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P2P理财如果踩雷,该如何进行维权
要对金融市场入市有一定了解,不能盲目投资。不能光看对方的回报,也要看托管账户
㈡ 做理财怎么避免踩雷
欢迎到招行办理理财,目前招行个人投资理财方式较多:定期、国债、受托理财、基金、黄金等做组合投资,不同产品的投资起点不一,对应的风险级别也不相同。建议您可以到我行网点咨询理财经理的相关建议。
㈢ P2P理财踩雷后如何第一时间维权
首先,不用过度紧张,只要平台有真实资产,如果只是长标短投,其实不必过度忧虑,更不用采取过激行为。
稳定到自己心态之后,你可以先做到以下2点:
一、尽全力从两方面收集证据:一是自身与平台关系证明资料,比如与平台签订的投资协议、转账凭证、网站的服务协议等;二是平台相关资料,如平台网站的截图、公司内部照片、经营资料,管理团队等信息。
二、随时关注事态进展,关注官方和第三方的最新消息,合法合理积极争取自己应有的权益。
其次,是采取正确的维权手段,维权最常见的共有3中方法:
(1)谈判协商:
并非所有的跑路平台都是诈骗性质,大部分平台跑路是因为运营不善、资金链断裂、坏账等原因引起的。P2P平台问题爆发后的24小时内是最好的黄金抢救期,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投资人应当第一时间赶往现场。
1、如果平台是诈骗性质,老板和公司都人去楼空,那建议立马准备材料报案。
2、如果平台非诈骗性质,此种情况下平台多数都有抵押物,比如房产、车产等,要用最快速度组团上门找到他们的负责人谈判。让平台方尽可能用现有的一些不动产、抵押物等变现补偿,给出兑付方案。哪怕兑付方案长达3-5年,往往也能将本金拿到手。
3、另一种方法是基于标的真实的情况下,问平台方要借款人的信息,由投资人自主组织去要债,投资人可以请专业的催收团队去帮忙追回待收的钱。
(2)民事诉讼:
用合法的方式确保平台负责人不会失联的前提下,还可以进行民事诉讼。但是这个方式不灵活,成本高昂,就算官司打赢,也只是赔付原告个人的款项,其余未参加民事诉讼的债权人无法一同获得赔偿。
同样也可以找到相应的借款人索要赔偿,如果要不回,也可以对借款人进行民事诉讼。
(3)刑事诉讼:
若以上两种方法都不适合,或者根本联系不上负责人,则需尽快报警立案走刑事诉讼。但是如果被立案侦查,平台涉及违法犯罪活动,资金追偿的难度很大,不仅追缴时间较长,本金也不一定能全部追回,投资人们要调整好心态。另外,刑事诉讼分为立案前和立案后。经侦立案后,投资人能做的已经很少了,接下来就要交给司法部门进行调查审判,最后获得相应的赔偿金
最后,一定要牢记投资有风险,风险自担,不要重仓任何一家平台。投资的资金一定是自己可承受的损失,不要堵上全部身家。
㈣ 投资踩雷后,维权能拿回"赃款"么
—在这个人民币贬值、财富增值渠道“百家争雄”、理财产品“琳琅满目”的移动互联网年代,无论是传统的银行理财、新兴的网贷、移动端理财等,个人权益甚至在你我不知晓的情况下就会受到侵犯。
你可能不知道的银行
近年来,银行给人的形象越来越不靠谱,据《迪迪贷银行理财调查》显示,在银行办理存取款或理财时,权益被侵害的用户占比接近七成(69.01%),这一数据绝对超过了很多人的想象。
可能被银行乱收费
2014年,银监会、发改委发布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就已经正式实施:银行借记卡的年费和小额账户管理费取消,每个客户在同一家银行可以申请一个免费账户。然而,三年多过去,现在仍然有部分银行在闷声收着这两笔费用。对于这些银行,如果用户不跟他们明确说取消这两笔费用,他们压根儿不会主动取消。
可能被银行误导购买保险、基金或其他代销理财产品
曾经,南京银行一款理财产品暴雷,百名投资人打上门。原因是此产品号称年化收益在26%以上,半年收益不会低于6%,然而半年后投资者发现不仅没赚,还亏了15%。银行理财能亏这么多?想必你我都会惊掉下巴,真相是投资者被银行误导,卖给投资者的并非银行理财,而是代销基金。
可能未被明确告知理财产品的风险及收益
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银行没有如实告知该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和收益是目前银行理财最普遍的现象,投资者极易遭受损失。
相关法律规定,银行在推荐客户购买理财产品时,应了解客户的风险偏好、风险认知能力和承受能力,评估客户的财务状况,提供合适的投资产品由客户自主选择,并向客户解释相关投资工具的运作市场及方式,揭示相关风险。
可能在未明悉的情况下勾选银行财富计划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所有人都能享受到银行客户端带来的安全、便捷服务,银行也越来越重视客户端的运作发展,但是在银行客户端及客户端部分功能开通的过程中,一不留神,就会勾选银行的财富计划,账户资金或可用资金就会莫名减少,甚至没有接到个人账户支出的银行短信提醒,这种“坑”防不胜防,基本都是在客户明确询问的情况下银行客服才会告知详情,因此,银行客户端的的操作过程中,必须“小心翼翼”仔细阅读!
颇具争议的网贷理财
网贷理财至今仍被部分人认为是骗人的,哪怕行业成交量已破万亿,股市赔的一塌糊涂,也不愿“吃一口网贷螃蟹”。原因是多方面的:信用体系不健全,法律法规不完善,行业认知度不全面,伪平台、问题平台致使负面新闻频发……每一个新兴行业的起步、发展、成熟的过程都会伴随诸多的问题,作为一名合格的财富增值需求者,需要理性的看待。要知道,不是所有的财富增值渠道都能与银行一样被监管;不是所有的项目都被写入国家十三五工作计划;不是所有的行业发展都能如此迅猛;不是所有的行业都需要成立专门的国家和地方监管部门;不是所有的行业能让国家如此频繁的出台法律法规。国家针对网贷行业的法律法规层出不穷,愈发严格和详细。各个地方金融监管单位也将逐步出台适合地方且更为严格的监管措施。上月银监会最新下发的《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已明确网贷机构资金银行存管等一系列限制条件来净化整个网贷行业,使伪平台,问题平台迅速退出,还网贷行业一片净土。
所有的财富增值需求人都知晓,财富的增值不仅要金额分散,财富增值渠道更需要分散,相比银行理财的高门槛和低收益性以及股市的绝对风险,网贷理财如迪迪贷平台以其超低的门槛,灵活的期限,收益较高性绝对是投资人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的财富增值渠道,只不过网贷行业目前身处合规期、退出潮,投资者需要结合网贷平台资质、风控措施、业务模式、保障计划等等综合条件,挑选心意的网贷平台,安全实现财富增值。
投资人可以根据可用理财金额、自身风险偏好和相应财富增值渠道知识的掌控程度等,以不同的金额比例投资银行理财、网贷理财、股市等等,全方位的保证安全,以求最大限度的实现投资人财富的保值、增值。
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任何理财都是有风险的,银行、网贷理财真的踩雷后该怎样维权呢?
证据搜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想要打赢与银行、网贷机构的战争,没有证据就会举步维艰,想要赢得战争,更是天方夜谭。
做好双录——银监会规定,所有银行在推销理财产品时,都要同步录音录像,以防止举证困难,因此,我们到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时,只要主动要求双录就好了。
证明被盗刷——如银行卡被盗刷,首先,当事人应保存银行发送的短信提醒;其次,找最近的银行在最短的时间使用被盗刷银行卡进行存、取款操作,以此证明该银行卡在被盗刷时真卡在当事人手中;最后,完上述操作后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这样在向银行维权时才有据可查。
网贷暴雷——根据《迪迪贷平台致行业投资人》一文中描述,投资者要第一时间尽可能搜集以下证据:(1)借贷协议、担保协议、注册网贷平台时的用户协议、网贷平台操作指南等约定权利义务内容的文件;(2) 网贷平台的广告、声明等以明示或默示所作的承诺性文件;(3) 网贷平台上公示及向投资者单方发出的融资者信息、借款标信息;(4) 网贷平台审核时保管的融资者信息、借款信息;(5网贷平台ICP/IP地址域名信息、注册平台的企业名称及工商注册所在地;(6)银行汇款流水、第三方支付流水及其汇入账号、网贷平台记载的交易信息。
协商解决
无论是银行还是网贷平台,首先肯定是协商,通过沟通解决问题。基层无果,找高层,秉持不惹事不怕事的原则。
机构投诉
目前各金融机构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都开通了全国性的投诉热线,消费者遭受侵权后,可第一时间拨打相应热线进行投诉。
㈤ 理财的七大误区,你踩雷了么
误区一:理财就是发财
这个误区是很多人对理财的刻板印象,不少人觉得自己一旦开始理财就意味着自己走上了发财致富之路,最终达到财富自由的目的。而且有的人经常会问理财平台怎么样把手头上的一点积蓄短时间内翻几倍,这很明显是对理财的作用认识不足。但实际情况是理财并不是赌博,也不是高风险的投机,而是在收益率、风险、时间,再结合个人情况做一个最优的平衡。想通过理财来发大财,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不可能,跑赢通货膨胀,再有稳定持续的收益,就已经是不错的理财结果。所以想理财就不要做发大财的白日梦,还是好好整合手中的存款,做好收支比更加实际一点。
还有人因为这样的认识,所以就花费大量时间在研究怎样理财才能发财上,而忽略了自己本应该在原本工作上的精进,这也是一个错误的做法。最好的理财方式应该是固本培元,在本职工作上努力奋斗争取升职加薪,然后用多的存款做好理财投资才是。
误区二:存款少就不用理财
很多人刚参加工作,或者工资比较低,每个月几乎月光,因为剩不了多少钱,就觉得没有必要理财,这也是非常经典的理财误区。理财并不是简单看最终能有多少绝对收益,在理财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个人消费习惯、资金规划都,从而让自己在钱财方面过的更加细致。就算是月光,也可以通过利用信用卡等手段打时间差进行理财,还可以通过分析自己的消费习惯告别月光。所以越是存款少就应该越要重视理财,而不是自暴自弃,存有觉得没什么存款再怎么理财也不会增加收入这样的想法。
误区三:理财浪费时间,等年纪大一点再开始
理财很花时间,还要耗费不少脑力,还不如拼命挣钱,这也是不少人对理财的认识。首先这个认识就是错误的,因为在生活中没有任何一件事是不花费任何精力和时间的,就算你是逛街吃饭看电影,这也都是建立在花费时间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在理财上适当付出时间和精力是毋庸置疑的,只是一旦有了理财的思想,日常理财活动完全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形成了自己一套理财方法后,需要花费的时间精力会越来越少。还有的人会想说在年轻时候就把时间浪费在理财上,很不值得,不如等年纪大一点,或者到需要养老的时候再理财会比较好,这种想法其实也是错误的。有鸡汤说“现在是任何事情的最好的开始”,虽然是鸡汤,但真的就是这样,要真的等到上了年纪再考虑理财,恐怕为时已晚。
㈥ 理财多年从未踩雷有什么秘诀
货币基金和定投踩雷的风险很小,然后股票的话长期逢低买入绩优蓝筹股踩雷的风险也很小,房产现在处于牛市中,之前只要买的不是特别偏的地方就不会踩雷,基本就是这了。
㈦ 去年有哪p2p基金理财资产配置e租宝踩雷呢
P2P行业都处于整改当中,所有的都还存在不稳定性。所以还是不要参与的好。
㈧ 大基金频繁踩雷 还有能信得过的理财产品吗
优质的理财产品还是有的,不要追求太高收益,毕竟收益越高风险越大!
㈨ P2P理财:频繁踩雷怎么破
踩雷属于理财行业的通病,尤其是p2p理财,面对各类跑跑平台,投资者防不胜防,但是多多贷还是提醒用户,通过一些标准来判断:
看平台的风控系统是否完善;看平台的年收益率是否符合行业标准;看平台网站是否专业;看平台的理财产品是否合理,有短有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