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同学炒股亏了很多钱,称是为了老婆孩子好
如果你同学 现在 翻了一倍 肯定不会出现问题的!
但 目前是亏损。。。且欠债!
里面 有三个东西
第一 炒股赚钱
第二 为老婆为孩子
第三 负债
逐个推敲,炒股赚钱?谁敢保证?且不仅仅是输掉本钱,居然还出现欠钱,让家人一起背负债务又如何 对孩子老婆好!
所以 要让他重新定义 炒股! 很大可能是亏钱的! 即使有赚 也是小几率事件,既然是这样的定义,那就只能动用闲钱去炒!
但现在 已经负债,首要任务 不是炒股了,而是赚钱还债,
如何赚钱?他总不会又想到炒股吧。。。。 前提炒股赚钱已经不成立了!
老老实实 接受事实。。安抚妻儿 !
2. 有没有懂股票市场的朋友们我认识一个人,是大学同学,我本人现在自己做点生意手里还算有点钱。我这个同
真正赚钱的人都很低调,不会劝别人随意投资的,以免给人造成损失。投资有风险,你投资要谨慎
3. 在线等,有大学同学要和我一起合作买股票,说亏了算他的,赚了他拿百分之四十,但是又不告诉我他投资
分析一下情况,你出钱他去炒股,亏了算他的赚了你拿了百分之六十,如果真有这种好事他为什么会来找你?你大学同学既然有这种好事,为什么不叫自己的亲戚朋友呢?你自己想想,如果真有这种好事他为什么会来找你?空头支票谁都能开,等你把钱给他,人家卷款跑了咋办,你能保证自己追得回来吗?
恐怕不能吧。
4. 一个初中老同学帮我炒股,前四个月他发信息我挂单买,盈利后我给他48%。亏损则没有说。我觉得这样还是
人与人之间是不能有利益关系的,一时处理不好就会发生冲突,这次算个教训吧
5. 大学生炒股能赚钱吗我一个同学最近赚了好几千,弄得我心痒痒的。怎么办!能入股市吗
我们这刚刚几个博士毕业,股票亏空,从广发证劵二十楼跳下去。
6. 怎么炒股
炒股是门学科,没有基础赚不了钱.
炒房就是低价买房高价卖.吃房产升值的差价.
如果真想加入网上找电子书学,如果只是好奇,还是别了解为好.
7. 有一部香港电影是关于股票的,请问叫什么名字
电影名称:《股疯》。
《股疯》是香港艺能电影有限公司、潇湘电影制片厂合作拍摄的剧情片,由李国立执导,潘虹、刘青云、王汝刚主演,1994年5月13日上映。该片用轻喜剧的形式充满善意地描绘了1990年代全民炒股的疯狂热潮。
主要内容:股市兴起的90年代,公共汽车售票员范莉决心靠股市改变自己平淡的生活。她结识了来上海追寻女友的港客阿伦,两人联手炒股,取得一些成绩后,里弄的居民和单位的领导都拿出自己的积蓄让范莉帮大家炒股。
随着炒股事业的大发展,范莉的家庭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丈夫因为心里的落差也投身股市,甚至将老同学交给他的20万元装修款也私自用于购买股票。但没想到,钱全赔了进去,走投无路下生出跳楼自杀的念头。范莉和阿伦及时赶到,在大家的劝阻和帮助下,许昂放弃了轻生的念头,并与范莉复合,而阿伦也在上海找回了自己的恋人
作为中国经济新现象的股票,在《股疯》中成为真正的主角。影片用轻喜剧的形式充满善意地描绘了1990年代全民炒股的疯狂热潮。在轻松平缓的叙事语气之中,透露出商业大潮和经济利益对普通民众的冲击。通过对股票市场的涨落起伏和人们生活的戏剧变化,从侧面流露出中国民众对于经济观念的转化。
获奖记录:
1、1993年第四届上海影评人奖最佳女演员奖 ——潘虹。
2、1993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最佳女演员——潘虹。
3、1993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最佳合拍片。
4、1994年第十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潘虹。
5、1994年第十七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潘虹。
6、1994年第二届长春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潘虹。
8. 06-07年的股市情况
1.2007年5月30号,是中国股市历史性的一天,这一天中国股市总开户数历史性地突破了1亿户,中国股市的总市值创记录地达到了18万亿元人民币,已经和中国城乡居民储蓄总额等值。此时炒股作为一种理财方式,已经植根于中国人的经济生活当中,股市成为了中国民众最重要的投资渠道,而开市以来最大的牛市也就在此时出现了。
解说:2007年5月的青岛,晚春最后的寒意已经渐渐过去,夏天快要来临了,操盘手刘江波过早地嗅到了这种气息,这年的春节过后,大盘开始一路走高,从1700多点持续上扬,到了5月已经突破4000点。
2.刘江波(股市操盘手):很快一个星期长10%、20%这样的概念,非常快。当时我记得买那个广船国际从6块钱涨到16块钱,两三个月就到了,非常快,最后这支股票涨到六十多块钱。
解说:刚刚进入股市不久,还在学校读研究生的肖明智,也同时感受到了股市的热度。
肖明智(股民):最有印象的是那一天,我看到三一重工的股票,那时候三一重工是七块钱,然后我说可以买这个,但是当时候建立一个账号的第一天,当天是不能买卖股票的,当三一重工就涨停了,后来就一路上涨,到后来它除过一次权,复权以后大概涨了十多倍。
解说:随后众多股民发现,股票的上涨并非一个个别现象,而是非常普遍,大盘上市的个股,十有七八都会一路飘红最终涨停,就连那些平常不甚活跃的股票,也被突然激活,变成了绩优股。
3.刘江波:就那个你不想挣钱都不行那感觉,只要你买进去了,你拿着它就行,就是你就是跟股神差不多,你说哪个涨,哪个就第二天涨。
4.马安强(老股民):当时的那种状态,好像所有的人都赚钱,没听说谁不赚钱,所以受那种气氛的影响,周边的同事、同学,好像一聊天都在聊股票,谁谁谁赚了多少钱,谁谁谁赚了多少钱,那碰好时就傻子都赚钱的那种,不是我赚钱,所有人全社会都赚钱。
解说:股市的高涨带动了整个社会投资股票的热情,一时之间人们纷纷掉头转向股市。新入市者,不仅有城市的工薪阶层,甚至还有退休老人、下岗工人、学生等等,银行的门口,每天都排着取款的长队,而股票交易大厅更是人满为患。
5.刘江波:你想占一台机器非常难,你得特别早来,拿一个杯子,把那地方占上,别动,才能找到台看盘的机器,就这么火。然后呢,一般到真开盘的时间呢,都是好几个人看一台机器。
解说:大批量的资金流向股市,带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刘江波的公司开始快速扩张,人数从三个人变成三十多人,而资金规模则从最初的20万,一下膨胀到了四千多万。
刘江波:从不到20万的这种客户数量呢,很快在一年时间,飙升到了四千多万,这是很快的一个增长,因为市场非常好,整个钱大量涌入股市,那么我们整个当时挣钱也非常容易,基本上说,日进斗金是不为过这种感觉。
解说:操盘资金量的扩张,带来的是收入的节节攀升,刘江波的员工月收入从三五千元到上万元,甚至三四万元不等,这样的收入在当时的青岛,是其他行业的几倍甚至十几倍,股民的收益也是如此。
6.凯恩斯(股评人):我们以前的一个同事,他自己年轻小孩,还没有结婚,当时就买了一个叫中国铝业,应该是买进去就开始涨,然后涨到后来,涨到最好的时候涨到将近60块钱,20多块钱买的,两个月就涨到60块钱,他自己跟我说,他说我要把这个钱留给孙子。
解说:凯恩斯是专业的股票分析师,中国最早的专业财经博客写手,2000年之后,他进入股市,从菜鸟级别一路摸爬滚打,成为了业界知名的专业人士。
凯恩斯:我老婆跟我说,你看我们一个同事,买了一个某个铝业的股票,你看三个月翻了好几倍,你看你那股票从2005年就拿着,到现在不也就翻了五六倍,你看我们同事几个月就能赚这么多,你们这方法太慢了,然后呢,所以她就争着非得要去买股票,非得要去买。
解说:即便是凯恩斯这样的专业人士,对于这一波牛市的来临,最初也是雾里看花,形势前所未有一片大好,已经飙升至4000点的股市,还在上涨。
7.肖明智所在学校,周围的同学几乎都进入了股市,他们有的用学费、生活费,有的向家人转借,一些苦于没有资金的同学,甚至用信用卡套现的方式来炒股。
肖明智:信息卡套现,那时候的成本一年的年华利率大概是18%,但是当时觉得18%挺容易的,我买两个涨停板不就回来了吗。当时大家都处于一种特别,就是过分乐观的一种情绪里面吧,特别就渴望资金,特别渴望自己能有一笔钱去买股票,什么股票都会涨。
解说:肖明智的一位同学,甚至有意将几年的学费拖欠下来,进行炒股。
9. 同学股票一天赚了四万,那本金得买多少股什么股票这么赚钱
如果是A股 一天涨幅最大是10% 不算手续费印花税 40万一天最高是4W 如果算这些费用 40W一天涨停也赚不到4万
10. 同学的岳父是上市公司老总,这股票能买吗
那要看该公司的业绩和上升空间。你这个不算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