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農村金融服務的背景

農村金融服務的背景

發布時間:2021-05-28 17:13:57

❶ 農村金融時報的簡介

我們對這個領域的人們充滿敬畏。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堅守和付出,中國經濟所依賴的基礎才那麼牢固與堅韌,整個農業、農村和農民的生存狀態才會不斷向好。 我們對這條戰線的勇士滿懷敬仰。正是因為基於他們的創造與革新,中國經濟所流淌的血脈才那麼噴薄與張揚,廣大農民的致富之路才能如此寬敞與明朗。 如果說農業是經濟的基礎,金融是經濟的血脈,那麼如何來形容農村金融呢?我們認為,農村金融應該就是現代農村經濟的內核。 為我國 搭建一個高端、權威、快捷的信息平台,向世人全面展示農村金融機構的新經驗、新創造、新面貌,自然成為《經濟日報》報業集團創建這份報紙的宗旨。我們的願景是希望通過打造一個主流財經媒體,能在推動農村金融事業改革與發展方面盡微薄之力。 我們堅信,農村金融有著極具魅力的市場空間。 作為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新興經濟體,中國的 「三農」事業正處於劇烈變革的時期:影響農業產業結構與組織形式的現代農業日趨壯大,改變農村社會結構與面貌的城鎮化建設勢頭猛勁,蛻變收入結構和生活方式的新型農民不斷涌現。如此種種急劇變化,帶給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影響必將深刻而久遠。 在這種背景下, 「三農」對金融的需求便顯得更加迫切與多元。攤開農村金融機構的版圖,我們可以看到還有不少空白點需要填補;聆聽涉農產業民眾的心聲,我們可以知曉還有眾多金融服務等待提供。盡快建立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農村金融體系,不僅是 「三農」大市場自身的渴望,更是金融界應該擔當的責任。 我們欣慰地看到,農村金融機構迅猛壯大,農村金融服務進村入戶,農村金融市場收獲豐盈。還有什麼理由不讓人相信,一個農村金融的黃金時代正在到來。 我們張開雙臂迎接這個黃金時代。作為媒體人,我們願意與農村金融界同生存、共進取,把 《農村金融時報》建設成為這支隊伍的精神家園。享受他們開拓事業的歡愉,分擔他們服務基層的艱辛,這份情感將始終伴隨著我們前行。

❷ 為什麼要提升農村地區的金融服務覆蓋面

改革開放30多年來,農村經濟得到巨大發展,農民的收入有了巨大提高,農村和農民有了錢,當然需要理財,農村個體經濟的發展也並且迫切需要金融服務,而實際情況是能得到金融服務的只有北,上,廣等大城市的周圍農村和長三角,珠三角,渤海灣等農村,許多農村(尤其是西部地區)還沒有金融服務,所以提升農村金融服務覆蓋面是當務之急。

❸ 所有關於農行背景資料

本行的前身最早可追溯至1951年成立的農業合作銀行。上世紀70年代末以來,本行相繼經歷了國家專業銀行、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和國有控股商業銀行等不同發展階段。2009 年1月,本行整體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7月,本行分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掛牌上市。

本行是中國主要的綜合性金融服務提供商之一,致力於建設經營特色明顯、服務高效便捷、功能齊全協同、價值創造能力突出的國際一流商業銀行集團。本行憑借全面的業務組合、龐大的分銷網路和領先的技術平台,向廣大客戶提供各種公司銀行和零售銀行產品和服務,同時開展金融市場業務及資產管理業務,業務范圍還涵蓋投資銀行、基金管理、金融租賃、人壽保險等領域。截至2016年末,本行總資產195,700.61億元,發放貸款和墊款97,196.39億元,吸收存款150,380.01億元,資本充足率13.04%,全年實現凈利潤1,840.60億元。

截至2016年末,本行境內分支機構共計23,682個,包括總行本部、總行營業部、3個總行專營機構,37個一級(直屬)分行,365個二級分行(含省區分行營業部),3,506個一級支行(含直轄市、直屬分行營業部,二級分行營業部)、19,714個基層營業機構以及55個其他機構。境外分支機構包括10家境外分行和3家境外代表處。本行擁有14家主要控股子公司,其中境內9家,境外5家。

2014年起,金融穩定理事會連續三年將本行納入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2016年,在美國《財富》雜志世界500強排名中,本行位列第29位;在英國《銀行家》雜志全球銀行1,000強排名中,以一級資本計,本行位列第5位。本行標准普爾發行人信用評級為A/A-1,惠譽長/短期發行人違約評級為A/F1。

❹ 村鎮銀行的出台背景,性質,經營范圍以及與其他銀行的區別

一、關於產生背景。農村的金融市場多處於壟斷狀態,競爭不充分,服務水平低下,小微企業和農民貸款難的狀況長期得不到明顯改善。為解決這一系列問題,就需要引進新的金融機構。2006年12月20日,全國銀監會出台了《關於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准入政策 更好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提出在湖北、四川、吉林等6個省(區)的農村地區設立村鎮銀行試點,全國的村鎮銀行試點工作從此啟動。國務院鼓勵和支持民間資金參與地方金融機構改革,依法發起設立或參股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組織,符合條件的小額貸款公司可改制為村鎮銀行。
二、關於村行性質。村鎮銀行是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依據有關法律、法規批准,由境內外金融機構、境內非金融機構企業法人、境內自然人出資,在農村地區設立的主要為當地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是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是正規合法的商業銀行,集政策性和商業性為一身。村鎮銀行不同於其他商業銀行的分支機構,屬於一級法人機構,有高度的自主經營權和決策權,具有經營靈活、決策高效、服務周到等眾多特點。
三、關於經營范圍。村鎮銀行與其他商業銀行經營范圍沒有明顯區別,成立初期多以存、貸、匯等傳統銀行業務為主,發展也不平衡,主要還是根據當地客戶需求開發創新產品,但銀行業經營的同質化程度相當高,這個不是重點。
四、與其他銀行的區別。主要區別是:(一)作為一家獨立的銀行,其發展初期物理網點渠道相對較少,但由於現在跨行結算渠道非常暢通,其他銀行的自助設備實際上也是村鎮銀行主要的服務渠道之一;(二)自有資金少,規模較小,多由一家成熟的商業銀行作為主發起人,當地有競爭力的行業龍頭企業參股,實收資本大多在幾百萬元至幾億元不等,總體來看,比多數其他股份制商業銀行資本金少很多,因此,貸款支持發放對象多為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農民等;(三)經營靈活,比起規模大的銀行,村鎮銀行具有管理決策鏈條短、效率高、服務好的特點,對當地居民和小微企業來講確實是一大福音。
以上介紹,如有不當,敬請網友指正。僅供您參考,順祝愉快!

❺ 農村金融機構在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背景下,有何優勢

農村金融機構具有紮根農村、服務三農、貼近百姓的優勢,也有資金規模小、科技水平專低、員工素質差等先天屬的劣勢。

1、主要的優勢
第一,點多面廣,貼近農民
第二,經營靈活,政策傾斜
第三,客戶眾多,潛力巨大
2、存在的不足
第一,科技手段相對落後
第二,客戶層次相對較低
第三,產品創新能力較弱
第四,人才儲備依然不足

❻ 農村商業銀行的創立背景

中國銀監會合作金融機構監管部主任姜麗明表示,將不再組建新的農村合作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要全部改制為農村商業銀行。全面取消資格股,鼓勵符合條件的農村信用社改制組建為農村商業銀行。要在保持縣(市)法人地位總體穩定前提下,穩步推進省聯社改革,逐步構建以產權為紐帶、以股權為聯接、以規制來約束的省聯社與基層法人社之間的新型關系,真正形成省聯社與基層法人社的利益共同體。
全國農村信用社資格股佔比已降到30%以下,已組建農村商業銀行約303家、農村合作銀行約210家,農村銀行機構資產總額佔全國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41.4%。另外,還有1424家農村信用社已經達到或基本達到農村商業銀行組建條件。通過改革,農村信用社治理模式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長期存在的內部人控制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機構自身已經形成了深入推進深層次體制機制改革的內生動力。

閱讀全文

與農村金融服務的背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證券公司代銷金融產品結算 瀏覽:312
沖壓件上市公司 瀏覽:672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瀏覽:187
新疆華興投資集團 瀏覽:409
天津貴金屬交易所深圳 瀏覽:607
鎂鋁合金加工上市公司 瀏覽:279
美元兌人民幣10月10日匯率 瀏覽:325
鄭煤期貨交易時間 瀏覽:77
人民幣幣港幣匯率今日價格 瀏覽:404
1986匯率 瀏覽:284
江西融資性的金融擔保公司賺錢不 瀏覽:887
有價證券理財產品 瀏覽:228
凱城公司理財講的怎樣 瀏覽:254
11月興業銀行理財產品一覽表 瀏覽:23
晶豐明源股東信息 瀏覽:673
金融服務許可 瀏覽:878
美圈控股集團董事長 瀏覽:460
創始股份截止 瀏覽:162
外匯論文 瀏覽:412
車貸金融公司顯示風控 瀏覽: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