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连都有什么大学
1、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艺术学院始建于2000年,位于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的、纳入国家招生计划,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以艺术教育为主,兼具人文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1)关东正地农产品交易所扩展阅读
1、土地
1993年,全市耕地面积为28.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2.8%,其中水田3.3万公顷,旱田25.4万公顷。全地区林业用地42.4万公顷(据1985年大连市农业资源区划调查统计),占土地总面积的33.1%,其中有林地34.4万公顷,未成林造林地3万公顷,宜林荒山3.3万公顷。
可利用草地面积26.7万公顷(据1985年大连市农业资源区划调查统计),土壤共有6个土类,地带性土壤为棕壤,约90.7万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81.5%;草甸土、水稻土、风沙土、盐土和沼泽土合计占18.5%。有滩涂资源6.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2%,其中黄海海岸4.2万公顷,渤海海岸2.4万公顷。
2、水资源
大连地区主要有黄海流域和渤海流域两大水系。注入黄海的较大河流有碧流河、英那河、庄河、赞子河、大沙河、登沙河、清水河、马栏河等;注入渤海的主要河流有复州河、李官村河、三十里堡河等。其中,最大的河流为碧流河,是市区跨流域引水的水源河流。
另外,还有200多条小河。大连地区淡水资源总量为每年37.8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34.2为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为8.84亿立方米,两者重复水资源量5.8亿立方米。
3、生物
大连地区气候温和,自然生态环境优越,适宜动植物的生长发育,生物资源较为丰富。陆生野生维管素植物共152科、666属、1747种,其中油脂植物110种,药用植物120多种,土农药类植物50多种,可提取淀粉或做酿酒原料的植物50多种。全
地区盛产苹果,山楂、葡萄和黄桃的产量也较大,开展了草莓种植。沿海藻类共150多种,分属绿藻、褐藻和红藻门,其中50多种具有经济价值,海带、裙带菜人工养殖大面积开展。沿海有机碳的年生产能力平均每公顷1.4吨。全地区有无脊椎动物约4850种,野生脊椎动物约765种。其中,具有经 济价值或常见的无脊椎动物有132种,野生脊椎动物有442种。
大连地区的水产品资源比较丰富,盛产多种鱼,虾,蟹,贝,藻,是全国重点水产基地之一。大连沿海约有鱼类280种,主要有小黄鱼,带鱼,墨鱼,皮匠鱼,六线鱼等。海洋无脊椎动物约有40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有对虾,毛虾,海蜇,海螺,海红,牡蛎等。
大连的沿海海城产150多种藻类,其中海带,裙带菜,紫菜,石花菜等经济价值最高。 大连地区沿海海水氯化钠含量较高,有丰富的盐资源,加上适宜晒盐的滩涂较多,是大连成为全国主要的海盐产区之一。
沿海盛产鱼虾,鲍鱼、刺参、扇贝、紫海胆、螺类等,海珍品资源丰富,海湾大面积放养贻贝、扇贝等。
② 关东是哪里
地名复名而已。
中国的关东是指今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部(蒙东源于东北)三省区,地处祖国东北方,自古以来,就泛称〃东北〃,而明以后又俗称〃关东〃,直到当代仍在民间盛行。历代对东北行政区划不一,名称种种,而形成一个具有特色的区域文化,却是经历了千百年的沧海之变,最终跻身于中华民族文化之林,成为它的不可分的一部分。
日本的关东
[编辑本段]
通常指本州以东京、横滨为中心的关东地方。
■地区划分
东京都 神奈川县 千叶县 琦玉县
茨城县 枥木县 群马县
位于日本列岛中央,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③ 雨顺关东黑土地注册过商标吗还有哪些分类可以注册
雨顺关东黑土地商标总申请量1件
其中已成功注册0件,有1件正在申请中,无效注册0件,0件在售中。
经八戒知识产权统计,雨顺关东黑土地还可以注册以下商标分类:
第1类(化学制剂、肥料)
第2类(颜料油漆、染料、防腐制品)
第3类(日化用品、洗护、香料)
第4类(能源、燃料、油脂)
第5类(药品、卫生用品、营养品)
第6类(金属制品、金属建材、金属材料)
第7类(机械设备、马达、传动)
第8类(手动器具(小型)、餐具、冷兵器)
第9类(科学仪器、电子产品、安防设备)
第10类(医疗器械、医疗用品、成人用品)
第11类(照明洁具、冷热设备、消毒净化)
第12类(运输工具、运载工具零部件)
第13类(军火、烟火、个人防护喷雾)
第14类(珠宝、贵金属、钟表)
第15类(乐器、乐器辅助用品及配件)
第16类(纸品、办公用品、文具教具)
第17类(橡胶制品、绝缘隔热隔音材料)
第18类(箱包、皮革皮具、伞具)
第19类(非金属建筑材料)
第20类(家具、家具部件、软垫)
第21类(厨房器具、家用器皿、洗护用具)
第22类(绳缆、遮蓬、袋子)
第23类(纱、线、丝)
第24类(纺织品、床上用品、毛巾)
第25类(服装、鞋帽、袜子手套)
第26类(饰品、假发、纽扣拉链)
第27类(地毯、席垫、墙纸)
第28类(玩具、体育健身器材、钓具)
第29类(熟食、肉蛋奶、食用油)
第30类(面点、调味品、饮品)
第31类(生鲜、动植物、饲料种子)
第32类(啤酒、不含酒精的饮料)
第33类(酒、含酒精饮料)
第34类(烟草、烟具)
第35类(广告、商业管理、市场营销)
第36类(金融事务、不动产管理、典当担保)
第37类(建筑、室内装修、维修维护)
第38类(电信、通讯服务)
第39类(运输仓储、能源分配、旅行服务)
第40类(材料加工、印刷、污物处理)
第41类(教育培训、文体活动、娱乐服务)
第42类(研发质控、IT服务、建筑咨询)
第44类(医疗、美容、园艺)
第45类(安保法律、婚礼家政、社会服务)
④ 东北地区又称“关东”,是指什么以东
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以前关东指的是函谷关以东的中原地区;唐宋元的关东指潼关以东中原地区;明清至现代把关东指为山海关外的东北平原,地跨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四个省区,地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北起嫩江中游,南至辽东湾。
明代以来东北有“关东”之称,天下第一关山海关为万里长城东部起点的第一座关隘,是关内关外的分界线,是明朝京师北京的重要屏障。山海关为军事重镇和战略要地,明宣德年间曾在此特设兵部分司署,为明兵部的唯一分设机构,具有独特的军事与政治价值。自其设立至明朝覆灭,二百多年间,共有90位兵部分司主事于此。
(4)关东正地农产品交易所扩展阅读
古代关东通常指函谷关以东的地区。三国演义中,曹操、袁绍等18路诸侯伐董卓时,自称关东联军,主要是指虎牢关以东。近现代的关东主要指山海关以东,即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四盟),今泛称“东北”,明朝俗称“关东”,清朝称之为满洲东三省。
唐统治时期,特别是灭亡高句丽以后,在已有的建制基础上,对今东北三省包括吉黑两省西部的内蒙部分地区,全面进行政治建制。后虽归并于渤海国治下,却仍然是唐代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辽金两代已把相当现今东北地区看成是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域,故其军政机构皆以〃东北〃名之。
自明代以后,关东地区又有了一个新名称,这就是人人皆知的“关东”。此称之义,是指耸立于河北与辽宁交界处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以东的地方,包括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泛称东北。又以山海关为限隔,则有关里(内)、关外之别称。东北这一区域概念的形成,却是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演变,与长城特别是与山海关的修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明代所形成的“关东”的地域概念,主要是指辽东地区。而到了清代,关东的区名已经扩大,就是说,已远远超出关东即盛京的范畴,把吉林、黑龙江也涵盖其内。
⑤ 司马迁的出生地属于关东地区还是关西地区
司马迁的出生地龙门,正好就在关东、关西交界线接近中央的位置。是的,这是一道门,它可以尽窥关东、关西的一切,如果说上天把这位旷古奇才送上历史舞台的位置,对台下的观众有所暗示的话,也许这就是个看天下事、记天下事的最佳位置。因为龙门虽在交界地带,但仍属关西地区,以当时的地域观念而言,他是被征服者秦人的后裔。
⑥ 关东指的是什么地方
「关东」和「关西」的说法是我们日本人常用的分辨地区的一种表达方式,可是进一步思考的话,只能说这种说法提及的地区范围是十分嗳昧的。
这种说法明确显示的概念是「关东」和「关西」中的「关」字所表示的分界线。「关」是指「关卡」,具体地说在东西日本之间对来往行人进行检查的关卡有三处:东海道铃鹿(Suzuka,三重县)、北陆道不破(Fuwa,岐阜县)和东山道爱发(Arachi,福井县)。三处关卡以东叫「关东」,以西叫「关西」。据说这种说法始于十二世纪。后来,不知何时划分东西的标志又将这三处关卡改为以京都、大津(滋贺县)之间的逢坂(Osaka)关卡为基准了。
但是,从过去一直以京都为中心的日本历史来看,关卡是为保卫都城而设的,所以把京都一侧叫做「关内」,把外侧叫做「关外」似乎更为合适。原来并没有「关西」的说法,京都一带被称为「畿内」,因为「畿」就是「都」的意思。再扩大范围,那一片地区就称为「近畿」。这个名称沿袭到今天。进入镰仓时代以后,掌权者离开了京都,人们开始有了京都在西边的意识,于是「关西」的说法应运而生。
如上所述,关于「关东」和「关西」的分界,虽然资料很少,但是有可以进行说明的根据。不过,只是单纯地这样考虑问题的话,那么就会认为「关西」就是指西日本,「关东」是指东日本。可是实际上绝大多数日本人并不这样想。
很有意思的是:现在日本的行政区划有「关东」这个词,基本上不用「关西」这个词。行政区划的「关东」是指东京都、神奈川县、崎玉县、千叶县、茨城县、群马县、栃木县、共为一都六县。行政区划把以京都、大阪为中心的地区称为「近畿」,包括大阪府、京都府、滋贺县、奈良县、和歌山县、兵库县,共为两府四县(有时把三重县也包括在内,为两府五县)。至于「关西」的含义,则难以设定如此明确的范围。
不过,作为一个区域的名称,「关西」比「近畿」用得更多。例如:大阪口音、京都口音、奈良口音、和歌山口音等彼此还有不同之处,可是作为同一个系统的方言,都被称为「关西口音」。与此相对的是,没有「关东口音」的说法。此外,在对住在东京一带的人和住在大阪一带的人的性格和气质等进行比较时,人们常用「关西人」这个词,但是基本上不用「关东人」这个词,而是说「东京人」。两个区域的具有代表性的大公司和法人组织等,经常可以看到「关西电力公司」、「关西电视台」、「关西国际机场」等名称,可是很少看到「关东○○」的名称,大都称为「东京○○」。
从两地居民的自我意识来看也很有意思。近畿区域的两府四县居民通常自称为「关西人」;而关东区域的一都六县的居民基本上不自称为「关东人」。
最后,谈谈可称为「缓冲地带」的「微妙」的区域。
一都六县的居民不但不自称为「关东人」,而且也不认为自己应该属于哪个地区。从这一点来说,我们暂且把这一都六县看做是「纯关东」吧。微妙的是山梨县和静冈县伊豆地方。地图上标明这两个县属「中部地方」。如果再仔细分的话,山梨县与新潟县、长野县同为「甲信越地方」;而静冈县则被认为是「东海地方」,与关东有区别。可是,从行政管理上加以区分的话,山梨县和伊豆地方由于离东京较近,在东京上班族的交通圈之内,像是东京的郊区一样,因而有时被看做是包含在关东区域之内,这两个地方的居民有时自认为是「关东人」。另一方面,位于关东区域以北的邻县|福岛县居民自认为属「东北地方」,因此不能称为「缓冲地带」。
在关西,微妙的地区是三重县和冈山县。在地图上三重县属「近畿地方」,可是从当地的生活来看,基本上是爱知县名古屋生活圈的一部分。平常所说的「东海地方」,当然包括三重县在内。但是从方言和生活习惯等来看,与关西有很多共同点。在某些方面与爱知县有很大的不同。随着铁道和公路的发达,三重县与周围地区的密切往来开始从近畿转移到东海。可以说原来三重县就是「关西」的一个成员。NHK大阪广播电视台播放近畿地区的天气预报时,把靠东边的三重县也包括进去了。另外,冈山县不论在地图上还是行政区划上,都属于「中国地方」。在我教过和正在教的学生当中有来自冈山县的人,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当然不能说绝大多数)表示:「把我们当作关西人也没什幺。」这使人感到他们至少没有把自己的县份看做和广岛县同属一个区域。当然冈山县不能说是「京都、大阪、神户」上班交通圈内的县份,当然离得不算太远。也许该县居民出于憧憬大城市的心理而对关西抱有亲近感。
⑦ 日本的关东地区包括那些地方
茨城县、栃木县、群马县、埼玉县、千叶县、东京都、神奈川县。
简介:
关东地区 主要包括东京、神奈川县等地区,而东京是在明治维新之后才作为日本的首都的,是一个比较新的城市;关西主要包括大阪、京都、奈良等城市,而京都、奈良又曾经是日本古代的首都。
日本的关东和关西这个名称在个别地方。奈良时代“逢坂的关”:京都和滋贺的县界以西的地方被称为“关西”,当时还没有被称为“关东”的地方。室町时代以后成立了一个被称为“关东“的地方。江户时代现在的关东地区被称为“关隘八州”。这个关隘是“箱根的关”。现在在“关东”和“关西”之间有“中部地方”。在日本没有那么明确的区别。 关指的是一个地方,叫关原。关原是关东和关西的分界线,以东为关东,以西就是关西了。
关原是由北面伊吹山,西面笹尾山、天满山,西南方向的松尾山,东南方向的南宫山所围成的东西四公里、南北两公里的盆地。是连接西北方向的北陆道、东南方向的伊势的要道,是进行野战的绝好场地。 其实关原是广义的说法,可以说沿伊吹山地、关原、铃鹿山地,上野盆地、笠置山地一直到纪伊山地一线划分的。以东为关东,以西为关西。
⑧ 关东是指那里
有两种看法。
一种是古代国都定位在陕西长安一带,潼关成为地理上都城门户,潼关以东,即为关东。
另一种是以国家为本,“关”是指山海关,为国门。关东泛指山海关外的辽宁各地。
由于山东逃荒者、淘金者多从海路进入山海关以东的辽宁营口、大连等地, 所以被称为“闯关东”。后来山东人向东北三省扩散,“闯关东”也就成了泛指去东北各地从事开拓、淘金等谋生的活动。
⑨ 关东 是在什么地方
关指山海关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地处祖国东北方,自古以来,就泛称〃东北〃,而明以后又俗称〃关东〃山海关以东的地方,包括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泛称关东。
⑩ 关东是什么以东
古代关东通常指函谷关以东的地区。近现代的关东主要指山海关以东,即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四盟),今泛称“东北”,明朝俗称“关东”。古代关东通常指函谷关以东的地区。三国演义中,曹操、袁绍等18路诸侯伐董卓时,自称关东联军,主要是指虎牢关以东。近现代的关东主要指山海关以东,即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四盟),今泛称“东北”,明朝俗称“关东”,清朝称之为满洲东三省。唐统治时期,特别是灭亡高句丽以后,在已有的建制基础上,对今东北三省包括吉黑两省西部的内蒙部分地区,全面进行政治建制。后虽归并于渤海国治下,却仍然是唐代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辽金两代已把相当现今东北地区看成是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域,故其军政机构皆以〃东北〃名之。明代以后,关东地区又有了一个新名称,这就是人人皆知的“关东”。此称之义,是指耸立于河北与辽宁交界处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以东的地方,包括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泛称东北。又以山海关为限隔,则有关里(内)、关外之别称。东北这一区域概念的形成,却是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演变,与长城特别是与山海关的修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明代所形成的“关东”的地域概念,主要是指辽东地区。而到了清代,关东的区名已经扩大,就是说,已远远超出关东即盛京的范畴,把吉林、黑龙江也涵盖其内。
历代对关东行政区划不一,名称种种,而形成一具有特色的区域文化,却是经历了千百年的沧海之变,最终跻身于中华民族文化之林,成为它的不可分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