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明星基金不再限购了,你在基金上赚钱了吗
我在基金上赚了钱,但是在近期又全部亏完了。实际上在基金上是可以赚到钱的,只是说看我们的投资方法和投资模式。不管是股票还是基金,至少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处于一个亏损的状态,有一句名言就是说7亏2平1赚。70%人都是属于亏损的状态,我觉得这样的情况也是非常的正常。买基金是要比买股票的风险低得多,但是我们可以看得出来有很多人承受能力不行,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所以在买基金的时候,这种情绪上的波动比较大,是很不适合买基金的。但是基金的热度又是空前绝后的,吸引了非常多的新人来购买基金。
② 买理财产品好还是买基金好,买理财产品好还是买基金好
若是复招行,代销基金与受托理财制的区别如下:
申购门槛:基金购买起点一般1000元左右,而受托理财购买起点一般为5万元或以上;
流动性:基金的流动性较强,一般可以随时赎回(有些是封闭管理的,不能随时赎回),而受托理财除了特定产品,一般都有固定期限,只能到期赎回;
风险性:大部分基金本金风险高于受托理财的;
收益:基金由基金公司管理运作,每个交易日公布基金净值;受托理财由招商银行管理运作,收益率由银行公布;
手续费:大部分基金收取申购、赎回费;除特定产品,大部分受托理财没有申购、赎回费。
③ 为什么基金投的越久越吃香`举例 我要例子~!
首先要分清楚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的目的
长期投资的目的,是为了分红,为了每年基金公司分的红包
而短期投资则是一种投机行为,靠的是低买高卖赚取差价的
目前我认识的人中,很多买股票和基金的都是短期投资,因为毕竟资金少,持有分额不多,与其靠公司分红的那点钱,不如存银行去
比如你持有100股,每股分红1毛的话,也就那么10块
但是持有10000股,就会分到1000块了
这就是长期投资的好处,只要看的准点,不需要技术,但是钱还是需要的比较多
短期投资有风险,毕竟高手很少,一旦失手,就会损失一部分钱,一般人做短期投资基本上大部分靠的是运气
如果是学生要进行投资,那么建议是长期投资
因为没时间去打理,不可能一直盯着看价格走势,而且钱来的也不容易,一旦亏了,连个生活费都没了
而长期投资,虽然是慢点,但缺钱的时候可以卖掉,不缺钱就等分红,或者觉得涨的很高了,也可以考虑卖出去
但是在投资之前,先比较一下银行利率,估算一下,如果分红的收获还不如存银行去,那就不值得投资了,毕竟投资有风险的,看你愿不愿意冒那风险了
市面上有不少理财书籍在计算投资报酬率时都会举这样一个例子,我们也借用来说明一下,看看长期投资究竟可以发挥怎样惊人的时间复利效果。假设某理财产品一年复利率10%,每月投资1000元,20年后就可以累积成千上万的财富;如果时间延长至40年,就会成为亿万富翁。这种假设似乎带有点夸张的成分,虽然不一定能完全反映真实的情况,但通过这样的例子能够让我们很快了解理财产品长期投资的重要性。复利的效果,通俗点来说就是“利滚利”,将每期投资的收益合并到本金中,继续投资赚取回报。我们拿股票型基金为例,假定某只基金每年有10%的回报,投资10年。以单利计算,投资100万元,每年可以赚10万元,10年可以赚100万元。如果以复利计算,年获利也是10%,每年实际赚取的金额就会不断增加。100万元投资来说,第1年赚10万元,本金变为110万元;第2年赚的就是110万元的10%,即11万元。依此类推,第3年则是12.1万元,等到第10年总获利将近160万元,比本金多出了1.6倍。而这就是复利的效果,感觉很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基金理财,时间才是财富的放大器的道理。
④ 现在理财,基金还能做吗
1.基金和理财是两个不同概念。
买基金是由你自己买卖、交易、赚取差价、分红等等,风险自担,自主炒作;
买理财产品则不同,理财产品是由银行经营的,你只需将资金拿到银行办理购买理财产品手续,就可以获得收益了。
2。两者差异主要如下:
(1)理财产品基本无风险,就是说是保本金的;而基金如果运作不好不保本金。
(2)理财产品期限长,一般来说5年左右的理财期,其间资金不得抽回,不得提前支取本息及分红;而基金度过封闭期后就可以自由买卖,变现比较灵活。
(3)理财产品收益较大,一般来说收益最少也在百分之三点几,而基金运作不好可能赔本,好的话就不一定了。
(4)最低认购金额不同。理财产品认购金额相对高一些,大约5万左右,(当然每中产品认购额都不同~);基金的认购额相对较低,一般5000元就可以了~
3。如果你想选择,建议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1)资金量大小。
大的话建议选择理财产品;反之成立。
(2)是否为闲置资金。
如果预定投资的资金中长期内不打算使用,可以选择理财产品;反之成立。
(3)个人时间是否充足。
如果你是上班族,工作有很忙,建议你不要选择基金了,比较牵扯精力,还不一定有好的收益~
(4)个人心理承受程度。
如果你承受不了股市那样的压力,建议你还是选择理财,因为尽管基金比股票风险小很多,但毕竟有投机因素,如果你无法接受赔本的事实,还不如把资金交给银行的投资专家为你运作~
4.请你先界定以上问题,确定选择的产品,然后再研究如何具体运作~
希望写这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祝你好运~~
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⑤ 买基金好还是理财好了
买股票好,还是买基金好?
这是一个在银行、在基金公司、在券商,投资人与机构客户经理常常在讨论与争辩的问题。
其实在过去20几年的零售金融业务从业中,无论是直接面对客户、或是培训机构的客户经理, 每次遇到这样“买基金买股票哪一个好”的问题,我最常说的是 —— “真不一定”。
为什么说不一定呢?
这里我用买方(投资人)的视角来说明。
首先投资人自己应该要分析自己有没有投资的“专业”与“时间”,有专业有时间不一定能赚大钱, 但要维持稳定的投资获利,一是需要有一定的专业能力,二是要有大量时间的投入。简而言之就是应该具备职业能力与素养,炒股很容易,开个股票交易账户打钱进去,分分钟就能在股票市场下单,就能买股票了, 跟到渔市场买鱼一样, 走进渔市场看到鱼就能买。
这让我想起那些介绍“主厨的一天”的电视节目,一些对海鲜料理特别有研究的厨师,为了给他的客人享用到美好的海鲜大餐,又或是为了特别烹制在当季特色菜肴,常常是起早贪黑,凌晨三四点就起床出发,赶着第一批渔船进港,亲自到渔港旁的水产市场精挑细选,只是为了买到最合适的水产海鲜,因为多年的职业生涯造就了他们鉴别质量、严选优质食材的专业素养。
当然我们每个人也许都能买到鱼,却不一定懂各种跟鱼有关且又合适的烹饪方法,因为我们大多数没有具备“严选好鱼”的经验,那么可能的状况是, 到了渔市场只能看热闹,真的掏钱买了,却可能是被各种外在的包装、现场亮眼的广告或老板热络的介绍等情境影响下而下单成交,可能买到不合适的鱼,也可能不懂烹饪,无法发挥食材的最大价值。
现在,我们把上面的场景换成股票市场投资, 当我们准备开始买股票之时,会看到各式各样的大盘新闻、宏观经济、产业、行业、个别股票的各种分析,还有基本面分析、财务报告分析、技术面分析、筹码价量分析等等,甚至还能看到讨论区亏损股友谩骂、杂乱信息堆砌无章的画面......
对一般的上班族来说,投资人基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专业分析,如果冒然投入很可能辛苦赚来的钱打水漂了,偶尔还有身边好友、远房亲戚、微信群股票推荐,告诉你某只股票有多靠谱……
But,真正的炒股职业好手都知道市场的信息很多都不靠谱, 何况一般投资人看到的信息常常是“滞后的”、“掺水分的”,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与专业来鉴别市场信息、分析投资标的,一般的投资人常常会成为投资市场的“爱心接盘侠”。
会成为“接盘侠”也不难理解, 因为一般人的职业不是“投资”,“专业的事情还是要给专业的人士来做”,这句“亘古名言”到现在依然不变。
那么,一般人是不是投单只基金比较好呢?
如果拿投资基金跟投资个股来比较,投资基金多了一层专业基金经理人鉴别投资机会、降低投资风险的“保护”,对于每天都很忙碌的“一般人”来说,某种程度上,是个相对好的选择。
好了我们开始要选择基金了,一看到这些机构的购买页面, 我们又晕了——大家会发现“基金真的,好多啊!”
市场的公募基金就有4000多只, 分类还有一堆: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指数型、保本型、QDII、LOF、FOF, 对于非专业投资者而言,一样有非常巨大的选择障碍。
为了协助解决这样的问题, 我们三思投顾也提供了市场上最新的投资方法,就是投资“基金组合”。
基金组合是一种以基金为投资对象,依照主理人设定的投资策略风格,通过把握大类资产配置的方法,筛选出优秀的基金进行投资,并根据市场波动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组合。
通俗的说就是有专业人士帮你选基金让您投资,而这个专业人士我们称之为基金组合主理人,你可以把基金组合理解为主理人帮你挑好的“一篮子”基金。
有一些投资策略,当市场好的时候,主理人可以主动加仓股票型基金,当市场不好又可以主动调整仓位为固定收益类产品,这样的主理人弹性调仓动作,能够很好避免单一基金的缺点——股票基金遇到市场不好的时候,因为基金风格设定投资股票,要有一定的股票仓位配置,因此承受了净值不断下跌的痛楚;而偏固定收益的基金,则很可能在市场起飞时错失了大幅增值的机会。
简单来说,配得好的基金组合可以做到大涨时候跟上,下跌时候避开, 最重要的是主理人的策略风格也是一般投资人可以自由选择的,而且并不像选股票选基金那样那么难选。
在三思投顾中,除了单只基金,还有十档策略不同、风险偏好不同的基金组合,未来一年,如果投资人能够承受波动风险的压力,而且想要有增值成长机会,现在的确是开始布局的好时机了。
- END-
⑥ 买理财好还是买基金好
所在城市若有招商银行,可以了解下招行发售的理财产品,您可以进入招行主页,点击“理财产品”-“个人理财产品”页面查看,也可通过“搜索”分类您需要的理财产品。
温馨提示:购买之前请详细阅读产品说明书。
招商银行也有代销基金,您可以参考下招行五星之选基金(http://fund.cmbchina.com/FundPages/OpenFund/OpenFundFilter.aspx?Filter=00000050),温馨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⑦ 把所有积蓄都买基金做理财好不好
理财都是有风险的,既然都有风险,那就需要分散风险。根据自己的资金状况程度来分别购买不同的理财产品。
⑧ 为什么我不建议个人去炒股,而是基金投资
基金才是最适合普通投资者的投资工具,而不是股票。
因为股票是一种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的投资工具,如果没有足够的证券投资知识,是很容易被割韭菜的。
比如最近A股有一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将向全体股东派发24.6亿元的分红,按照当日的收盘价计算,股息率高达10%以上。
如此大手笔分红,股息率也很高,投资者一看,这肯定是个不错的投资机会。
其实大多数投资者不知道是,依据该上市公司的年报,大股东的持股比例81.1%,也就是说,这个分红款基本都进到大股东的腰包里。
从公司过去两年的净利润看,合计也才23.24亿,如果这次分红了40亿,会不会对公司经营发展造成影响(利润都不够分红,如何发展公司主营业务),是否存在通过大比例分红炒高股价,然后配合股东减持的情况。
所以第二天,深交所就这次分红事宜发出了《关注函》。
其实在资本市场里面,套路还有很多,比如回购。
提到回购,可能有很多投资者会说,上市公司回购好啊,A股的上市公司要是都像美股的公司那样,那就好了。因为媒体报道,美股最近10多年的大牛市,与上市公司大量回购自己公司的股票有很大关系。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回购在美股市场确实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但这并不代表在A股就可行。
最近A股就有一家上市公司,打算回购6.5到13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26.35元/股。但是于此同时,又发布了配股的预案,拟10配3的比例募资不超150亿的方案。
什么意思?左手回购,右手融资,融资金额还远超回购金额。同时回购的股票还不注销,玩的套路是不是太深了点。
比如最近有一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打算用公司1%的股票去换购投资沪深300的指数基金。
因为直接发布减持公告,大家可能比较敏感,所以采用这种比较隐蔽的手段。但是你发这样的公告,是不是也在告诉大家,我们公司的股票未来涨不过沪深300指数。
看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触,不管是回购也好、换购也好,还是慷慨分红也好,如果投资者稍微不注意,是很有可能被套路的。
虽然在行情起来的时候,基金可能由于仓位等问题可能赶不上热门板块的涨幅,但是我们都知道,投资理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追求的是一个长期稳健的合理回报,而不是一夜暴富。
同时与去自己去炒股相比,挑选好的基金要比挑选好的股票容易的多,而且一般来说,基金的波动也会比单只股票小。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说“基金才是最适合普通投资者的投资工具”的原因。
⑨ 为什么长期买基金吃香``给我举例子`我要例子~!
我想先说几句:投资基金不一定到最后能挣到钱(短期和长期都存在这个风险)。
你让我举例子。好,先泼一盆冷水,我先举个反面教材(日本)
日本的大部分基金(仅限于国内投资的基金公司,不包括“全球配置”的日本基金。说实在的,有些日本的全球配置基金收益率还是可以的,但是这次贷危机也遭到了重创,名字就不提了,给他们留点面子。)长期的收益率连他本国的国债都跑不过(20年期国债,债息率2%多一点,没错就这么低,可笑吧!这在日本还算是高的)。如果你投资于这样的股市、这样的基金还不如去买国债!!!
再举一个正面例子,世界头号基金经理彼得•林奇。 在1977~1990年彼得•林奇担任麦哲伦基金经理人职务的13年间,该基金的管理资产由2000万美元成长至140亿美元,基金投资人超过100万人,成为富达的旗舰基金,并且是当时全球资产管理金额最大的基金,其投资绩效也名列第一。13年间的年平均复利报酬率达29%。如果你长期买入这样的基金,你就发达了。
好了,这里谈谈我对基金的一些理解(仅供参考)
1. 长期买入基金的第一个前提必须是这家基金公司所投资的国家必须是一个在未来能稳定上升的国家(全球配置型基金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一些由于本国恶劣的投资环境所带来的风险,但本土基金却不能。日本就是这方面最典型反面的例子。正面的例子是美国的全球精选基金: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年增长率达到10%以上,不要小看这个回报率,因为这是跨越了多半个世纪的优秀成绩!)。
2. 第二个前提是,这家基金有着优秀的基金经理和优秀的基金团队。这是很重要的,因为好的基金在熊市中依旧会给予基金持有者很好的回报(很少有基金做到这一点,私募基金还好一点,公募基金大多数都做不到。)。其实挑选好的基金经理及团队是很难的,因为这是“选人”(我的经验是“选人”比“选股”还难,人始终是最复杂的)。好的基金不仅是要诚信、勤奋扎实,还有一点是基金经理的投资思想,但是这也正是普通基民做不到的,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还有一点是优秀的基金经理人总是特立独行的,就是在市场发生偏见时,始终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追随市场中大多数人的行为(阿尔瓦力德王子的“花旗银行大战”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同一时期的公募基金经理人约翰涅夫也做了同样的事,与市场唱反调!但是有时市场是对的,这次次贷就是这样。所以意味的反向操作也并不一定成功。这也是普通基民难以选择基金的一个障碍,但从统计数据上来看市场的发生错误时占了大多数。)。
3. 说说国内的基金。大多数基金经理可以说是“不在草包之下,也不在草包之上,他们就是草包。”这里没有侮辱的意思,是实话实说(想想6000点唱多,2000点唱空,这符合逻辑吗?这样的基金就像是趋炎附势的小人,大盘涨他们抢,大盘跌他们抛。我都无语了!)。反正我是对中国的基金经理们失去信心了(但我对中国股市充满信心,虽然他现在满目疮痍)。
4. 指数型基金,是一个还算是稳健的投资品种(因为它不是人为可以随意操纵的,彼得林奇的计算结果是,在美国长期来看70%的职业基金经理人跑不过指数。)。还是那句话,只要是中国稳定成长,指数基金长期肯定赚钱(尤其是采用定期定投的方式)。
5. 债券型基金,收益率很普通。但是这里之所以单独拉出来说一下,是因为现在国家在降息,因此债市会有资金流入(国外证券界有句谚语:当股市阴云密布时,债市就晴空万里。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尤其是在降息时,这句话就更正确了了。注:今年一年投资于中国债市的收益率不会少于15%,不用吃惊,这种现象在外国是很正常的,但是在中国队多数人只关心股市,不懂债市。所以就让一些精明的人钻了空子,今年这些人在债市上狠狠的捞了一把,15%算是少的。)。
6. 封闭式基金。这里提到他,是因为它有时会有一些折价率(即交易价格低于基金净值,但是它不能随意赎回,封闭时间很长),而且可以像股票那样交易。所以有时会有一些套利机会。
就写些这么多吧,手好累。之所以写这么多罗嗦的话,是我发现现在的金融同行在销售一些金融产品时,只说收益不说风险,所以刚才就罗嗦的多一点,请见谅,如果还有问题,你可以加我649988316,我还很嫩,有说的不对的,请多包涵!
⑩ 现在的基金理财正处于热潮中,你是怎么看待的
现在很多进入市场的新基民,其实对基金的了解甚微。之所以想要购买基金,是因为身边的朋友因此赚到了钱,所以才跟风买入。不过在投资市场中有这样的原则,不懂的东西千万不要碰。如果因为基金赚钱效应好,就跟着买进去。也许能够获得短暂的盈利,但长期来看十有八九还是会亏损。这是因为凭运气赚到的钱,终究要凭实力亏回去。现在的基金市场已经处在相对高位,并不代表没有上涨空间,只是下跌的风险比以往更大。不了解基金的投资者确实不太适合,但如果真的想投资,一定要讲究方法。
如果基金盈利已经非常可观,一定要记得及时止盈。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一种现象,很多经验不足的投资者误以为基金赚钱特别容易。就好比2015年的牛市中,股民觉得炒股赚钱很容易是一样的。没有止盈最后都是徒劳,反而亏损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