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蒙能資本控股有限公司怎麼樣
蒙能資本控股有限公司是2017-02-08在天津市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天津自貿試驗區(東疆保稅港區)亞洲路6865號金融貿易中心北區1-1-1109-2。
蒙能資本控股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120118MA05MWEE2U,企業法人常宇飛,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蒙能資本控股有限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蒙能資本控股有限公司對外投資1家公司,具有0處分支機構。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蒙能資本控股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B. 重金求一家有資質寫風力發電項目投資方案的公司!
在內蒙古,華能新能源、華電、國電龍源、中電投、京能、蒙能、中國風電等大型企業齊聚達茂旗開展風電項目前期工作。
在河北,河北省發改委能源處官員也曾對外介紹,目前中國五大發電集團都在投資河北省的風電領域。
風電之外,五大電力集團煤碼頭項目總規模達2.1億噸,屯兵遼寧省葫蘆島、錦州和營口三個緊鄰港口。
在船運上,五大發電集團也各自擁有自己的資產。
不論是對清潔能源資產的爭奪,還是對以電為核心的上下游產業鏈的整合,深受「市場煤,計劃電」所困以及國家產業政策的影響,電力企業的轉型正在進行。
發電企業是否進入了同質化轉型時代?
有這樣一組數據值得關註:今年上半年,中電投利潤水平居五大發電集團第二位,這其中,煤炭、有色金屬等主要產品產能充分釋放,貢獻利潤9.5億元;水電板塊實現利潤3.37億元;核電板塊優勢充分顯現,實現利潤2.82億元,同比增長4.68倍;金融板塊實現利潤1.11億元。
「上游控制煤炭實力較強,綜合利用資源的能力突出,是唯一具有核電資質的電力企業,相比其他發電企業的利潤構成,與眾不同」,北大縱橫管理咨詢公司高級合夥人王彥對《能源》雜志記者如此評論。她認為中電投的轉型「行動早,有特色」。
雄圖:延伸產業鏈,產業集群化發展
單純從裝機容量上來看只有超過4000萬千瓦的中電投,相比華能、大唐的7000萬千瓦,華電、國電的6000萬千瓦,實在「小」。
不過,從去年起,中電投頻頻大筆投資,僅在寧夏就預期投資1000億元,加快了產業集群發展速度。
2008年「兩會」期間,中電投總經理陸啟洲十五天參加了三十多次會見,拜訪了來京參會的多個省市的領導,就中電投和有關地區的合作進行商談。
中電投圖謀的是一張巨大的網,涉及內蒙古、寧夏、新疆、遼寧等省。
在那裡,多個產業集群帶的建立,調整了產業結構,減少了產業風險,提高效益,以抗電企對電煤的無力。
有資料顯示,2007年末的煤炭訂貨會上,電煤價格每噸平均上漲了40元,每噸最高上漲了65元。2008年初,由於安全整頓導致煤炭生產受限,煤炭出礦價格出現了明顯上漲的勢頭。
這造成了各發電集團的虧損。
此前,五大發電集團一直力圖延伸產業鏈,「向上游要資源,比如大唐、華能等都有上游煤炭資源,但是中電投的行動早,形成了煤、電、有色、運集群帶,取得了良好的協同效應。」王彥說。
早在2003年底,由中電投控股組建了白音華煤電公司。2004年9月,中電投對霍煤集團進行重組,成立了中電投霍林河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某電力行業分析師對《能源》雜志記者指出,和其他的電力集團相比,中電投的中電霍煤露天煤業股份公司成立較早,是一個專業的煤炭公司,為其控制煤炭資源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隨後,以霍林河、白音華兩大煤田為核心,中電投建設大規模坑口電廠機組群。發電以後,以電解鋁高載能產業和煤化工、煤乾燥為依託,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通過錦州-赤峰-大板-白音華-霍林河-烏蘭浩特-白城鐵路運煤專線和錦州煤炭港口建設,實現「煤電鋁路港」協調發展模式。
2006年,中電投原煤產量突破2000萬噸。2007年上半年,原煤產量達到1337.76萬噸,電解鋁產量達到16.92萬噸,同比分別增加45.8%、94%。
進入2008年以來,中電投更是大步推進多個產業集群帶發展。
以電為核心,以煤炭為基礎、有色冶金和現代物流一體化的中電投大型產業集群圖譜呈現。
2月18日,中電投蒙東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揭牌成立,中電霍煤、白音華煤電公司以及在蒙東區域的其他資產單元重新得以整合,標志著蒙東企業向大型產業方向邁出步伐。
當月,俄鋁與中電投簽訂了在鋁土礦、氧化鋁和鋁生產領域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的意向協議書,計劃發展一個鋁冶煉的垂直一體化綜合項目,其中包括在青海省興建一座水力發電站及一座年產50萬噸的鋁冶煉廠。
4月18日,中電投與新疆自治區政府簽署投資建設新疆能源項目合作框架協議,中電投在新疆煤電一體化、熱電聯產、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和有色金屬礦產加工等項目的開發建設步伐加快推進。
6月5日,中電投與黑龍江省政府簽署共同開發大興安嶺地區煤電化冶等項目框架協議,就開發大興安嶺地區礦產資源,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資源型地區經濟轉型等達成共識。
6月18日,中電投寧夏能源有限公司宣告成立,有色金屬項目正式開工,寧東產業集群能源資源配置取得實質性進展,中電投集團在寧夏區域發展進入了全面實施階段。
8月,中電投新疆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10月,取得烏蘇熱點項目路條,實現了在一個新省區發展零的突破。
與此同時,黃河上游立足水電基地,產業集群加快實施;貴州遵義產業集群規劃完成並正式啟動。
如此,中電投產業集群帶從南到北,從東到西,遍布全國。蒙東、黑龍江、黃河上游、寧東、新疆、遵義以電為核心的六大產業集群布局初步形成。
霸業:核電優勢明顯,今後規模投產
上半年為中電投貢獻利潤2.82億元的核電板塊是中電投的特色業務。目前,中國只有三家公司擁有核電資質,其他兩家為中核和中廣核。發電集團中,中電投是唯一的代表。
按照電源結構來分,火電、水電、新能源是主要的構成部分。
在火電項目上,大唐集團的電源資產主要集中在京津唐,華電集團的電源資產多在山東,國電的電源資產則主要位於東北,華能電源資產主要位於內蒙古,而中電投的電源資產主要位於西北、東北、華北和華中。
而在水電項目中,華電集團牽頭開發金沙江中游,國電集團開發大渡河流域,華能集團開發瀾滄江流域,而大唐集團的主要勢力范圍則在廣西紅水河流域,中電投集團主要開發黃河上流流域。
「風能項目上各公司對風電資源的搶奪基本完成」,北大縱橫管理咨詢公司王彥說,「下一步發電企業進入核電領域是產業發展的需要,也是公司發展的需要」。
組建以來,帶著先天的核電資產,中電投擁有控股的山東海陽核電項目,等比例控股的遼寧紅沿河核電項目一期工程,以及在廣西、湖北、湖南、江西、吉林、重慶、河南等省市進行了核電項目前期工作,參股5個運行核電廠和3個在建核電項目。
2007年7月24日,中國第三代核電項目合同在北京簽署。中電投山東核電有限公司海陽的項目確定採用第三代技術。從此,面對第三代核電技術市場,中電投和中核、中廣核站在了同一起跑線。
據推測,這是一個階段性超過4000億元的核電市場。
目前,國電、華電、大唐等多家電力企業都進行了內陸核電的圈地選址,進行前期的初步可行性研究。但是他們都不具備核電資質,只能以參股的形式出現。
盡管華能集團在今年10月份宣布,已與10家供貨商就建造該公司的首家核電站簽署了合約。但是華能也不具備核電資質,該項目離開工還有相當一段時間。
2007年8月,中電投與中廣核共同控股開發建設的遼寧紅沿河核電項目也已經正式開工。
2008年2月,國家發改委已允許內陸三省以三代核電技術為基礎研究建設核電站的前期准備。中電投控股的江西彭澤項目身處其中。這為中電投開發廣闊的內陸核電市場做好了鋪墊。
目前,中電投控股開發建設海陽核電一期工程1、2號核島工程開始負挖。
按照中電投的規劃,到2015年,在建核電裝機容量700萬千瓦,投運600萬千瓦。到2020年,在建核電裝機容量1000萬千瓦,投運1400萬千瓦。
隨著核電項目的投產,中電投中電投核電收益將大幅上升,將獲得巨額的核電收益,這也為中電投提供更多發展資金。
毫無疑問,中電投將成為電力集團中的核電霸主。
未來:三步走面向國際
2008年4月,中電投總經理陸啟洲談到了未來中電投將整體上市。他這樣描述:按區域劃分,把每個區域內的上市公司作為區域內資本運作整合平台。再進行區域之間的整合,最終實現集團公司的整體上市。
「比如內蒙古地區,我們以露天煤業作為資本運作平台,在區域內先實現整體上市,然後再把上市公司跟上市公司之間通過股權的交易轉讓等方式逐步實現集團公司的整體上市。」
在計劃上市的同時,2008年年初,中電投確定了「三步走」發展戰略,提出建設世界一流能源企業集團目標。
到2010年,實現產業特點更加突出,資源和區域優勢更加顯著的集團。
到2015年,成為產業優勢突出,集群和協同效應顯著,在國內居領先地位的能源企業集團:實現可控裝機容量1億千瓦,煤炭產能1億噸,形成五大常規能源基地、五大能源及產業集群、三大核電基地、兩大新能源基地格局。
爭取在2020年前成為整體實力突出,海內外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的世界一流能源企業集團:實現可控裝機容量1.4億千瓦,煤炭產能1.4億噸,力爭電力總裝機容量佔全國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