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金融創新的本質的提綱
隨著金融行業信息化的不斷深入,用戶對金融行業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特別是在線的需求,比如網上銀行系統,客戶要求實時訪問要達到24×7的密度。用戶不斷需要以更新的方式來使用金融行業的服務,業務服務的創新成為關鍵詞。
技術的復雜度日益成為CIO們部署戰略的障礙。「當我們與全球主要大客戶的CIO們交談時,他們的訴求是如何降低風險、提高部署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提升創新能力」,惠普亞太及日本地區軟體及解決方案事業部雲計算戰略市場部資深專家Paul Schroeter在接受51CTO記者專訪時談到:「然而在變革的過程中,IT部門發現了這其中的共通性,一是應用組合的規模越來越大,二是系統自身的復雜度在提升。對原有應用程序的修改和新應用程序的添加都會導致最終可靠性和系統質量的下降。」
惠普希望通過幫助金融機構管理並改變相關的IT技術環境、優化技術成效,來實現利用IT進行業務創新。「首先,我們對於金融行業共同面臨的問題有清晰的認識,可以看到的是金融行業整體的變化,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監管條例也在變化之中。從全球范圍來看金融服務業對安全性的需求越來越多」,Paul Schroeter談到:「金融行業現在是30%用於創新,70%用於維護。惠普希望幫助他們實現比例的對調,即70%的資源用於創新。」
應用變革
應用變革是為客戶提供一個適中的應用組合架構,或者是應用組合的尺寸,來最大化相關的利益。「可以理解成為當我們新加入一個應用程序時,不會對系統產生額外的風險和負擔」,Paul Schroeter同51CTO的記者分享道:「結構評估是指我們首先要對現有的應用組合進行部署情況的調研,通過這樣的篩選和普查我們可以知道哪些應用組合或者哪些業務對我們的關鍵業務是有支撐作用的,哪些是不再需要可以取消的。通過進一步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哪些應用組合可以加強,哪些可以更新換代滿足更高的需求,哪些是需要淘汰的。通過這樣的方式進入計劃階段,我們才能把評估的結果付諸實踐。
隨後對系統進行精簡、高效化、扁平化的處理,把需要的功能加強,不需要的功能淘汰。當然,數據的准確性和完整性也很重要,如果缺失了數據,那麼無論多麼有創新能力的應用最終也將流失客戶。所以對重要數據一致性的保存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保證應用程序更新換代過程中不會導致有價值的數據流失,」Paul分享道:「當產生新的應用組合時我們就要對它進行管理,這就涉及到要對統一性、完整性的管理。這一整套過程能保證金融服務行業對客戶需求的滿足將會有很高的准確度,而不會產生過多的風險。」
㈡ 金融營銷的本質是什麼營銷
金融的本質就三句話:
一、為有錢人理財,為缺錢人融資
二、「信用」、「杠桿」、「風險」
三、金融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
金融是天使,它可以幫需要錢的人弄到錢,也是魔鬼,它讓有錢人更有錢,窮人更窮。
金融的本質說穿了就是:為有錢人理財,為缺錢人融資。金融以增值為目標、以杠桿為手段、以信用為基石、以風險為邊界,這四點相互作用,形成一個大的動作系統。金融是為實體服務的,可以天馬行空,但不能虛無縹緲。金融一旦脫離實體節奏,就會進入泡沫階段,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搞好了,全盤皆活。
*回答來源鏈接:https://zhuanlan.hu.com/p/46706407
以上就是《金融營銷的本質是什麼營銷》的全部內容,感謝閱讀,希望對你有幫助!
㈢ 為何要堅持立足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
據報道,11月17日央行發布《2017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報告明確下一階段主要政策思路,應該立足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本質要求。
加強對企業債務風險、銀行資產質量和流動性變化情況、房地產市場、互聯網金融、跨境資金流動、跨行業跨市場風險等領域的風險監測和防範,按照產品類型而非機構類型統一規則,減少監管套利,按照穿透性原則強化宏觀審慎管理和功能監管,實現監管全覆蓋。
加快完善存款保險風險監測和早期糾正機制,充分發揮存款保險市場化風險化解機制的作用。積極規范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完善市場運行規則,健全市場化、法治化違約處置機制。堅持綜合施策,有效處置金融風險點,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希望金融行業可以促進實體經濟的快速發展!
㈣ 金融行業的業務需求具體有哪些
面向銀行、證券、保險、基金、資產管理等企業和信息技術企業、研究與投資機構,專為客戶提供管屬理運營診斷、業務流程優化、信息化戰略規劃、信息化架構和實施規劃、信息系統工程設計、信息系統產品選型、信息工程造價咨詢、信息化全程顧問咨詢,以及為企業提供IT治理、業務持續管理、IT服務管理等專業咨詢服務。
大概是這些吧.
㈤ 用戶對金融的三個基本要求是什麼
金融結構理論(Financial Structure Theory),金融結構理論是研究金融發展問題的最早和最有影響的理論之一,其創立者和主要代表人物是出生於比利時的美籍經濟學家.
戈德史密斯認為不同類型的金融工具與金融機構的存在、性質以及相對規模體現了該國的金融結構。金融發展是金融結構的變化,通過對一國金融結構的剖析就能掌握該國金融發展水平和金融發展趨勢。
金融相關比率
金融相關比率的變化反映了金融發展的基本特點,即金融上層機構與經濟基礎結構在規模上的變化關系。相對於國民產值而言,金融相互關系的密度越高,金融相關比率越高,可以預期隨著經濟的發展,金融相關比率會上升並作為衡量經濟發展階段的一個尺度;金融機構的金融資產佔全國金融資產比率反映了儲蓄和投資機構化的程度。這個比率越高,說明通過金融機構間接儲蓄的份額就越大於直接儲蓄的份額;金融機構在全部資產中的份額變化說明了儲蓄過程中銀行體系地位的變化,即新金融機構的產生以及現有機構在增長率上的差異。金融相關比(FinancialInternationalRatio-FIR)的計算公式:
符號說明:
r--裁截比率,表示截止時間;相關書籍儲蓄,擺脫自身儲蓄能力的限制;另一方面為儲蓄者帶來增值,使得儲蓄不僅是財富的貯藏,還能增加收益。正因如此,無論是儲蓄者還是投資者都能接受金融活動帶來的社會分工。這種角度的分析主要適用於工商企業、家計部門和政府等非金融經濟單位發行的債券、股票等初級金融工具而言的。資源配置的優化。戈德史密斯認為金融機構對經濟的引致增長效應就源於對儲蓄者與投資者資金供求的重新安排。金融機構的介入使投資和儲蓄的總量超出了儲蓄者和投資者在不存在金融機構時的直接融資總量,而且金融機構能更高效率地在潛在投資項目之間進行資金分配,以提高邊際收益率。這種儲蓄的再分配反映了金融機構經營的效果,它對經濟增長與展所產生的引致增長效應比金融上層結構的業務經營對儲蓄和投資總量所產生的效果更有意義。
發達金融機構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是通過提高儲蓄、提高投資總水平與有效配置資金這兩條渠道來實現的。金融結構越發達,金融工具和金融機構提供的選擇機會就越多,人們從事金融活動的慾望就越強烈,儲蓄總量的增加速度就越快。在一定的資金總量下,金融活動越活躍,資金的使用效率就越高。因此,金融越發達,金融活動對經濟的滲透力越強,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就越快。注重金融工具供給和強調金融機制的正常運行是金融結構理論的核心,也是金融自我發展及促進經濟增長的關鍵所在,這一觀點被後來的金融發展理論所繼承。
金融發展的內在路徑
戈德史密斯認為,不同類型的金融機構的存在是不容質疑的,任何近期的國民收支平衡表的比較都足以表明各國在金融相關比率水平、全部金融資產中金融機構資產的份額、金融工具之間的關系以及國民生產總值中金融工具的規模、金融機構資產在銀行、保險公司等其他機構中的分配中存在巨大差異。他通過數量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證明了"只有一條主要的金融發展路徑。這條路徑的特點是:金融相關比率、金融機構在全部金融資產中的份額、銀行體系的地位都具有某種程度的規律性,只有在為戰爭融資或通貨膨脹時才顯示出規律性的偏差。在這條道路上,不同國家在不同日期從這條道路上起步,不同日期有兩層含義,即從不同日歷年度起步或從不同的非金融經濟發展階段起步。沿著這條路徑。各國有不同的發展速度,這一速度仍然包括日歷的和經濟發展階段的涵義,但各國偏離這一路徑的程度很小"(戈德史密斯,1969)。
㈥ 金融的本質是什麼
眾所周知,金融行業是一個「多金」的行業,但凡有人在金融圈混,我們都會覺得他自帶「光環」。
這是為何呢?因為大部分人不懂金融。因為稀缺,所以信息不對等就會存在,而賺錢往往來源於比別人更早一步地獲取信息。因此,我們可以不投資不理財,但我們必須懂點金融常識。
銀行利息
一位富豪到華爾街銀行借了5000元貸款,借期為兩周,銀行貸款須有抵押,他用停在門口的勞斯萊斯做抵押。銀行職員將他的勞斯萊斯停在地下車庫里,然後借給富豪5000元。兩周後富豪來還錢,利息共15元,銀行職員發現富豪賬上有幾千萬美元,問為啥還要借錢?
富豪說:15元兩周的停車場,在華爾街是永遠找不到的。
無利潤投資
請舉例說明,什麼叫無利潤投資。經濟學教授提問。
「帶自己的妹妹出去玩。」一個男學生答道。
先後原則與分開總計
一次撿75元,和先撿50後撿25,選哪個?
一次丟75元,和先丟50再丟25,選哪個?
實驗證明,絕大多數人選分開撿75元,一起丟75元。
這就是經濟學的快樂痛苦原則:n個好消息要分開發布;n個壞消息要一起發布;一個大的壞消息和一個小的好消息,分別公布;一個大的好消息和一個小的壞消息,一起公布。
資源配對
假如把男人、女人分為ABCD四種優秀程度,那現在的現狀就是,A男想找B女,B男想找C女,C男找D女,所以D男就剩了。
反之,女人方面卻不同,即是,ABCD女都想找A男。最後結果是剩下A女和D男。
比較效用
經濟學中有個公式:幸福=效用÷期望值。
比如,你的男朋友因為工作出色,老闆私下給了1000塊作為獎勵,這時,如果你的期望是他可以給自己買一個10000塊的包,那麼1000除以10000,幸福感只有0.1。但如果你的期望是,讓男朋友請自己吃頓200塊的西餐,那麼1000除以200,幸福感就是5。
金融很殘酷
如果要給「文藝青年」找個反義詞,最恰當的就是「金融青年」。
金融青年
如何理解這句話呢?
從明天起,我要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喂馬劈柴、周遊世界。從明天起,我只關心身邊的親人、愛人和友人。
這一切的前提都是:有一所房子,有一所房子,有一所房子……
關於房子,如果能用「金融思維」去看待它,那麼當年你就不會如此迷戀高曉松的那句「不買房、買夢想」的話了。
中國住房改革後,房子實際上已經成了一種金融產品。很多人之所以認為中國
㈦ 金融到底是什麼 說說金融的本質
你可以看下翟山鷹的金融生態圈的視頻就明白,土豆網上就有 ,希望可以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