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賓士汽車金融公司被罰80萬,難道真的是管理有問題嗎
9月11日,中國銀保監會官網發布一份北京銀保監局作出的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公開表顯示,梅賽德斯-賓士汽車金融有限公司因存在「對外包活動管理存在嚴重不足」,違反了《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條,於9月2日被北京銀保監局給予合計8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
新華網4月15日報道,對於媒體熱議賓士女車主被收取「金融服務費」問題,中國銀保監會高度重視,已要求北京銀保監局對梅賽德斯-賓士汽車金融有限公司是否存在通過經銷商違規收取金融服務費等問題開展調查。銀保監會表示,將根據調查情況依法採取必要的監管措施,切實維護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㈡ 新華社三問P2P:當前新形勢怎麼看
近年來P2P行業的過期增長現象、平台退出的增加以及部分借款人惡意逃債的現象並不可怕。P2P產業作為傳統金融業的補充,可以覆蓋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無法提供金融支持的領域。有關各方應正確看待產業由過去向新轉變的發展過程。
「這輪行業變化恰恰讓披著普惠金融和P2P外衣的問題平台加速退出市場。」小額信貸網路的創始人姚紅認為,近年來,P2P行業正在積極地移動。實現了健康、可持續的發展方向,一些大型平台藉助大型互聯網數據和其他技術手段,提高了風險控制能力。許多平台依靠科技手段發展成為新的智能企業。
㈢ 如何藉助互聯網金融讓民間投資陽光化 新華網
當前,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處在一個非常關鍵的時刻。2013年被譽為互聯網金融元年,互聯網金融一詞幾乎寄託了普惠金融的希望和夢想,各種金融模式創新在「互聯網+」行動中一路高歌猛進,互聯網金融愈發受到關注。斗轉星移,如今的形勢與三年前大不一樣,今年年初以來,一些人誤認為互聯網金融是非法集資的溫床,甚至直接認為其就是集資詐騙。自2015年7月18日央行等十部委發布《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來,終結互聯網金融野蠻生長的法治化、規范化舉措正在逐步落實中。全國上下正在部署和舉行一場聲勢浩大的打擊非法集資、互聯網金融風險整治行動。互聯網金融發展到了最艱難的時刻,恰恰在這一時刻危中有機,否極泰來,互聯網金融迎來歷史性的轉折點。
鼓勵民間投資:互聯網技術需介入民間融資監管
面對民間投資出現下滑的現象,最近,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發布兩個文件成為轉折點,一個是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促進民間投資有關工作的通知》,另一個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意見》。這兩份文件從標題上看似乎與互聯網金融沒有關系,但是如果回顧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歷程,我們就會看出這兩個文件與互聯網金融的未來有著莫大的關系。
無論對於地方財稅和就業保障的增加,還是對於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的發展,民間金融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拉動作用。
10多年來,民間投資成為大力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引擎。以前,民間投資被稱為民間金融、地下金融、非正規金融,因為政府無法監測到這些民間投資的狀況,因此其也被稱為未監測金融。人民銀行曾經試圖對民間投資、民間金融進行監測,在溫州開展一些試點,但是比較困難。
如何讓民間投資有關的資金數量和流向得到監測?我們認為,不能總是在後端出現非法集資問題後才進行危機處置或者打擊。埠要前移,讓互聯網技術介入進來,從融資開始環節就把有關信息採集到手,並且不斷地累積、匯總,進行統計分析,讓民間投資從「地下」進入「地上」,使其陽光化。如在溫州、鄂爾多斯等地促進民間借貸陽光化試點,成立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通過登記的方法讓政府獲得民間借貸、民間投資數據,開展監測、預警等工作。
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是溫州金改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國互聯網金融進入公眾視野的窗口。民間借貸數據的採集登記不能僅靠紙質的材料,而要用信息化的手段,要用軟體來進行數據的管理,要用網路進行數據的傳輸,要用IT技術來進行監測等。於是溫州、鄂爾多斯等地正引入P2P平台,開展民間金融陽光化、規范化和專業化嘗試。此後,民間金融又慢慢升溫,也推動了民營經濟的發展。
偽互聯網金融平台攪局:根源是技術創新不足
中國互聯網金融從余額寶2013年橫空出世開始得到蓬勃發展,因為金融市場需要激發「草根」創新,形成「鯰魚效應」,推動中國金融變革。但是,許多互聯網金融企業並沒有真正的技術創新支持,大多數是原來做民間金融的人,過去做民間借貸、小貸公司甚至做高利貸的人,換了一個馬甲,都來做所謂的互聯網金融。
這三年來,互聯網金融曾經被視為中國民間金融轉型升級的一個希望,但是由於偽互聯網金融平台攪亂了這個市場,引起很多人的恐慌,也引起了市場的紊亂。這時候進行一場打擊非法集資和整治互聯網金融風險的行動是有必要的。
這一輪打著互聯網金融名義的民間借貸危機,本質上仍是技術創新不足導致民間金融風險的重演,而不是互聯網金融帶來的新風險引發的危機。我們仍然需要繼續推進互聯網金融的創新和改革,才可能擺脫過去周期性地陷入非法集資、集資詐騙的困境。值得憂慮的是,民間借貸的投資人依然沒有在市場教育中真正成熟起來,他們熱衷於新的標簽,追逐著新的熱點。
當這一輪互聯網金融被污名化,甚至被妖魔化之後,一些平台又開始換一個新的馬甲,貼一個新的標簽,叫做「金融科技」(Fintech),投資人又開始追捧Fintech,出現了以區塊鏈為核心的所謂的新一輪Fintech熱。我們希望民間金融的投資人珍惜這一輪所繳「學費」換來的經驗教訓,更加理性、負責和更有風險意識。
整頓生態環境,清理金融「雜草」和「老鼠屎」
過去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積累了很多寶貴的經驗,並形成了良好的金融基礎設施框架。通過打擊非法集資和專項整治行動,清理金融生態環境的「雜草」和「老鼠屎」,中國互聯網金融還是能夠繼續往前走。
首先,互聯網金融的技術創新,從模仿引進已轉向自主創新。這幾年,全球技術創新越來越同步化,移動互聯網讓中國和美國幾乎沒有距離感,我們幾乎可以同時跟進最新科技的發展。雖然「互聯網金融」產生了很多誤會和爭議,但是「金融科技」這個新詞在接力探索。互聯網的技術創新,正在夯實中國金融變革的基礎設施,尤其是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和人工智慧等技術應用在金融領域正逐步深入。
其次,我國金融消費者經過這一輪市場教育逐漸走向成熟。他們處在這個金融生態環境中,並且被危機打醒,應該會吃一塹長一智。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讓每個人都有了更快捷的學習方式,金融教育有了普及的方法。以前我們要到課堂上去上課,現在通過微信就可以學習,金融消費者能夠更快掌握金融常識。現在最需要的就是風險的教育,金融消費者要知道投資有風險,不管是股市、債市、房市還是民間金融與互聯網金融,都是有風險的,要懂得承擔自己的責任和具有風險控制能力。
再次,互聯網金融行業現在正在進行一輪洗牌。從「草根探路」到「大佬圍獵」,現在基本上以大佬為主。銀行也紛紛聲稱自己是互聯網金融,證券、保險、信託等也在發力。這些傳統金融機構使用互聯網手段進行產品設計、市場營銷乃至組織變革等。傳統行業的大佬,如海爾、萬達等正紛紛轉型升級,產業鏈延伸到金融領域,設立互聯網金融公司和平台,布局互聯網金融生態,互聯網金融在經過這一輪洗牌之後,在2016年進入互聯網金融行業的這些大佬,可能是未來的勝出者,可能會後發先至。
最後,互聯網金融的行業自律與監管。目前,行業內除了有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和各省、市互聯網金融有關協會,還有像互聯網金融千人會俱樂部這樣的非官方組織以及學術社團和產業聯盟等。對於形成行業規則,應有一種發現機制、演進機制,不能只靠政府來制定規范。通過行業公約、行業標准引導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是檢驗行業組織能力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2015年發布的《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已經明確了監管機構的部門分工,找到已有各種模式相應的監管機構和責任主體,對於行業奠定金融基礎設施的軟環境非常關鍵。
互聯網金融迎來歷史性的轉折
雖然互聯網金融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良莠不齊甚至網路貸款行業危機爆發等問題,特別是當前打擊非法集資和整治互聯網金融風險的行動讓很多人感到困惑:為什麼我們還要繼續看好互聯網金融?為什麼說互聯網金融迎來了歷史性的轉折?
第一,互聯網金融的所有優勢到現在依然還有發揮的空間。尤其是以2013年為節點,中國進入一個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新時代,移動智能手機成為我們每個人手中連接和進入互聯網世界的介面、入口,國家及時地把握住了這個歷史性的機會,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在國家「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中,就明確把「互聯網+普惠金融」列進這個計劃之中,「互聯網+」的空間有非常大的想像力和實際市場價值,互聯網金融現在還處於早期探索階段,「互聯網+」的巨大潛力依然沒有被完全挖掘出來。
第二,互聯網金融推動民間金融轉型升級的任務還沒有完成。現在很多偽P2P和所謂「線下P2P」被關閉,但又繼續躲到地下終端,他們不再披P2P的馬甲,不再披互聯網金融的馬甲,繼續開展所謂線下理財和民間借貸,但這是一種歷史的倒退。所謂線下理財、「線下P2P」等卸掉互聯網金融這個馬甲之後也存活不了多久。就像過去3年間,互聯網金融把小貸公司擠壓得幾乎沒有擴張空間,小貸公司在2015年已經呈現下降趨勢。因為互聯網金融的大潮已經告訴人們,未來的趨勢必然是基於互聯網來開展業務。推動中國民間金融轉型升級,依然要使用互聯網思維、方法和技術。
第三,國家要打造經濟社會的新引擎、新動能,必須要有新的金融模式、金融業態。尤其是要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沒有小而美的小微金融的支持,創業者只能停留在幻想階段。要轉型升級尤其是開展「雙創」,需要互聯網金融的支持,因為互聯網金融可提供更多的直接融資方式,提供更快捷的小額資金支持,這是傳統金融多年來無法實現的目標。互聯網金融的作用依然值得繼續探索和發揮。
互聯網金融的下半場: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最近央行頒發了一批企業徵信牌照,銀監會等部委出台「十三五」專項規劃,進一步夯實了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金融基礎設施和外部環境。在中國從事互聯網金融始終不能忘記:使傳統金融沒有覆蓋的人群能夠享受到金融服務,向傳統金融沒有服務的區域提供金融服務。現在,傳統金融機構也在做普惠金融工作,把業務的資金額度往小了做,門檻往低了做,區域往基層做,這是一個大的方向。如果他們能夠做到以上要求,中國的互聯網金融就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現在是互聯網金融發展一個否極泰來的轉折點,行業發展的利空基本出盡,我們已經基本確認互聯網金融已經觸底,即將開始反彈進入一個上升通道。互聯網金融的下半場應該「不忘初心,繼續前進」,通過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探索服務實體經濟、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方式,逐步實現普惠金融的目標。
㈣ 新華社金融信息交易所的意義
全球金融信息領域首創的交易所——新華社金融信息交易所18日在北京開業。從今天起,它將填補全球金融信息領域交易所的空白,與全球領先專業機構合作,共同組織金融信息產品、文化創意產品、新媒體新聞信息產品與廣告產品交易服務,提供技術專利轉讓與商務信息咨詢等服務,助力信息化時代我國金融業騰飛。
這一創舉吸引了現場參加開業儀式嘉賓的注意,金融界人士對該交易所的開創性和未來前景都給予了高度評價。
「當今世界,金融信息的快捷獲取至關重要,但中國金融信息市場的發展還有待完善,相信新華社金融信息交易所的成立在加強金融信息的整合共享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為中國金融業的發展帶來新契機。」德意志交易所集團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毋劍虹說。
中國光大銀行、中信銀行、芝加哥氣候交易所等金融機構的相關人士都對新華社金融信息交易所的開業表示祝賀,認為憑借新華社強大的傳播力和信息資源優勢,該交易所必將助力中國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
LCD屏幕散射出的光芒直指正對面的會員牆。琳琅滿目的會員標牌整齊鑲嵌其中,這也是交易大廳內一道獨特的風景線。這首批確定的近300家會員單位匯集了包括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國銀聯、中國平安、中國郵政、網路、清華大學在內的全國主要金融機構、大中型企業、資本要素市場、高等院校等部門。
據介紹,新華社金融信息交易所結合了公司制和會員制交易所的優勢,建立了獨立的會員體系,由戰略會員、合作會員、服務會員和經紀會員四部分構成。這些會員可以說是新華社金融信息交易所成立的見證者,也是推動我國金融信息業務發展的積極參與者。
交易所的另一大亮點是多媒體展示廳,整個展廳通過互動投影、定位聲源、全球最大的100英寸觸摸平板電腦等高科技向人們展示著交易所的六大業務架構:金融信息產品交易、廣告產品交易、文化創意產品交易、技術專利交易、新媒體新聞信息產品交易和商務信息交易。俯視,腳下互動投影不斷變化的四季美景,宛若漫步在大自然中;仰望,拱門上展示著新華社社辦報刊、電視、網路、手機、新華08等業務……點點滴滴都記錄了新華社全面拓展全媒體業態的前進步伐。
正是依託全媒體發布渠道和多維度交易平台,新華社金融信息交易所向需求方提供著優質、海量的交易信息。
㈤ 新華社旗下的新華大宗安全可信度有多少
這個不好說,只要平台賺錢才是真的
㈥ 據說新華社旗下的新華大宗挺不錯,它是一個正規平台嗎
浙江榮群商品是新華銀304號會員單位新華大宗
浙江榮群新華浙江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是新華社推進戰略轉型、依託中經社控股有限公司參與打造商品要素平台的重要嘗試,由新華社中經社控股有限公司與杭州興利投資有限公司共同發起設立,中經社控股有限公司是新華社直屬企業,是新華社金融信息平台新華08的建設主體,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金融信息服務機構。新華浙江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由新華社中經社控股有限公司與杭州興利投資有限公司共同發起設立,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金融信息服務機構。交易中心依託新華社全球信息資源採集優勢,是新華社加快推進戰略轉型,依託國家級重大項目金融信息平台建設,服務地方經濟轉型發展的一項具體舉措。交易中心實力雄厚、資源豐富、享受優質的發展配套政策資源,是浙江省完善要素平台建設,打造「金融強省」和「長三角南翼金融中心」的重點項目。滿意的話請採納哦,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