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蘇寧配送服務收費標準是什麼
一、自營普通商品運費收取標准
1.收貨地址為南京市、北京市、上海市、廣州市、成都市、沈陽市、武漢市、西安市的訂單:
訂單支付金額<86元,收取5元基礎運費;訂單商品重量>20kg的,超出重量按0.9元/kg加收續重運費;
訂單支付金額≥86元,免收基礎運費;訂單商品重量>20kg的,超出重量按0.9元/kg加收續重運費;
訂單支付金額≥199元,免收基礎運費;訂單商品重量>30kg的,超出重量按0.9元/kg加收續重運費;
訂單支付金額≥299元,免收基礎運費;訂單商品重量>40kg的,超出重量按0.9元/kg加收續重運費;
訂單支付金額≥399元,免收基礎運費;訂單商品重量>50kg的,超出重量按0.9元/kg加收續重運費。
2.收貨地址位於上述8個城市之外的訂單:
訂單支付金額<86元,收取5元基礎運費;訂單商品重量>10kg的,超出重量按0.9元/kg加收續重運費;
訂單支付金額≥86元,免收基礎運費;訂單商品重量>10kg的,超出重量按0.9元/kg加收續重運費;
訂單支付金額≥199元,免收基礎運費;訂單商品重量>20kg的,超出重量按0.9元/kg加收續重運費;
訂單支付金額≥299元,免收基礎運費;訂單商品重量>30kg的,超出重量按0.9元/kg加收續重運費;
訂單支付金額≥399元,免收基礎運費;訂單商品重量>40kg的,超出重量按0.9元/kg加收續重運費;
訂單支付金額≥499元,免收基礎運費;訂單商品重量>50kg的,超出重量按0.9元/kg加收續重運費。
註:
①訂單支付金額以提交訂單頁面內(減去直降、滿減、優惠券、雲鑽抵用等優惠折扣後)的金額為准,實際收取的運費以提交訂單頁面內的結算信息處展示的運費金額為准;
②大家電等大件商品不計重量,不收續重運費;
③超出重量向上取整,如超出重量2.33kg,按3kg計算續重運費;
④由於部分商品的重量可能存在一定誤差,故針對所有計重收費的蘇寧自營商品,系統會自動扣減重量10%後計算運費(例:結算頁訂單金額99元,商品總重量顯示26kg,系統扣減重量10%後按23.4kg計算運費;超出重量13.4kg,向上取整至14kg,按0.9元/kg收續重運費12.6元)。如用戶對系統扣減後的重量仍有異議,請及時聯系客服處理,經核實確認因商品重量誤差導致多收取運費的,高於應收金額的部分將以合適的方式返還給用戶。
二、自營生鮮(蘇鮮生)商品運費收取標准
1.會員等級為新人、V1、V2、V3的會員:訂單支付金額滿86元包郵;訂單支付金額小於86元的,每單收取5元運費;
2.會員等級為V4的會員:訂單支付金額滿76元包郵;訂單支付金額小於76元的,每單收取5元運費;
註:訂單支付金額以提交訂單頁面內(減去直降、滿減、優惠券、雲鑽抵用等優惠折扣後)的金額為准,實際收取的運費以提交訂單頁面內的結算信息處展示的運費金額為准;
三、特賣頻道自營商品運費收取標准
訂單支付金額滿88元包郵;訂單支付金額小於88元的,每單收取10元運費;
註:訂單支付金額以提交訂單頁面內(減去直降、滿減、優惠券、雲鑽抵用等優惠折扣後)的金額為准,實際收取的運費以提交訂單頁面內的結算信息處展示的運費金額為准;
四、其它廠家配送、供應商配送、平台賣家配送商品收費標准
廠家配送、供應商配送、平台賣家配送商品的運費收取,以該商品的商品詳情頁面展示為准。
❷ 天貓超市和蘇寧蘇鮮生什麼關系
是一家的吧,蘇寧生鮮下的單送來的也是天貓超市一樣的貨,一樣的送貨商一樣的包裝(外箱是天貓超市的外箱)。
上次在天貓超市下的單,有包薺菜壞了包裝,反映了沒人處理。這次又嘗試在蘇寧超市下單,更暈了,這次直接少了一包,外包裝上清單也有,就是裡面沒貨。幾塊錢的東西,但出現這種情況讓人很不舒服。按訂單下方的電話打去蘇寧還客服不了要另外打負責生鮮的電話。浪費時間
❸ 生鮮配送行業前景好嗎
很多時候很多人總是分不清生鮮配送和物流配送的區別,總是有人傻傻的問我,你們是做那個物流的吧?聽說現在物流配送可是大熱啊,什麼時候發了財來帶我去耍耍唄。我總是要搖頭苦笑,是是是,等我發財了,大家一起發財。
你可能會疑惑,那你到底是做什麼的?
正如我上面所說的,我是一個做生鮮配送的菜三代。我爺爺以前是擔著個扁擔在大街小巷裡賣菜的菜農,我父親是在菜市場上有了一個檔口的菜販子,我?就是一個剛畢業即將接過父親擔子的小菜佬。
大學專業是物流配送的我剛開始也以為生鮮配送和一般的倉儲物流是一樣的,在畢業回了家以後我就恨不得大展拳腳,想讓老爹同意買輛冷鏈車,想讓老爹同意我去將家裡的菜品像標准商品一樣整理,想讓老爹同意將家裡的生意轉移到互聯網上......
我想了很多很多,但似乎卻從未想過它是否真的能夠實施。
每當這個時候,父親總是搖頭,這個行當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年輕氣盛的我確實不服氣,我已經是大學畢業,讀了這么多年書,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走路嘛?終於,在我的死纏爛打之下,父親終於同意了讓我看鋪子一段時間。
那個時候我差點興奮的唱起了歌,那一天,我就坐在檔口裡,想像著怎麼用我七寸不爛之舌來打動客戶購買我家的菜品,這個時候檔口的電話響了,沉浸在幻想中的我沒有注意,知道過了很久我才回過神來跑過去接聽。電話一通,就是一陣噼里啪啦的話語傳來:「老陳,你可終於接電話了,聽好了,我要蘿卜..........」在還沒回過神來的時候,對面已經報完單掛斷了電話,留下了一臉懵逼的我。
我看了一下我記下的需要配送的蔬菜名稱只有五六個,其他壓根就沒有聽明白,對面大叔那濃厚的口音我實在沒有信心再聽一次能聽明白,但我只能硬著頭皮重播回去,在心裡哀嚎這比英語聽力難多了的苦悶中繼續接受大叔的洗禮.......
好不容易纏著大叔報完所有單,我開始將需要的蔬菜整理,嘴裡念念有詞,冬瓜要5斤,枸杞葉要3斤.......一番折騰後,看著地上掰到了地上的完好的菜葉,我已經挫敗的說不出話來,為什麼蔬菜這些產品就不能像普通的標准商品一樣要什麼就直接拿,還要進行粗加工呢,這可真浪費時間。
此時已經沒有那麼多時間給我吐槽,趕著送菜的我跟父親喊了一聲我去送貨了,就開了家裡的三輪出了門,但我卻沒想到再回來已經是四個小時後,我........可恥的迷路了,結果送過去的菜品客戶不滿意,又沒有按時送到,還是靠著父親一陣賠笑道歉才搞定,這讓我的失落已經突破天際。
看到我情緒低落,父親主動跟我搭話,瓜娃子,還覺不覺的這個行當簡單?我搖了搖頭,難。父親吐了吐煙圈,還早著咧。食材配送這個行業從來就沒有那麼簡單,這裡面的水可深著吶,小看它的人剛進來往往會碰的頭破血流,以後你還是跟著我好好學吧。
回到家,我開始了深刻的反省,對於生鮮配送,我確實是過於小視了。生鮮配送非常考驗一個人的經驗,對於不同種類的,不同產地的菜品要有深刻了解,還要懂得菜品加工,了解價格變化,這里絕不是我這種小年輕可以一蹴而就的。
不過我還是覺得我原來的想法有一點是沒有錯的,生鮮配送企業要實現互聯網轉化,只有利用互聯網的力量來進行工作,才能有效的控制人力成本跟損耗,才能更有效率的服務於客戶,實現良性循環,獲得更多客戶。
在用電腦記過一次單後,我發誓我再也無法接受電話下單了。
第二天,我就開始上網搜索是否有關於食材配送的系統,沒想到這一查還真的有很多,不過在多次比較後,他選擇了觀麥系統進行適用。雖然價格上它可能不是第一選擇,但吸引他的是觀麥開發的這套系統並不像其他公司那樣,在沒有任何實際操作的支持下,靠著天馬行空意淫出來。從小農女創辦開始,觀麥就一直在為小農女提供技術支持,其開發的每一個功能都經過了嚴格的篩選與測試,並且擁有豐富的用戶數據支撐,不管是客戶下單的微信商城搭建,還是對於高價值的肉類實際斤兩出庫,觀麥都是做的盡善盡美。
而且初次之外,觀麥系統還能提供像進銷存管理,財務報表,司機配送,等強大的功能,實現了系統業務流程的閉環,真正的實現傳統生鮮配送商的互聯網轉型,這絕對契合我的初想。
在試用了一段時間後,我也說服了父親購買了這套觀麥系統,成效是巨大的,規范的作業流程讓我們的效率大大提升,也節省了很多不必要的支出。
只要用好手裡的每一份資源,菜鳥也有可能頂翻老鳥。
❹ 目前國內有哪些比較好的生鮮平台
電商巨頭布局生鮮電商 搶灘戰未來將更加激烈
伴隨著新零售到來的步伐以及社區團購迎來的新風口,電商巨頭們亦紛紛布局生鮮電商。阿里有盒馬鮮生,京東有7Fresh,蘇寧有蘇鮮生,步步高有鮮食演義,同一賽道角逐的還有,美團的小象生鮮、易果生鮮、天天果園、大潤發優鮮等。生鮮電商的搶灘戰未來將更加激烈。
國內生鮮銷售渠道中農貿市場佔73%,而超市渠道滲透率僅為22%,相比與發達國家70%以上的水平,仍有較大差距。隨著新零售的風口刮到了社區生鮮領域,社區生鮮近年來仍密集開店,一是行業巨頭降維打擊,布局「社區生鮮」市場,二是生鮮傳奇、錢大媽之類的小品牌井噴式爆發。
1、2018年中國生鮮電商行業市場規模接近2000億
中國生鮮電商行業歷經探索、高速發展、洗牌,進入後成長期轉型升級階段。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生鮮電商行業解決方案與投資策略規劃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生鮮電商行業市場規模已達497億元,到了2017年中國生鮮電商行業市場規模增長至1391億元,同比增長60%。截止至2018年中國生鮮電商行業市場規模達到了195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40%,是新零售中當之無愧的潛力股。預測2019年中國生鮮電商行業市場規模將繼續增長至267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37%左右。
2015-2019年中國生鮮電商行業市場規模統計及增長情況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