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生活中的移動支付例子有哪些
網上銀行
② 為什麼移動支付和金融機構不能成為主要的支付方式
互聯網金融的概念遠遠大於移動支付,而且互聯網金融的重點也不是移動支付。互聯網金融的重點是金融大數據,網聚人的力量,支付包括移動支付是其中一部分。
③ 移動支付的商業模式有哪些
1、以金融機構為主體的商業模式
以金融機構為主體的移動支付主要是金融機構提供的手機銀行服務。手機銀行是金融機構通過移動通信網路為客戶提供金融服務的移動應用,主要界面是簡訊、電話和手機客戶端。
此模式下,各銀行金融機構都需要搭建起與移動運營商聯結的網路,確認計費與認證系統,而且需要把手機卡更換為STK卡。以金融機構為主體的商業模式,一部手機只能與一個銀行賬戶相對應,用戶無法享受其他銀行的移動支付業務。
2、以移動運營商為主體的商業模式
這種商業模式是以移動運營商代收費業務為主,銀行完全不參與其中。在進行移動支付時(如用手機支付時),一般是將話費賬戶作為支付賬戶,用戶實現購買移動運營商所發的電子貨幣來對其話費賬戶充值,或者直接在話費賬戶中預存款,當用戶採用手機支付形式購買商品或服務時,交易費用就直接從話費賬戶中扣除。貨款的支付是由話費進行扣除,最後由商家和運營商進行統一的結算。
3、以第三方支付機構為主體的商業模式
第三方支付機構主導的模式是一些具有實力的第三方經濟體通過與不同的銀行進行簽約的方式提供交易平台(如支付寶),而整個交易也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介入下責任明晰,分工明確。銀行作為資金的供給方,保障資金的按時給付;
(3)金融機構移動支付案例擴展閱讀
目前移動支付的分類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種:
根據支付金額的大小,可以將移動支付分為小額支付和大額支付。小額支付業務指運營商與銀行合作,建立預存費用的賬戶,用戶通過移動通信的平台發出劃賬指令代繳費用。大額支付指把用戶銀行賬戶和手機號碼進行綁定,用戶通過多種方式對與手機捆綁的銀行卡進行交易操作。
根據支付時支付方與受付方是否在同一現場,可以將移動電子支付分為遠程支付和現場支付。如通過手機購買鈴聲就是遠程支付,而通過手機在自動售貨機上購買飲料則是現場支付。
根據實現方式的不同,可以將移動支付分為兩種:一種是通過簡訊、WAP等遠程式控制制完成支付。另一種是通過近距離非接觸技術完成支付,主要的近距離通信技術有RFID、NFC、藍牙、802.11等。
④ 1移動支付理論及應用是什麼移動支付的最新發展趨勢是什麼移動支付應用的典型案例跪求大神指點!急
移動支付也稱為手機支付,就是允許用戶使用其移動終端(通常是手機)對所消費的商品或服務進行賬務支付的一種服務方式。單位或個人通過移動設備、互聯網或者近距離感測直接或間接向銀行金融機構發送支付指令產生貨幣支付與資金轉移行為,從而實現移動支付功能。移動支付將終端設備、互聯網、應用提供商以及金融機構相融合,為用戶提供貨幣支付、繳費等金融業務。
移動支付主要分為近場支付和遠程支付兩種,所謂近場支付,就是用手機刷卡的方式坐車、買東西等,很便利。遠程支付是指:通過發送支付指令(如網銀、電話銀行、手機支付等)或藉助支付工具(如通過郵寄、匯款)進行的支付方式,如掌中付推出的掌中電商,掌中充值,掌中視頻等屬於遠程支付。目前支付標准不統一給相關的推廣工作造成了很多困惑。
移動支付標準的制定工作已經持續了三年多,主要是銀聯和中國移動兩大陣營在比賽。數據研究公司IDC的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移動支付的金額將突破1萬億美元。強大的數據意味著,今後幾年全球移動支付業務將呈現持續走強趨勢。
⑤ 生活中的移動支付例子有哪些
1. 手機錢包
手機錢包又可稱為『小額移動支付』。該方式實施較容易,是目前國外較普遍採用的方式。手機錢包的特點是以客戶的話費帳戶或是關聯客戶的銀行卡帳戶的移動運營商為主進行的消費購物活動。例如用戶可以通過撥打可口可樂機或地鐵售票機上的特定號碼,根據提示信息,按鍵選貨,自動購買所需商品,購貨成功後,用戶可收到一條確認信息,所購貨款會自動從話費中扣除。
2. 手機銀行
手機銀行是通過移動通信網路將客戶的手機連接至銀行,通過手機界面直接完成各種金融理財業務。手機銀行可以說是移動通信網上的一項電子商務業務。客戶使用裝有銀行密鑰的大容量SIM卡,即STM卡,通過行動電話的短消息系統(SMS)進行操作。客戶有關銀行帳戶,個人密碼,業務代理,交易金額等信息送至相關銀行,由銀行處理後將結果返回至手機,從而完成手機銀行的服務。手機銀行使用戶足不出戶通過手機就能完成由銀行代受的電話費、水電費、煤氣費、有限電視費等,並可查詢帳戶余額和股票、外匯信息、完成轉帳,股票交易、外匯交易以及其它銀行業務。
3. 手機支付
手機支付是在移動運營商和商業銀行間加入了第三方,例如中國銀聯。這種通過第三方構築的轉接平台,和上述兩種點對點的業務模式不同,它可以實施「一點接入,多點服務」的功能。手機支付具有查詢、繳費、消費、轉帳等主要業務項目。由於有第三方的介入,銀行和電信運營商間在技術、業務等方面更易協調。手機支付被認為比前兩種方式更具有發展前途。
⑥ 移動支付行業是怎樣的商業模式
移動支付的三種主要商業模式
移動支付的產業鏈由監管部門、終端設備提供商、移動運營商、金融機構、第三方支付平台、商戶以及用戶構成。基於中國的移動支付產業的主要力量來自於移動運營商、金融機構與第三方支付平台,因此中國移動支付的商業運營模式主要有三種:移動運營商所主導(始於日本);金融機構主導(始於韓國);第三方支付平台主導(存在於移動運營商和金融機構話語權不強的國度)。
以金融機構為主體的商業模式
以金融機構為主體的移動支付主要是金融機構提供的手機銀行服務。手機銀行是金融機構通過移動通信網路為客戶提供金融服務的移動應用,主要界面是簡訊、電話和手機客戶端。此模式下,各銀行金融機構都需要搭建起與移動運營商聯結的網路,確認計費與認證系統,而且需要把手機卡更換為STK卡。以金融機構為主體的商業模式,一部手機只能與一個銀行賬戶相對應,用戶無法享受其他銀行的移動支付業務。
以移動運營商為主體的商業模式
這種商業模式是以移動運營商代收費業務為主,銀行完全不參與其中。在進行移動支付時(如用手機支付時),一般是將話費賬戶作為支付賬戶,用戶實現購買移動運營商所發的電子貨幣來對其話費賬戶充值,或者直接在話費賬戶中預存款,當用戶採用手機支付形式購買商品或服務時,交易費用就直接從話費賬戶中扣除。貨款的支付是由話費進行扣除,最後由商家和運營商進行統一的結算。
以第三方支付機構為主體的商業模式
第三方支付機構主導的模式是一些具有實力的第三方經濟體通過與不同的銀行進行簽約的方式提供交易平台(如支付寶),而整個交易也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介入下責任明晰,分工明確。銀行作為資金的供給方,保障資金的按時給付;運營商作為信息的傳輸渠道,向第三方機構以及銀行發出指令;第三方平台則充當中介保障交易的順利完成。這種商業模式在推廣能力、技術研發能力、資金運作能力等方面,都要求平台運營商具有很高的行業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