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四大離岸金融中心有哪些
中國的四大金融中心分別是:香港,北京,上海,深圳
1、香港
首先,香港作為排名紐約,倫敦之後的第三大全球金融中心,又是中國最大的離岸金融市場,理應排在國內金融中心之首。
2、北京
四大金融中心排名第二的是北京,北京極其的剋制,早在上世紀90年代時,就明確將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規劃給了上海,甚至說看著上交所和深交所如火如荼,到後來將創業板劃撥給深圳,北京也無動於衷,僅僅是承接了新三板的差事。
3、天津環球金融中心
天津環球金融中心位於天津市和平區,海河開發第三節點,它是一座集336.9米世界級地標寫字樓、一座各國首腦首選下榻的超五星級聖·瑞吉斯酒店(即津門酒店)、兩座世界商業領袖入住的國際公寓、一座配套的服務式公寓和國際精品商業為一身的具有城市地標性的高端城市綜合體。
4、重慶環球金融中心
重慶環球金融中心,,位於中國重慶解放碑中央商務區中心。項目總佔地面積約為5,8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為204,700平方米。建築高度為339米,為西部地區第一高樓,重慶環球金融中心裙樓定於2014年1月開業,塔樓定於2014年年底完工,總體定於2014年交付使用。
(1)上海金融中心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金融的核心是信用,是保障,是健全完善,公平公正的制度及法律體系,而要在國際上站穩腳跟還必須具備世界主流國家的運行規則和資本的自由流動。
單就資本的自由進出和流動來看,內地的任何城市短期類都無法取代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這也就是說,在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中,如果在內地資本完全開放前,香港要是掉下來了,上來的也必然不是北上深,或許最得益的還屬新加坡。
香港並非一朝一夕成就今天的地位,金融規則的制定最早來源於英國。殖民時期,為了方便亞太區各個殖民地資本和貿易的統籌,香港金融中心的雛形便應運而生。
在90年代前,又因為全球產業鏈分工,亞洲四小龍迎來了高速的發展,香港自然也不例外,在這段期間,香港產生了一大批不錯的上市公司,香港的金融業也迎來了騰飛。
而後隨著香港的回歸,一國兩制又很好的保留了香港金融中心的根基,不僅如此,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國際資本也需要對當時封閉的中國進行資產配置。
怎麼可能一樣呢?
給你掃掃盲(純屬娛樂,請勿對號入座)
先到最大的購書中心買本最便宜的關於股票的書看看
順便看看你以後可能會遇到的現象:
開戶:不要遠程開戶,會後悔死你的。
1:全國各地都可開戶,帶上身份證,帶個存摺(不帶新開一個也行),會寫自己名字,114查你附近的交易所,找一家免費開戶的公司進去,大嚇一聲:開戶,問三個問題,開戶收錢不?最低傭金多錢?其它亂七八糟的還收不?一切搞定,(網上交易要開通電子銀行).
2:存錢並把錢用銀證轉帳到證券帳戶,並搞清楚買賣股票是要交稅的(千分之一單向),還要交過路費的(千分之三以內雙向的傭金),有的市場還收管理費的(一塊一次),如果投入資金500塊左右,建議直接買點補葯補補腦,就不用入市了,如果用全部儲蓄和借的錢炒股,建議直接找塊豆腐撞死,免得以後還要四處找豆腐。
3:可以在大廳委託,也可電話或網上自助委託,除了大廳交易,其它都不受地域限制,在哪都可委託。
操作
1:買進ing...
2:買進ing...
3:買進ing...
4:每天孜孜不倦的學習解套原理
5:終於有一天開竅了:割肉
6:割掉的股放量大漲
7:後悔中......(N天)
8:忽然有了做短線的勇氣,追高買入
9:站在高高的山頂,嘴裡哼著:我站在48塊之巔
10:繼續孜孜不倦的學習解套原理
11:再次升華,悟出:補倉
12:一次次的補倉中...
13:經過n年的等待,終於解套
14:賣掉後股價一飛沖天,傻眼中...
15:急不可耐的進入前3項,追高買入+被忽悠買入+抄底買入(不知道底下還有底),由第4項開始循環ing..
Ⅲ 國內九大金融區是哪些
國內九大金融區是:
1、上海金融中心
早在20世紀30年代,上海就被世人公認為世界的遠東金融中心,亦以發達的金融市場著稱。1992年,中國政府提出了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戰略任務,並將此作為一項國家戰略予以實施。計劃在2010年基本建立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框架,2020年完全建成區域性金融中心。
2、北京金融中心
北京作為中國的政治中心與決策中心,今年也首次明確提出要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中心城市。
3、天津金融中心
作為與北京相鄰的沿海直轄市,天津與其他城市相比有著更多的發展機遇。在「加快開發開放天津濱海新區」被納入國家戰略後,天津已明確提出建設區域金融中心,其重點是設立全國性非上市公眾公司股權交易市場。
4、深圳金融中心
深圳金融發展的總目標是:建成「三有體系」,即建設一個能有力支持深圳經濟發展、能有機配套深圳產業結構、能有效防範化解風險的金融體系;打造「四個中心」,把深圳建成產業金融中心、金融創新中心、金融信息中心和金融配套服務中心。
5、重慶金融中心
重慶是中國西部惟一的直轄市,也是惟一擁有長江黃金水道、能江海聯運的西部城市,在中國具有承東啟西、左右傳遞的區位優勢。 重慶最現實、最有潛力的兩塊是產權交易中心和票據中心,該市期望將其做成西部地區乃至全國都有名氣的中心。重慶表示未來將致力於建設要素市場,並計劃大力發展信貸、貨幣、證券、保險、外匯、黃金等諸多市場。
6、大連金融中心
大連是東北地區金融機構種類最全、密度最大、開放度最高的城市。大連擁有金融機構75家,其中,銀行40家、保險公司26家、證券公司2家、期貨公司7家;大連也是東北地區外資金融機構最多的城市,有23家外資金融機構;大連商品交易所是中國三家商品期貨交易所之一,期貨交易品種由2002年的2個發展到目前的7個;同時,大連還是東北地區主要的外匯結算中心和惟一的外匯交易中心,外匯交易額、結算總額、國際收支總額均占遼寧省全省的三分之二以上。
7、武漢金融中心
目前武漢地區擁有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24家,保險公司30家,證券經營機構74家,上市公司35家,企業財務公司4家,信託投資公司2家,已經形成了銀行、證券、保險、信託、財務公司等各類金融機構並存的多元化格局。 武漢建設區域金融中心的定位是:立足湖北輻射中部,做中部的金融中心。
8、西安金融中心
西安作為歐亞經濟論壇的永久會址和「現代絲綢之路」的起點,通過亞歐大陸橋連接著中國東西部,在亞歐大陸橋上,西安是最大的金融中心城市。作為西北貿易中心的西安,其金融資源基礎在西北地區各城市中也是最好的。
9、杭州金融中心
在長三角16個城市中,杭州的金融總量僅次於上海,位居第二。目前,杭州共有各類金融機構200餘家,境內外上市公司60餘家,在證券市場上形成了聲譽顯赫的「杭州板塊」。 杭州提出將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建立區域性票據交易中心,組建杭州產權交易所,擴大創業投資基金,設立產業投資基金,推動企業上市。
Ⅳ 平安國際金融中心是國企,上市公司嗎
平安國際金融中心是大廈,也就是樓的名字,不是企業,更不是上市公司!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於2007年3月1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601318,簡稱:中國平安,主營業務:以保險業務為核心的,以統一品牌向客戶提供包括保險、銀行、證券、信託等多元化金融服務。
公司股權結構較為分散,不存在控股股東,也不存在實際控制人。
(1)深圳
中文名稱:平安國際金融中心(平安集團旗下的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稱:PINGAN IFC
建設地點:深圳市福田區01號地塊,益田路與福華路交匯處西南角。
建設單位: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設計單位:CCDI
承建單位:中國建築一局(集團)有限公司
開工時間:2011年11月15日
竣工時間:2016年3月18日
總用地面積:18931.74㎡。
建設用地面積:18931.74㎡。
總建築面積:460665.0㎡,其中計容積率面積:388679.0㎡,不計容積率面積:71986.0㎡。
規定容積率:20.00
調整容積率:20.53
建築基底面積:12305.63㎡。
塔頂高度:660米。
主體高度:597米。
建築層數:地上118層,地下5層。
結構形式:帶外伸臂的混合結構。
設計年限:50年
(2)北京
北京平安國際金融中心位於東三環燕莎橋西北角,東三環北路8號。總建面219,351平米,地上176,860平米,地下約42,491平米,地上24層,地下3層,建築高度147.5米,為燕莎三元橋商圈最高建築。由兩棟國際甲級寫字樓、時尚商業中心及一座威斯汀酒店組成。東區臨三環路一側為67600平方米的超五星級酒店,西側為89,000平方米的5A級寫字樓,另有近30819平方米的國際知名品牌專賣店的商業面積。地下車庫設800個車位。
Ⅳ 上海證券交易所門前有銅牛嗎
上海證券交易所門前有銅牛。
上交所兩年前在自己的大門口復制了一尊「華爾街銅牛」,這只銅牛名為「東方神牛」,體重高達6000公斤,比美國紐約「華爾街銅牛」重了近一倍。
不過「華爾街銅牛」一直在室外安放,而「東方神牛」卻被放置在上交所一樓大廳。上海黃浦金融中心一負責人當時表示,希望這座牛像能夠「在經濟不確定之際為中國人民帶來信心和好運」。
上海證券交易所是國際證監會組織、亞洲暨大洋洲交易所聯合會、世界交易所聯合會的成員。經過多年的持續發展,上海證券市場已成為中國內地首屈一指的市場,上市公司數、上市股票數、市價總值、流通市值、證券成交總額、股票成交金額和國債成交金額等各項指標均居首位。
(5)上海金融中心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上海證券交易所地位前景
經過多年的持續發展,上海證券市場已成為中國內地首屈一指的市場,上市公司數、上市股票數、市價總值、流通市值、證券成交總額、股票成交金額和國債成交金額等各項指標均居首位。
截至2008年年底,上證所擁有864家上市公司,上市證券數1184個,股票市價總值97251.91億元。一大批國民經濟支柱企業、重點企業、基礎行業企業和高新科技企業通過上市,既籌集了發展資金,又轉換了經營機制。
邁入新世紀後,上證所肩負著規范發展市場的艱巨任務,也面臨著進一步推進市場各項建設的良好機遇。
憑借一流的硬體設施和浦東優越的區位優勢與強大輻射力,憑借上海經濟良好發展勢頭和特有的龍頭效應,憑借國企改革和金融中心建設對上海資本市場的積極推動,上證所將按照堅定信心、加強監管、保持穩定、規范發展的思路。
Ⅵ 與國內其他城市相比,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有哪些優勢
國務院正式批復上海加快建設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金融中心,具有政府的大力支持。
地理位置優越,臨近大海,交通便利,有深厚的經濟基礎,上海也是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和遠東最大的貿易中心之一。
基礎條件好, 上海已建立起包括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託公司、期貨公司、金融租賃公司、貨幣經紀公司、票據業務中心等在內的類型齊全的金融機構體系、金融機構、人才、環境與管理,從國內城市目前的現狀來看,上海最有條件。
上海是我國綜合城市實力最強的市,是我國第一大城市,是我國最大的工業基地,是我國最大的外貿港口,是我國最大的商業城市。
上海是我國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國際化大都市、全球重要的經濟和貿易中心。
Ⅶ 上海會成為超越香港的金融中心嗎
小編2005年在上海浦東機場參加香奈兒所辦的時裝秀的時候,小編和來上海參加活動的記著們聊過,如果以後的大型品牌舉行活動都來上海的話,香港的時裝之都的稱號會不會被上海取代。當時大家參加完那場香奈兒的時尚時裝秀之後都心裡暗暗放心,因為本來是時裝秀的最重要的first row被莫名其妙的人群和不知道什麼才叫盛裝出席的明星們占據,最謠言的還是香港過來的潮人,數量雖然不多,但還是全場焦點。那時候的上海說到底還是硬體達標而人文環境和市場成熟不夠。
上海的金融業起步晚,發展卻比較快,上海近些年的全球金融指數從20期的第十六慢慢爬升到二十二期的第六,最後到第五位,兩年時間進步了十幾個名次,可謂是踏步如飛,成就巨大。隨著這些年上海改革不斷的深化,制度方面的福利繼續釋放開來,隨之附著的巨大的內陸市場,未來上海金融也發展潛力也很大,超過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也是指日可待的,當然還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和堅持,以及國家經濟大趨勢下的推動。
Ⅷ 成為金融中心要具備什麼條件
一、交易的完整性
許多人以為金融中心就是交易各項資產的市場,其實不然。現代金融學認為,在任何時候描述一項資產都需要兩個指標:當前價格和未來的不確定性。價格是在大多數交易所中常見的,比如:股票價格,期銅價格,房產價格等等。但是價格僅僅是問題的一半,我們還需要通過交易的方式,讓市場表達出投資人對於某項資產未來不確定性的判斷。這就需要更高級別的交易所,比如美國紐約和芝加哥的衍生品交易所。這些交易期權的市場和紐約證券交易所一起,構成了紐約金融中心的地位。
任何一次交易,在完成的瞬間都會同時影響該資產的價格和風險。因此,只有一個單獨的標價資產價格的市場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知道市場在目前價格水平上對該資產未來不確定性的判斷。這個判斷往往就體現在該資產的衍生品的交易中。有了這兩個數據指標之後,才能討論金融中心的問題。
對於金融中心來說,交易的標的物不僅僅是資產,還有風險。我們把資產及其捆綁在資產上的風險分離開來,分別交易,實現了交易的完整性。上海稍早時候設立金融期貨交易所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但這還只是序曲,不是完整的樂章,金融期貨交易所即將掛牌的是股指期貨,而股指期貨本身並不能表達資產的風險,因為還沒有實現風險和價格的剝離。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並不擔心新加坡交易所推出的A股期貨交易,那隻是一個跟蹤性的指標,而不能成為指數。我們應該大張旗鼓地在本土的金融期貨交易所內設立更多的期權品種,這樣才能使各路投行創造出極具想像力的新金融工具和品種,進而實現交易的完整性。這是邁向金融中心的第一步。
二、交易的便利性
要成為金融中心,還必須向投資人提供各種交易工具,幫助其實現「全過程,全對沖」的目的。投資人來市場不僅僅是投資購買資產,也是來規避風險的,作為金融中心的市場應該能夠向投資人提供各種交易工具,比如:煤炭、石油、農產品、金屬、國債期貨等等,幫助其方便地構建自己的交易策略,組合頭寸。一句話,各路投資基金就相當於建築設計師,你給設計師們盡可能多地提供各種建築材料,就能夠幫助他們發揮創造力,打造出多彩多姿的建築。千篇一律地供應水泥,市場怎麼能走向繁榮呢?
三、交易的透明性
緬甸玉石市場肯定成不了金融中心,因為那裡擺放攤位的商人都喜歡出售未經過打磨的原石。買家必須有足夠的鑒別能力和額外的運氣,才能買到含量高的翡翠。如果這個市場上出售的大多數原石裡面都含有高品味翡翠的話,賣家肯定都把原石打磨得乾乾凈凈,顯現出真材實料的翡翠。出售原石的目的,就在於讓大多數石頭掩蓋在「翡翠預期」之下,賣出一個好的價格。這樣的市場缺乏信息的透明性。一個完善的金融中心,各個上市公司,各個機構和媒體都應該主動披露自己的相關信息,就像打磨過的玉石一樣,這樣才能讓自己獲得市場的合理定價。那些信息披露不充分的公司,股價一定很低,因為這僅僅是一塊具有預期的原石,而不是真正的翡翠。
我們不要羨慕紐約市場能夠對中國去那裡上市的公司給出200倍市盈率,也不能指責紐約的投資人已經失去了理智,或者中國的投資人太過於謹慎。這些現象背後的關鍵原因是我們的信息披露不夠充分,所以,那些真正的好公司,相信自己是翡翠的優質企業,為了得到一個更高的定價,紛紛去紐約上市,因為一個符合它們資產質量和競爭能力的定價對於企業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相應地,那些質量不高的「原石」則往往喜歡治理不完善的市場,在這里它們可以在「翡翠預期」的掩蓋下,把石頭賣出高價。所以有些新興市場市盈率非常低,但這並不意味著這些公司的價格便宜,而是說明這個市場的信息披露比較差。
總之,在這三個目標實現之前,我們構建金融中心的任務就沒有完成。有人說,構建金融中心就是要吸引大型藍籌股上市,其實這是形成金融中心之後的結果而不是動因。我深切希望中國的各個城市都一起發力,並形成合力,構建一個完善的中國金融市場,這樣我們才有足夠的底氣和磁力,能盡最大可能吸引優秀的企業和優秀的投資人來中國市場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