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叫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是普通话的四个声调,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详细的意思如下:
阴平,是现代汉语普通话声调之一 ,第一声,阴平声高而平,音高不变。
阳平,为汉语调类的一种,是从低向高的升调。在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调类系统中又被称为第二声。
上声指普通话的第3声。
去声指普通话4个声调中的第4调。
(1)股票阳声入扩展阅读:
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是普通话的四个声调,声调就是声音的高低升降的变化,声调又叫字调。
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普通话里“山西”(shānxī)和“陕西”(shǎnxī)的不同与声调和音长、音强都有关系。但是,它的性质主要决定于音高。
音乐中的音阶也是由音高决定的,音高则决定于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颤动次数的多少,次数越多声音越高,反之声音越低。发音时,声带越紧,在一定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声音越高,声带越松,在一定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少,声音就越低。在发音过程中,声带是可以随时调整的,这样就造成种种不同的音高变化,形成了不同的声调。
2. 告诉我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一声、二声、三声、四声、轻声的关系
阴阳上去分别对应第一二三四声。去声就是入声,一个意思。轻声是没有音调的孤立的不属于阴阳上去。望采纳
3.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各指什么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表示普通话的四个声调。
声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升降的变化。在现代汉语语音学中,声调是指汉语音节中所固有的,可以区别意义的声音的高低和升降。
音乐中的音阶也是由音高决定的,可以用音阶来模拟,学习声调也可以借助于自己的音乐感。但要注意声调的音高是相对的,不是绝对;声调的升降变化是滑动的,不像从一个音阶到另一个音阶那样跳跃式地移动。声调的高低通常用五度标记法:立一竖标,中分5度,最低为1,最高为5。
(3)股票阳声入扩展阅读:
隋、唐的切韵,宋代的广韵也都把声调分为“平” 、“上” 、“去” 、“入”四种,叫做“四声”。后来,各地的语音大体上都还保留着这个中古时期的四声系统。但语言不论是语音、语词、语法都会随着时代的推进而改变。
以声调来说,到了元朝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以后,北方语音的“平声”就已经分化成两类,就是“阴平”跟“阳平”。
其演变的规律,大体上是:古音属于清声母的字,现代都念作“阴平”;古音属于浊声母的字,现代都念作“阳平”。
这也就是北平话的“平声”所以分为“阴平”跟“阳平”的原因。至于“上、去、入”三声在其他各地也有些分化为阴阳二类的现象,所以有“阴平”、“阳平” 、“阴上” 、“阳上” 、“阴去”、“阳去”、“阴入”、“阳入”等调,如潮州话。
有些地方则“上声”不分阴阳,如闽南语泉漳片、福州话 、客家话等 ,所以这些方言各有七个声调。因此各地方言的声调,多寡不一,有的少到三个(如河北滦县),有的多至十个(如广西博白县)。
4. 什么是阴平,阳平,入声,上声,去声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表示普通话的四个声调。
声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升降的变化。在现代汉语语音学中,声调是指汉语音节中所固有的,可以区别意义的声音的高低和升降。
音乐中的音阶也是由音高决定的,可以用音阶来模拟,学习声调也可以借助于自己的音乐感。但要注意声调的音高是相对的,不是绝对;声调的升降变化是滑动的,不像从一个音阶到另一个音阶那样跳跃式地移动。声调的高低通常用五度标记法:立一竖标,中分5度,最低为1,最高为5。
(4)股票阳声入扩展阅读:
隋、唐的切韵,宋代的广韵也都把声调分为“平” 、“上” 、“去” 、“入”四种,叫做“四声”。后来,各地的语音大体上都还保留着这个中古时期的四声系统。但语言不论是语音、语词、语法都会随着时代的推进而改变。
以声调来说,到了元朝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以后,北方语音的“平声”就已经分化成两类,就是“阴平”跟“阳平”。
其演变的规律,大体上是:古音属于清声母的字,现代都念作“阴平”;古音属于浊声母的字,现代都念作“阳平”。
这也就是北平话的“平声”所以分为“阴平”跟“阳平”的原因。至于“上、去、入”三声在其他各地也有些分化为阴阳二类的现象,所以有“阴平”、“阳平” 、“阴上” 、“阳上” 、“阴去”、“阳去”、“阴入”、“阳入”等调,如潮州话。
有些地方则“上声”不分阴阳,如闽南语泉漳片、福州话 、客家话等 ,所以这些方言各有七个声调。因此各地方言的声调,多寡不一,有的少到三个(如河北滦县),有的多至十个(如广西博白县)。
5. 阴平、阴上、阴去、阴入、阳平、阳上、阳去、阳入这八个声调怎样发
声调 潮州话单字调共有8个,平上去入各分阴阳:
l 阴平 33 安高开婚专低
2 阴上 53 碗古口好以女
3 阴去 213 爱盖抗汉对变
4 阴入 1 约黑割湿百措
5 阳平 55 云穷寒鹅平才
6 阳上 35 有五近厚助岸
7 阳去 11 用共害帽示汗
8 阳入 5 药月局合白读
阴上的调用值由最高下降到中稍下,今记为母53。阴去的调值由次低降至最低,稍为拉长,然后再上升到中,今记为尽213。阴入由次低快速降至最低,立即收音,本应记为母21,考虑到入声是短调,为便于区别,记为和1。
入声都是短调,通过入声韵尾一?、-P、-k表现出来;入声韵尾是人声的特征,只在入声中出现。一7与明声韵相对应,一P、-k与阳声韵相对应。 潮州话双音节连续变调规律表本调二字连读变调调类调值作为前一字作为后一字一般变为在阴上阳平阳入之前在为一般变为在阴上阴去阴入之后变为阴平3323 阴上532335 21阴去2133153 阴入135 阳平55213 阳上3521 阳去11213 阳入51
基本式的变调单位以双音节为最常见,也有三音节、四音节的,不超过四个音节。五个音节以上的按结构分。三音节和四音节的连读变调与双音节一样同属逆向变调,但与双音节连读变调有些不同。规律大致是:最后两个音节按双音节变调规律变调,前面的音节则按本调类一般的变调调值变调,不考虑其他因素。更具体点说就是,倒数第二音节是阴上、阳平、阳入之前的阴上、阴去、阴人一律不变读为异于本调类的35(阴上)、53(阴去)、 5(阴入)、而是与其他调类之前的本调类音节一样,全部变为23(阴上)、 31(阴去)、3(阴入)。这样,除了最后一个音节的阴上在阴上、阴去、阴入之后变为21外,其他位置上的明上都按一般前变调调值变调。
6. 音调类中的“阴去,阳去,阴入,阳入”什么意思
粤语声调吗?
粤语声调 可用音乐的简谱来表示如下(粤语9声其实藏着完整的中国民族调式:宫1商2角3徵5羽6):
粤语第1声【阴平】【例字:分】:3 or ↓ (↓=3~1)
粤语第2声【阴上】【例字:粉】:7.~2 (注:这点是写在7的下面的,因为打不出来)
粤语第3声【阴去】【例字:训】:1
粤语第4声【阳平】【例字:焚】:5.(注:这点是写在5的下面的,因为打不出来)
粤语第5声【阳上】【例字:奋】:6.~1(注:这点是写在6的下面的,因为打不出来。~是连音线)
粤语第6声【阳去】【例字:份】:6.(注:这点是写在6的下面的,因为打不出来)
粤语第7声【阴入】【例字:忽】=粤语第1声
粤语第8声【中入】【例字:发】=粤语第3声
粤语第9声【阳入】【例字:佛】=粤语第6声
(口语存在【阴上入】【例字:笛dek2】=粤语第2声)
*注:粤语第1声有高低两种读法,高=3(普语的第1声),低=↓(约等于普语的第4声,有人认为“无法用旋律表示”——其实可以当作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