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19年安徽省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獲批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有哪幾個學校
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含金量不高(雖然也還可以),擁有這玩意的學校實在太多了
安徽省內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只有安徽大學、安徽師范大學有對應博士點,這兩所學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師資力量、科研實力、教學經驗都是省內最好的;
據安徽省教育廳官方微信號消息,日前,教育部印發《關於公布2019年度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的通知》,公布了2019年度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安徽省共有41所高校403個專業入選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其中,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24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79個。
2019年4月,教育部啟動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計劃在2019-2021年建設10000個左右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點和10000個左右省級一流本科專業點。本次評選是教育部實施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以來的首批評選,本次教育部共認定了4054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其中中央賽道1691個、地方賽道2363個)和6210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我省高校在本次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中,高水平大學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點數較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4個、合肥工業大學20個、安徽大學22個、安徽師范大學14個、安徽財經大學10個專業點順利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高校入選專業點情況與其學科特色和發展定位相符。同時,一流本科專業點布點與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基本契合。我省高校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點與我省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建設緊密對接。服務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的專業點分別為51個、20個、15個、17個、21個。一流本科專業點建設將有力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對擴大就業創業、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服務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按照要求,對於首批入選的專業建設點,各地各高校要完善支持措施,持續加強建設,不斷夯實基礎、改善條件。要堅持需求導向、標准導向、特色導向,以社會需求為前提,以一流專業標准為參照,強化專業特色,持續提升專業內涵和建設水平。要以專業認證促進專業高質量發展,落實「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的理念,建強用好基層教學組織,形成以提高人才培養水平為核心的質量文化。
目前,我省正在全面開展專業評估,第一批管理類專業評估結果已公布,後期我省將陸續向社會公布其他類專業評估報告和結果。
安徽省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名單(2019年)
『貳』 如何營造良好法治環境,為中心城市建設提供保障
為五大發展美好安徽建設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圍繞新型城鎮化試點省建設,嚴肅查和積極預防..
『叄』 如何做好金融知識普及教育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金融已滲透國民生活的各個方面,人們在享受到便捷金融服務的同時,也不斷遇到新的金融風險。部分P2P網貸平台「跑路」、金融詐騙等違法活動不僅給消費者造成巨大損失,也給我國的金融穩定帶來一定沖擊。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西安分行行長白鶴祥建議,在基礎教育中增加金融知識普及教育,使金融知識教育成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消費者金融素養調查分析報告(2017)》顯示,我國國民金融素養水平整體不高,在校學生、邊遠地區貧窮人群、勞務流動人口、殘疾人等應當成為金融消費教育的重點區域和群體。其中,學生群體是最適合進行金融教育的群體。從調查情況看,青少年的金融素養顯著低於成年人,風險意識和權責意識亟須加強。
因此,白鶴祥認為:「迫切需要推進金融知識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提升青少年金融素養,提高個人的金融辨別能力、風險防範意識以及誠信和權責意識。」
白鶴祥建議,建立由教育部門牽頭、金融監管部門配合的金融知識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工作機制。
「國務院辦公廳在2015年發布的《關於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指導意見》就明確要求『教育部要將金融知識普及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切實提高國民金融素養』。但從目前進展情況看,部分地方教育部門對此項工作的積極性不高。因此,建議由教育部牽頭,建立多部門協調配合的工作機制,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在金融知識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的目標、計劃、實施、保障、評估等各方面統籌規劃。」
他說,「金融知識普及具有系統性、漸進性特點,推進金融知識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的關鍵是將金融知識納入基礎教育。」白鶴祥建議,從課程標准角度將金融知識明確為中小學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通過充分考慮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金融知識需求,由淺入深、由簡入繁,系統化、科學化設置課程,讓青少年更好地理解、掌握和運用金融知識,逐步培養良好的金融行為、金融態度和風險意識。
白鶴祥還建議各級地方財政將金融知識普及教育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保障金融知識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工作順利開展。「目前金融知識教育以公益性為原則,對學生和學校不收取任何費用。但從中國人民銀行試點進展情況來看,教材的編寫和印刷費用較大。」
以陝西省目前試點為例,白鶴祥舉例說,試點學生人數預計為13萬人,教材編印費用約為100萬元。僅靠中國人民銀行籌集費用,難以保證此項工作的持續性。對此,建議由地方財政部門在年度預算中撥付專門費用,保障學校用於金融知識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工作的專項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