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下列指標屬於強度相對指標是
E、流通費用率又稱強度相對數或強度指標。是兩個性質不同而又有聯系的不同總體指標進行對比的相對指標。計算公式為:強度相對指標=某一總體的標志總量/另一有聯系而性質不同的總體的標志總量強度相對指標一般用多種實物單位表示,如動力裝備程度指標(千瓦/人);也有用百分數或千分數表示的,如流通費用率、資金利潤率等。強度相對指標的分子與分母指標數值的位置可以根據需要而進行互換。這就使得有些強度指標有正、逆兩種形式。如指標數值的大小與現象發展程度成正比,則該指標是正指標;如果指標數值的大小與現象發展程度成反比,則該指標是逆指標。如反映工業固定資金利用情況的指標可用兩種形式表示:百元工業固定資產實現的產值=全年工業總產值(元)/年平均工業固定資產原值(百元)百元產值佔用的工業固定資產=年平均工業固定資產原值(元)/全年工業總產值(百元)以上兩個指標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工業固定資產的利用程度,前者是正指標,後者是逆指標。強度相對指標可以反映現象發展的強度、密度和普遍程度,因而能夠說明一個國家、地區與部門的經濟實力或為社會服務的能力。例如,以主要產品產量與人口數相比得到每人平均產量(或每人分攤產量),以鐵路(公路)與土地面積相比得到鐵路(公路)密度,以醫院床位與常住人口相比得到每人平均床位數等。強度相對指標還可以用來反映社會生產活動的條件或效果,這類指標一般是技術經濟指標。如每個工人裝備的固定資產指標,每百元產值含的利潤等。強度相對指標和平均指標在表現形式上十分相似,許多強度相對指標的名稱上也有「平均」二字。但這兩種指標有實質上的區別。平均指標是同一總體的標志總量與總體單位數之比;而強度相對指標是兩個不同總體的標志總量之
❷ 強度相對指標有何特點
強度相對指標。它是兩個性質不同而又有一定聯系的指標對比的結果,可以表明事物現象的強度、密度、普遍成度等。其計算公式為:強度相對指標=某一總量指標數值/另一性質不同而有聯系的總量指標數值[1]
例如,人均糧食產量、人均棉花產產量、人均國民收入、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等都屬於強度相對指標。[2]
強度相對指標是以復名數表示的,有些強度相對指標是採用無名數。強度相對指標的表現形式有其特點:大多數情況下,都為復名數的形式,其單位由分子、分母指標原有的單位組成。
強度相對指標往往涉及一些人均指標,如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全國(地區)人均糧食產量等。這些人均指標不是平均指標,而是強度相對指標。因為,平均指標是總體的標志總量與總體單位總數的對比,而上述人均指標不是。
❸ 如何區分平均指標與強度相對指標
平均指標與強度相對指標的聯系與區別 (1)概念不同。強度相對數是兩個有聯系而性質不同的總體對比而形成相對數指標。算術 平均數是反映同質總體單位標志值一般水平的指標。 (2)反映的問題不同。強度相對數反映兩不同總體現象形成的密度、強度。算術平均數反 映同一現象在同一總體中的一般水平。 (3)計算公式及內容同。算術平均數分子、分母分別是同一總體的標志總量和總體單位數, 分子、分母的元素具有一 一對應的關系,即分母每一個總體單位都在分子可找到與之對應 的標志值,反之,分子每一個標志值都可以在分母中找到與之對應的總體單位。而強度相對 數是兩個總體現象之比,分子分母沒有一 一對應關系。 (4)有的強度相對指標的分子分母可倒置;平均數則不可。 (5)作用不同。平均指標的作用有:.反映總體各單位變數分布的集中趨勢和一般水平;比 較同類現象在不同空間或不同階段的發展水平; 分析現象之間的依存關系; 作為評價事物和 作為決策的數量標准或參考; 可進行數量估算。 強度相對指標的作用有: 以說明一個國家、 地區或部門的經濟實力或社會服務能力; 藉助強度相對指標可以進行國家、 地區之間的比較, 確定發展不平衡和發展的差距。 1)指標的寄義分歧。強度相對指標聲名的是某一現象在另一現象中成長的強度、密度或 普遍水平;而平均指標聲名的是現象成長的一般水平。 2)計較體例分歧。強度相對指標與平均指標,雖然都是兩個有聯系的總量指標之比, 可是,強度相對指標分子與分母的聯系,只默示為一種經濟關系,而平均指標是在一個同質 總體內標識表記標幟總量和單元總量的比例關系。 分子與分母的聯系是一種內在的聯系, 即 分子是分母(總體單元)所具有的標識表記標幟,對比結不美觀是對總體各單元某一標識表 記標幟值的平均。 相對指標應用應注意的問題 1.必須注意指標的可比性。 2.相對數與絕對數結合起來運用。 3.要正確地選擇作為比較標準的基期。 4.為了從各方面分析和研究問題,需要把各種相對數結合起來使用。
❹ 指標中,屬於強度相對指標的有哪些
強度相對指標。它是兩個性質不同而又有一定聯系的指標對比的結果,可以表明事物現象的強度、密度、普遍程度等。其計算公式為:強度相對指標=某一總量指標數值/另一性質不同而有聯系的總量指標數值[1]
例如,人均糧食產量、人均棉花產量、人均國民收入、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等都屬於強度相對指標。[2]
強度相對指標是以復名數表示的,有些強度相對指標是採用無名數。強度相對指標的表現形式有其特點:大多數情況下,都為復名數的形式,其單位由分子、分母指標原有的單位組成。
強度相對指標往往涉及一些人均指標,如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全國(地區)人均糧食產量等。這些人均指標不是平均指標,而是強度相對指標。因為,平均指標是總體的標志總量與總體單位總數的對比,而上述人均指標不是
❺ 統計學中什麼是強度相對數的正負指標
強度相對數(率)表示在一定范圍內,某現象的發生數與可能發生某現象的總數之比,說明某
現象出現的強度或頻度(即頻繁的程度)。
計算公式為:
強度相對數=某現象的發生數/可能發生某現象的總數×100℅(或1000‰)
淺析強度相對數:社會經濟現象之間是密切聯系的。為便於對比分析現象之間的相互聯系,反映現象的普遍程度或密集程度,統計上要計算強度相對數。強度相對數是,兩個性質不同但又有聯系的總量指標放在一起進行對比形成的相對數。
強度相對指標有正指標、逆指標之分。這里的「正指標」是指:在數量上,隨著現代化進程的推進而不斷增長的指標.相應地,隨著現代化的推進而不斷降低的指標則為「逆指標」。
一般來說,正指標越大越好,逆指標越小越好。例如,某市每百名戶籍老人擁有11.43張養老床為正指標;每張養老床服務的戶籍老人為8.75人是逆指標。但不是所有的強度相對指標都有正、逆之分。
❻ 統計學中的強度相對指標和其他相對指標有什麼區別,結構相對指標和比例相對指標有什麼區別
結構相對指標就是通常所說的「比重」,它是在對總體分組的基礎上,以總體總量作為比較標准,求出各組總量占總體總量的比重,來反映總體內部組成情況的綜合指標.其計算結果一般是百分數(%).
結構相對指標通常根據總量指標來計算,包括單位數結構和標志值結構.計算結果用百分數或成數表示,同一總體的各部分所佔比重之和必須為100%或1.
結構相對指標在經濟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結構相對指標能夠反映總體內部結構和現象的類型特徵、總體內部各組成部分的分配比重及其變化情況,從而深刻認識事物各個部分的特殊性質及其在總體中所佔有的地位和地位的變化. 計算結構相對指標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結構相對指標的計算條件是統計分組;
第二,結構相對指標的分子與分母均為總量指標對比;
第三,結構相對指標的分子與分母不能互換.
比例相對指標是總體中不同部分數量對比的相對指標,用以分析總體范圍內各個局部、各個分組之間的比例關系和協調平衡狀況. 比例相對指標計算結果通常以百分比來表示,還有以比較基數單位為1、100、1000時被比較單位數是多少的形式來表示. 計算比例相對指標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比例相對指標的計算條件是統計分組;
第二,比例相對指標的分子與分母一般是總量指標對比,但有時也可以用總體各部分的相對數或平均數對比;
第三,其分子與分母可以互換.
❼ 強度相對指標與平均指標有什麼區別
1. 概念不同:強度相對指標是兩個有聯系而性質不同的總體對比而形成的相對數指標。平均指標的分子分母分別是以總體的標志總量和總體單位數,分子分母的元素具有一一對應關系。 2. 作用不同:強度相對指標反省兩個不同總體現象形成的強度、密度、和普遍程度。平均指標反映同一現象在同一總體中的一般水平。
❽ 下列指標中屬於強度相對指標的有
ABCDE
全選,這些都是強度指標的內容
❾ 強度相對指標與平均指標有何區別
一、指代不同
1、強度相對指標:是兩個性質不同但又有密切聯系的總量指標的對比,用以反映現象的強度、密度和普遍程度的綜合指標。
2、平均指標:亦稱「平均數」。同質總體內各單位某一數量標志的一般水平。
二、特點不同
1、強度相對指標:其表現形式多為有名數,但當分子、分母為同一計量單位時,也可用百分數或千分數表示,如商品流通費用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等。
2、平均指標:是對總體各單位之間標志值的差異抽象化,用一個數字顯示其一般水平。因此,可用來比較不同時間、地點或部門之間同類現象水平的高低,分析現象間的相互關系。
三、應用不同
1、強度相對指標:用於人均糧食產量、人均棉花產量、人均國民收入、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等都屬於強度相對指標。
2、平均指標:重要特徵是把總體各單位的數量差異抽象化,掩蓋了各單位的數量差別及分配狀況,因此,要用分配數列來補充說明平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