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冠疫情期間,國家的哪些措施為人稱贊
國家採取宏觀調控的經濟手段,運用財政和貨幣政策刺激經濟增長,運用宏觀調控的法律和行政手段,推動和規范市場秩序。
加強國際疫情信息交流和研究合作,共同抗擊疫情。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樂觀,貨幣政策保持穩定適度寬松,監管政策持續靈活,體制機制改革長期持續深化。確保對國際產業鏈有重大影響的行業恢復工作和生產,降低中國對國際產業鏈的影響,增強上下遊行業的信任和可靠性。向國際社會承諾確保與全球安全相關的一些產品的供應鏈穩定,並為防疫材料的生產提供額外支持。積極支持日本和韓國的防疫工作,減少疫情對中國產業鏈上下游的影響。確保金融市場穩定運行,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推進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2. 銀保監局如何為金融機構提供更好的服務
合理安排營業網點及營業時間,保障基本金融服務和關鍵基礎設施穩定運行。對於臨時調整停業網點情況,應提前做好宣傳說明及客戶分流,並向我局對口監管處室進行報備。轄內機構總、分行(司)相關管理部門及業務條線應實行假期關鍵崗位帶班值班機制,確保及時響應並有效滿足城市運行必需、疫情防控必需、群眾生活必需及其他涉及重要國計民生等領域的配套金融需求。要全面加強對醫療及科研機構、疫情防控相關企業和一線醫護人員等方面的各項金融服務,積極主動對接,開通綠色通道,全力支持抗擊疫情。要高度重視因疫情暫時受困的行業、企業和人群,調整完善相關信貸、理賠政策,支持其戰勝疫情災害影響。
三、加強場所與員工管理
各銀行保險機構要認真落實上海市「三個覆蓋」「三個一律」等工作要求,做好員工健康監測和相關信息申報。要配置必要的衛生防疫設備,為大堂、櫃台、安保等一線崗位服務人員提供相關防護用品,落實辦公場所和營業網點的消毒、通風、體溫檢測等防控措施。要推動科技賦能,加大自助設備、網上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等服務渠道的宣傳力度,提升銀行保險服務的便捷性和可得性,減少人員聚集。要通過減少現場會議,鼓勵電話及線上溝通等各種方式,有效降低人員交叉流動帶來的疫情防控壓力。如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報告相關部門,並按照要求迅速採取相應防控措施。
四、推動形成行業合力
上海市銀行同業公會、保險同業公會要結合地方實際,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通過官網、官微加強防疫知識教育,做好政策宣傳,積極倡議和組織會員單位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要切實加強行業自律,維護市場秩序,嚴禁借機炒作、曲解政策、誤導銷售、同業詆毀、哄抬金融產品定價等行為,為本市廣大金融消費者提供一個安全、放心、衛生的金融消費環境
3. 疫情期間為深圳市南山區中小科技企業提供貸款支持的金融機構如何申請風險代償
一、政策內容。對2019年入圍南山區科技金融備案的銀行、擔保機構提供風險代償,鼓勵其為受疫情影響的區內中小科技企業提供貸款支持,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二、支持標准。貸款經南山科技金融在線平台備案,備案期間為2020年2月至5月;貸款類型為新增貸款、無還本續貸、貸款展期、應急轉貸等金融服務;申請代償的貸款項目符合國家銀保監會頒布的「不良貸款」分類標准,且該筆貸款利率上浮未超過國家同期貸款基準利率的50%(含);單筆代償比例不超過不良貸款本金部分損失的50%,單筆代償金額最高不超過300萬元。
三、申報流程。申請單位登錄南山區產業發展綜合服務平台,仔細閱讀申報通知事項,按要求填寫申請書,申請材料按順序裝訂,一式一份,A4紙正反面列印/復印,膠裝成冊並按要求簽字、加蓋單位公章及騎縫章提交至受理部門。
四、申報材料。風險代償申請書;新版「三證合一」營業執照復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證復印件;上年度納稅證明;貸款相關合同(綜合授信協議、貸款協議、擔保協議、借款借據等);將貸款劃入「不良」類的原始文件(復印件);顯示貸款「正常」(或「關注」)和「不良」的人民銀行徵信中心《企業信用報告》;擔保類貸款需提交擔保機構代償證明文件。
五。聯系方式。南山區科技創業服務中心:劉李靜涵,0755-26978511。
六、本措施自印發之日起生效,有效期至2020年5月31日。
4. 疫情期間那些還不上貸款的人該怎麼辦
疫情不結束,上班走不了,還貸又來了,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我相信有太多人面臨這種情況,只能祈禱疫情早日結束,看來不是工作需要我們,而是我們需要工作。
換不了貸款就會表現出一種恐懼和浮躁,所以此時更應該讓自己安靜下來,冷靜思考一下,貸款背後其實是一種對財商知識的缺乏和風險的管控,之所以換不了是因為大部分都是主動收入,需要工作才有收入,一個人必須學習財商創造被動收入。打造資產管理。學會防患於未然。
相信過不了多久在黨中央的領導下疫情就會過去,百廢待興,一切都會向著好的發展。我們的錢包也會慢慢的鼓起來。
5. 試述疫情期間貨幣政策的實施和對經濟的作用
貨幣政策要注重定向調控、精準調控。
一是加強貨幣政策、宏觀審慎政策與微觀版金權融監管三者的協調配合,推動資金更好地流入實體經濟。
二是適度通過結構性貨幣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特定區域、特定行業、特定群體的扶持。但這只能作為特殊時期的權宜之計,不能長期化、常態化使用。
三是要加強貨幣政策的預期管理與前瞻性指引,給予公眾信心和穩定的預期。四是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破除經濟與金融體制上的扭曲,並加快利率市場化的改革步伐。
(5)疫情期間給金融機構的建議擴展閱讀:
疫情下須重點提防的風險點
第一,經濟增速下行下,就業風險是最大的灰犀牛。2月製造業從業人員指數僅為37.9%,比2019年同期下降15.7個百分點,表明就業市場出現收縮。雖然不會造成大面積失業問題,但就業形勢明顯吃緊。
第二,當前物價的結構性上漲勢頭將進一步顯現,應謹防「滯脹」風險。可以預見,在疫情管控放鬆後價格將快速釋放。同時,不同行業和不同區域的復工復產進程不一致,也會導致供應鏈出現瓶頸,部分原材料價格快速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