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級財務會計: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與原材料交換的賬務處理
先判斷屬於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甲公司:
換入資產成本=300000+51000+9000=360000
借:原材料 3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51000
銀行存款 900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240000
—公允價值變動 80000
投資收益 40000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80000
貸:投資收益 80000
乙公司:
換入資產成本=360000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360000
貸:其他業務收入 3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51000
銀行存款 9000
借:其他業務成本 280000
貸:原材料 280000
⑵ 非貨幣性交換中,換入金融資產支付的手續費記不記入換入資產成本
那就要看你作為什麼來核算了。
如果是交易性金融資產不計入成本,沖減投資收益
如果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就計入成本。
其實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也是一種買入,就像你平時用現金買東西一樣的處理,只不過對價不是現金是實物罷了。
⑶ 為什麼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要以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計量,不用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計量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且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在發生補價的情況下,支付補價方應當以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加上支付的補價(即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
收到補價方,應當以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或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補價)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應當分別情況處理:
(1)換出資產為存貨的,應當視同銷售,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14 號——收入》按其公允價值確認商品銷售收入,同時結轉商品銷售成本。
(2)換出資產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換出資產公允價值和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營業外收入或營業外支出。
(3)換出資產為長期股權投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換出資產公允價值和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投資收益。
(3)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擴展閱讀;
在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情況下,不論是一項資產換入一項資產、一項資產換入多項資產、多項資產換入一項資產,還是多項資產換入多項資產,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准則規定了確定換入資產成本的兩種計量基礎和交換所產生損益的確認原則。
公允價值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同時滿足下列兩個條件的,應當以公允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公允價值與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1.該項交換具有商業實質。
2.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地計量。資產存在活躍市場,是資產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明顯證據,但不是唯一要求。屬於以下三種情形之一的,公允價值視為能夠可靠計量:
(1)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存在活躍市場。
(2)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不存在活躍市場,但同類或類似資產存在活躍市場。
(3)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不存在同類或類似資產可比市場交易、採用估值技術確定的公允價值滿足一定的條件。採用估值技術確定的公允價值必須符合以下條件之—,視為能夠可靠計量:
①採用估值技術確定的公允價值估計數的變動區間很小。這種情況是指雖然企業通過估值技術確定的資產的公允價值不是一個單一的數據,但是介於一個變動范圍很小的區間內,可以認為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
②在公允價值估計數變動區間內,各種用於確定公允價值估計數的概率能夠合理確定;這種情況是指採用估值技術確定的資產公允價值在—一個變動區間內,區間內出現各種情況的概率或可能性能夠合理確定,
企業可以採用類似《企業會計准則第13號——或有事項》計算最佳估計數的方法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這種情況視為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