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理财攻略 > 银行员工自身实践理财产品

银行员工自身实践理财产品

发布时间:2021-09-17 09:39:55

⑴ 为什么银行职员自己从来不买理财产品看完终于明白其中

说起理财,这可是一门学问,我们一般不了解理财的人,通常会把钱存到银行,余额宝或者微信中。而对于银行里的员工来说,多少会了解一些理财知识,那么,他们会把钱存在哪里呢?虽然他们的老东家是银行,但许多银行员工通常都不会把钱存在银行,他们银行卡里的活期余额普遍都很少,主要一个原因就是银行的利息实在是太低了,活期利率一般只有0.3%或者0.35%,定期存一年利率也只在1.5%到2.0%之间不等。而相较而言,余额宝的利息会大的多,收益利率基本上在4%左右。

而且使用也方便,所以大部分银行员工平日都让顾客把钱存银行,但他们自己通常还是会存在余额宝中。另外,虽然他们不把钱存在自家银行,但往往会买自家银行的理财产品,理财产品起步价是五万,可以说是很高了,但毕竟能对自己的产品知根知底。

也可以避开自己银行各种推销套路,也可以说是稳赚了,所以银行员工如果有五万以上的闲钱,他们大部分还是愿意买自家的理财产品。除此之外,他们还会买基金和股票,但炒股的少,买基金的会多一点,来做一些长期定投,博取一些长期收益。

⑵ 银行员工会买自己的理财产品吗

在我看来银行员工大概率不会买自己的理财产品,具体原因以下分析。

一:自己家的理财产品是什么“德行”,银行员工非常的清楚。

说到银行的理财产品,那可是真正的套路之王,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银行理财产品的来源以及它的种类实在是太繁多了,一般不懂的人根本弄不清它的庐山真面目。举个例子银行有的时候为了拉拢某个大的保险公司,它会用卖理财产品的幌子向存钱的人推荐保险,所以很多不知情的老人很容易会在银行员工的忽悠下买成时间特别长,收益特别低的“理财保险”,更夸张的是这种“理财保险”中途还不能取出来,一旦取出就要面临违约以及扣本金的损失。此外还有一些理财产品是银行自己推出的,这种理财产品的稳定性特别的低,再加上银行的骚操作又多,说不准哪一天这个理财产品就被银行自己玩没了,所以对这门清的银行员工,他们怎么可能会买自家的理财产品?

四:杯水车薪的工资,买了也白买。

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里,银行的工作是稳定,舒服以及工资又高的铁饭碗。可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大多数银行小职工的工资并不高,一年乱七八糟的全部都加起来也就7万到10万的样子,再加上在银行工作的人大多数都是有家室的人,所以这点微薄的工资只够家庭开销的,想要存下来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更别说去买理财产品了。

⑶ 为什么有些银行职员自己从来不买银行理财产品

银行理财产品也不是最保险、收益最稳定的投资理财方式,买不买的无所谓,题目中提到银行职员从来不买银行理财产品有些绝对化了,不可能没人买的,至于银行员工为何不买,有很多种原因。

第四,银行内部规定禁止员工购买。有些银行的理财产品禁止员工购买,主要是担心客户不满意,一期理财一共发行总金额有限,预计会出现火爆的销售市场,员工购买占去一定份额,客户还买什么了。

总的来说,员工不买理财产品无非就是想买又没钱买,或者嫌预期收益低,还有更好的理财方式。再说银行理财产品又不是什么非买不可的、必定赚钱的东西。

⑷ 银行在职员工卖理财产品 银行是否有责任

银行在职员工卖出的理财产品,如果是有银行公章的,表明是银行发行或代销的,那么银行是负有责任的。但这种责任并非承担理财产品损失的责任,具体还要看合同条款。
如果是银行在职员工私下接洽的理财产品,银行会表明是员工的个人行为,与单位无关。此时,投资人是否可以举证比如签署地点在银行内受到误导等,这种情况下银行的责任关系就比较难以明确了。

⑸ 银行员工以银行名义办理的个人理财产品,银行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

经验之谈!
银行正规的理财产品都有风险提示,在手续上都有详尽的法律说明,人行和银监会也规定,任何理财产品不得有100%安全的承诺,所以你说的赔偿这种情况是不存在。
至于理财产品出现大额亏损,一般都是私募产品,即从法理上说是银行员工个人行为(虽然,就是银行营业部或大客户室推荐的,但你没办法!因为一般只要出事,相关经办员工就会主动辞职或调职,让你无从追究),与银行无关,即便是起诉,除非有100%的录音录像等证明,否则很难胜诉!!

⑹ 为什么银行职员自己几乎不买银行卖的理财产品

随着我们收入的不断提高,现在理财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想理财的人虽然多,但是真正精通或者甚至是略懂的人却没多少。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会选择把钱交给银行,觉得银行比较稳定,总不会赔钱的。

2.有时候银行可能会把代理销售的产品当成银行自己开发的产品来销售。在这种情况下,购买这种理财产品的人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购买的不是银行的理财产品,而风险也不是银行承担的。

套路那么多,所以我们在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一定要十分小心,以免踩进了陷阱。凡是口头承诺百分百保本保息的,大多数都是骗人的。最好能让销售人员把所有的承诺都写进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里,这样如果将来有纠纷,也能算个保障!

希望大家都可以理财挣大钱,不要被套路!

⑺ 为什么银行员工从不买自己推销的理财产品

推销的一般是收益率风险不太吸引人的
否则也无需推销
所以银行员工不会买自己推销的商品

⑻ 银行员工私卖理财产品构成刑事犯罪吗

有可能构成职务侵占或者挪用资金罪
银行员工私售理财产品,一般是指银行员工未经本行、上级行审批或授权,未向监管机构备案,没有遵从正规的销售流程和相关规定,私下向客户出售所谓的“理财产品”的行为。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
第一是飞单。飞单并不是法律概念,在银行业,飞单是指未经上级行授权或批准,员工借助银行平台,擅自销售第三方发行的金融产品,第三方与银行之间不存在委托销售合约关系。应当注意到,员工擅自销售的第三方金融产品是真实的金融产品,仅是没有通过银行官方销售。2012年底,华夏银行某支行濮某私自销售“中鼎”系列产品即是典型的飞单事件。
第二是私售银行停售的理财产品。银行或第三方曾经发行并销售过某理财产品,后来停止销售。个别员工借助银行平台,假冒银行名义,向客户出售已经停售的理财产品,没有将募集到的资金划入银行专户,而是将资金出借给用资人使用。这种私售,可能是私售本行停售的理财产品,也可能是私售第三方停售的理财产品。
第三是私售虚假理财产品。银行员工编造银行或第三方发行的理财产品,制作虚假理财产品协议书等文件,伪造银行印章或盗盖银行真实印章,诱骗客户购买虚假理财产品,将募集的资金出借给用资人使用。员工私售虚假理财产品,一般具有诈骗客户资金性质。

⑼ 为什么银行职员自己几乎不买银行卖的理财产品

虽然说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柜台就设在银行营业厅内,但是它跟普通储蓄业务的窗口是不放在一起的,也就是说,理财产品跟储蓄业务分属银行的不同体系。所以理财产品不像银行储蓄,是可能会产生亏损的。
而很多理财产品的销售人员为了个人私利,经常向咱们无知的普通投资人推销高风险的投资产品,这产品不出事还好,一出事就悲剧了。

那么银行理财到底有哪些套路呢?
套路一
除了银行自己的理财产品以外,有时候还会代销保险、基金、信托等业务。有很多小伙伴就上了套,本着赚取收益的目的去银行买理财产品,却被销售人员混淆了概念,买成了保险。
保险没有存取和利息的概念,能不能获取保险金是不确定的。而且银行卖的保险,基本上都是理财型的保险,保障的功能很小,所以就算你想买份保险,最好也别选择银行。
套路二
有些时候银行会把代收产品当成自发的产品卖,可能还会向客户隐瞒风险。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买的其实不是银行的产品。而风险也不是银行承担的。
套路三
销售人员介绍的预期收益率中所提到的年化,并不是到期后能拿到的收益比例,而和收益的计算陷阱都没有那么简单。收益套路是无穷尽,只能自己注意一点,以免踩进了陷阱。
凡是口头承诺百分百保本保息的,大多数都是套路,最好能让销售人员把所有的承诺都写合同,这样如果有纠纷,也能算个保障。

阅读全文

与银行员工自身实践理财产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资产证券化金融服务 浏览:25
北京银行金融公司招聘 浏览:349
控股股东减持可转债注意事项 浏览:169
芜湖市惠居住房金融有限公司待遇怎么样 浏览:8
伦敦交易所开户 浏览:448
重庆金融发展服务中心成立 浏览:81
民间借贷属于什么融资 浏览:599
金融公司与二级经销商协议模板 浏览:970
快鸽按揭融资 浏览:84
兴业证券审批通过何时配股 浏览:558
2018酒店投融资分析 浏览:922
银行行长在股东大会上的报告 浏览:731
中恒集团有子公司吗 浏览:260
牡丹江国华集团 浏览:318
内资融资租赁公司列表 浏览:494
众筹融资对交易所的影响 浏览:68
牧原股份目标翻倍 浏览:944
中银全球配置理财产品的风险特征是什么 浏览:812
2019年2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 浏览:237
大商所白天交易时间 浏览: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