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每月最低營業額指標和每月最低保底銷售額,是一個概念嗎
每月最低營業額指標是公司給銷售經理定的指標,需要確保一定的利潤。
而每月最低保底銷售額是維持公司正常運營所需要的最低銷售額,一般比前者低。
❷ EXCEL公式求助
區間要弄明白。。。
是<=30,0000則指標點是0.025
30,0000-35,0000間則是0.03
>=35,0000則是0.04
是我上面的意思嗎?
你寫的不夠明確。
❸ 保底業績是什麼意思
1、保底業績是指所做工作業務成績的最低限度。也就是客人給的錢超過4000才有底薪。
2、業績,指完成的事業和建立的功勞;重大的成就。工作業績是指工作人員在實際工作中所做出的成績。比如經營者的工作業績,就是完成主管部門下達的各項經濟效益指標和工作任務的情況。
❹ 如何超額完成任務指標
規范銷售員管理的基礎工作 員根據顧客千差萬別的具體情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以較強的應變能力,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地做好工作,才能順利完成企業交辦的推銷任務。企業推銷管理部門不可能也不應該用一套刻板的、整齊劃一的模式來束縛銷售員的手腳。但這並不是說,因為銷售員面臨的市場情況千變萬化,銷售員管理就無處下手了。相反,市場情況越是復雜,市場范圍越是廣闊,推銷管理部門就越應該強化銷售員管理的一系列基礎工作。這些基礎工作主要是指認真制定並嚴格執行一系列的銷售員管理制度:關於銷售員培養方面的定期培養制度、傳幫帶制度和授權制度;關於產品推銷方面的合同制度、樣品登記制度、交接制度和匯報制度;關於信息溝通方面的信息反饋制度、售後服務制度、與中間商溝通制度和重點顧客檔案制度;貨款回收方面的結算制度和報銷制度等。 合理分派銷售員任務 企業常用的分派銷售員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按地區分派銷售員。即凡是本企業在某一地區推銷的產品,不管品種多少,一概由該地區的銷售員負責。其優點是銷售員熟悉當地的市場環境,費用水平較低;缺點是銷售員不可能熟悉每個產品品種,因而推銷的總體效果不會十分理想;另一種是按企業產品品種分派銷售員。即凡是推銷某一種產品,不管其適銷范圍在哪裡,均由指定的銷售員具體負責。其優點是銷售員特別熟悉產品,推銷效果明顯;缺點是推銷費用偏高,企業所有的銷售員都需要跑遍全國,有的還可能跨出國門。根據以上兩種分派方式的比較分析,應該針對企業產品實際情況,合理分派銷售員任務。如果企業產品品種單一,或雖然有多個產品品種,但其技術相似性、使用相似性較明顯,則應按地區分派銷售員較為適宜;如果企業產品品種繁多且彼此間相關性不強,則宜採取按品種分派任務的方法;如果企業產品品種繁多,分為若干大類,類別之間差異較大,類別內部相似性強,那麼就應在不同類別間按品種分派,在類別內部按地區分派,以兼收兩種方法的優點。 銷售員管理的定量化問題 銷售員管理是通過對銷售員所從事的具體業務環節的管理來實現的,這些業務環節包括對推銷產品的管理、對市場的管理、對市場信息的管理、對經銷商的管理。為保證各個環節的順暢、高效運行,實行聯銷計酬、建立激勵機制在企業界已得到普遍認同,但在實際操作中還有幾個誤區,應該加以分析研究。 一是要不要設置保底工資?工資實行聯銷計酬、上不封頂,大家均沒有異議,但下限是否要保底?如果不保底,即如果銷售員某月一件產品也沒有賣出去,也沒有收集到一條有用的信息,那麼他的工資則應為零;如果保底,則即使銷售員的業績表現再差,只要是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就應給予起碼的最低生活保障工資。筆者傾向於後者。因為推銷業績的顯現是銷售員長期努力的結果,不一定呈現平均分布。如果企業因其暫時的業績不佳而傷了銷售員的感情,可能會導致其辭職甚至鋌而走險,這對企業是得不償失的。企業也可採取以本補欠的方法,以季度或年度為單位實行聯銷計酬,使銷售員之間的收入能拉開檔次,個人逐月收入水平相對穩定,效果會比較好。 二是聯銷計酬在上不封頂政策上的分歧。即銷售員超額完成任務達到一定的指標後,激勵力度應呈現遞增還是遞減?大多數企業都實行隨超額增加而激勵力度遞減的政策,惟恐銷售員收入太多而導致貧富差距拉大,並振振有辭曰:「兼顧公平」。其實正好與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的本質南轅北轍。銷售員業績越顯著,企業的利潤水平越高,單位產品利潤的絕對額也越大。如果推行超額越大、激勵力度越低的政策,實際上是在暗示銷售員不用把太多的精力投入推銷業務中,這不啻是一種完全錯誤的導向。明智的企業家應該摒棄這種選擇。
❺ 月保底銷售額什麼意思
是一種銷售指標。月保底銷售額,就是一個月中,完成規定的銷售額度。比如,自己定的或上級給你的銷售額是10000元,要在一個月內達到。10000元就是底,要保證完成的,不完成就影響業績,如果是上級定的,不完成就扣獎金、工資什麼的。超額了當然好,不超額但得完成這個底的額度。
❻ 「全年的生產指標終於超額完成了」這個句子有什麼語病網上說法不一,求助
話語本身沒有語病。
問題在於這句話本身的意思可能不是說話人想要表達的意思,也就是說,辭不達意。
這句話的關鍵在於「終於」這個詞上。
對這句話的理解是:全年的生產指標已經完成,追求的是超額完成,而現在終於做到了
舉例:生產指標是100,但是剛剛達到100完成這個指標的時候,有人不滿足,希望能超額完成,也許超額完成有難度,於是,在剛好達到101的時候,大家鬆了一口氣,才說是終於完成了。這個終於,體現的是大家的目標是超額完成,而不是僅僅完成指標。
大多數人說這話本身想表達的意思是,超額完成指標。所以可以這么說:全年的生產指標終於完成,並且還是超額完成。(或者:並且超出多少多少額度完成)
❼ 「一五」計劃各項指標都超額完成了么
工業:製造出中國第一架噴氣式飛機,鞍山鋼鐵建成投產,沈陽第一機床公司建成投產,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生產出第一輛解放牌汽車。
交通運輸:武漢長江大橋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溝通了我國邊疆與內地的聯系。
基本上是完成,
❽ 前一年超額完成銷售業績 下一年如何定指標
一般在你超額完成的指標上增加20%-30%吧。因為今年你打下的基礎,對你明天業務的開展還是有很大幫助的。望採納
❾ 指標超額完成,績效考核算合格嗎
當然應該算
❿ 低保有沒有指標限制
農村困難人口救助不存在指標問題我還能不能享受大病救助
市民:我叫王榮,今年8月,我辦了一次大病救助,給了我600元。我全靠吃葯度日,家裡又困難,以後還能不能享受大病救助?憑在武漢買葯的發票能不能報銷?
廖來生:這要根據你的家庭情況而定。大病救助的范圍是城鎮、農村低保家庭,憑醫院出具的證明和發票進行報銷,一般的比例為30%。原則上,大病救助不兌零售葯品發票。你這是一次性的臨時救助,明年你還可繼續向低保站申請。
我的救助標准能不能提高一點
市民:我叫余細華,華容鎮金熊村6組人。2003年,搞建築時,摔傷致殘,現在又患了尿毒症,一個星期做透析要七八百塊錢。現在給我定的救助標準是三類,每月救助金共80元。我的標准能不能提高一點?
廖來生:我們跟華容區溝通一下。
農村困難人口救助沒有指標限制
市民:我是汀祖鎮人,姓金,雙目失明,一級殘廢,住在女兒家已有5年了,老伴也去世了,想得到政府照顧。我向村裡反映過,村裡說沒有指標。
廖來生:你想得到救助,先要向村裡申請,再由村裡向鎮、區申請。對農村困難人口救助不存在指標問題,主要看你符不符合救助條件。
1954年10月底前入朝的退伍老戰士可享受補貼
市民:我是杜山人,我的大伯參加過抗美援朝,從原八一鋼鐵廠退休,他能不能享受國家補貼?
廖來生:1954年10月底前入朝的退伍老戰士,可享受生活補貼待遇,過去是每月185元,今年提高到210元。凡是有工作的包括退休的,不享受這個待遇。
兩人低保為什麼一共只有305元
市民:我叫龔秀梅,今年26歲,我和愛人都是盲人,住在鄂鋼。低保是每人每月最高標准180元,我們為什麼一共只有305元?我們是單獨生活,沒有跟父母一起住。
廖來生:按你們的年齡段享受的標准來算,你們的標准已不低了,建議你學點技術,比如開個按摩診所。
低保是屬地管理
市民:我是新廟鎮的一名殘疾人,夫妻倆都是盲人,有兩個小孩,房子是土磚屋。我們享受的低保是每人每月19元,全家有3人享受。我長期在城裡租房住,生活困難,每年要借近千元的債。能否提高我的低保標准?或者把我在農村的房子改造一下。
廖來生:低保是屬地管理。戶口在農村,生活在城區,按道理不能享受農村低保。你將你的情況向村裡反映一下。
對烈屬的父母和未成年子女有照顧
市民:我父親參加過抗美援朝,已去世,對我母親,有沒有照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