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券交易 > 朱文股票

朱文股票

发布时间:2021-06-10 01:35:56

1. 股市中说到的,杆杆资金是指什么资金,求细解说

配资炒股的门槛不单是和投资金有关系,还和投资者的能力有关。这么说能理解吗?rkpe

2. 关于1600~1780年的英国历史

【大致时间表】

-------- 斯图亚特王朝1603~1714
公元1603年:苏格兰王詹姆士六世加冕成为英格兰的詹姆士一世,统一了英格兰和苏格兰
公元1620年:对新教徒的镇压激化,一批新教徒乘"五月花号"抵达美洲
公元1642~1651年:英国内战爆发
公元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决,克伦威尔宣布共和政体,开始独裁统治,同年,镇压掘地派运动;镇压爱尔兰起义
公元1651年,征服苏格兰
公元1652年,第一次英荷战争
公元年,克伦威尔驱散议会,担任“护国主”
公元1658年,克伦威尔病死
公元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成为国王
公元1665年:第二次英荷战争
公元1676年:格林尼治天文台设立
公元1685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公元1688年,宫廷政变,即“光荣革命”
公元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
公元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
公元1698年:伦敦股票交易所成立
公元1707年:英格兰、苏格兰合并,形成"大不列颠王国"

-------- 汉诺威王朝1714~1917
公元1721~1742年:罗伯特·沃尔浦成为英国第一任首相
公元1727年,牛顿去世
公元1760~1830年:工业革命
公元1763年,结束英法七年战争

【权利法案】
1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2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3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5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7凡臣民系新教徒者,为防卫起见,得酌量情形,并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置备武器。
8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9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10不应要求过多的保释金,亦不应强课过分之罚款,更不应滥施残酷非常之刑罚。
11陪审官应予正式记名列表并陈报之,凡审理叛国犯案件之陪审官应为自由世袭地领有人。
12定罪前,特定人的一切让与及对罚金与没收财产所做的一切承诺,皆属非法而无效。
13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国会应时常集会。

【工业革命成果】
瓦特
1764年至1769年,英国的仪器修理工詹姆斯·瓦特发明了设有与汽缸壁分开的凝汽器的蒸汽机;
1782年前后,瓦特将机器进一步改进,完成了两项重要发明:在活寒工作行程的中途,关闭进汽阀,使蒸汽膨胀作功以提高热效率;使蒸汽在活塞两面都作功(双作用式),以提高输出功率。这时的活塞既要向下拉动杠杆又要向上推动杠杆,扇形平衡杠杆和拉链已不再适用,瓦特使发明了平行四边形机构。瓦特还于18世纪末将曲柄连杆机构用在蒸汽机上。

詹姆斯·哈格里夫斯
1764年,发明珍妮机,英国工业革命开始标志;

牧师卡特赖特
1785年,发明水力织布机;

【英荷争霸战争】
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1654年),是荷兰于1652年7月28日发动的,目的是为了回击英国国会针对荷兰把持贸易经纪权而于1651年通过的航海法案。英荷之间,除了在 两国近海展开作战行动(如1652年普利茅斯海战、1652年和年纽波特海战、年 波特兰海战)以外,还在地中海、印度洋以及连接波罗的海和北海的各海峡同时进行了 海战。英军舰艇装备有较先进的火炮,而且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占优势,因此击溃了荷兰 海军,并对荷兰海岸实施封锁,迫使荷兰于1654年4月14日缔结了《威斯敏斯特和约》。

根据这一和约,荷兰实际上承认了航海法案。 第二次英荷战争(1665—1667年),是由于英国占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 特丹而引起的。1665年1月24日,荷兰对英宣战。1666年2月,法国和丹麦同荷兰结成同 盟。在1666年6月11—14日的敦刻尔克海战中,廖特尔海军上将统率的荷兰舰队击败了 英军,但未能巩固既得的战果。同年8月4—5日于北福伦角再度交战,荷军败北。1667 年6月,荷兰海军封锁泰晤士河口,歼灭部分英国舰只。由于伦敦直接受到威胁,英国 被迫缔结和约。根据1667年7月31日《布雷达和约》,英国占有新阿姆斯特丹,但将英 军在战争期间占领的苏里南(在南美)归还荷兰。 第三次英荷战争(1672—1674年),是荷法战争(1672—1678年)的一个组成部分。

根据英王查理二世和法王路易十四之间的秘密条约,英国参加了这场战争。英军突然袭 击了荷兰海军。1673年8月,廖特尔指挥的荷兰舰队在特克塞尔附近击溃英法联合舰队。

海战失利和对于比荷兰更危险的竞争者法国实力增强的畏惧,促使英国退出战争。1674 年2月19日,《威斯敏斯特和约》规定1667年《布雷达条约》继续有效。

前后达20多年的英荷海上争霸战争,尽管荷兰在军事上没有完全输给英国,但从整 体上说,荷兰海上实力大为削弱了。荷兰在经济、贸易、海运方面的实力大为下降,从 此“海上马车夫”把海上霸权让给了英国,沦为欧洲二流国家,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以这次战争为标志,海上霸权斗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一是西欧各国进一步鼓励造 船工业的发展,以增加本国船只数量,以备发动更大规模的海战,进行更大的海外贸易; 颁布和完善排它性的航海条例,或禁止外国船只装运货物进出本国及其殖民地港口,或 对进出本国港口的外国船只课以重税,以促进本国航运业的发展;发展渔业,以扩大航 海人员的来源;招聘外国科技人员,以研究和提高本国的航海造船技术。 总之,西欧各国此时期实行了全面的拓海政策,增强海上实力。

二是改进海上武器 装备,强化海上武装力量,提高海上作战能力。①研制和装备大战船。这个时期战舰最 大长达300多英尺,有的排水量达2500吨左右,载负约1000人;②在战舰上装备多种大 口径火炮,以增强火力,大型战舰装有甲板,共配备数十或100门以上的完全标准化的 加农炮等;③采用旗语,使海军历史上指挥官第一次能够在交战开始前对舰队实施不间 断的指挥和发布命令。与此同时,海上战术得到了进一步改进,如英国海军发明了海上 封锁和拦截的战术。

三是抢占海上交通要道、占据海上岛屿、掠夺海外殖民地等进一步加剧。英国、美 国、荷兰、法国等国,以原殖民地为基础,进一步实行扩张政策,到处争夺殖民地,侵略魔爪遍布世界各地。特别是英国,依靠其强大的海军,在先后的两个多世纪中一直成 为世界超级殖民、商业和军事大国,在世界各地发动殖民战争,制造一个又一个灾难。

【文学作品】
---- 1、玄学派和骑士派 ----
---------------------------
玄学派指的是在诗歌风格上有共同点的一批诗人,除代表诗人邓恩外,
还有乔治·赫伯特(1593——1633)、理查·克拉肖(1613——1649)、享
利·方恩(1622——1695)等。他们主要写作爱情诗、宗教诗、挽歌、诗简、
讽刺诗、冥想诗等。
『约翰·邓恩』
(1572——1631)青年时期写了许多爱情诗、讽刺诗和一些应景
诗。1615 年出任教职以后主要写宗教诗和布道词。他的爱情诗歌多是1614
年以前的作品,主要收入《短歌集》,共有55 首。
作品《早安》:“我脸蛋在你眼里,你脸蛋在我眼里出现,/两颗平凡的真心在脸蛋上安息;/哪儿我们能找到更好的两个半球,/没有严寒的北极,落日的西方?”

骑士派诗人指一批在本·琼生古典诗风影响下喜欢写抒情诗的贵族青年
诗人。他们沿循16 世纪下半叶宫廷诗歌传统,以爱情为题材,反映贵族阶级
生活与情调,文字整洁流畅,音调优美。主要诗人有罗伯特·赫立克(1591
——1674)、托马斯·步鲁(1595——1639)、约翰·萨克金(1609——1642)、理查德·勒甫雷斯(1618——1657)等。
『赫立克,《致少女》』
“玫瑰堪折君须折,/时间是不住地飞;/今天露着笑靥的花朵,/明天也许会枯萎。”

---- 2、弥尔顿(1608——1674) ----
-----------------------------------
1625——1640 年是弥尔顿创作的早期,作品主要是中短篇诗作。以意大
利文命名的姊妹诗篇《快乐的人》和《幽思的人》(1632)是他早年诗作的
代表作品。《快乐的人》描写了生活中轻松的一面,无忧无虑的青年愉快的
心情。他晨起听鸟鸣鸡啼、猎人号角,看到牧野美丽景色,牧人田园生活,
也向往城中歌舞升平的景象。《幽思的人》里,青年受“神圣的忧郁”的支
配,夜间读书思索,清晨漫步冥想。弥尔顿作为人文主义继承者的欢快精神
与作为清教徒的严肃沉思态度,在他早期诗作中便显示出来。
弥尔顿在早期还创作了假面剧。《科摩斯》(1634)不同于17 世纪头
35 年兴盛的假面剧,重点不在音乐和舞台背景,而在于故事,主题是典型的
清教意味的,写一个迷路的少女拒绝妖魔的百般诱惑,终于得救,美德和纯
洁的力量征服了邪恶的力量。
弥尔顿写有24 首十四行诗,其中7 首写于早年,其余17 首写于中年革
命时期。他的十四行诗没有遵循传统,不是爱情诗,也不自成一组,而是表
现了广泛的题材。有5 首是写给朋友的,颂扬友谊,主要是应酬之作。有两
首回击对他所写的离婚问题小册子的批评。还有两首与他的宗教小册子有
关,反对宗教迫害,提倡宗教自由。有6 首关涉政治问题。
1660 年王朝复辟,弥尔顿先在友人家藏匿,但不久被捕,在著作被焚、
财产充公后获释。结束了政治活动的弥尔顿,专心写诗,在女儿和一些青年
的帮助下,完成了长诗《失乐园》、《复乐园》和诗体悲剧《力士参孙》三
大杰作。
《失乐园》的中心故事取自《圣经》。世界上第一对男女亚当、夏娃,
被魔鬼撒旦诱惑,违背上帝旨意吃了知识树上的禁果,受到上帝惩罚,被逐
出乐园,期待圣子耶稣为人类赎罪。弥尔顿对这个在西方家喻户晓的故事进
行了独特的处理。
《失乐园》艺术风格雄浑宏伟,结构宏大场景壮观。天上的战争双方拔
山相掷,漫天刀光剑影,气势磅礴。无韵体诗歌充满“连行句”甚至一气几
十行的“诗段”奔腾雄壮,与内容十分相称,被称为“弥尔顿式”。《失乐
园》在欧洲诗歌史上,常与荷马史诗、《神曲》等一起被看作史诗的范例。
《复乐园》(1671)在标题和故事上都是《失乐园》的续篇,情节来自
《新约·路加福音》,但比《失乐园》要单纯,篇幅只有四卷。弥尔顿在《科
摩斯》和《失乐园》中都写到了“诱惑”,《夏乐园》继续了这个主题,写
基督如何在旷野上抵御撒旦的诱惑。
战胜诱感的主题,体现了诗人的清教主义思想,也具有丰富的政治意义。
基督在某种意义上是清教革命家的象征。他不忘“解救以色列人于罗马轮
下”,表露出诗人坚持革命的态度。对以色列人顺从忍受的描写,也表露出
诗人在复辟时期深切的悲伤心情。这首诗里的撒旦与《失乐园》中的形像大
为不同,作为恶魔的化身出现,没有《失乐园》中的反抗精神。这首诗表现
了弥尔顿,虔诚的信仰、坚定的意志,具有弥尔顿特有的雄伟风格但缺少激
情。
《力士参孙》(1671)是弥尔顿最后一部重要著作,是以希腊悲剧为典
范的伟大诗剧,剧情发生在一天之内,场景在一个地方,采用使者报告悲壮
结局的方式,还有合唱队对剧情加以评论与补充。这出悲剧取材于《旧约·士
师记》。

---- 3、“德莱顿时代”的古典主义 ----
-------------------------------------
『约翰·德莱顿』
(1631——1700),
是复辟时期文坛上的权威人物,对文学作出多方面的杰出贡献,以至文史学
家把他创作的时代称为“德莱顿时代”。
。1659 年,他为克
伦威尔写了悼诗,但一年后,政局陡变,他加入保王党,写诗向新政府表忠。
1667 年他写了为斯图亚特王朝歌功颂德的长诗《奇迹之年》,第二年被授予
“桂冠诗人”称号,两年后又在宫廷任职。光荣革命后,德莱顿由于皈依了
天主教,被肃夺官职、桂冠和丰薪。他逝世于1700 年,正好是17 世纪结束
的那年。
德莱顿对文学有多方面杰出的贡献,他是诗人、戏剧家、文学批评家、
翻译家,是英国古典主义最早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德莱顿最著名两首抒情诗是为庆祝圣酉酉莉亚日写作的颂诗《圣西西莉
亚之歌》(1687)和《亚历山大的宴会》(1697)。传说圣西西莉亚是音乐
的保护神,风琴也是她发明的。前一首诗写到不同乐器的不同效果,后一首
诗写亚历山大征服波斯后,如何受到宴会音乐的影响,两首诗都把音乐颂扬
为美妙无比的艺术,在诗歌形式上也追求音乐性的效果。德莱顿的颂诗和讽
刺诗标志着英国诗歌中古典主义的确立。
1663 年,德莱顿开始他的戏剧生涯。他写了27 部不同类型的戏剧:喜剧、悲喜剧、歌剧及悲剧。他引入了新的戏剧类型——仿效法国古典爱主义诗人的“英雄剧”。这些戏采用古典主义戏剧常见主题,爱情和荣誉间的矛盾,代表作品有《格拉纳达的征服》(1672)和《奥伦—蔡比》等。
德莱顿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早的重要的文学批评家。他在《论戏剧诗》
(1668)及在他的各种作品的序言里,阐述了自己的文学观点。《论戏剧诗》
采用对话形式,讨论英国与法国、古代与现代诗剧各自的功过,表现出他古
典主义戏剧原则的倾向。

---- 4、英国喜剧 ----
---------------------
『威廉·康格雷夫』
(1670——1729)是这时期喜剧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
一方面模仿法国喜剧家莫里哀,一方面继承并发展了本·琼生、玛斯顿等人的社会讽刺喜剧传统。1695 年,他的名剧《以爱还爱》上演,轰动伦敦舞台。剧中在描写男女间关系的同时,接触了财产继承问题,可见本·琼生喜剧的影响《如此世道》(1700)是康格雷夫及复辟时期喜剧的代表作,写了虚伪的婚姻和爱情的纠纷。他作品的语言锋利、精确、雅致、备受推崇。
『威彻利』
(1640?——1716)也很有成就。他的《乡下妻子》、《直率的人》写贵族男女之间不正当、不正常的关系,讽刺味较浓。
『乔治·法克尔』
《募兵官》和《花花公子的策略》,描写乡村生活,人物多来自中下层,这些善良简朴、生动鲜活的人物代替了冷嘲、世故、机智、放荡的宫廷男女,带来了写实主义色彩,人物间的关系更自然、充满幽默感。
『约翰·班扬』
第一部重要作品《罪人受恩记》(1666),叙述了他信教的过程、传教早期的生活,是他精神生活的一部自传,文字浅显,情感真挚。
班扬的代表作《天路历程》(1678)在当时的英国大受欢迎。这是一部寓言形式的讽喻小说,如同中古讽喻文学,以梦境开始。
班扬重要的作品还有对话体小说《恶人先生的生平和死亡》(1680),
描写典型的市侩形象,提出“贫穷而能诚实”的正面理想,宣传清教主义。
散文寓言《圣战》(1682)更多抽象的概念,主题似《失乐园》,写魔鬼与
上帝的交战,人的堕落和人的最终得救。《天路历程》第二部写于1684 年,
叙述基督徒的妻子和四个儿子前往“天国的城市”的冒险经历,比第一部逊
色,社会讽刺成分减弱。

---- 5、十八世纪文学 ----
-------------------------
『亚历山大·蒲伯』
(1688——1744)出身伦敦布商家庭,家中都是天主教徒,遭受到政治上的岐视。蒲伯从小体弱多病,终生为病痛、残疾所苦。但是他自幼聪颖,16 岁时模仿维吉尔作《牧歌》,赞颂乡间朴素宁静的环境,诗才引起注意。1711 年,蒲伯出版著名的《批评论》,建立了诗人的声誉。
他进入文学圈,结交著名作家斯威夫特、艾迪生等人,组成了“马丁纳斯·史
克利白列瑞斯俱乐部”。他以写诗和翻译为生,是当时文学界中心人物之一。

『约瑟夫·艾迪生』
(1672—1719)1699 年起他在欧陆游历,准备在外交界服务。1704 年出版的《远征》一诗,歌颂英军在布伦宁附近的胜利,为他带来声誉和升迁。他的文学活动还包括古典主义悲剧《凯图》,上演获得了成功。

『理查德·斯蒂尔』
(1672—1729)生于都柏林,在公学与牛津大学时代与艾迪生同学。他大学未毕业便参加军队,生活放浪不羁,在教诲性小册子《基督教英雄》中作了忏悔。他写过几部喜剧:《葬礼》(1701)、《撒谎的情人》(1703)、温柔的丈夫》(1705)及《互相谅解的情人们》(1722),这些伤感喜剧不同于复辟时期喜剧的轻佻,在对婚姻、爱情的描写中表现了中产阶级的道德纲,符合作者自己“使文学净化,使舞台道德化”的意图。

『丹尼尔·笛福』
(1660—1731)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小说家。
主要作品:《略谈各种计划》(1698),《土生英国人》(1701),《处理不信国教者的捷径》(1702),《鲁滨逊漂流记》(1719),《摩尔·弗兰德斯》(1722),《辛格顿船长》(1720),《杰克上校》(1722),《罗克萨娜》
(1724),《疫年杂记》(1722)、《骑士的回忆灵》(1724)。

『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记》,创作大约开始于1720 年,出版于1726 年,包括四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是英国医生格列佛的航海飘流旅行记录。
《格列佛游记》以幻想性的情节,对英国18 世纪初期的整个社会,从政
治、宗教、法律、军事到科学、哲学状况,都进行了讽刺、批判。在批判中,
特别是在最后一卷,作者透露出悲观恨世情调,格列佛回到英国看到他的亲
人、同伴,因联想到“耶胡”而感到难以忍受。但斯威夫特并不是一个厌恶
人类的人,他描绘人的恶习、弱点,但依然有悲天悯人的人物,说“我想尽
我的绵力来使英国的耶胡们的社会变得好些”。

『塞缨尔·理查生(1689—1761)』
《帕米拉》(1740—1741),副题是“美德有报”。。《帕米拉》是第一部以人物刻画为中心的小说,由“流浪汉小说”传统的写事转为写人,对人物心理进行细致的刻画,帕米拉一封封天真纯朴、多愁善感的书信,引起了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克拉丽莎·哈娄》(1747—1748)长达一百万字以上。这部小说比《帕米拉》更受欢迎,影响到欧陆,如法国作家卢梭的《新爱洛绮斯》便受到了明显的影响。
《恰尔斯·格兰迪孙爵士》(1753)这里塑造了一位完美的男性,与社会罪恶对抗。格兰迪孙具有英俊的外表和崇高的品性,尽管他受到无数次的诱惑,仍然保持清白,自然也是“美德得报”。小说出版当时受到赞誉,但近代读者多以为这是理查生小说中最弱的一部。它的劝善性和人物的过于完美性,使得普希金写出
如此幽默的诗句:“完美的格兰迪孙,读着他时,教我们发困。”

『亨利·菲尔丁』
(1707—1754)是18 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家。《巴斯昆》(1736)和《历史记事》(1737)。
《巴斯昆》上演历久不衰,前半部讽刺选举中的贿赂舞弊,后半部讽刺牧师、律师、医师等行当的腐败情形。《历史记事》,借用当时记述国内外大事的年鉴的名称,写发生在1736 年社会、政治、戏剧方面的情况。
《约瑟夫·安德鲁传》
小说中塑造了正面形象珠宝商人哈特夫利夫妇,他们遭受到魏尔德的无情迫害,最终苦尽甘来。但他们形象刻画得并不成功,哈特夫利善良,富有感情,但了无生气,哈特夫利太太无从魏尔德手中的逃脱也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汤姆·琼斯》,全名《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1749),是菲尔丁的代表作,也常被看作英国18 世纪小说的最杰出巨著。
《汤姆·琼斯》因为它出色的结构备受称赞。小说篇幅宏大,有乡村、
路上、伦敦三部分,描绘乡村、城市生活的全景、各色男女肖像,但线索清
晰.故事连续、引人入胜。汤姆的身世之谜成为强烈的悬念,直到结尾才解开。
结尾是出人意料的,但以前的伏笔又是令人信服的。小说的语言也清晰、灵
活、机智。

『多比亚斯·乔治·斯摩莱特』
(1721—1771)
《皮克尔历险记》(1751)由三部分组成:主人公的童年、青年生活;在法国、佛兰德斯、荷兰等地旅行;在英国主要是伦敦贵族社会、政客界的冒险。皮克尔出身富豪,自幼顽皮,他早慧但胡闹,完成学业后去欧陆旅行,寻欢作乐,不断地闹风流韵事。他又尝试进入政界,最终失败。皮克尔不象蓝登,他无须为生计奔波,更多地出入上流社会,他的活动反映了贵族社会道德的堕落、议会选举的腐败。小说中塑造了出色的怪诞人物,如退休的舰队司令官霍塞·特恩尼恩,他性急、嘴里念念不忘以前的航海生涯,在粗暴的外表下有一颗善良的心。
书信体小说《亨弗利·克林克》(1771)用意不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发展,而是努力表现人物的风趣与性格。来自威尔士的老乡绅伯拉布性情急躁但心地善良,他遵医嘱游历英格兰和苏格兰,随行的有他的妹妹、老处女塔比萨、女仆杰金斯、外甥女丽狄亚和外甥杰里米,还有仆人、弃儿克林克。虽然小说以克林克为书名,书中信件却是除他以外的人们写的。作者通过他们的书信反映了英国广阔的现实,公路上盗贼横行,穷人贫困,游览地巴斯的富人们则极其奢华。

『撒缨尔·约翰逊』
(1709—1784)
他的讽刺诗《伦敦》(1738)、《人类愿
望的虚妄》(1749)模仿古罗马诗人朱文纳尔的讽刺诗,采用英雄双韵体。
双韵体悲剧《爱琳》写土耳其皇帝默哈梅对希腊俘虏爱琳的迷恋,严格按古
典主义风格写作。1750 年,他创办沿循《闲谈报》和《旁观者》传统的《漫
谈报》,在报上写了两百多篇谈道德、风俗、文学等问题的文章,里面有人
物性格素描、寓言、故事等,有些象蒙田、培根的格言警句,风格受拉丁散
文影响。他的《诗人列传》(1781)写了英国17、18 世纪五十余位文人的生
平、创作,作者最表同情的是属于古典主义传统如德莱顿、蒲伯、艾迪生、
斯威夫特等。他注意生活细节的叙述,夹杂对作品的评介,他不同情弥尔顿
的政治、宗教观,却对他《失乐园》所表现出的想象力加以称赞。对文学史
上有意义的现象他加以注意和分析,比如为17 世纪的“玄学派”诗下了定义。

『劳伦斯·斯泰恩』
(1713—1768)
《特利斯川·商第的生平和意见》即《商第传》是斯泰恩的代表作,小说共九卷,发表于1759—1767 年间。
小说的形式非常奇特。各章有的很长,有的很短,一句话可能成一章,
偶尔全页空白,让读者想象去填充。故事半途开始,突然又介入另一插曲,
序插在小说的中间,常没有标点符号,有时出现奇怪的画来替代字,插话比
比皆是。从内容到形式,小说都显得奇异、怪诞,显示作者以感伤代替理智
的态度,对幽默情趣和新奇手法的追求。

『哥尔斯密』
《好心人》(1768)写一位善良的年轻人由于慷慨轻信给自己带来的麻烦,充满有趣的对话和戏剧性场景,既没有复辟时代风俗喜剧的轻佻,又不象18 世纪初期“伤感喜剧”拘泥道德,使喜剧回归本·琼生的传统。《屈身求爱(1773)更为成功。小马洛因为迷路,错把未见过面的未婚妻家当成旅舍。哈德卡斯尔小姐将错就错,以侍女身分争取到她的腼腆的未婚夫的欢心,剧中充满滑稽可笑的场面和恶作剧,充分运用了伪装、错认等喜剧手法。喜剧也有着田园牧哥般的妩媚,里面穿插了迷人的歌曲。
歌尔斯密的声誉主要赖于他唯一的小说作品《威克菲牧师传》。
小说写了纯朴、贫穷家庭的喜与悲。哥尔斯密喜爱纯洁而坚定的美德,深信美德终有报偿,认为应该以道德改善社会,安于淳朴的生活。

『亨利·麦肯齐』
(1745—1831)
《多情的人》(1771)描写多情的男子哈雷的爱情悲剧。
“哥特式”小说:《法森伯爵菲迪南德》(1753)。

3. 联想笔记本光驱维修,宣城市有售后服务热线

你们有谁认为在S星公司已将股票卖给吴氏家族的状况下,你们还能将吴氏家族赶出SGV公司,请站出来给我看看。我到要看看,SGV公司到底有多少个这样的蠢货。”
“如果真有这样的人,那无疑可以证明,这些人就是导致SGV公司濒临破产,被迫让吴氏家族收购的元凶。现在我到要看看,究竟有没有这样的人,你们当中究竟有没有这样的蠢货。”
“扑!”
听到易柳的嚣张话语,这次换成崔东胜的脚扭了一下。包括吴英在内,白雪和吴氏家族所有工作人员也都满脸惊诧地望向了易柳。
易柳的话虽然有理有据,但总有些倒打一耙的感觉。而且还将对方打得无言以对,打得不知该怎么开口。
当然,易柳不会等到对方反应过来,继续气势嚣张地说道:“怎么?没人站出来吗?没人站住来,我们就回到现实一点的话题上。你们为什么要反对吴氏家族收购,而且还是在明知吴氏家族收购已经不可逆转的状况下。是不是对S星公司有太多归属感。”
“是,我们是对S星公司有归属感,这样不行吗?我们为S星公司工作了几十年,从参加工作到退休都在SGV公司工作,凭什么S星公司要让你们吴氏家族收购SGV公司。”
虽然被易柳逼得有些气馁,人群中还是立即有人站出来争辩道。
易柳的视线在人群中一扫,大声说道:“说的好,那你们的意思就是,由于你们对S星公司拥有极强归属感,所以不愿让SGV公司离开S星公司怀抱,S星公司不管说什么都行是吗?”
Pm
气。
只是,不止在其他地方,甚至在进入财务部后,迎接易柳的还是一片片惊诧目光,再没有那种热闹欢迎“易名人”光临的气氛。
包括陶岩在内,看到易柳时也是一低头,眼中也没有了那种愤愤的嫉妒目光。
不知到底是怎么回事,易柳虽然的确是从财务部出去的,但也只不过在财务部呆了一天多时间,根本不认识多少人。所以易柳也不好和人招呼、示意,只是径直往财务部部长办公室走去。
推门进入部长办公室,里面还是只有朱文贞一人。看来办完财务部工作后,林雅又到顺天府“支援”去了。
听到推门声,朱文贞也没抬头,继续在桌面上低头工作着叱道:“为什么不敲门,出去敲门了再进来。”
怔了怔,易柳有些糊涂,朱文贞办公室什么时候有这规矩了。不过仔细想想,自己以前每次找朱文贞都被陶岩盯得很紧,所以没有不敲门就进来的先例,因此到不是不能理解。
习惯性的,易柳并没耍小聪明敷衍朱文贞。而是立即退出门去,在门外站了一会才敲起了房门。
看到易柳退出来敲门,财务部那些旧日同仁的诧异目光立即变成了羡慕和欣赏,不过易柳却没空去揣测这些目光里的含义。
听到敲门声持续了一会,朱文贞才一脸满意抬起头道:“进来。”
好像易柳先前那种不敲门就进自己办公室的做法,在财务部早就绝迹了。所以朱文贞虽然不知道刚才是哪个部门的人找自己,但能耐心到这种程度的敲门,都足以让她不再挑剔先前闯入自己办公室的过失。

4. 笛福生活时代英国及欧洲历史背景

【大致时间表】

-------- 斯图亚特王朝1603~1714
公元1603年:苏格兰王詹姆士六世加冕成为英格兰的詹姆士一世,统一了英格兰和苏格兰
公元1620年:对新教徒的镇压激化,一批新教徒乘"五月花号"抵达美洲
公元1642~1651年:英国内战爆发
公元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决,克伦威尔宣布共和政体,开始独裁统治,同年,镇压掘地派运动;镇压爱尔兰起义
公元1651年,征服苏格兰
公元1652年,第一次英荷战争
公元年,克伦威尔驱散议会,担任“护国主”
公元1658年,克伦威尔病死
公元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成为国王
公元1665年:第二次英荷战争
公元1676年:格林尼治天文台设立
公元1685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公元1688年,宫廷政变,即“光荣革命”
公元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
公元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
公元1698年:伦敦股票交易所成立
公元1707年:英格兰、苏格兰合并,形成"大不列颠王国"

-------- 汉诺威王朝1714~1917
公元1721~1742年:罗伯特·沃尔浦成为英国第一任首相
公元1727年,牛顿去世
公元1760~1830年:工业革命
公元1763年,结束英法七年战争

【权利法案】
1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2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3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5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7凡臣民系新教徒者,为防卫起见,得酌量情形,并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置备武器。
8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9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10不应要求过多的保释金,亦不应强课过分之罚款,更不应滥施残酷非常之刑罚。
11陪审官应予正式记名列表并陈报之,凡审理叛国犯案件之陪审官应为自由世袭地领有人。
12定罪前,特定人的一切让与及对罚金与没收财产所做的一切承诺,皆属非法而无效。
13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国会应时常集会。

【工业革命成果】
瓦特
1764年至1769年,英国的仪器修理工詹姆斯·瓦特发明了设有与汽缸壁分开的凝汽器的蒸汽机;
1782年前后,瓦特将机器进一步改进,完成了两项重要发明:在活寒工作行程的中途,关闭进汽阀,使蒸汽膨胀作功以提高热效率;使蒸汽在活塞两面都作功(双作用式),以提高输出功率。这时的活塞既要向下拉动杠杆又要向上推动杠杆,扇形平衡杠杆和拉链已不再适用,瓦特使发明了平行四边形机构。瓦特还于18世纪末将曲柄连杆机构用在蒸汽机上。

詹姆斯·哈格里夫斯
1764年,发明珍妮机,英国工业革命开始标志;

牧师卡特赖特
1785年,发明水力织布机;

【英荷争霸战争】
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1654年),是荷兰于1652年7月28日发动的,目的是为了回击英国国会针对荷兰把持贸易经纪权而于1651年通过的航海法案。英荷之间,除了在 两国近海展开作战行动(如1652年普利茅斯海战、1652年和年纽波特海战、年 波特兰海战)以外,还在地中海、印度洋以及连接波罗的海和北海的各海峡同时进行了 海战。英军舰艇装备有较先进的火炮,而且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占优势,因此击溃了荷兰 海军,并对荷兰海岸实施封锁,迫使荷兰于1654年4月14日缔结了《威斯敏斯特和约》。

根据这一和约,荷兰实际上承认了航海法案。 第二次英荷战争(1665—1667年),是由于英国占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 特丹而引起的。1665年1月24日,荷兰对英宣战。1666年2月,法国和丹麦同荷兰结成同 盟。在1666年6月11—14日的敦刻尔克海战中,廖特尔海军上将统率的荷兰舰队击败了 英军,但未能巩固既得的战果。同年8月4—5日于北福伦角再度交战,荷军败北。1667 年6月,荷兰海军封锁泰晤士河口,歼灭部分英国舰只。由于伦敦直接受到威胁,英国 被迫缔结和约。根据1667年7月31日《布雷达和约》,英国占有新阿姆斯特丹,但将英 军在战争期间占领的苏里南(在南美)归还荷兰。 第三次英荷战争(1672—1674年),是荷法战争(1672—1678年)的一个组成部分。

根据英王查理二世和法王路易十四之间的秘密条约,英国参加了这场战争。英军突然袭 击了荷兰海军。1673年8月,廖特尔指挥的荷兰舰队在特克塞尔附近击溃英法联合舰队。

海战失利和对于比荷兰更危险的竞争者法国实力增强的畏惧,促使英国退出战争。1674 年2月19日,《威斯敏斯特和约》规定1667年《布雷达条约》继续有效。

前后达20多年的英荷海上争霸战争,尽管荷兰在军事上没有完全输给英国,但从整 体上说,荷兰海上实力大为削弱了。荷兰在经济、贸易、海运方面的实力大为下降,从 此“海上马车夫”把海上霸权让给了英国,沦为欧洲二流国家,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以这次战争为标志,海上霸权斗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一是西欧各国进一步鼓励造 船工业的发展,以增加本国船只数量,以备发动更大规模的海战,进行更大的海外贸易; 颁布和完善排它性的航海条例,或禁止外国船只装运货物进出本国及其殖民地港口,或 对进出本国港口的外国船只课以重税,以促进本国航运业的发展;发展渔业,以扩大航 海人员的来源;招聘外国科技人员,以研究和提高本国的航海造船技术。 总之,西欧各国此时期实行了全面的拓海政策,增强海上实力。

二是改进海上武器 装备,强化海上武装力量,提高海上作战能力。①研制和装备大战船。这个时期战舰最 大长达300多英尺,有的排水量达2500吨左右,载负约1000人;②在战舰上装备多种大 口径火炮,以增强火力,大型战舰装有甲板,共配备数十或100门以上的完全标准化的 加农炮等;③采用旗语,使海军历史上指挥官第一次能够在交战开始前对舰队实施不间 断的指挥和发布命令。与此同时,海上战术得到了进一步改进,如英国海军发明了海上 封锁和拦截的战术。

三是抢占海上交通要道、占据海上岛屿、掠夺海外殖民地等进一步加剧。英国、美 国、荷兰、法国等国,以原殖民地为基础,进一步实行扩张政策,到处争夺殖民地,侵略魔爪遍布世界各地。特别是英国,依靠其强大的海军,在先后的两个多世纪中一直成 为世界超级殖民、商业和军事大国,在世界各地发动殖民战争,制造一个又一个灾难。

【文学作品】
---- 1、玄学派和骑士派 ----
---------------------------
玄学派指的是在诗歌风格上有共同点的一批诗人,除代表诗人邓恩外,
还有乔治·赫伯特(1593——1633)、理查·克拉肖(1613——1649)、享
利·方恩(1622——1695)等。他们主要写作爱情诗、宗教诗、挽歌、诗简、
讽刺诗、冥想诗等。
『约翰·邓恩』
(1572——1631)青年时期写了许多爱情诗、讽刺诗和一些应景
诗。1615 年出任教职以后主要写宗教诗和布道词。他的爱情诗歌多是1614
年以前的作品,主要收入《短歌集》,共有55 首。
作品《早安》:“我脸蛋在你眼里,你脸蛋在我眼里出现,/两颗平凡的真心在脸蛋上安息;/哪儿我们能找到更好的两个半球,/没有严寒的北极,落日的西方?”

骑士派诗人指一批在本·琼生古典诗风影响下喜欢写抒情诗的贵族青年
诗人。他们沿循16 世纪下半叶宫廷诗歌传统,以爱情为题材,反映贵族阶级
生活与情调,文字整洁流畅,音调优美。主要诗人有罗伯特·赫立克(1591
——1674)、托马斯·步鲁(1595——1639)、约翰·萨克金(1609——1642)、理查德·勒甫雷斯(1618——1657)等。
『赫立克,《致少女》』
“玫瑰堪折君须折,/时间是不住地飞;/今天露着笑靥的花朵,/明天也许会枯萎。”

---- 2、弥尔顿(1608——1674) ----
-----------------------------------
1625——1640 年是弥尔顿创作的早期,作品主要是中短篇诗作。以意大
利文命名的姊妹诗篇《快乐的人》和《幽思的人》(1632)是他早年诗作的
代表作品。《快乐的人》描写了生活中轻松的一面,无忧无虑的青年愉快的
心情。他晨起听鸟鸣鸡啼、猎人号角,看到牧野美丽景色,牧人田园生活,
也向往城中歌舞升平的景象。《幽思的人》里,青年受“神圣的忧郁”的支
配,夜间读书思索,清晨漫步冥想。弥尔顿作为人文主义继承者的欢快精神
与作为清教徒的严肃沉思态度,在他早期诗作中便显示出来。
弥尔顿在早期还创作了假面剧。《科摩斯》(1634)不同于17 世纪头
35 年兴盛的假面剧,重点不在音乐和舞台背景,而在于故事,主题是典型的
清教意味的,写一个迷路的少女拒绝妖魔的百般诱惑,终于得救,美德和纯
洁的力量征服了邪恶的力量。
弥尔顿写有24 首十四行诗,其中7 首写于早年,其余17 首写于中年革
命时期。他的十四行诗没有遵循传统,不是爱情诗,也不自成一组,而是表
现了广泛的题材。有5 首是写给朋友的,颂扬友谊,主要是应酬之作。有两
首回击对他所写的离婚问题小册子的批评。还有两首与他的宗教小册子有
关,反对宗教迫害,提倡宗教自由。有6 首关涉政治问题。
1660 年王朝复辟,弥尔顿先在友人家藏匿,但不久被捕,在著作被焚、
财产充公后获释。结束了政治活动的弥尔顿,专心写诗,在女儿和一些青年
的帮助下,完成了长诗《失乐园》、《复乐园》和诗体悲剧《力士参孙》三
大杰作。
《失乐园》的中心故事取自《圣经》。世界上第一对男女亚当、夏娃,
被魔鬼撒旦诱惑,违背上帝旨意吃了知识树上的禁果,受到上帝惩罚,被逐
出乐园,期待圣子耶稣为人类赎罪。弥尔顿对这个在西方家喻户晓的故事进
行了独特的处理。
《失乐园》艺术风格雄浑宏伟,结构宏大场景壮观。天上的战争双方拔
山相掷,漫天刀光剑影,气势磅礴。无韵体诗歌充满“连行句”甚至一气几
十行的“诗段”奔腾雄壮,与内容十分相称,被称为“弥尔顿式”。《失乐
园》在欧洲诗歌史上,常与荷马史诗、《神曲》等一起被看作史诗的范例。
《复乐园》(1671)在标题和故事上都是《失乐园》的续篇,情节来自
《新约·路加福音》,但比《失乐园》要单纯,篇幅只有四卷。弥尔顿在《科
摩斯》和《失乐园》中都写到了“诱惑”,《夏乐园》继续了这个主题,写
基督如何在旷野上抵御撒旦的诱惑。
战胜诱感的主题,体现了诗人的清教主义思想,也具有丰富的政治意义。
基督在某种意义上是清教革命家的象征。他不忘“解救以色列人于罗马轮
下”,表露出诗人坚持革命的态度。对以色列人顺从忍受的描写,也表露出
诗人在复辟时期深切的悲伤心情。这首诗里的撒旦与《失乐园》中的形像大
为不同,作为恶魔的化身出现,没有《失乐园》中的反抗精神。这首诗表现
了弥尔顿,虔诚的信仰、坚定的意志,具有弥尔顿特有的雄伟风格但缺少激
情。
《力士参孙》(1671)是弥尔顿最后一部重要著作,是以希腊悲剧为典
范的伟大诗剧,剧情发生在一天之内,场景在一个地方,采用使者报告悲壮
结局的方式,还有合唱队对剧情加以评论与补充。这出悲剧取材于《旧约·士
师记》。

---- 3、“德莱顿时代”的古典主义 ----
-------------------------------------
『约翰·德莱顿』
(1631——1700),
是复辟时期文坛上的权威人物,对文学作出多方面的杰出贡献,以至文史学
家把他创作的时代称为“德莱顿时代”。
。1659 年,他为克
伦威尔写了悼诗,但一年后,政局陡变,他加入保王党,写诗向新政府表忠。
1667 年他写了为斯图亚特王朝歌功颂德的长诗《奇迹之年》,第二年被授予
“桂冠诗人”称号,两年后又在宫廷任职。光荣革命后,德莱顿由于皈依了
天主教,被肃夺官职、桂冠和丰薪。他逝世于1700 年,正好是17 世纪结束
的那年。
德莱顿对文学有多方面杰出的贡献,他是诗人、戏剧家、文学批评家、
翻译家,是英国古典主义最早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德莱顿最著名两首抒情诗是为庆祝圣酉酉莉亚日写作的颂诗《圣西西莉
亚之歌》(1687)和《亚历山大的宴会》(1697)。传说圣西西莉亚是音乐
的保护神,风琴也是她发明的。前一首诗写到不同乐器的不同效果,后一首
诗写亚历山大征服波斯后,如何受到宴会音乐的影响,两首诗都把音乐颂扬
为美妙无比的艺术,在诗歌形式上也追求音乐性的效果。德莱顿的颂诗和讽
刺诗标志着英国诗歌中古典主义的确立。
1663 年,德莱顿开始他的戏剧生涯。他写了27 部不同类型的戏剧:喜剧、悲喜剧、歌剧及悲剧。他引入了新的戏剧类型——仿效法国古典爱主义诗人的“英雄剧”。这些戏采用古典主义戏剧常见主题,爱情和荣誉间的矛盾,代表作品有《格拉纳达的征服》(1672)和《奥伦—蔡比》等。
德莱顿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早的重要的文学批评家。他在《论戏剧诗》
(1668)及在他的各种作品的序言里,阐述了自己的文学观点。《论戏剧诗》
采用对话形式,讨论英国与法国、古代与现代诗剧各自的功过,表现出他古
典主义戏剧原则的倾向。

---- 4、英国喜剧 ----
---------------------
『威廉·康格雷夫』
(1670——1729)是这时期喜剧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
一方面模仿法国喜剧家莫里哀,一方面继承并发展了本·琼生、玛斯顿等人的社会讽刺喜剧传统。1695 年,他的名剧《以爱还爱》上演,轰动伦敦舞台。剧中在描写男女间关系的同时,接触了财产继承问题,可见本·琼生喜剧的影响《如此世道》(1700)是康格雷夫及复辟时期喜剧的代表作,写了虚伪的婚姻和爱情的纠纷。他作品的语言锋利、精确、雅致、备受推崇。
『威彻利』
(1640?——1716)也很有成就。他的《乡下妻子》、《直率的人》写贵族男女之间不正当、不正常的关系,讽刺味较浓。
『乔治·法克尔』
《募兵官》和《花花公子的策略》,描写乡村生活,人物多来自中下层,这些善良简朴、生动鲜活的人物代替了冷嘲、世故、机智、放荡的宫廷男女,带来了写实主义色彩,人物间的关系更自然、充满幽默感。
『约翰·班扬』
第一部重要作品《罪人受恩记》(1666),叙述了他信教的过程、传教早期的生活,是他精神生活的一部自传,文字浅显,情感真挚。
班扬的代表作《天路历程》(1678)在当时的英国大受欢迎。这是一部寓言形式的讽喻小说,如同中古讽喻文学,以梦境开始。
班扬重要的作品还有对话体小说《恶人先生的生平和死亡》(1680),
描写典型的市侩形象,提出“贫穷而能诚实”的正面理想,宣传清教主义。
散文寓言《圣战》(1682)更多抽象的概念,主题似《失乐园》,写魔鬼与
上帝的交战,人的堕落和人的最终得救。《天路历程》第二部写于1684 年,
叙述基督徒的妻子和四个儿子前往“天国的城市”的冒险经历,比第一部逊
色,社会讽刺成分减弱。

---- 5、十八世纪文学 ----
-------------------------
『亚历山大·蒲伯』
(1688——1744)出身伦敦布商家庭,家中都是天主教徒,遭受到政治上的岐视。蒲伯从小体弱多病,终生为病痛、残疾所苦。但是他自幼聪颖,16 岁时模仿维吉尔作《牧歌》,赞颂乡间朴素宁静的环境,诗才引起注意。1711 年,蒲伯出版著名的《批评论》,建立了诗人的声誉。
他进入文学圈,结交著名作家斯威夫特、艾迪生等人,组成了“马丁纳斯·史
克利白列瑞斯俱乐部”。他以写诗和翻译为生,是当时文学界中心人物之一。

『约瑟夫·艾迪生』
(1672—1719)1699 年起他在欧陆游历,准备在外交界服务。1704 年出版的《远征》一诗,歌颂英军在布伦宁附近的胜利,为他带来声誉和升迁。他的文学活动还包括古典主义悲剧《凯图》,上演获得了成功。

『理查德·斯蒂尔』
(1672—1729)生于都柏林,在公学与牛津大学时代与艾迪生同学。他大学未毕业便参加军队,生活放浪不羁,在教诲性小册子《基督教英雄》中作了忏悔。他写过几部喜剧:《葬礼》(1701)、《撒谎的情人》(1703)、温柔的丈夫》(1705)及《互相谅解的情人们》(1722),这些伤感喜剧不同于复辟时期喜剧的轻佻,在对婚姻、爱情的描写中表现了中产阶级的道德纲,符合作者自己“使文学净化,使舞台道德化”的意图。

『丹尼尔·笛福』
(1660—1731)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小说家。
主要作品:《略谈各种计划》(1698),《土生英国人》(1701),《处理不信国教者的捷径》(1702),《鲁滨逊漂流记》(1719),《摩尔·弗兰德斯》(1722),《辛格顿船长》(1720),《杰克上校》(1722),《罗克萨娜》
(1724),《疫年杂记》(1722)、《骑士的回忆灵》(1724)。

『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记》,创作大约开始于1720 年,出版于1726 年,包括四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是英国医生格列佛的航海飘流旅行记录。
《格列佛游记》以幻想性的情节,对英国18 世纪初期的整个社会,从政
治、宗教、法律、军事到科学、哲学状况,都进行了讽刺、批判。在批判中,
特别是在最后一卷,作者透露出悲观恨世情调,格列佛回到英国看到他的亲
人、同伴,因联想到“耶胡”而感到难以忍受。但斯威夫特并不是一个厌恶
人类的人,他描绘人的恶习、弱点,但依然有悲天悯人的人物,说“我想尽
我的绵力来使英国的耶胡们的社会变得好些”。

『塞缨尔·理查生(1689—1761)』
《帕米拉》(1740—1741),副题是“美德有报”。。《帕米拉》是第一部以人物刻画为中心的小说,由“流浪汉小说”传统的写事转为写人,对人物心理进行细致的刻画,帕米拉一封封天真纯朴、多愁善感的书信,引起了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克拉丽莎·哈娄》(1747—1748)长达一百万字以上。这部小说比《帕米拉》更受欢迎,影响到欧陆,如法国作家卢梭的《新爱洛绮斯》便受到了明显的影响。
《恰尔斯·格兰迪孙爵士》(1753)这里塑造了一位完美的男性,与社会罪恶对抗。格兰迪孙具有英俊的外表和崇高的品性,尽管他受到无数次的诱惑,仍然保持清白,自然也是“美德得报”。小说出版当时受到赞誉,但近代读者多以为这是理查生小说中最弱的一部。它的劝善性和人物的过于完美性,使得普希金写出
如此幽默的诗句:“完美的格兰迪孙,读着他时,教我们发困。”

『亨利·菲尔丁』
(1707—1754)是18 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家。《巴斯昆》(1736)和《历史记事》(1737)。
《巴斯昆》上演历久不衰,前半部讽刺选举中的贿赂舞弊,后半部讽刺牧师、律师、医师等行当的腐败情形。《历史记事》,借用当时记述国内外大事的年鉴的名称,写发生在1736 年社会、政治、戏剧方面的情况。
《约瑟夫·安德鲁传》
小说中塑造了正面形象珠宝商人哈特夫利夫妇,他们遭受到魏尔德的无情迫害,最终苦尽甘来。但他们形象刻画得并不成功,哈特夫利善良,富有感情,但了无生气,哈特夫利太太无从魏尔德手中的逃脱也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汤姆·琼斯》,全名《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1749),是菲尔丁的代表作,也常被看作英国18 世纪小说的最杰出巨著。
《汤姆·琼斯》因为它出色的结构备受称赞。小说篇幅宏大,有乡村、
路上、伦敦三部分,描绘乡村、城市生活的全景、各色男女肖像,但线索清
晰.故事连续、引人入胜。汤姆的身世之谜成为强烈的悬念,直到结尾才解开。
结尾是出人意料的,但以前的伏笔又是令人信服的。小说的语言也清晰、灵
活、机智。

『多比亚斯·乔治·斯摩莱特』
(1721—1771)
《皮克尔历险记》(1751)由三部分组成:主人公的童年、青年生活;在法国、佛兰德斯、荷兰等地旅行;在英国主要是伦敦贵族社会、政客界的冒险。皮克尔出身富豪,自幼顽皮,他早慧但胡闹,完成学业后去欧陆旅行,寻欢作乐,不断地闹风流韵事。他又尝试进入政界,最终失败。皮克尔不象蓝登,他无须为生计奔波,更多地出入上流社会,他的活动反映了贵族社会道德的堕落、议会选举的腐败。小说中塑造了出色的怪诞人物,如退休的舰队司令官霍塞·特恩尼恩,他性急、嘴里念念不忘以前的航海生涯,在粗暴的外表下有一颗善良的心。
书信体小说《亨弗利·克林克》(1771)用意不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发展,而是努力表现人物的风趣与性格。来自威尔士的老乡绅伯拉布性情急躁但心地善良,他遵医嘱游历英格兰和苏格兰,随行的有他的妹妹、老处女塔比萨、女仆杰金斯、外甥女丽狄亚和外甥杰里米,还有仆人、弃儿克林克。虽然小说以克林克为书名,书中信件却是除他以外的人们写的。作者通过他们的书信反映了英国广阔的现实,公路上盗贼横行,穷人贫困,游览地巴斯的富人们则极其奢华。

『撒缨尔·约翰逊』
(1709—1784)
他的讽刺诗《伦敦》(1738)、《人类愿
望的虚妄》(1749)模仿古罗马诗人朱文纳尔的讽刺诗,采用英雄双韵体。
双韵体悲剧《爱琳》写土耳其皇帝默哈梅对希腊俘虏爱琳的迷恋,严格按古
典主义风格写作。1750 年,他创办沿循《闲谈报》和《旁观者》传统的《漫
谈报》,在报上写了两百多篇谈道德、风俗、文学等问题的文章,里面有人
物性格素描、寓言、故事等,有些象蒙田、培根的格言警句,风格受拉丁散
文影响。他的《诗人列传》(1781)写了英国17、18 世纪五十余位文人的生
平、创作,作者最表同情的是属于古典主义传统如德莱顿、蒲伯、艾迪生、
斯威夫特等。他注意生活细节的叙述,夹杂对作品的评介,他不同情弥尔顿
的政治、宗教观,却对他《失乐园》所表现出的想象力加以称赞。对文学史
上有意义的现象他加以注意和分析,比如为17 世纪的“玄学派”诗下了定义。

『劳伦斯·斯泰恩』
(1713—1768)
《特利斯川·商第的生平和意见》即《商第传》是斯泰恩的代表作,小说共九卷,发表于1759—1767 年间。
小说的形式非常奇特。各章有的很长,有的很短,一句话可能成一章,
偶尔全页空白,让读者想象去填充。故事半途开始,突然又介入另一插曲,
序插在小说的中间,常没有标点符号,有时出现奇怪的画来替代字,插话比
比皆是。从内容到形式,小说都显得奇异、怪诞,显示作者以感伤代替理智
的态度,对幽默情趣和新奇手法的追求。

『哥尔斯密』
《好心人》(1768)写一位善良的年轻人由于慷慨轻信给自己带来的麻烦,充满有趣的对话和戏剧性场景,既没有复辟时代风俗喜剧的轻佻,又不象18 世纪初期“伤感喜剧”拘泥道德,使喜剧回归本·琼生的传统。《屈身求爱(1773)更为成功。小马洛因为迷路,错把未见过面的未婚妻家当成旅舍。哈德卡斯尔小姐将错就错,以侍女身分争取到她的腼腆的未婚夫的欢心,剧中充满滑稽可笑的场面和恶作剧,充分运用了伪装、错认等喜剧手法。喜剧也有着田园牧哥般的妩媚,里面穿插了迷人的歌曲。
歌尔斯密的声誉主要赖于他唯一的小说作品《威克菲牧师传》。
小说写了纯朴、贫穷家庭的喜与悲。哥尔斯密喜爱纯洁而坚定的美德,深信美德终有报偿,认为应该以道德改善社会,安于淳朴的生活。

『亨利·麦肯齐』
(1745—1831)
《多情的人》(1771)描写多情的男子哈雷的爱情悲剧。
“哥特式”小说:《法森伯爵菲迪南德》(1753)。

5. 中国证监会2015年保荐代表人名单

保荐人也就是那些证券公司,目前中国只有有证券经营资格的券商,才能做保荐人。

6. 转贴:朱自清《荷塘月色》(股市版)txt全集下载

转贴:朱自清《荷塘月色》(股市版)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同学梁山泊在同学网站转贴了一份股民篡改朱自清《荷塘月色》的散文。看得我要笑死。
股市跌到了谷底,股民们虽然损失惨重,悲痛虽是悲痛,但还不忘记在痛中幽默自己一把。我真很佩服。
老早前,深圳闲人几番动员我炒股,我因为懒散,始终没能行动。股市大涨时,闲人惊呼说,你起码损失了上百万呀。大概我从来没在股市上赚过钱,所以倒也没觉得有所损失。倒是曾经欢欣无比的深圳闲人有天万分悲哀地对我说,我的一套房子没了。
现在想来,还是应该去炒下股的。股民们的喜怒哀乐以及苦中取乐之心情,一定比我等非股民要有深度得多。看看下面的散文就晓得了。
现将朱自清原文和股民篡改的朱文,对比贴在这里。供大家笑笑。
转贴:朱自清《荷塘月色》(股市版—黑字)
朱自清《荷塘月色》(文学版—绿字)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傍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前些天买进的股票,在这崩盘的世界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CPI渐渐地升高了,证券交易大厅内股民们的欢……

7. 书法的价值

书法的价值:书法是一种艺术,艺术是无价的,当然这要看书法家的艺术造诣。

8. 股市网络直播财富共同体主持人是朱立轲吗每天股市直播,讲解推荐股票

不要相信别人带你,除非你很熟悉很信任的人。去年有一个知名主播,也就是一个挺知名的财经人物,他就是在电视台分析股票,也有推荐股票。结果后来被曝光,在他推荐股票之前,自己就已经购买了,听了他的话,买了推荐的股票后,他就把自己的卖掉,别人就套在上面了。而且还有那些发短信,发微信,告诉你可以买什么的,很多也都是广撒网,最后总能够套住几个。股市,是一个七亏二平一赢的地方,所以,很多时候,你需要认真分析,自己买的股票为什么赔了,什么原因,下次不要再犯,慢慢的积累领悟学习的地方。耐心不够,心理素质不够,学习能力不强,估计会很累。

阅读全文

与朱文股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长期投资理财基金 浏览:550
首汽215亿融资估值 浏览:685
平安车险佣金高的日子 浏览:547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云赛 浏览:507
初入职场理财是期货好还是基金定投好 浏览:715
间接融资邻域中的金融中介有一 浏览:375
南天信息股东大会 浏览:489
期货微盘是什么意思 浏览:404
上海鼎策融资租赁招聘 浏览:397
购买外汇资金用途怎么写 浏览:129
2019年2月8日日币汇率 浏览:411
筹码峰能看出庄家持仓量 浏览:581
阿里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浏览:943
理财产品封闭与开放式的区别 浏览:973
正规的现货交易所 浏览:575
民生银行最新理财产品2019 浏览:725
含蓝字股票 浏览:23
万科金融公司 浏览:946
财政部出口佣金 浏览:262
西安重钢价格 浏览: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