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慶銀行業金融機構有多少家,有說有15家的,請詳細說明。
11家
中、建、交、農、龍江、廣發展、興業、農信合、昆侖、郵儲、哈爾濱銀行
應該對 年初時候是這些!那時候問的在大慶市人民銀行的同學!
不對,不是十一我可能記錯了,還有光大 工商
十三家!
PS:今天又問了一下 13家
中、建、交、農、龍江、廣發展、農信合、昆侖、郵儲、哈爾濱銀行、光大、工商、農信聯
15家是指尚未營業的 興業銀行 和 政策性的 國家農業發展銀行!
2. 請問金融產業項目投融資方面,有什麼平台可以建議嘛
自己的話之前有接觸微鏈,它們找投資人板塊是以根據項目領域和階段等條件篩選。因此如果您已經明確了方向,相信也能讓你比較精準的對接到投資機構。
3. 大慶金融服務平台上傳模板文件上傳不上是怎麼回事
大眾金融服務平台上傳模板文件上傳不了,可能是網路出現問題,網路維護完可能就恢復正常了,不要著急電話你看看別的電腦別人傳的怎麼樣,如果別人正常說明你家電腦問題別人不正常,說明是網路問題。
4. 新華社金融信息交易所的成立
新華社金融信息交易所開業儀式18日在北京市麗澤金融商務區舉行,這是全球金融信息領域首創的交易所。北京市市長郭金龍,新華社社長李從軍等共同出席開業儀式。
李從軍在致辭中表示,新華社金融信息交易所的創辦,將為加強金融信息平台建設、搞好金融信息服務開辟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新華社將依託新華社金融信息交易所等平台,竭誠為我國金融業發展服好務。新華社金融信息交易所將充分發揮新華社遍布海內外的採集網路和豐富的新聞信息資源優勢,積極借鑒全球各類交易所的成功經驗,進一步加強與全球專業機構合作,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按照一流的、專業化的水準,著力構建金融信息及文化產業交易服務領域里公信、公正、專業、高效的中介平台,促進文化服務產業與實體產業、資本市場的對接。
郭金龍表示,金融市場是信息驅動的市場。新華社以金融信息服務為主體,創造性地設立金融信息交易所,對於新華社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信息平台,滿足國內外金融領域對信息服務的迫切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對於加快麗澤金融商務區建設,豐富和完善首都金融市場體系,提升我市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水平,也必將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
據介紹,新華社金融信息交易所是新華社旗下中經社控股集團獨資成立的專業交易中介機構,是新華08的重要組成部分。交易所堅持「共融、共享、共贏」的發展模式定位,與全球領先專業機構合作,共同組織金融信息產品、文化創意產品、新媒體新聞信息產品與廣告產品交易,提供技術專利轉讓與商務信息咨詢等服務。交易所9月10日試營業,各項工作開展順利。
新華社旗下的中經社控股是新華08的運營主體。新華08是新華社自主研發的金融信息綜合服務系統,集實時資訊、行情報價、歷史數據、研究工具、分析模型等功能於一體。
麗澤金融商務區是北京市重點建設的新興金融功能區,佔地面積8.09平方公里。麗澤秉承「立體交通網、信息高速路、生態商務區、金融不夜城」的規劃理念,堅持「新興、高端、低碳」的建設原則,以新興金融產業為龍頭,重點發展金融信息、金融文化、金融服務,打造成為以新興金融業態為主體、高端商務服務業態相配套,以綠色生態環境和完善的基礎設施為依託,具有較強影響力、輻射力和創新力的新興金融機構聚集區,環境優良的高端產業功能區。
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中國銀監會、中國證監會、中國保監會、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中國光大銀行、中信銀行、華夏銀行、北京銀行、北京農村商業銀行、中國石油、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電子、上海貝爾、北大PE投資聯盟、北京國際信託、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北京產權交易所、華創證券等部門和大慶市委負責同志,部分外國駐華使節和駐京機構代表,以及北京市委市政府和新華社相關負責同志參加開業儀式。
5. 如何從無到有搭建一個大型產業金融服務平台
這里你用的是搭建,我感覺大型產業金融服務平台是發展出來的,不是搭建出來的,因為搭建好搭建,主要是你的發展,個人意見。
6. 大慶國際金融中心的項目簡介
大慶國際金融中心 佔地面積為25.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4萬平方米大慶國際金融中心項目2012年3月開工建設,項目將在2014年10月建設投用;
大慶國際金融中心分三個組團:第一個組團將建設2棟216米高金融雙塔,為黑龍江最高的建築.第二組團建設3棟百米5A級智能寫字樓和1棟百米高的五星級酒店,第三組團建設12棟百米高金融家賓館;
大慶國際金融中心重點引進金融、保險、擔保金、投資、證券、企業集團財務總部等機構入住,計劃引進企業120家。年實現資金流量及金融衍生品交易量2000億元以上,安置就業人員5000人.力爭建設成為大慶市高端人才聚集地、金融產品交易中心、現代都市新地標,成為黑龍江省國際化標準的金融引擎。
7. 如何搭建金融服務平台 具體做法
關於如何搭建金融服務平台的具體做法有案例,如下:
虹口區積極搭建服務平台、著力打造航運金融品牌、大力引進優質企業,加快金融服務業發展取得成效。
主要做法:
一、科學制定發展規劃。主動對接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制定金融服務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依託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確立金融與航運融合的發展方向,積極打造北外灘中央商務區,形成以北外灘為載體,與陸家嘴和外灘金融帶相呼應的特色鮮明、輻射聯動的金融產業帶。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服務方式上從「一般服務」向「需求服務」轉變,在給予各類補貼幫助企業降低經營成本的同時,更加註重金融人才的培育和引進,如鼓勵金融企業加強人才培訓,對金融人才入住人才公寓給予租房補貼,在辦理戶籍、子女入托、入學方面為金融人才提供優先服務等。
三、著力打造航運金融品牌。一是通過金融手段助力航運企業發展。虹口區參與發起設立的上海航運產業基金管理公司,作為首隻國家層面的航運領域專業基金,募集資金將重點投向船舶、港口、航運服務發展等領域,為航運企業開辟了新的融資途徑。二是依託金融工具為航運企業提供避險手段。該區參與發起設立的上海航運運價交易公司是國際上首個航運運價第三方交易平台,其開發的航運運價指數衍生品作為風險管理工具,可以充分發揮發現價格、套期保值、規避風險、鎖定利潤等積極作用。三是推動航運企業藉助金融工具提高經營能力。落戶該區的中海集團財務公司作為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及其下屬公司共同設立的集團財務公司,積極拓展集團融資渠道,提升資金管理水平。
四、大力引進優質金融服務企業。上半年,全區共引進新注冊金融服務企業14家,其中注冊資本在1億元以上的有8家,引進的企業中包括公募基金—財通基金管理公司,以及一批優質私募基金、股權投資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等。計劃全年將引進30家各類金融服務企業。同時,大力引進外地優質總部型金融企業,目前一家公募基金公司和一家期貨經紀公司已經中國證監會批准將分別從深圳和武漢遷至該區。
五、積極搭建服務平台。虹口區積極加強與金融機構的戰略合作,共同搭建服務平台,探索企業發展、產業發展與資本市場對接。上半年,先後與上海證券交易所簽訂金融合作備忘錄,與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上海分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區金融辦與天津德正志遠股權投資管理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積極構建債券融資、金融租賃、並購重組、企業上市等各領域金融業務平台。
六、切實加強風險防範。通過現場監管與非現場監管相結合,確保區內小額貸款公司合規經營、健康發展,目前區內兩家小額貸款公司均運營良好,累計發放貸款8.4億元、無壞賬發生。同時,認真做好區屬融資性擔保公司清理整頓工作,目前已有4家融資性擔保公司取得了融資性擔保機構經營許可證,2家公司取得了臨時經營許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