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么对中国平安股票进行估价
转
中国平安:重新审视寿险业务的盈利模式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4日 10:25 广发证券
新浪提示:本文属于研究报告栏目,仅为分析人士对一只股票的个人观点和看法,并非正式的新闻报道,新浪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沪深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报告作者:曹恒乾 撰写日期:2008-11-12
寿险公司的盈利模式,死差收益与费差收益假设的可信度:寿险公司的利润来源于死差、费差与利差。内含价值变动中,平安对新业务价值中死差收益、费差收益的假设比实际发生的死差收益、费差收益要低,因此新业务价值中的死差收益、费差收益可信度高。
死差收益与费差收益预计占平安新业务价值的一半:预计利差收益只占新业务价值的50%(其中分红险利差收益占10%,万能险、投连险与年金利差收益占15%,传统类业务利差收益占25%),而死差收益与费差收益占50%,表明中国平安(24.46,0.33,1.37%,吧)销售的寿险保单能为公司带来稳定的死差与费差收益,公司的利润不仅靠投资获得的利差收益,相当大比重的收益来源于销售保单获得的费差收益。
估值与投资建议:假设首年期缴增速为过去5年平均值的60%,有效业务投资收益率比基准下调100个基点,新业务投资收益率比基准下调200个基点,贴现率11.5%,中国平安的有效业务价值从7.5元下调到4元,每股新业务价值从1.23元下调到0.96元,此时中国平安的08年的评估价值为42.9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利率风险是中国平安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report/20081114/10252515203.shtml
Ⅱ 营改增证券业手续费净收入要不要开发票
营改增”后金融行业适用6%的税率,较原来5%的营业税率提高1个百分点。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教授樊勇表示,表面上看,“营改增”后金融行业名义税率提高1个百分点,但这并不代表实际税负会加重。考虑到允许金融企业将外购房产、设备及服务中所含的增值税税金进行抵扣,企业缴纳流转环节的税收不但不会上升,反而会下降。但个别企业由于外购可抵扣项目处于改革不同时点,会存在可抵扣项目少而出现增税的现象。中长期来看,所有企业的税负是下降的。
市场人士分析,“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后,对银证保三行业的影响将呈现差异化。其中,银行业净利润可能有所降低;证券业税负影响不大,净利润影响有限;保险业税收优惠有望延续,产险公司净利润降幅较大。
银行业盈利料略降
分析人士表示,“营改增”后银行净利润将有所降低,但幅度较小,税负变化主要取决于进项税抵扣的幅度。
海通证券(14.820, 0.11, 0.75%)用各上市银行2015年中期财务数据进行测算的结果显示,“营改增”后银行业整体盈利同比增速下降2个百分点。
广发证券(16.980, 0.13, 0.77%)研究报告认为,作为银行利润主要来源的贷款业务,由于“营改增”明确规定贷款利息支出不可进项抵扣,导致贷款服务利息收入实际上相当于按照全额征税,因此,综合测算,“营改增”之后部分银行整体税负水平可能会上升。
广发证券分析师沐华认为,银行应该积极进行税收筹划,具体措施包括从销项端和进项端入手进行税负转嫁;拆分出不征收、免征收增值税的业务从而合理降低税负;将不能进项抵扣的业务外包给其他企业,以购进服务的方式取得增值税发票获得进项抵扣等。
申万宏源(5.740, 0.09, 1.59%)认为,银行业在“营改增”后税负变化相对平稳,但净利润有所降低,预计降幅在1%以内,具体影响受进项税可抵扣数额比例的设定。申万宏源分析师胡翔表示,银行业“营改增”的盈利影响测算具有复杂性,原因在于现行营业税率为5%,如果单纯将营业税率提高到6%,那么根据静态测算,对上市银行净利润的影响是降幅接近3个百分点。但增值税是销项税减去进项税,是一种差额征收的概念,税率并不能与营业税税率进行直接比较来代表税负高低。
证券业利润所受影响有限
根据新规,证券公司增值税征收范围包括手续费收入、资产交易收入及利息收入,增值税税率6%。由于应税收入范畴大致相同,对券商利润影响有限是业内的普遍看法。
海通证券分析师孙婷认为,在现行营业税制下,券商各大类业务已有不同程度的减免政策,尽管“营改增”后部分业务可做进项抵税,但测算下来,影响较小。同时,增值税制下券商可抵扣的项目范围偏小。证券行业拥有庞大的分支机构网,许多分支机构设立在中小城市,成本端多为小规模纳税人或个人,因此较难获取符合条件的增值税发票。
广发证券分析师曹恒乾表示,由于“营改增”将价内税改为价外税,新政前后证券公司各业务应税收入范畴大致相同,应税收入范畴差异较小,扣税后的营业收入将降低。
“总体来看,行业整体税负变动主要取决于销项转嫁与进项抵扣,”曹恒乾表示,分业务看,经纪、自营、两融收益有下降压力。经纪业务竞争较充分,税负难以转嫁,自营业务可抵扣进项较少,收入及利润水平将降低;投行、资管业务收入及利润所受影响不大,客户以机构、企业为主,税负可转嫁,同时证券分销费用、咨询等费用可抵扣进项。
谈及“营改增”对券商业绩的影响,曹恒乾表示,减免项目占营业收入比重、可抵进项税金额占营业支出比重是券商受“营改增”影响不同的主要原因。根据测算,“营改增”对各券商净利润总体影响不大,影响幅度在-0.9%—1.5%。
孙婷表示,营业支出是否能进项抵税决定了“营改增”对券商业绩的增厚程度。在营业支出全抵扣的情况下,“营改增”将增厚券商营业利润约4%;在营业支出抵扣40%的情况下,“营改增”将使券商利润微增。考虑到目前近60%的营业支出系员工薪水支出,因此,员工薪资是否能进项抵税直接关系业绩增厚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