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样教育孩子理财
理财的前提是有财!
我的做法很简单,每个月定期给孩子一部分零用钱让他支配,而且我是一次性给他一个月的!
比如说一天一块,一月三十,他不节制,花完就拉倒了,但是想要预支下一个月的也可以,我会向他收5块钱的利息,他思来想去之后,觉得不合算,于是就计划性的花钱了。
更有意思的是,如果他的零用钱放在我这里不取,存一个月,能等到下一个月,我会多给他十块奖励……
⑵ 如何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和理财观
要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和理财观,那我觉得你可以从小培养孩子自己动手的能力,做家务活,下地干活等等。坚持做完一周的话,可以给一些金钱奖励,让孩子早早地就明白付出才有回报。理财的话,等孩子大一点之后给孩子买一些书籍看。这样应该就可以了。
⑶ 如何为孩子购买银行理财产品
可以考虑做个基金定投
剩余大部分资金也不要空着 买基金或者债券
根据个人承受能力而定
⑷ 学生可以买理财产品吗,有什么建议
理财没有门槛,只要你有资金就可以理财,但是Financial risk investment should be cautious(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下面给出几点建议:
第一,选择投资门槛较低的理财项目。
学生进行投资理财,完全可以选择一些投资门槛比较低的理财项目。现在有很多的理财平台都会推出一些门槛很低的理财项目,比如说投资的门槛只需要100元,虽然说是学生,但是每个月省下一点费用,100元的理财门槛应该还是能够跨过的。对于学生来讲,本身拥有的理财资金就不多,所以一定不要期望去选择一些门槛比较高,收益比较高的理财产品,这些门槛高收益高的理财产品,学生是不适合的,而且所具有的风险性相对也会比较大,学生还是应该乖乖选择那些门槛较低的理财产品。
第二,选择活期类理财产品。
学生也可以选择活期类理财产品,现在活期类理财产品有很多,把钱存在银行也属于活期理财方式的一种。只不过把钱存在银行所能够获得的利益会比较低,不如把钱存在一些宝宝类活期理财产品当中,比如说余额宝,余额宝是非常适合学生的一种活期理财项目,当天将钱存入余额宝,第二天就能够获得收益,并且所能够获得的收益也并不是特别低,相比于银行来说要稍微高一点。最重要的是,余额宝等宝宝类理财产品,在安全性这一方面是做得比较好的,不会存在风险问题。
⑸ 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父母应该怎么做
盘点:外国家庭的理财教育
1、美国:卖玩具换收入
作为移民国家的美国,历史很短,所以美国人传统、保守的思想较少,在生活习惯上也不墨守成规。同样,在子女理财教育方面,习惯花未来钱的美国人也与其他国家颇有不同。美国父母希望孩子早早就懂得自立、勤奋与金钱的关系,把理财教育称之为“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
对于儿童理财教育的要求是:3岁能辨认硬币和纸币,6岁具有“自己的钱”的意识。他们有一句口头禅:“要花钱打工去!”美国小孩会将自己用不着的玩具摆在家门口出售,以获得一点收入。这能使孩子认识到:即使出生在富有的家庭里,也应该有工作的欲望和社会责任感。
2、英国:能省的钱不省很愚蠢
提起英国人,给人们的印象是过于保守,这种作风体现在理财教育方面则表现为,英国人更提倡理性消费,鼓励精打细算。所以,英国人善于在各种规定里寻找最合适的生活方式。
在英国,从幼儿起就开始理财教育,并针对不同阶段提出不同要求:5岁至7岁的儿童要懂得钱的不同来源,并懂得钱可以用于多种目的;7岁至11岁的儿童要学习管理自己的钱,认识到储蓄对于满足未来需求的作用。
3、德国:童话打开金钱之门
一向以严谨著称的德国,面对孩子却有生动的一面。向孩子讲述理财童话故事的《小狗钱钱》风靡一时。让我们看看这本书讲些什么:“如果你只是带着试试看的心态,那么你最后只会以失败告终,你会一事无成。尝试是一种借口,你还没有做,就已经给自己想好了退路。”
“不能试验,你只有两种选择,做或者不做。”“你能否挣到钱,最关键的因素并不在于你是不是有个好点子。你有多聪明也不是主要原因,决定因素是你的自信程度。”这些生动有趣的话语,相信孩子们在树立金钱观念外,还会学到更多的人生道理.
4、日本:管理自己的零用钱
日本人讲究家庭教育,他们主张孩子要自力更生,不能随便向别人借钱,主张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零用钱。日本人教育孩子有一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许多日本家长都鼓励孩子长大一点,就利用课余时间在外打工挣钱。在日本,很多家庭在给孩子买玩具时,都会告诉孩子,玩具只能买一个,如果想要另一个的话就要等到下个月。
学习:培养孩子理财能力的4要点
1、培养理财意识
很多十六七岁的孩子不太会“一分钱,一分打算”,心理专家指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没有生存压力,不容易理解经济环境的影响。为了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家长可以让孩子参与家庭未来规划,在具体的事务中给他有直观的感受。比如为上大学、度假、房屋贷款而必须的储蓄,要学会提前做打算,节约并不等于小气。另外,还有不少家长用做家务换取零用钱,让孩子明白钱财来之不易,对此心理专家建议,日常的家务活不要事事都给孩子钱,让他觉得任何家务事都是“付费服务”,可以有选择地交错安排。
2、有规划地花钱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乱花钱,给孩子的零用钱比较少,这样做的弊端是,孩子养成要花钱就伸手要,一有钱就花光的习惯。心理专家建议,以一周或半个月为周期,让孩子自己安排零花钱的开销。一开始孩子可能管理不善,很快把钱花光,但长久下来,他会意识到用钱必须有度,就能养成规划财务的习惯。另外,在逛商店时,孩子若喜欢什么就非要什么,可以给他一个固定的额度,让他在额度内自由选择,这样孩子也不会随便乱花钱。等孩子养成了良好的规划习惯后,还可以给他申请银行账号,让他自由支配存取。
3、不能随便透支
需要时使用信用卡已经是当今理财概念中的一部分,但不能让孩子有“有信用卡,缺钱可以先透支”的印象。家长应该告诉孩子,申请信用卡没问题,但透支必须按时偿还,如果超出自己的偿还能力去透支,会遇到麻烦。让孩子明白,在财务上必须遵守信用。
4、合理的奖赏制度
培养孩子的理财习惯和培养其他习惯一样,需要鼓励和奖赏,心理专家建议,在孩子刚开始学着理财时,家长可以给与他适当的奖励。比如这个月如果能存下钱,就能得到相应数额的奖励。一般来说,在三个月后,孩子就能自己维持良好的习惯。
提示:教育孩子理财父母先学理财
做好孩子的理财教育,父母必备两个条件:第一,对孩子的理财教育要持有持续的关心和支援。第二,要掌握教孩子理财教育所需要的最基本的金融知识。归根结底,唯有父母先学习理财知识,才能对孩子进行正确的理财教育。
⑹ 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正确理财呢
大多数父母认为,赚钱花钱是大人的事,小孩子只要长好身体,好好读书,其他的不用操心。但摆在我们面前的现象是,一方面,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备受宠爱,每年一个孩子得到的压岁钱少则几百元,多则上万元,这很容易使孩子养成不劳而获、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和意识,等到长大走向社会,便特别容易感到生活的拮据和失落;另一方面,在经济社会,经济报酬不仅是一个人财富的象征,更是一个人成功的体现,一个善于理财的人就能在社会竞争中体验到成功感和富足感,否则就会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失去生活的幸福感。难怪有人这样感叹:“我哪一点比别人差,论学历比人家高,论资历比人家深,做的也比人家多,可凭什么人家买了房子又买车,可我什么都买不起。”
3.正确的培养理念应该是根据孩子的年龄,每个月或每周给孩子固定数额的零花钱让孩子自己支配。
如果她想要买一个对她来说比较贵重的物品,她就会学会如果攒钱,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她提前花光了这个月的零花钱,买不到需要的东西,下个月的时候她便会吸取上个月的教训,采取更好的方式支配零花钱了,这样久而久之,才能起培养孩子投资理财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