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解決KDJ指標(高位,低位)鈍化的問題
股民之所以在股市裡賺不到錢,原因是不了解莊家的洗盤和震倉手法。這些股民雖然曾經都捉過大黑馬,但卻幾乎沒有能夠一直騎到最後不放的,這可能與他們太注重技術分析有關。莊家迷惑散戶的手法很多,而KDJ指標的嚴重超賣,便是他們的傑作之一。
既然股市是一個高風險、高回報的市場,就要求我們既要想到收益,也要承擔一定的風險。俗話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富貴險中求,這便是追擊KDJ指標高位鈍化之個股的宗旨。因為從大牛股的歷史走勢上看,無不是只顧向前,決不後退,不以KDJ指標為操作依據。
操作策略
1.莊家利用反技術的手法,不斷推高股價,純粹是為了逼空,不讓他人有半點機會介入。
2.這樣的一種逼空法一方面說明莊家實力強,另一方面則說明這類個股肯定有重大利好等待公布。
3.面對這樣的一種個股,我們應該不用客氣,介入為好,分三次進行建倉,免得驚動莊家。
4.一旦這類個股的KDJ指標連續三天在50以下,則說明該股即將調整,可暫時退出。
5.介入這類個股的另一個前提條件是︰上升通道不容破壞。
② kdj低位鈍化可以買嗎
kdj指標是一種反應靈敏、能夠給出明顯買賣信號的技術分析指標,但又因為反應靈敏使得投資者不是進貨太早被套牢,就是出貨太早被軋空,這就是鈍化現象。
那麼kdj低位鈍化可以買嗎?
一般來說,能讓kdj高位鈍化的時候,一般都是比較明顯的牛市,反之,kdj低位鈍化往往都是明顯的下跌趨勢。
指標高位鈍化只有市場強勢特徵明顯的情況下才可能形成。以相對強弱指標RSI為例,一般情況下,RSI指標從低位升到高位區並超過80以上,我們認為市場已進入超買階段,隨時可能出現回落,是短線賣出的時機了,但有時常出現有些強勢股票到高位區以上拒絕回落,仍然穩步盤升。但在這里出現的盤升,股價的上升幅度可能會越來越大,而指標上升的幅度會越來越小。
指標的低位鈍化發生在市場極端弱勢的情況下(註:這里的「弱勢」並非指大熊市情況下的單邊空頭市場),與高位鈍化原理相同,只是方向相反,指標止跌或連續下跌(後者也可能被其它技術流派否認為「鈍化」,而被稱為「假信號」,但筆者認為其本質與鈍化無異,只是「下行」的粘結而已)。
kdj指標應用技巧
1、KDJ指標中K值、D值、J值同時小於或等於20,這時已有鈍化現象出現,但是只能做為初選條件。
2、個股的KDJ指標必須連續6天或6天以上達到初選條件,這期間,K值、D值和J值始終小於20。
3、最近一段時間內,成交量處於持續性萎縮狀態中。
4、最近3個交易日內,J值最少同時上穿過K值和D值一次。
5、J值率先上穿20時,買入。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為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損失,新手在不熟悉操作前不防先用個模擬炒股軟體去演練一下,從模擬中找些經驗,等有了好的效果再運用到實戰中,實在把握不準的話也可以跟我一樣用個牛股寶手機炒股去跟著裡面的牛人去操作,這樣也是蠻靠譜的,希望能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③ 股票分析中的「鈍化」是什麼意思
意為技術指標形態發生粘結,導致該指標失去指示意義。通常較引人注目的是指標高位鈍化和指標低位鈍化,但所謂高位低位只是相對而言。
並無絕對衡量標准,更普遍的,在平衡狀態也會發生指標形態的粘結,致使指標失效(某些觀點可能不認同平衡態粘結為「鈍化」,但這僅是名稱定義的分歧,對分析和操作並無影響)。
與高位鈍化相對應,指標的低位鈍化發生在市場極端弱勢的情況下(註:這里的「弱勢」並非指大熊市情況下的單邊空頭市場),與高位鈍化原理相同,只是方向相反。
指標止跌或連續下跌(後者也可能被其它技術流派否認為「鈍化」,而被稱為「假信號」,但筆者認為其本質與鈍化無異,只是「下行」的粘結而已)。
(3)指標低位鈍化擴展閱讀:
解決鈍化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看背離,尤其是指標多次背離;多種指標的背離。當股價的走勢與指標的走勢方向相反,就是出現背離現象。如果指標在超買超賣區已鈍化多日,此時又出現了背離現象,就應該加倍注意。
第二種方法是加大指標的參數,使指標不過分敏感。
第三種方法是等指標數值跌回強勢區以下再買賣。比如,一個指標在80值以上產生了鈍化,那就等它跌破80值或75值以下再賣出股票。有很多嚴重超買的股票,會在高位強勢區域上下俳佪,如果此時賣出股票,投資者就會損失一部分的獲利。
第四種方法是指標與指標之間的結合運用。當RSI、KDJ這些短線指標出現鈍化以後就失去參考價值,在實際操作的時候,為了避免失誤,投資者可以運用短線指標與中長線指標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買賣,例如:KDJ指標與MACD指標可以相結合使用。
同時,還可以多項指標結合觀察,例如:動向指標DMI中ADX線是否調頭向下;SAR指標是否翻綠,是否高位轉向;OBV有沒有大於75度角;PSY和VR有沒有同步等等。
④ 股票指標鈍化是什麼意思
股票指標鈍化是指技術指標形態發生粘結,導致該指標失去指示意義。更普遍的,在平衡狀態也會發生指標形態的粘結,致使指標失效(某些觀點可能不認同平衡態粘結為「鈍化」,但這僅是名稱定義的分歧,對分析和操作並無影響)。
指標鈍化分為高位鈍化和低位鈍化兩種形態,以高位鈍化進行分析說明:
指標鈍化的形成指標高位鈍化只有市場強勢特徵明顯的情況下才可能形成。以相對強弱指標RSI為例,一般情況下,RSI指標從低位升到高位區並超過80以上,認為市場已進入超買階段,隨時可能出現回落,是短線賣出的時機了,但有時常出現有些強勢股票到高位區以上拒絕回落,仍然穩步盤升。
(4)指標低位鈍化擴展閱讀:
運用
1、一般情況下,只有短線指標會出現鈍化,例如RSI指標、KDJ指標、威廉指標等。
2、短線指標出現鈍化以後就失去參考價值,投資者就沒有必要繼續運用它了。在進行操作的時候,可以參考中長線指標進行買賣,例如:動向指標DMI和寶塔線(TWR)。
在運用DMI指標時,主要考慮ADX趨勢線,當ADX調頭向下時,就是賣出時機,只要ADX不調頭向下仍可繼續持有。同理,在運用TWR指標時,只要TWR不變成陰線可持有,一旦翻陰要迅速出局。
3、本質上,任何帶有速度變數的分析指標在某種時間周期下均可能出現鈍化,尤其是,要識別鈍化都是在鈍化過程徹底結束之後,而這時,已經讓投資者錯過大行情或造成累累虧損了。類似kdj、rsi之類指標其實已經過時,尤其不適用於A股市場,因此,這里筆者建議初級投資者不要使用此類分析指標。
⑤ 什麼是指標的背離和鈍化
鈍化:股價上漲或下跌一段時間後,當股價繼續上漲或下跌時,技術指標卻變化很小,有時幾乎沒有變化,這種現象就叫做指標鈍化
背離:當股價上漲或下跌,不斷創出新高或新低時,技術指標卻不跟隨股價創出新高或新低,這種現象就叫做指標背離。
(5)指標低位鈍化擴展閱讀:
與高位鈍化相對應,指標的低位鈍化發生在市場極端弱勢的情況下(註:這里的「弱勢」並非指大熊市情況下的單邊空頭市場)。
與高位鈍化原理相同,只是方向相反,指標止跌或連續下跌(後者也可能被其它技術流派否認為「鈍化」,而被稱為「假信號」,但筆者認為其本質與鈍化無異,只是「下行」的粘結而已)。
⑥ 低位鈍化是什麼意思
隨機指標KDJ使用入門 KDJ指標的中文名稱是隨機指數,最早起源於期貨市場。 KDJ指標的應用法則KDJ指標是三條曲線,在應用時主要從五個方面進行考慮:KD的取值的絕對數字;KD曲線的形態;KD指標的交叉;KD指標的背離;J指標的取值大小。 第一,從KD的取值方面考慮。KD的取值范圍都是0~100,將其劃分為幾個區域:80以上為超買區,20以下為超賣區,其餘為徘徊區。 根據這種劃分,KD超過80就應該考慮賣出了,低於20就應該考慮買入了。應該說明的是,上述劃分只是一個應用KD指標的初步過程,僅僅是信號,完全按這種方法進行操作很容易招致損失。 第二,從KD指標曲線的形態方面考慮。當KD指標在較高或較低的位置形成了頭肩形和多重頂(底)時,是採取行動的信號。注意,這些形態一定要在較高位置或較低位置出現,位置越高或越低,結論越可靠。 第三,從KD指標的交叉方面考慮。K與D的關系就如同股價與MA的關系一樣,也有亡交叉和黃金交叉的問題,不過這里交叉的應用是很復雜的,還附帶很多其他條件。 以K從下向上與D交叉為例:K上穿D是金叉,為買入信號。但是出現了金叉是否應該買入,還要看別的條件。第一個條件是金叉的位置應該比較低,是在超賣區的位置,越低越好。 第二個條件是與D相交的次數。有時在低位,K、D要來回交叉好幾次。交叉的次數以2次為最少,越多越好。 第三個條件是交叉點相對於KD線低點的位置,這就是常說的「右側相交」原則。K是在D已經抬頭向上時才同D相交,比D還在下降時與之相交要可靠得多。 第四,從KD指標的背離方面考慮。在KD處在高位或低位,如果出現與股價走向的背離,則是採取行動的信號。 第五,J指標取值超過100和低於0,都屬於價格的非正常區域,大於100為超買,小0為超賣。 綜合考察KDJ 強調技術指標的重要性,多是從技術分析這一理論的整體角度而言。實際操作中,投資者應該注意多種技術分析的運用和實踐。由於技術分析理論隨著時間的推移,林林總總、紛繁復雜。每一個技術分析都有不同的角度和側重點,掌握起來確實有較大困難。但是運用這些技術手段,心中必須明白,這些技術分析的理論和指標都有自身的弱點和缺陷。因此,單獨使用某一種指標會有很大的盲目性和局限性,直接的後果是引起判斷失誤,投資(投機)失敗,所以對於一個成熟的職業股民來說,應掌握多種技術分析的手段,綜合考察,多角度思考,發揮多種技術分析的優勢,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在分析KDJ這一指標過程中,筆者一直強調該指標的靈敏性,其實這種靈敏性在其它技術指標中也存在,只不過使用KDJ的股民太多了,加大了它的共振性。這導致該指標的敏感度越來越大。過去人們使用隨機指標一般通過一個特定周期(常常是9天)內出現的最高價、最低價及最後一天的收盤價及這三者之間的比例關系,來計算最後一天的未成熟隨機值,然而根據平滑移動平均線的方法來計算KDJ,往往隨機性很大,其中J值可靠性最差,因為它敏感性太強,K值次之,D值稍穩定些。由於KD是從威廉指標中脫胎而來,因此它也具有威廉指標提示超買超賣現象的能力。實踐中,當K線在低位向上穿過D線,被稱作「金叉」,是短線搶入信號;當K線在高位向下跌穿D線,又被稱作叉,是拋籌信號。而在這一過程中,J線往往領先KD率先表現出漲與跌的趨勢,就像運動場上裁判員手中的發令槍,槍未響,運動員是不能起身奔跑的,否則就是違規,要受到處罰,但在槍舉起之機,運動員則必須保持一種爭先恐後的姿態。例如南玻科控於去年12月31日啟動前,KDJ在沉底的一瞬間,J線先觸底,而後勾頭向上,與K線一起穿過D線,形成「黃金之叉」,再查看威廉指標,此時也已觸底,兩者相交,一輪反彈便呼之欲出 KDJ指標的實戰經驗應用(一) 在券商傳統常用的錢龍軟體中,技術指標就有幾十中,讓新股民投資者無所適從,隨著電腦的普及,特別是股票專業軟體的不斷創新,一些股票軟體帶有自編指標函數,更讓技術指標愛好者樂此不疲勇於改編創新,網上流行的指標更是成千上萬,也讓老股民指標目不暇接,其實萬變不離其宗,無非價量均線不同組合表達方式的變異,真正有價值新創意的可謂鳳毛麟角,反不如傳統常用的幾個經典指標實用,當然要真正掌握其精髓妙用還需下一番功夫。三國趙雲的那桿大槍可以縱橫天下,靠的不是槍本身,而是那桿槍的使用者! 任何的技術指標都有其各自的缺陷和局限性,比如MACD對震盪走勢的盲區,KDJ對軋空單邊式鈍化的盲區,寶塔線對頂底的盲區,均線的壓力支撐是否有效調整到位的盲區,換手率對吸貨出貨無法辨別的盲區等等。我們可以其他指標來互相彌補其不足,比如用KDJ,CDP來彌補輔助MACD系統;CCI,DMI來彌補KDJ系統;KDJ,RSI來彌補均線系統;KDJ,RSI背離來彌補寶塔線系統;股價高低位及K線均線等來彌補換手率的盲區等等,當然有時一個指標也不能完全彌補另一個指標的缺陷,需要辨正地看待這個問題。 下面筆者就常見的KDJ指標,結合本人的一些使用經驗,發表一下個人的管見認識,僅供參考,拋磚引玉。
⑦ 技術指標的鈍化是什麼意思
指標鈍化分為高位鈍化和低位鈍化兩種形態,我們以高位鈍化進行分析說明:
一、指標鈍化的形成
指標高位鈍化只有市場強勢特徵明顯的情況下才可能形成。以相對強弱指標RSI為例,一般情況下,RSI指標從低位升到高位區並超過80以上,我們認為市場已進入超買階段,隨時可能出現回落,是短線賣出的時機了,但有時常出現有些強勢股票到高位區以上拒絕回落,仍然穩步盤升。但在這里出現的盤升,股價的上升幅度可能會越來越大,而指標上升的幅度會越來越小。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們以6天RSI計算公式加以說明。RSI(6)=A/(A+B)*100。在這6天的收盤價中會有正數(比上一天高)和負數(比上一天低)之分,A=6天中正數之和,B=6天中負數之和。A表示6天中股價向上波動的大小,B表示向下波動的大小,A+B表示股價總的波動大小,RSI實際上表示向上波動的幅度占總的波動的百分比。我們把數字代入公式,可以提出以下結論;隨著股價的上升,指標也會隨之上升,但指標上升的速度會越來越慢,會形成上升拋物線的形態,這就是指標在高位鈍化形成的原因。例如1999年11月17日ST渤化就是指標高位鈍化的典型例子。從圖中可以看到,股價於11月17日3.53元起連拉六根小陽線,最高至4.17元,RSI(6)指標已進入80以上超賣區,應該說是短線賣出的時機了,事實並非如此,指標隨股價繼續盤升,股價上升幅度越來越大,RSI指標上升幅度越來越小,形成了上升拋物線狀,出現高位鈍化。
二、指標鈍化的運用
1、一般情況下,只有短線指標會出現鈍化,例如RSI指標、KDJ指標、威廉指標等。
2、短線指標出現鈍化以後就失去參考價值,投資者就沒有必要繼續運用它了。在進行操作的時候,可以參考中長線指標進行買賣,例如:動向指標DMI和寶塔線(TWR)。在運用DMI指標時,主要考慮ADX趨勢線,當ADX調頭向下時,就是賣出時機,只要ADX不調頭向下仍可繼續持有。同理,在運用TWR指標時,只要TWR不變成陰線可持有,一旦翻陰要迅速出局。
⑧ 股票技術分析中常說的指標鈍化,這個鈍化是什麼意思
指標鈍化是交易技術分析術語,意為技術指標形態發生粘結,導致該指標失去指示意義。通常較引人注目的是指標高位鈍化和指標低位鈍化,但所謂高位低位只是相對而言,並無絕對衡量標准,更普遍的,在平衡狀態也會發生指標形態的粘結,致使指標失效(某些觀點可能不認同平衡態粘結為「鈍化」,但這僅是名稱定義的分歧,對分析和操作並無影響)。
高位鈍化
指標高位鈍化只有市場強勢特徵明顯的情況下才可能形成。以相對強弱指標RSI為例,一般情況下,RSI指標從低位升到高位區並超過80以上,我們認為市場已進入超買階段,隨時可能出現回落,是短線賣出的時機了,但有時常出現有些強勢股票到高位區以上拒絕回落,仍然穩步盤升。但在這里出現的盤升,股價的上升幅度可能會越來越大,而指標上升的幅度會越來越小。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們以6天RSI計算公式加以說明。RSI(6)=A/(A+B)*100。在這6天的收盤價中會有正數(比上一天高)和負數(比上一天低)之分,A=6天中正數之和,B=6天中負數之和。A表示6天中股價向上波動的大小,B表示向下波動的大小,A+B表示股價總的波動大小,RSI實際上表示向上波動的幅度占總的波動的百分比。我們把數字代入公式,可以提出以下結論;隨著股價的上升,指標也會隨之上升,但指標上升的速度會越來越慢,會形成上升拋物線的形態,這就是指標在高位鈍化形成的原因。例如1999年11月17日ST渤化就是指標高位鈍化的典型例子。從圖中可以看到,股價於11月17日3.53元起連拉六根小陽線,最高至4.17元,RSI(6)指標已進入80以上超買區,應該說是短線賣出的時機了,事實並非如此,指標隨股價繼續盤升,股價上升幅度越來越大,RSI指標上升幅度越來越小,形成了上升拋物線狀,出現高位鈍化。
低位鈍化
與高位鈍化相對應,指標的低位鈍化發生在市場極端弱勢的情況下(註:這里的「弱勢」並非指大熊市情況下的單邊空頭市場),與高位鈍化原理相同,只是方向相反,指標止跌或連續下跌(後者也可能被其它技術流派否認為「鈍化」,而被稱為「假信號」,但筆者認為其本質與鈍化無異,只是「下行」的粘結而已)。
⑨ kdj數值底部反復鈍化是什麼意思
KDJ 指標是投資者中最常使用的一種技術指標,它反應靈敏,有非常明確的買賣信號,簡單易學,深受大多數投資者的喜愛。但是,它卻有一個糟糕的缺陷:那就是 KDJ指標在高位和低位的鈍化現象。
在運用時最好是用個炒股軟體輔助,我平時者是用牛股寶軟體輔助,裡面的盤面知識非常全面,各項指標都有詳細說明如何運用,使用起來也就方便很多。
指標鈍化一般出現在KDJ、RSI中,根據KDJ、RSI演算法規則,當指標處於高位時,股票或指數收盤不在最高點,既便當天上漲,其指標數值不僅向上變化很小,還有可能下降,反之,指標在低位時,只要收盤不在最低點,指標在下方向下很難而向上拐頭很容易。
這兩個指標的數值均在0-100之間,當指標數值低於或接近20時,向上容易向下難,當指標數值高於或接近80時,向下容易向上難。因此,在上漲或下跌一段時間後,指標再度向上或向下變化很小,這種向上或向下變化不明顯,就叫指標鈍化。有時還會出現股票上漲,指標向下或股票下跌指標向上的情況,這種股票和指標的反向運動就叫背離,高位叫頂背離,低位叫低背離,有時也叫背馳,這都是上漲或下跌已持續一段時間後出現的現象,有提示超漲或超跌作用
⑩ MACD指標已經在底部鈍化已久
你知道了什麼是鈍化,就能判斷出了。鈍化:就是macd變化很小,不隨著k線趨勢變化,就像在走類似的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