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四大金融中心是哪些
随着近几年国家发展的提速,国家的经济发展已然来到了世界前列,随之而来的是我们肉眼可见的生活改善和国民自信的提升。那么,都说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在现在这个飞速发展的华夏大地上,又有哪些出类拔萃的金融中心城市呢?
在现在这个国家飞速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肯定还会涌现出更多更好的金融中心,那么,你觉得下一个金融中心会是那座城市呢?
㈡ 中国银监会管辖了国内多少家银行
只要是银行业金融机构都受银监会监管
2005年的数据,我国共有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3万多家。主要包括:
3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4家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1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交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投资银行、招商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海南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渤海银行),
115家城市商业银行,
626家城市信用社,
30438家农村信用社,
57家农村合作(商业)银行,
238家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
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59家信托投资公司,
74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
12家金融租赁公司,
5家汽车金融公司,
以及遍布城乡的邮政储蓄机构。
㈢ 中国有多少家金融机构
中国金融机构的数量众多,具体包括以下几类:
此外,还有境内开办的外资、侨资、中外合资金融机构等,这些机构的具体数量可能因市场环境和政策调整而有所变化。综上所述,中国的金融机构数量庞大,且种类多样,涵盖了从政策性银行到商业银行,再到非银行金融机构等多个领域。
㈣ 全国目前有多少家证券公司
截至2005年,中国证券公司总数为116家。其中,基金公司33家,证券投资咨询机构86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3家。
2005年度中国本土最佳券商排名如下:
第一名:中信证券
第二名:国泰君安
第三名:申银万国
第四名: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
第五名:国信证券
2005年度中国十大投资银行品牌包括:
新富证券
第一上海投资有限公司
时富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中银国际亚洲有限公司
申银万国融资
大福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汇富融资
香港怡富基金有限公司怡富证券
香港金榜融资控股有限公司
亨达融资
2006年比较有名的证券公司有:
1. 中信证券
2. 华鑫证券
3. 南京证券
4. 首创证券经纪公司
2. 海通证券
18. 银河证券
34. 西南证券
50. 大同证券经纪公司
3. 国信证券
19. 西部证券
35. 宏源证券
51. 东莞证券
4. 广发证券
20. 宁波证券
36. 北京证券
52. 恒远证券经纪公司
5. 华安证券
21. 长江证券
37. 新疆证券
53. 惠州证券
6. 大鹏证券
22. 西北证券
38. 浙江证券
54. 贵州证券
7.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
23. 广州证券
39. 广东民安证券经纪公司
55. 中富证券经纪公司
8. 华泰证券
24. 东方证券
40. 深圳特区证券
56. 重庆证券经纪公司
9. 光大证券
25. 长城证券
41. 成都证券
57. 蔚深证券
10. 平安证券
26. 湖南证券
42. 申银万国证券
58. 甘肃证券
11. 兴业证券
27. 湘财证券
43. 万联证券经纪公司
59. 天元证券经纪公司
12. 南方证券
28. 国泰君安证券
44. 无锡证券
60. 内蒙古证券
13. 东北证券
29. 山东证券
45. 福建华福证券
61. 广西证券
14. 闽发证券
30. 山西证券
46. 上海久联证券
62. 西藏证券经纪公司
15. 上海财政证券
31. 联合证券
47. 长春证券
63. 沈阳财政证券
16. 华西证券
32. 青岛万通证券
48. 苏州证券
64. 深圳金牛证券经纪公司
㈤ 我国二十三家金融央企分别是
目前中国的中央金融企业为24家。
1、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华融资产管理公司、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太平保险集团公司、再保险(集团)公司
2、人民保险集团股份公司、银河金融控股有限公司、银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信集团公司、光大(集团)总公司、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中央金融企业是指在国务院领导下由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法独立履行职责,并监管的国有金融机构等独立法人单位。
/iknow-pic.cdn.bcebos.com/d1a20cf431adcbef9059cbbaa1af2edda3cc9f19"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llustration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d1a20cf431adcbef9059cbbaa1af2edda3cc9f19?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www.beichengdai.net/gushi_d1a20cf431adcbef9059cbbaa1af2edda3cc9f19"/>
(5)2005年全国金融机构家数扩展阅读
1、国家开发银行
(1)成立于1994年,是直属国务院领导的政策性银行。2008年12月改制为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3月,国务院明确国开行定位为开发性金融机构。
(2)国开行注册资本4212.48亿元,股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梧桐树投资平台有限公司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持股比例分别为36.54%、34.68%、27.19%、1.59%。
(3)国开行主要通过开展中长期信贷与投资等金融业务,为国民经济重大中长期发展战略服务。截至2015年末,资产规模12.3万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率连续43个季度低于1%,保持一流的市场业绩。穆迪、标准普尔等专业评级机构,连续多年对国开行评级与中国主权评级保持一致。
(4)国开行是全球最大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中国最大的对外投融资合作银行、中长期信贷银行和债券银行。2015年,在美国《财富》杂志世界企业500强中排名第87位。
(5)国开行在中国内地设有37家一级分行和3家二级分行,境外设有香港分行和开罗、莫斯科、里约热内卢、加拉加斯、伦敦、万象等6家代表处。全行员工近9000人。旗下拥有国开金融、国开证券、国银租赁和中非基金等子公司。
2、中国进出口银行
(1)成立于1994年,是直属国务院领导的、政府全资拥有的国家政策性银行,其国际信用评级与国家主权评级一致。目前在国内设有9家营业性分支机构和5个代表处,在境外设有东南非代表处和巴黎代表处;与140家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
(2)中国进出口银行是我国外经贸支持体系的重要力量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机电产品、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对外承包工程及各类境外投资的政策性融资主渠道、外国政府贷款的主要转贷行和中国政府援外优惠贷款的承贷行,为促进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外经贸政策、金融政策和外交政策,为扩大我国机电产品、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推动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资,促进对外关系发展和国际经贸合作,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
3、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1)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称中国信保,英文Sinosure)是我国唯一承办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政策性保险公司,也是我国四家政策性金融机构之一。[3]于2001年12月18日正式揭牌运营,公司资本金约300亿,资本来源为出口信用保险风险基金,由国家财政预算安排。
(2)2011年5月14日,国务院批复了中信保改革实施总体方案和章程修订草案,进一步明确了公司的政策性定位,大幅补充了公司资本金.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汇金公司)200亿元人民币注资已于2011年6月底到位。
(3)2011年11月,经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批准,中信保领导班子列入中央管理。2012年3月17日,中信保升级副部级央企。
(4)中国信保的业务范围包括: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海外投资保险业务;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国内信用保险业务;与出口信用保险相关的信用担保业务和再保险业务;应收账款管理、商账追收等出口信用保险服务及信息咨询业务;进口信用保险业务;保险资金运用业务;经批准的其他业务。
(5)中国信保还向市场推出了具有多重服务功能的“信保通”电子商务平台和中小微企业投保平台,使广大客户享受到更加快捷高效的网上服务。
(6)公司成立以来,出口信用保险对我国外经贸的支持作用日益显现。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出口信用保险充分发挥了稳定外需、促进出口成交的杠杆作用,帮助广大外经贸企业破解了“有单不敢接”、“有单无力接”的难题,在“抢订单、保市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7)截至2012年末,中国信保累计支持的国内外贸易和投资的规模约1万亿美元,为数万家出口企业提供了出口信用保险服务,为数百个中长期项目提供了保险支持,包括高科技出口项目、大型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出口项目、大型对外工程承包项目等,累计向企业支付赔款43.4亿美元。
(8)中国信保现有15个职能部门,营业机构包括总公司营业部、18个分公司和6个营业管理部,已形成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并在英国伦敦设有代表处。
(9)公司的经营宗旨是:“通过为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合作提供保险等服务,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重点支持货物、技术和服务等出口,特别是高科技、附加值大的机电产品等资本性货物出口,促进经济增长、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
4、华融资产管理公司
(1)中国华融是经国务院批准,由财政部、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发起设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公司前身为创立于1999年的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
(2)公司总部设在北京,全国设有32家分支机构,旗下拥有华融湘江银行、华融证券、华融信托、华融租赁、融德资产、华融渝富、华融期货、华融置业、华融致远投资、华融汇通资产10家子公司,服务网络遍及30个省、市、自治区,可以为客户提供资产经营管理、银行、证券、金融租赁、信托、投资、基金、期货、置业等全牌照、多功能、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
(3)截至2011年底,公司总资产达2185亿元,净资本收益率达12.58%。公司注册资本258.35亿元,由财政部控股,持股比例为98.06%;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参股,持股比例为1.94%。在成立大会上,中国华融董事长赖小民表示,改制完成后,中国华融将稳步推进增资扩股,适时引进海内外优秀的战略投资者,择机完成IPO实现海内外整体公开上市。
(4)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为创立于1999年的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为支持国有银行改革发展、国有企业减债脱困、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运行发挥了重要的“安全网”和“稳定器”作用。
(5)在圆满完成国家赋予的政策性资产处置任务后,从2006年开始启动商业化转型。特别是2009年以来,经营业绩连续三年实现翻番,进入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截至2012年6月末,中国华融集团总资产为2463亿元,集团所有者权益为344亿元。
5、中国太平保险有限公司
(1)太平保险有限公司(简称“太平保险”)1929年11月20日始创于上海,由私营金城银行独资开设,资本为法币100万元。1933年,金城银行邀集交通、大陆、中南、国华等银行参股,并将资本增为法币500万元。之后通过收购丰盛、安平、中国天一等华商保险公司,开始集团化经营。1938年,太平保险拨款法币100万元,独资设立太平人寿保险公司。
(2)太平保险除在上海设立总公司外,又在国内各大口岸广设分支机构和代理处,最鼎盛时,太平保险在全国的代理网点总数达900余处,还在香港和东南亚地区设立了多家分支机构,成为当时我国保险市场上一家实力雄厚的民族保险公司。
(3)1949年5月,上海解放。经上海市军管会批准,太平保险于1949年6月20日恢复营业。50年代,国家对民族资本保险公司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经过1951年和1956年的两轮改组,包括太平保险在内的28家华商私营财产保险公司合并重组为公私合营太平保险公司。
(4)根据国家的整体安排,从1956年起,国内保险市场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独家经营,太平保险停办国内业务,专营境外业务。太平保险从此移师海外,在港澳及东南亚地区开拓经营了整整45年。
(5)2001年12月20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保监会批准,太平保险全面恢复中国境内的财产保险业务,并对公司进行股权改造。
(6)改造后,太平保险的股东共有三家,分别为: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保险”,持股47.525%)、中保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保国际”,香港上市公司,中国保险业首家上市公司,持股40.025%)及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简称“工银亚洲”,中国工商银行在港上市公司,持股12.45%)。公司注册资本金10亿元人民币,总部设在深圳。
㈥ 陕西省鼎盛时期有小贷公司多少家
陕西省鼎盛时期小贷公司数量约为246家以上。
陕西省小额贷款公司的鼎盛时期出现在2014年左右,当时全国小贷行业处于扩张期。虽然没有明确的官方统计表明陕西具体的峰值数据,但可以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及地方数据进行推算。
从地方数据来看,截至2023年末陕西小贷公司数量为246家,2024年减少至245家,由于行业后续处于“减量增质”阶段,机构数量呈下降趋势,所以推测此前鼎盛时期的峰值略高于2023年末的246家。
从行业背景来说,2008年原银监会等发布试点指导意见后,小贷行业快速发展,2010 - 2015年全国机构数从2614家增至8965家,陕西作为2005年就启动试点的早期省份,其小贷公司数量同步扩张,且机构数量峰值与全国趋势基本同步。不过,地方小贷行业受经济环境、监管政策等影响显著,当前行业正处于规范整治阶段,数量持续减少。以上数据是基于公开信息的综合分析,具体峰值家数可参考陕西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历史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