇不明不白 信息需公开透明
上市公司高管MBO能否说个清清楚楚?就因为高管的曲线MBO,投资者就得被蒙在鼓里两年多?双汇的利益就此从国内资本市场投资者手里流向了高盛与鼎辉?
12月14日,双汇发展(000895)发布了一则迟到两年、澄而不清的公告,确认战略投资者高盛曾在2007年大幅减持股份,高盛与鼎辉之间存在大量关联交易。而在笔者看来,高盛的撤退似乎是一出精心谋划的好戏。
双汇高管MBO是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2006年3月3日,双汇集团国有产权挂牌出让;5月12日,漯河市国资委与罗特克斯公司签约,将持有的双汇股权以20亿元出售给高盛、鼎晖投资旗下的合资公司罗特克斯公司。当时,高盛在罗特克斯中占股51%,鼎晖占股49%。
时间再倒推3年,2003年6月13日,双汇集团与海宇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书》,将其持有的8559.25万股(占总股本25%),以每股4.70元的价格转让给海宇投资,海宇以4.02亿元人民币的代价,成为双汇发展的第二大股东。当时就有媒体调查了海宇的主要股东,其中有人与双汇发展的高管完全同名。
如果说海宇与双汇高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此前的海汇则是明火执仗式的。成立于2002年的海汇投资十几家公司,大都与肉类加工、调味品、物流等相关,收益不菲。而后海汇在2004年关闭,原因据说是双汇高管持股过于惹眼——其50名自然人股东均为双汇高管,包括了双汇发展董事长张俊杰、副董事长李冠军等,职位最低的也是双汇各地分公司的经理,第一大股东和法定代表人为万隆。
国有股的退出,不能由海宇等公司直接接盘,由高盛与鼎辉暗渡陈仓是上佳之选。而高盛扮演了过桥投资者的形象,在入主双汇后的2007年10月8日,高盛将其所持罗特克斯的股份由51%降至46%,鼎晖在罗特克斯中的股份则由49%变为54%,鼎晖变成了双汇集团的实际控制人,成为大股东。
高盛不是活雷锋,他们寄托在双汇的盈利前景上,通过双汇高管急于MBO的心态,以“吃光式分红”的做法,获得了高额回报。从2003年到2008年,双汇发展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率分别是262.28%和160.46%,但同期其总资产和股权权益仅分别为43.50%和38.47%。原因就是“吃光式分红”,自2004年起已经连续4年分红超过利润的60%,其中以2006年与2007年最甚,分红方案均为每10股派8元,其中2006年度现金分红41084.4万元,2007年度现金分红48479.59万元,分别占当年合并报表净利润88%和86%。
上述现象让人怀疑是否有对赌协议,通过利润增长获得股价增值,通过高分红获得真金白银。
高盛与鼎辉所获不菲,相关统计显示,高盛与鼎晖入主双汇的3年多时间里,仅分红就拿到了6.86亿现金。总体而言,高盛通过双汇集团以及罗特克斯持有双汇发展23%左右的股份,通过分红,通过股权转让,大约赚取了15亿元人民币的利润。这对于高盛不过是小菜一碟,但对于万千中国人是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数字。
迟至2009年12月14日,双汇发展才发布澄清公告,确认了战略投资者高盛曾在2007年大幅减持股份。但表明,只是境外高盛和鼎晖投资对ShineB的共同管理和控制关系不因上述股权转让发生变化。也许双汇是想说明,此次转让根本不关国内投资者的事,所以用不着公告?人们有理由怀疑,是否还有什么地下条款没有披露?未来双汇最可能的路径是不是走境外上市之路,以最终完成股权转让,鼎辉在站最后一班岗?
双汇的案例让人感慨,为了曲线MBO,境内投资者利益流失,国有资产低价出售。国有控股上市公司MBO受到了制度与舆论的围追堵截,大量的交易在地下暗渡陈仓,最终国内投资者支付了更高的成本。双汇发展隐瞒高盛大幅减持,显然是在重大事项上隐瞒了投资者,对于投资者的判断有所损害。纵观双汇曲线MBO事件,双汇高管与境外投资者获利,惟一受损的是A股市场的投资者,他们信息不通,所持有公司资产与收益大幅下降。
笔者并不反对MBO,只要信息公开透明,只要过程合法合规,只要投资者投票支持。但制度的扭曲导致了上市公司高管行为的极度扭曲,最终市场付出了失信与失财的双重代价。据报道,12月16日,河南证监局上市处负责人表示已关注双汇涉嫌 “瞒报”高盛减持事件,“关注”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