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什麼錢幣局買的價格高

什麼錢幣局買的價格高

發布時間:2021-05-24 23:08:04

㈠ 對於銅錢和銀元,為什麼大家只關心價格

古玩走進百姓,很多公司都說東西幾萬到百十萬不等,可以帶藏品到公司交易,是真的嗎?總是會有不少朋友問出這樣的問題。

這個有真的,但是幾率嘛。。。應該是非常渺小的,我沒有統計過,如果是一位完全懂的藏家,並且確定以及肯定為手中藏品為稀少的珍品,在價格合理的情況下,那怕是幾萬和百萬一枚,還是會有很多正規公司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購買的。

如果大家對手中的藏品不了解,而對方公司告訴您,價值非常高,這樣要謹慎了。誰不想多賺錢,拿去的藏品如果真的大珍品,他們也想收購,不拚命壓低價格就不錯了,還會告訴客戶,這是非常貴嗎?

沒有人會傻到要購買或者幫你出售產品,卻還告訴你這個非常值錢。

大家都喜歡在網上搜,什麼什麼錢幣值多少錢,但是卻並沒有真正去了解這枚錢幣。

說到銀元值多少錢,閱讀量比較多,但是稍微專業一點,閱讀量就起不來,為什麼呢?因為很多朋友都只在關系他的價值,而不是正真去了解錢幣的發行的歷史和鑄造版別。

更多的學習古錢幣知識,才能避免少吃虧上當

既然很多人不了解,那麼遇到了所謂的專家,就會無形的引到一個神秘的收藏世界裡面,一個生銹的啤酒瓶蓋子,都是鑒定出不菲的價格,或者一個哆啦夢的金屬玩具如果因為生銹了,也能鑒定到戰國時期。

那麼是不是真沒有幾十萬上百萬的錢幣呢?不是的,有!非常稀少,比中五百萬還難遇到。

最終的問題有回來了,如果想了解手中的錢幣,還是希望朋友們多多學習古錢幣知識。

呵呵,可能因為是我不是專家,只是一個古錢幣愛好者,所以王婆賣瓜,自賣自誇,希望大家學習看我的文章吧。不管怎麼樣,傳播點小知識,這個應該可以理解吧?

福建官鑄五文對比圖

㈡ 古錢幣市場價格高而且具有收藏價值的是什麼錢幣列舉幾種

福聖寶錢西夏文小平光背 2000元
大安寶錢西夏文小平光背 1500元
大安通寶隸書小平光背 15000元
貞觀寶錢西夏文小平光背 30000元
元德通寶真書小平光背 10000元
元德通寶隸書小平光背 1800元
元德重寶隸書折二光背 40000元
大德通寶楷書小平光背 35000元
天盛元寶楷書小平背「西」鐵范銅 15000元
乾佑寶錢西夏文小平光背 2000元
乾佑寶錢楷書小平光背 1300元
乾佑寶錢行書小平光背 1500元
天慶寶錢西夏文小平光背 2000元
天慶寶錢楷書小平光背 1500元
光定元寶篆書小平光背 30000元

宋元通寶隸書小平鐵母3000元
太平通寶隸書小平廣穿鐵母3500元
太平通寶隸書折十大樣背巨星22000元
淳化元寶行書小平鐵母6000元
淳化元寶隸書小平縮水1500元
咸平元寶隸書折五闊緣厚肉1000元
咸平元寶真書折十大樣光背45000元
祥符元寶真書折五鐵范銅3000元
祥符元寶真書折五鐵母10000元
祥符元寶真書折五闊緣厚肉1000元
祥符元寶真書折二光背3000元
祥符元寶真書折十光背45000元
天禧通寶真書折二光背20000元
慶歷重寶真書折五鐵范銅3000元
慶歷重寶真書折五鐵母10000元
至和元寶真書折二光背1700元
至和元寶真書折五鐵母光背5000元
至和重寶真書折五背「坊」40000元
嘉佑元寶真書折五背「號」30000元
熙寧重寶真書折三光背20000元
元豐通寶隸書小平大字1000元
元豐通寶行書折五鐵范銅1500元
元豐通寶篆書折五鐵母2800元
元豐通寶篆書折五鐵范銅1500元
元豐通寶行書折五鐵母2800元
元豐重寶篆書折十光背40000元
政和通寶隸書小平文政背「陝」10000元
政和通寶隸書小平銀質大字6000元
政和通寶篆書小平鐵母6000元
大朝通寶楷書小平銀質 4000元
大朝通寶楷書小平銀質背「木」 4500元
大朝通寶楷書小平銅質 8000元
支鈔半分隸書小平光背 3500元
大觀通寶楷書折十背「半分」 2800元
大朝金合楷書折十光背 3500元
中統元寶楷書小平光背 22000元
中統元寶篆書小平光背 40000元
至元通寶楷書折二光背 1200元
至元通寶楷書折二大樣光背 2500元
至元通寶楷書折三光背 4200元
至元通寶蒙書小平光背 2200元
至元通寶蒙書折三光背 1050元
元貞通寶楷書小平光背 3000元
大德通寶楷書小平光背 2000元
大德通寶楷書折三光背 4500元
大德通寶蒙文折二光背 3000元
元貞通寶蒙文折三光背 2800元
至大元寶楷書折二光背 3000元
大元通寶楷書小平光背 10000元
大元通寶楷書折十背四體文 5000元
大元國寶篆書折十背龍 30000元
大元國寶篆書折十鉛質雕母 20000元
至元通寶楷書折二光背 3500元
至元通寶楷書折十光背 6000元
至元通寶楷書折十背四體文 7000元
至正通寶楷書折五背「戌五」 1800元
至正通寶楷書折十背「亥五」 1800元
至正通寶楷書折十背「戌十」 1800元
至正通寶楷書折十背「亥十」 1800元
至正通寶楷書折十光背 1800元
至正通寶楷書折十背「十一兩重」 1200元
至正通寶楷書折十背蒙漢文「十」 8000元
至正之寶楷書折十背「吉權鈔五分」 1000元
至正之寶楷書折二十背「權鈔壹錢」 7000元
至正之寶楷書折五十背「壹錢伍分」 7000元
至正之寶楷書折五十背「貳錢伍分」 8000元
至正之寶楷書特大型背「伍錢」 7000元
龍鳳通寶楷書小平光背 2000元
龍鳳通寶楷書折二光背 4000元
龍鳳通寶楷書折三光背 2000元
龍鳳通寶楷書折五光背 4000元
天啟通寶楷書小平大樣光背 6000元
天啟通寶楷書折二光背 10000元
天啟通寶楷書折五光背 3000元
天啟通寶篆書折五光背 60000元
天統通寶真書小平光背 無定價
天統通寶篆書小平光背 無定價
天佑通寶楷書小平背「一」 2000元
天佑通寶楷書折二背「二」 4000元
天佑通寶楷書折三背「三」 1000元
天佑通寶楷書折五背「五」 1000元

泰昌通寶楷書小平心泰 2800元
泰昌通寶楷書折二光背 3000元
天啟通寶楷書小平背「一分一錢」 3500
天啟通寶楷書小平背「旨奉」 1500
天啟通寶楷書小平白銅母錢 10000元
天啟通寶楷書折二背「二」星 6000元
天啟通寶楷書折二銀質背「二」 40000元
天啟通寶楷書折十背「十一兩密」 2000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旨」 2200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雕母 無定價
崇禎通寶楷書大型背「戶二」 30000元
崇禎通寶楷書折十光背 2500元
崇禎通寶楷書折十背「壽」 5000元
大明通寶楷書小平背「招」 7000元
弘光通寶隸書折二光背 10000元
隆武通寶楷書小平背「南」 2500元
大順通寶楷書小平背「川戶」 6000元
西王賞功楷書折十銅質 50000元
西王賞功楷書折十銀質 150000元
西王賞功楷書折十金質 無定價
洪化通寶楷書小平小型背「壹分」 3500元
洪武通寶楷書小平背「京」 5000元
洪武通寶楷書小平背「鄂「 4500元
洪武通寶楷書小平背「濟」 70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二光背 13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二背「豫」 40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二背「京」 100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二背「濟」 55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二背「廣二」 55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光背 13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三」 40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北平」 10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鄂」 55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三福」 10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京」 40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濟」 40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桂三」 55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廣三」 60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五光前 11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五」 28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北平」 12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濟」 55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京」 40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鄂」 60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桂五」 55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廣五」 55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十背「十廣」 2200元
永樂通寶楷書折三光背 50000元
永樂通寶楷書小平銀質 6000元
洪熙通寶隸書小平光背 無定價
嘉靖通寶楷書折二背「二錢」 6500元
嘉靖通寶楷書折三背「三錢」 5000元
嘉靖通寶楷書折五背「五錢」 5000元
嘉靖通寶楷書折十背「十一兩」 5000元
嘉靖通寶楷書折十雕母背「十一兩」 無定價
嘉靖通寶楷書折五十光背 20000元
嘉靖通寶楷書折十大觀改范 2500元
嘉靖通寶楷書折二十光背 6000元
萬曆通寶楷書小平背「河」 5000元
萬曆通寶楷書小平背背紋 1500元
萬曆通寶楷書小平背「戶」 5000元
萬曆通寶楷書小平銀質背「礦銀」 8000元
萬曆通寶楷書折二銀質背「二錢」 45000元
萬曆通寶楷書特大型光背 無定價
祺祥通寶 楷書 小平 背寶泉局3800
祺祥通寶 楷書 小平 背寶源局2800
祺祥通寶 楷書 小平 背寶蘇局20000
祺祥通寶 楷書 小平 背寶雲局1000
祺祥通寶 楷書 小型 背寶鞏局35000
祺祥重寶 楷書 折五 背寶源局「當十」3500
祺祥重寶 楷書 折五 背寶泉局「當十」6800
祺祥重寶 楷書 折五 背寶鞏局「當十」35000
同治通寶 楷書 小平 背寶泉局雕母7000
同治通寶 楷書 折五 部頒各局樣錢1200
同治通寶 楷書 折五 背寶伊局「當四」2000

大概列舉了1000元以上的,其他的參考:

http://blog.sina.com.cn/u/405adda301000723

http://blog.cnfol.com/cialas/articles/820865.html

http://hi..com/chcoin/blog/item/25160dd1dbfae3d3562c8462.html

㈢ 誰能介紹寶德局錢幣的價格情況

具體價值由於沒有圖片,沒辦法具體幫你介紹,這些錢幣的價值取決你的出售方式,以及你的錢幣品相和你的錢幣當時的哪種版本決定的,有圖片嗎,上圖看看,才能具體的幫到你謝謝

㈣ 錢幣真的可以買到高價格嗎

說真的可以買到高價錢的。

㈤ 現在收藏什麼錢幣有價值

謝邀。我是高特精鑄,我將從古幣收藏價值、銀元收藏價值、硬幣收藏價值、人民幣收藏價值四個方面告訴你什麼錢幣有收藏價值。

錢幣市場發展到現在,已經產生古幣、銀幣、硬幣、人民幣四大類型的錢幣,想必對後兩種,前兩種自然有更高的收藏價值,但是相對應的,收藏和鑒別也更加有難度。

我會簡單跟你說一下這四大類中比較具有收藏價值的錢幣。

  1. 古幣。比較具有收藏價值的首先就是古泉五十珍,具體是哪五十枚戳這里,雖然價值極高,但是收藏難度也是極大。除此之外,存世量稀少,年代久遠、保存程度完好、短政時期發行的古幣都具有收藏價值。

2.銀元。首先就是民國三年、八年的袁大頭,其中三年簽字版「試鑄幣」、蘇維埃版、甘肅版都很有收藏價值。民國八年的存世量略少,市價約1800餘元/枚。民國三年袁世凱頭像貳角、壹角小銀幣的售價一般在150~200元左右,中元(伍角)價格較貴,為1300元左右一枚。

3.硬幣。首先就是五大天王:1979年、1980年、1981年的5分硬幣,1980年的2分硬幣和1981年的1分硬幣,發行量少、收藏價值高,且有升值空間。除了這個,還有86版長城幣身價、「老三花」(1991-2000年發行的牡丹一元,梅花五角和菊花一角)

4.人民幣。這個當然就是第一套第二套人民幣了,尤其是第一套人民幣流通僅7年就退出了流通市場,據說現在第一套人民幣市場價已到了300萬左右。除了整套的人名幣,還有一些散幣也具有收藏價值,例如:

關於數字的話,有這幾個檔次:最貴是8,然後是6和9和0(百連號9和0往往在一起的),然後是1、2、3、5、7,,最後才是4。

還有別的比如28282888、13145200等,如果有碰上剛好喜歡這類收藏的,價格也不錯的。

我是高特精鑄,想了解更多關於收藏和鑒別錢幣知識的可以關注我,歡迎來詢。

㈥ 哪些古幣值得上門交易

光緒十五年(1889),張之洞奉命調往湖北,任湖廣總督,此後不久,便將廣東的經驗運用於湖北,並在湖北武昌籌建了國內第二家採用機器製造銀元的官方鑄錢機構――湖北銀元局,該局也是張之洞來到湖北後建造的第一家鑄錢機構。湖北銀元局所造銀元,因含銀量高,製作精良,廣受歡迎而行銷全國。下面大清金幣的價格就是小編的聯系!

如圖中價格:517000元――620500元近期交易價

大清銅幣近期交易價格:350000――4504000元

咸豐重寶近期交易價格:250100--451000元

大清金幣近期上門交易價格:17193――465995元

回顧過去幾年各地錢幣交易的數據,我們不難發現,錢幣市場依然對藏友們具有較大的吸引力。自清代以來經歷了多場戰爭,珍稀的光緒元寶損失嚴重,至今,數量已經極其有限。光緒元寶非常獨特,它所代表的不僅僅是金錢,還有光緒年間的經濟情況。為此,眾多收藏家都紛涌而至,價格不斷攀升。學者認為,光緒元寶收藏價值難以估量,是古玩收藏市場的黑馬,有著很高的增值空間。

㈦ 我有大量古幣古錢,請問哪裡有高價收購的

你那些銀元還是挺好的,能賣些錢;紙幣品相不佳,只有五元和二角還好點,那枚二元的雖然品相較舊,但還值點錢,售價200元以上。你可以在春節後到省會的郵幣卡市場去賣,銀元價格現在售價最低的袁大頭在五六百元,收購價約300元。你到郵幣卡市場可先問問幣商們所買的與你的錢幣一樣的價格,記在心中,再問問人家的收購價格,供自己心中參考;再把自己的錢幣讓人家看看,看人家出什麼價,與問到的價格比較一下,再討價還價。你也可以在本市問問看有沒有這樣的市場,一般在較大的郵局附近。

㈧ 古幣那種最值錢 什麼樣的古幣價值最好最高

1 橋足半釿布:戰國時期鑄幣。系從空首布演化而來,因其錢文多鑄有貨幣單位「釿」字而得名。產生於戰國早期,主要流通於魏國地區。基本形制為首部平實、圓肩(或平肩)、圓襠、方足。錢文紀地、紀值,一般分二釿、一釿和半釿三等。除此之外,當時楚國地區也曾鑄行過錢文分別是「殊布當釿」和「四布當釿」的長足釿布。
2:三孔布:圓足布之一種。因其首部和兩足部各有一小孔而得名。這種布幣發現極少,所見面文有二十餘種,背文紀值,分「兩」和「十二朱」等。
3 :博山刀:齊明刀之一種。燕昭王二十八年至齊襄王五年(前284-前279),燕國攻佔齊大片領土時鑄。清代嘉慶年間山東省博山香峪村出土,字樣特殊,習稱「博山刀」,傳世極少。背面鑄有三字或四字,一般開頭兩字都是「莒冶」。1979年,山東莒縣故城遺址曾出土有這種刀幣的錢范。
4 晉陽匕:即圓首刀,戰國時期鑄幣,又稱直刀、趙刀。形體輕薄,錢文有「甘丹化」、「甘丹」、「白人化」、「白人」、「白化」、「王化」、「城」等十幾種,多出於今河北、山西、內蒙古等地。「成白」又釋作「成帛」,河北靈壽戰國中山故都城址曾出土這種刀幣的錢范,可證其鑄地。
5 齊六字刀:齊刀,戰國時期齊國鑄行的「齊返邦長大化」、「齊大化」、「齊之大化」、「即墨之大化」、「即墨大化」、「安陽之大化」等刀幣的總稱。除此之外,一般將「莒邦」等殘刀亦歸入齊刀范圍。
6 東周、西周(圜錢):又稱「環錢」,戰國時鑄幣。形制為圓形圓孔,源於玉壁或紡輪,主要流通於三晉地區。
7 共屯赤金(圜錢):又稱「環錢」,戰國時鑄幣。形制為圓形圓孔,源於玉壁或紡輪,主要流通於三晉地區。
8 壯泉四十:新莽錢,始建國二年(10)鑄。「六泉」指規則直一、么泉一十、幼泉二十、中泉三十、壯泉四十、大泉五十,「十布」指小布一百、么布二百、幼布三百、序布四百、差布五百、中布六百、壯布七百、弟布八百、次布九百、大布黃千。其中規則直一在始建國元年(9)已鑄,大泉五十則在西漢居攝二年(7)已鑄,始建國元年(9)又鑄。
9 國寶金匱直萬:新莽時鑄錢。上部方孔圓形,有直讀「國寶金匱」;下部方形,「直萬」兩字直書於兩豎紋之間。傳世僅兩枚。
10 大泉五千:三國吳錢,史志無載。
11 太夏、真興:夏赫連勃勃真興年間(419-475)鑄錢。錢文隸書,面重郭,存世極少。
12 永光:南朝宋前廢帝永光元年(465)鑄錢。形制薄小,重二銖,存世極少。
13 景和:南朝宋前廢帝景和元年(465)鑄錢。重二銖,錢形薄小,存世極少。
14 咸通玄寶:唐錢。咸通十一年(870)桂陽監錢官王彤所鑄,尋即廢止,存世極罕。
15 開平通寶、元寶:梁錢。開平是五代梁朱溫年號(907-911),存世僅通寶、元寶大銅錢各一枚,對其真偽錢幣界看法不同。另有開平元寶鉛質小錢,系南漢劉隱奉梁正朔而鑄。
16 天成元寶:五代後唐錢。天成年間(926-930)鑄。
17 永平元寶:前蜀錢。永平年間(911-915)鑄,存世極罕。
18 天德重寶:閩錢。天德年間鑄,有銅、鐵兩種,當百使用,背穿上「殷」字,以紀國號。
19 天策府寶:楚錢。馬殷受梁封天策上將軍,建天策府,於乾化元年(911)鑄天策府寶,有銅、鐵兩種。據《十國紀年》載,當時城中行用鐵錢,城外使用銅錢。其所指城中城外可能是指境內境外。銅錢又有背龍及鎏金等品。
20 乾封泉寶(楚):楚馬殷所鑄大錢。有銅、鐵二種,背有天、策、天府、天策、策府等字,銅錢數量少於鐵錢,錢文隸書,與唐高宗乾封泉寶不同。
21 廣政通寶:後蜀錢。孟昶廣政年間(938-965)鑄,有銅、鐵、鉛三種平錢。
22 大蜀通寶:後蜀錢。錢文形制與廣政通寶接近。存世極罕。
23保大元寶(背天):南唐錢。李璟保大年間(943-957)鑄,背上「天」字,形制厚重,存世極少。
24 永通泉貨:南唐錢。顯德五年(958),李璟鑄永通泉貨大錢,以一當十,錢文有篆、隸兩種,篆書者較薄小,為後期的減重錢。
25 大齊通寶:南唐錢。此錢真品僅發現二枚,因其文字形制與大唐通寶接近,所以定為南唐開國者徐知誥升元元年(937)建國號大齊時所鑄。一說為南唐後期鑄大唐通寶時所鑄。
26建炎元寶:南宋高宗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鑄。「建炎元寶」鑄造量極少,錢文篆書,隸書成對,同時期高宗尚鑄造有「建炎通寶」,「建炎重寶」,皆罕見,為古錢大珍。
27至寧元寶:P金代衛紹王至寧元年(公元1213)鑄造。存世僅有一枚折五型銅錢孤品,書體與北宋崇寧小平楷書相似。珍罕無定價。
28大宋通寶(當拾):南宋大錢 大宋通寶當拾 直徑一般:52MM.厚:3MM
29貞佑通寶、元寶:鑄期:宣宗貞佑年間(1213-1216年)特徵通寶,小平,錢文真書順讀。元寶小平,錢文真書旋讀。 貞佑元寶,早年流入日本(日本平島春水藏) 國內僅發現此一枚。
30臨安府行用銅質錢牌:臨安府行用銅質錢牌(俗稱「垮牌」),是一種獨特的品種臨安府行用銅質錢牌,系南宋末年宋理宗淳衤右年間(1241—1252年)所鑄。臨安府,今浙江省杭州市,在北宋時,稱為餘杭郡,高宗南渡後建都於此,改稱臨安府。臨安府行用銅質錢牌就是由當時的臨安府鑄行的。其面額分為「准貳佰文省」、「准叄佰文省」和「准伍佰文省」三等。「准」為「平」的意思,「省」為「省佰」,即以七十七文充當一百文銅錢。該銅質錢牌呈狹窄長方形,上端有一圓孔,四周及圓孔有廓;長度和寬度因面額大小而異,「准貳佰文省」長6.2厘米、寬1.9厘米,「准伍佰文省」小型的長7.3厘米、寬2.3厘米,大型的長7.9厘米、寬2.7厘米;面文均為「臨安府行用」五個字,背面標明幣值,分別為「准貳佰文省」、「准叄佰文省」和「准伍佰文省」;面、背文均楷書,且製作精美。
31大朝通寶:蒙古汗國在改稱元以前稱大朝時(公元1227年)鑄。錢文楷書,直讀,光背無文。有銀質、銅質兩種,均為小平錢, 存世極少,銅質更罕見。屬中國古泉五十名珍。
32乾亨通寶:五代十國時期南漢 劉龔政權乾亨元年(公元917)鑄造。一般製作不精,文字內多流銅,極少見。另有「乾亨重寶」銅錢。
33天顯通寶:天顯通寶隸書小平光背 無定價 遼太宗天顯年間鑄,據內蒙出土:徑2.38厘米,重2.7克。文字自然,頗具遼錢風韻,隸書體旋讀,傳世甚罕。太宗天顯年間(947-950年)鑄,僅發現1枚孤品,該錢已流入日本。
34中統元寶:元世祖忽必烈中統年間(公元1260-1264年)鑄行。錢文楷、篆二體,直或旋讀。背可見星紋,平錢。
35永安一十、五百、一千:,五代十國時期盤踞幽州的劉仁恭,劉守光父子所鑄造,永安一十有銅鐵兩種銅錢存世量極少,價格極高,,永安五百有銅鐵兩種,銅錢存世僅孤品,古錢之大珍。鐵錢存世也已屈指可數,價格頗高。此外「永安五百」面文形制獨特,按照右左上下順序讀,永安一千有銅鐵兩種,銅錢存世量極少,價格極高,為古錢珍品。鐵錢存世量也已不多,能得善價。
36應歷通寶:遼國穆宗皇帝應歷年間鑄造(公元951~969),錢文粗糙,制式為小平,現存世僅有數枚。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一。遼代應歷通寶,直徑23.5mm,位列古泉五十名珍之一,珍罕,美品。
37大元國寶:元朝 元武宗至大年間(公元1308~1311年)鑄造。文字形制極為精美,有以孤品背龍紋者尤其精緻,疑為開爐試鑄樣錢。另有鉛錢孤品,系雕母。
38建國通寶:北宋 宋徽宗 趙佶有 建中靖國 年號,但建國通寶僅有篆書,楷書 小平 對錢各一,其中篆書錢銅色金黃,狹穿大字,面帶黑斑及松花綠銹,據說出土於蘇北,曾被錢幣收藏大家羅伯昭先生以400銀元購得。也有人認為此錢太過離奇,懷疑是建炎通寶改刻而成,但據考證,建國通寶是取建中靖國年號的首尾二字組合而成鑄造的貨幣,卻因趙佶的建中靖國年號中的「建中」二字與唐代某年號重復,所以此幣剛剛鑄成就馬上廢止,而改鑄非年號的「聖宋通寶」、「聖宋元寶」。因此建國通寶極為珍稀,存世量不超過10枚,無法估價,稱建國通寶為北宋第一珍稀幣並不為過。楷書建國通寶早在清末,民國時期曾被發現,可惜皆已流失,1956年錦州博物館在發掘清代范子和墓時,曾經出土一枚隸書「建中靖國」錢,銅質厭白,屬於夾錫錢一類,實屬僅見。 請大家欣賞國家博物館所藏名珍篆書體建國通寶。根據實物考證篆書體建國通寶的版別有三種,均屬試鑄。
39保寧通寶:遼代遼景宗耶律賢保寧年間(969-978)的鑄幣,是古泉五十名珍之一,存世量極少,版式有大字、小字、寬緣、細緣、狹穿、廣穿、背月紋等區別。其錢文右旋讀,書體隸兼八分,渾厚樸拙,古意盎然,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可謂影響了整個遼一代錢風。根據相關資料、圖譜及所見所聞,保寧通寶平錢的統計存量大約在數十枚之內,是遼錢中的稀見品之一。
40至正之寶:元朝順帝至正年間(公元1341-1368)鑄造.均為大錢,用以代表交鈔與紙幣並行。錢體厚重,製作精良。有折十,二十,三十,五十等幾型。面文「至正之寶」為端麗楷書,直讀。背穿上「古」系記江西吉安道監制;穿右「權鈔」二字可作權當銀鈔解。穿右為幣值銀重,所見有「伍分」、「壹錢」、「壹錢伍分」、「貳錢伍分」及「伍錢」五種。「伍錢」即值銀鈔半兩、銅錢五百文,為「權鈔錢」之最大者;徑達8厘米,重120克左右,系有史以來出現之最大行用方孔圓錢。以銅錢權鈔行使,又稱「至正權鈔」。錢文書體特別俊秀流暢,與「至正通寶」一類書法相同。這類銅錢均比較罕見,價格極高。
41聖宋通寶:直徑2.4厘米,穿0.65厘米,厚0.1厘米。錢幣完整,未見拼接、挖補、改刻的痕跡,應當是一枚真品古錢。「聖宋通寶」行書旋讀,字體與行書聖宋元寶相同,只是「元」作「通」。背右下角現一斜月,左側邊郭有一個直徑0.1厘米的圓形深孔,形態較規則,似乎是用作定位用。
宋徽宗趙佶於崇寧二年(1103年)鑄聖宋通寶,行、篆二體,以一當五,崇寧三年(1104年)乃止。聖宋通寶錢行世只有8個月,世間所見甚少。
42貞觀寶錢(西夏文):西夏崇慶貞觀年間(公元1101~1113年)鑄造,形制為小平錢,直徑2.5CM。錢形較大存世僅有一枚,極其珍貴。
43天啟通寶:背面有字的天啟通寶是明代的,明光宗未鑄錢,因其在位僅數月,未及鑄錢,其子明熹宗於天啟元年先補鑄其父年號「泰昌」錢,稱「泰昌通寶」。此錢為小平錢,真書直讀,銅色淡紅,也有黃銅錢,版本不多,有背月,背星錢,還有錢徑達2.9厘米,大如折二錢的寬郭大樣錢;也有錢徑2.3-2.4厘米的小錢。明熹宗鑄泰昌通寶錢只一年,次年便開鑄「天啟通寶」,同年設立了戶部寶泉局,稱「錢法堂」,從此由戶部主管鑄錢。所鑄錢幣主要用於軍需,軍隊的鑄錢爐只保留西北三鎮,東南的一律取消,這時全國形成了三個造幣中心,分別為兩京及四川地區,但天啟三年(公元1628年),宦官魏忠賢專權,宦官亂政,濫鑄情況又出現,地方錢局大量出現,因此所鑄的天啟錢版本極多,差異大。錢背文大量的出現記地,記局,記重等形式。此前僅萬曆時期出現過,但版本有限。所以明朝錢幣制式的復雜時期是從天啟年間開始的。天啟年為了彌補財政的虧空,繼以往的方法,仍採用增加鑄錢量來解決。在這種情況下,全國各省錢局濫錢惡錢,好賺取利潤。大量的輕劣錢摻入官錢充數,與明朝前期制錢力求精整美觀的傳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天啟通寶」初鑄為小平錢,後開鑄當十錢。天啟五年,因官私所鑄大錢過多過劣,下令停鑄,並由朝廷出白銀,回收當十錢,其大錢鑄期不過三年;天啟錢錢重原定一錢三分,千錢重八斤八兩,但後來由於官鑄過於濫惡,小錢僅重七分,千錢僅重四斤八兩,含銅量不足三成。此外有一種用日本鉛錫銷熔入銅所鑄的銅呈折色的「折沙錢」就是此時所鑄。天啟小平錢分背無文和背有文兩大類,背文比萬曆錢復雜,背鑄有星月紋的種類多;背有文分記重,記事,記局、記地。背記事為「奉旨」二字,是當時宦官、大臣奉旨辦事造錢的意思。「天啟通寶」小平錢不僅背文多,其它如字文大小,文字水平,輪郭寬窄,錢文結構也有諸多不同,很復雜多變。「天啟通寶」當十錢也分背無文和背有文兩類,折二錢則大都背無文,存世也較少。這兩種錢皆較少見。
元末南方起義軍紅巾軍領袖徐壽輝公元1358年鑄「天啟通寶錢」,該幣質地為紫銅,就式樣有小平錢、折二錢、折三錢三種,錢文有楷書和篆書兩種,由於從發行到停鑄僅經歷了一年,因此元天啟通寶比較珍稀,尤其是篆書折三天啟錢為一級品,為可遇而不可求之神品;而明天啟錢則版式較多,有小平錢、折二錢、折三錢、折五錢、折十錢多種,質地也為黃銅,但錢文卻均為楷書。元天啟錢光背,而明天啟錢背豐富多彩,背字有:日、月、工、戶、浙、京、新等多種,紀值有二、十、十一兩等,當然還是以光背為常見。
44靖康通寶:「靖康通寶」、「靖康元寶」是北宋 宋欽宗時期鑄造的,他在位16個月就被擄往北方。因此,「靖康」錢鑄量很少,「靖康通寶」更為罕見,屬國家一級文物。
45天國通寶:天國背通寶當十是太平天國建都南京後第一批試鑄的通用錢幣,因不久即改鑄太平天國聖寶錢而屬臨時過渡性的錢幣,因此鑄額有限而十分罕見.
46應運元寶:"應運元寶"銅錢,系北宋淳化年間李順起義所鑄起義軍錢,
47皇統元寶:金代錢幣,皇統年間(1141-1149年)鑄造,製作極為精美。存世不多枚皇統元寶篆書孤品。
48應感通寶:北宋時,李順於994年發動農民起義,攻克成都,建元應運。曾鑄應運元寶。李順死後,部下又鑄應感通寶,存世皆罕。
49崇慶元寶、通寶:崇慶元寶為金衛紹王崇慶年間(公元1212年)所鑄,由青銅鑄造。有元寶、通寶兩種。元寶為篆書當五大錢(即折五,直徑為3.5厘米);通寶有小平、折二兩種,錢文仿瘦金體所制。崇慶元寶傳世極少,有書籍稱其為「孤品」,實際上據了解全國保存有五六枚真品。
崇慶元寶史志不載。唯遼中出土一枚孤品,大如折五,形制與文字近似泰和重寶。「崇慶元寶」四字作玉筋篆,旋讀,光背無文。錢體銅色青白,製作精整,文字秀美,仿崇寧錢制,然仔細推敲仍不免匠氣。近代京滬諸多泉家皆審為贗品,而錢幣學家鄭家相以為當屬金泉。
50元德重寶:西夏崇宗皇帝元德年間(公元1119-1127)鑄造。版式為折二型錢。錢文楷書,直徑一般為2.7厘米。今存世僅有兩三枚,珍罕無定價。崇宗皇帝朝另鑄造有「元德通寶」錢。

㈨ 古錢的價格

看年代而定.

1、什麼是「小平」、「折」
2、「天啟通寶」簡釋
3、「咸豐元寶」簡釋
4、「熙寧通寶」簡釋
5、「乾封泉寶」簡釋
6、「元佑通寶」簡釋
7、「聖宋元寶」簡釋
8、「政和通寶」簡釋
9、「熙寧重寶」簡釋
從時間上考慮,多仿製時代久遠的古幣,且越古的品種越具有誘惑力。
例如,空首布出土不多,國內外市場價格昂貴,所以偽品也多。還有圓足布及在圓足布基礎上發展而成的三孔布更為罕見,所以偽品眾多。
從鑄造及存世量上考慮,仿製珍貴稀有的古錢幣。
例如,王莽時期的金錯刀,錢上鑄「一刀平五千」字樣,其中「一刀」二字用黃金錯成,偽品中「一刀」二字通常凸出,有銅質,也有用金粉描成。五代十國時的開平通寶,天成元寶,清代的祺祥通寶等都極為珍貴,偽品也極多。

古錢幣真假鑒別

一、從貨幣文字的源流演變上加以考察。古錢幣文字往往帶有獨特的地方色彩,特別是漢唐以來,官方鑄幣,面文多為書法家及皇帝書寫,具有獨特的文字風格。如唐代的開元通寶即為歐陽詢所書寫。因此掌握文字的氣息、神韻是鑒別古錢幣的關鍵之一。偽品因為是摹仿別人的,常常處處小心,手法極不自然,牽強做作,文字神韻自然大打折扣。

二、從錢幣的顏色、成分諸方面加以考察。真錢的銹與銅質結合在一起,所謂「銹色入骨」,不易脫落。偽錢的銹浮在表面,用醋一擦即脫落。此外,真錢幣因年代久遠,內部成分發生變化,所以一般重量會大為減輕,用手拈一拈,即可從輕重方面加以辨別。

古錢幣收藏

收藏古錢幣必須了解一些基本的術語,與錢商打交道,與同仁交流,才能做到內行說行話。這里收集一些常用術語做個簡單的介紹。
內廓:古錢幣穿孔凸起的邊緣。
外廓:也稱外輪或邊緣,是古錢幣周邊凸起的邊緣。
錢幕:內廓與外廓之間的部分。
穿孔:也稱貫,古錢幣中央的通孔。
方穿:穿孔的形狀為方形。
圓穿:穿孔的形狀為圓形。
廣穿:穿孔比一般的要大得多。
包漿:古錢幣表面的一層極薄的氧化物。
生坑:指新近出土的古錢幣上的銹色,或出土時間雖長但銹色未遭破壞的。

古錢幣價格

祺祥通寶 楷書 小平 背寶泉局3800

祺祥通寶 楷書 小平 背寶源局2800

祺祥通寶 楷書 小平 背寶蘇局20000

祺祥通寶 楷書 小平 背寶雲局1000

祺祥通寶 楷書 小型 背寶鞏局35000

祺祥重寶 楷書 折五 背寶源局「當十」3500

祺祥重寶 楷書 折五 背寶泉局「當十」6800

祺祥重寶 楷書 折五 背寶鞏局「當十」35000

同治通寶 楷書 小平 背寶雲局「八」15

同治通寶 楷書 小平 背寶泉局雕母7000

同治通寶 楷書 小平 部頒各局樣錢700

同治通寶 楷書 小平 背「新十」8

同治通寶 楷書 小平 背阿無蘇局「當五」5

同治通寶 楷書 折五 背寶泉局「當十」10

同治通寶 楷書 折五 部頒各局樣錢1200

同治通寶 楷書 折五 背寶伊局「當四」2000

同治通寶 楷書 折三 背寶鞏局「當五」800

古錢幣交易

八十年代初,藝術收藏品市場解凍,作為其中一個分支的古錢幣收藏活動,在沉寂了幾十年後也開始復甦。在北京,最早是在南城的象來街,開始聚集了二三十位古錢幣愛好者(筆者也在其中),在半地下狀態下進行交流和交易,不久,引起有關部門的注意。於是,這些人打游擊似地轉移到復興門和木樨地之間的街邊綠地,以後又「轉戰」到禮士路小花園、後海小土坡、潘家園等地執著地進行著自己的追求。越是管得嚴,這些「游擊隊「越象滾雪球般地壯大,到八十年代末,已經發展到數百人。直到隨著政策的松動,南城報國寺、西城德勝門收藏品市場開業,這些「游擊隊員「才算有了相對固定的交易場所。至今,北京一些仍在活躍的古錢幣收藏家、錢商,有相當一部分就是當年「游擊隊」的成員。全國其他地方的古錢幣收藏活動,也大體有類似北京這樣的經歷。

中國古錢幣收藏

古錢幣收藏大軍不斷壯大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古錢幣收藏的門坎較低。
和其他門類的古代藝術品比起來,古錢幣的價格要低的多,目前,海內外中國古錢幣最高的拍賣記錄也沒有突破二十萬元。工薪族和普通的錢幣愛好者,每年從收入中拿出幾千幾萬元用於古錢幣收藏還是做得到的,而且也能獲得較好的成績。如集全一般的北宋普通錢數千元也就夠了,當然要向高級階段發展,也應有相當的投入。不過,到了這個階段,投資者的鑒賞水平已經有所提高,用於「交學費」的機會成本大大降低,投資方向也有所選擇,不再「一網打盡」,「全面出擊」。

古錢幣市場

和近年郵市、股市的不景氣形成反差的是:古錢幣的市場價格一直穩步上揚。這和收藏者隊伍不斷膨脹擴張有直接關系。由於古錢幣的不可再生性,作為投資的手段之一,吸引了一批原來沉迷於郵市股市的人,這些人的加入,造成了求大於供的局面,其真接結果就是帶來了古錢幣的價格上揚。除此,古錢幣收藏隊伍的成份年齡結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調查顯示:古錢幣投資者的年齡越來越呈現年輕化趨勢,給這支收藏大軍不斷注入了新鮮血液。原來古錢幣收藏者大部分是中老年人,現在則是二三十歲的青年佔了絕大多數,其中不少人從小學時代就開始收藏古錢幣,我認識的一對戀人,女孩兒21歲,男孩兒24歲,但在收藏花錢方面已經頻有成績。他們中有些人是受前輩影響,有些人本身是學美術專業的,出於對本民族文化的景仰,而更多的人是受市場利益的趨動。「市場「這一隻無形的手,在錢幣出土地的農民、錢商、收藏愛好者之間形成了一條供應鏈。

中國古錢幣價格
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月6元
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雙星100元
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星月150元
宋元通寶隸書小平右桃元800元
宋元通寶隸書小平鐵母3000元
宋元通寶隸書小平廣穿700元
宋元通寶隸書小平普品2元
太平通寶隸書小平光背3元太宗太平興國年間(676--983年)鑄,宋年號錢由此始,有銅鐵兩種,徑2.4厘米,重3.4克左右。錢文隸,真二體,背有星、月紋,以鐵母,廣穿錢為稀有。
太平通寶錄書小平背星20元
太平通寶隸書小平背月15元
太平通寶隸書小平合背300元
太平通寶隸書小平廣穿鐵母3500元
太平通寶隸書小平廣穿600元
太平通寶隸書折十大樣背巨星22000元
淳化元寶行書小平光背0.50元太宗淳化元年(990)始鑄,有銅,鐵兩種,太宗親書真,行,草,三體錢文,開御書錢之先河,亦草書入錢文之始。旋讀光背,徑2.4厘米。重3.8克左右,以縮小淳化為稀有。
淳化元寶隸書小平光背0.5元
淳化元寶行書小平背星80元
淳化元寶行書小平鐵母6000元
淳化元寶隸書小平縮水1500元
至道元寶行書小平光背0.50元太宗至道年間(995-997)鑄,有銅,鐵兩種。錢文真、行、草三體書為太宗親書。徑2.4厘米。重3.8克左右,傳世以合背錢為稀有。
至道元寶隸書小平光背0.50元
至道元寶行書小平合背300元
咸平元寶隸書小平光背0.50元真宗咸平元年(998年)鑄,有銅鐵,輪廓精整,另見有各式寬緣厚肉之大型錢。錢文真書,旋讀光背,徑2.5厘米,重4克左右,咸平無珍惜錢。
咸平元寶隸書小平合背300元
咸平元寶隸書小平背四齣250元
咸平元寶隸書小平闊緣厚肉180元
咸平元寶隸書折二闊緣厚肉500元
咸平元寶隸書折五闊緣厚肉1000元
咸平元寶真書折十大樣光背45000元
景德元寶真書小平光背0.50元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始鑄。有銅、鐵兩種,鐵氏只見折三。徑2.5厘米,重4克,鐵錢徑3.5厘米,以鐵錢折三少見。
景德元寶真書小平鐵質光背50元
景德元寶真書折二鐵質光背100元
祥符元寶真書小平光背0.50元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始鑄,有銅、鐵兩種,錢文真書,旋讀。小平有大、小樣版別數種,徑2.4-2.5厘米,重4克左右,光背及背有星月紋。傳世以背星月紋為少見。鐵錢折三稀有。
祥符元寶真書小平背星180元
祥符元寶真書小平背星月250元
祥符元寶真書小平合背300元
祥符元寶真書折二闊緣厚肉500元
祥符元寶真書折五鐵范銅3000元
祥符元寶真書折五鐵母10000元
祥符元寶真書折五闊緣厚肉1000元
祥符元寶真書折二光背3000元
祥符元寶真書折十光背45000元
祥符元寶真書小平光背0.5元
祥符元寶真書小平背巨星200元
天禧通寶隸書小平縮緣小字2元真宗天禧年間(1017--1021)鑄,有銅、鐵兩種,小平徑2.5厘米、重3.8克,折二徑2.8厘米,重4.7克,鐵錢亦有折二。其時斗米十錢。天禧以銅、鐵折二及合背為稀有。
天禧通寶真書小平光背0.5元
天禧通寶真書折二光背20000元

古錢幣收藏價格 慶歷重寶真書小平旋讀光背300元
慶歷重寶真書折二直讀光背7元
慶歷重寶真書折二直讀光背15元
慶歷重寶真書折五鐵范銅3000元
慶歷重寶真書折五鐵母10000元
至和元寶隸書小平光背250元仁宗至和年間(1054--1055)年鑄,元寶錢文為真,行、篆三體,旋讀,通寶錢為真,篆二體,直讀,重寶為折二,折三,錢文真書,小平徑2.4厘米,重3.8克,折二徑3厘米,重8.8克,折三徑3.4厘米,重10克上下。傳世元寶,通寶易尋,重寶錢為泉界所珍愛,尤以背文虢,坊者更足珍貴。
至和元寶隸書小平左挑350元
至和元寶真書小平光背0.50元
至和元寶篆書小平光背1元
至和元寶真書小平光背1元
至和元寶隸書小平隸通250元
至和元寶隸書小平隸寶300元
至和元寶真書折二光背1700元
至和元寶真書折五鐵母光背5000元
至和重寶真書折五背「坊」40000元
嘉佑元寶真書折五背「號」30000元仁宗嘉佑元年(1056)鑄,錢文真篆二體,旋讀光背,徑2.5厘米,重3.8克,為小平對錢,傳有鐵錢,然未見存世。
嘉佑元寶隸書小平光背0.50元
嘉佑元寶篆書小平光背0.50元
嘉佑元寶真書小平光背0.50元
嘉佑元寶篆書小平光背0.50元
治平元寶隸書小平光背0.50元英守治平年間(1064-1067)鑄,錢文真、篆二體,有直讀,旋讀兩種,徑2.4厘米,重3.8克,光背小平,未見折二以上大錢。偶有背四齣傳世,實為稀品
治平元寶篆書小平光背0.50元
治平通寶隸書小平光背1元
治平通寶篆書小平光背1元

熙寧元寶真書小平光背0.30元
熙寧元寶篆書小平背「衡」250元
熙寧元寶真書小平背「衡」180元
熙寧元寶篆書折二光背0.5元
熙寧重寶真書折二光背1元
熙寧重寶行書折二連飛點10元
熙寧重寶篆書折二長冠「寶」15元
熙寧重寶真書折三光背20000元
元豐通寶行書小平光背0.3元神宗元豐元年(1078)鑄,有銅、鐵、兩種,錢文分篆、隸、行三體,小平徑2.5厘米,重5克。折二徑2.8厘米,折三徑3-3.2厘米,版別可達百種,為宋錢中最多一種,隸書體、背穿上仰、俯月為貴。集隸書體元豐錢時須注意豐字頭,另有一種日本曲字頭元豐,最易魚目混珠。
元豐通寶篆書小平光背0.3元
元豐通寶行書小平背月200元
元豐通寶篆書小平背月200元
元豐通寶行書小平背星10元
元豐通寶隸書小平小字光背100元
元豐通寶隸書小平大字1000元
元豐通寶篆書小平大字400元
元豐通寶行書折二背星5元
元豐通寶行書折二背月4元
元豐通寶篆書折二長字10元
元豐通寶行書折二長字10元
元豐通寶行書折五鐵范銅1500元
元豐通寶篆書折五鐵母2800元
元豐通寶篆書折五鐵范銅1500元
元豐通寶行書折五鐵母2800元
元豐重寶篆書折十光背40000元

政和通寶楷書小平文「政」80元
政和通寶篆書小平文「政」85元
政和通寶篆、隸書小平光背1元
政和通寶隸書小平大字50元
政和通寶篆書小平大字55元
政和通寶篆書小平銳禾400元
政和通寶隸書小平文政背「陝」10000元
政和通寶楷書小平楷「通」25元
政和通寶楷書小平小樣文「政」70元
政和通寶隸書小平銀質大字6000元
政和通寶篆書小平鐵母6000元

古錢幣鑒定

年代久遠的古錢的確較為珍貴。然而,並不是所有年代越古老的古錢幣都是越值錢的,年代較近的古錢里也不乏價格十分昂貴的。距今2300年前的戰國時代燕國貨幣「明刀」,年代可謂久遠,然而市場價僅60~70元一枚,且品相上乘。2000年前的漢「五銖」、1000多年前的唐「開元通寶」及北宋「宣和通寶」,其價格之低,簡直令人難以置信——錢幣市場里幾角錢即可買上一枚。但同樣年代的古錢,有些售價之高卻同樣令人匪夷所思。戰國時的「三孔布幣」,售價高達60000餘元一枚,且有價無貨。西漢末年王莽所鑄的「壯泉四十」,也絕不會低於25000元一枚出手。即使僅100多年前問世的清代錢幣,不少品種也高達上萬元,如「祺祥重寶(1861年鑄)」、太平天國起義時所鑄「天國通寶」等等。
古錢幣價值何以會有如此天壤之別呢?主要原因還在於古錢幣存世量的多寡。歷史上有些朝代比較強盛,數十年甚至幾百年發行單一品種的錢幣,故這類古錢的數量就十分巨大;有些短命王朝剛試鑄了一些樣幣即被改朝換代,這類古錢的數量自然就很少。「物以稀為貴」這條原則尤其適用於古錢收藏。戰國時「明刀」雖僅流行於燕國一地,但由於鑄量可觀,至今仍時有出土,且動輒即成百上千枚。「五銖錢」從漢朝中期一直延續至隋朝末年,在長達六百多年的歷史長河裡,年復一年的重復鑄造,留傳下來數量之大可想而知。北宋歷經150多年,文化發達,商業繁榮,鑄錢之多,空前絕後,一幅《清明上河圖》反映了當時的繁榮景象。宋神宗時,每年鑄錢多達500萬貫以上,至今北宋通寶錢仍遍布於大江難北,連域外也時聞出土,北宋錢數量之多由此可知。
由此可見,古錢幣價格之高低,主要取決於它的存世量,與年代是否久遠沒有必然的聯系,古錢幣售價之所以懸殊,根本道理也在於此。

㈩ 真正有價值的古錢幣又有哪些

很多人認為古錢幣不值錢、所以用來熔了去製造一下飾品給小孩在打造一些手鐲。其實是因為你不了解他的真實價值用歷史意義。古錢幣經歷無窮歲月的洗禮,品相或許受到影響,所以收集到精品古錢幣難度就非常大。也許是因為此緣故,導致如今一些古錢幣價值連城,甚至僅僅一兩枚古錢幣,便能換到市區一套房子。因為古錢幣收藏市場產生的驚人利益和不斷涌現的財富神話,吸引了許多收藏愛好者蜂擁而入,當人們開始意識到古錢幣的真正價值的時候,奈何市面上的古錢幣早早被人搜刮而去。那麼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真正的有價值的古錢幣。

關注小編頭條號,即可獲取更多收藏資訊!

2011年北京保利秋拍上,一枚「太平天國」背「聖寶」小花錢就曾拍出1,840,000元人民幣的高價。作為老祖宗留下的壓歲錢,厭勝錢以它承載的獨特的民俗文化在錢幣收藏界佔有一席之地,但是厭勝錢因為其功能所限,存世量十分有限,鑄工精湛、圖文優美的更為稀有,作為一項不可再生的藝術品,厭勝錢在近兩年的拍賣市場上表現令人無法忽視。

2013年「相對有佳趣—嘉德20周年古錢專場」上,一枚「『寶源局造』背『鎮庫』」拍出了250多萬元人民幣的高價。所謂鎮庫錢,是為了鎮災驅邪,祈求吉祥富貴、永鎮財富,朝廷在鑄幣時,多在庫房中設神堂,以供奉財神、倉主、土地、火神等神位。神堂香案上方,大都懸掛一枚特製大型錢幣,其上披紅綢,下掛流蘇,即謂之鎮庫錢。

2017年嘉德春拍「見微知著——金銀珍玩」專場上,一盒共12枚「乾隆御制祈福金幣」經過藏家們的激烈競拍,最終以3650萬元(含傭金最後成交價為4197.5萬元成交)打破了古錢幣拍賣記錄,創造了中國錢幣拍賣成交史上的最高價格。

近日,傳說中的民國幣王——張作霖中華民國十六年伍拾圓龍鳳金幣亮相西泠春拍,從380萬元起拍價到以908.5萬元的破紀錄價格成交,全程只花了不到三分鍾。買家行動迅速,目的明確,勢在必得。

孫中山像嘉禾銀幣,為民國十八年(1929年)天津造幣廠試鑄樣幣。該銀幣正面上鐫「中華民國十八年」7字,下鐫孫中山先生西服半身像;背面鐫有兩束嘉禾,正中間豎鐫「壹圓」2字,殊為珍貴,名列中國銀幣二十珍之一。而圖中這枚金質呈樣試鑄幣是當年造幣廠贈送主管部門國民政府財政部的呈樣幣,存世僅此一枚,極為珍罕。2007年北京嘉德拍賣以605萬成交!

民國24年孫中山像壹圓銀幣,也稱民國二十四年帆船幣,由上海中央造幣廠於中華民國二十四年即1935年鑄造,為民國最著名且稀少的銀幣。正面為孫中山側面像,背面鐫刻雙桅帆船放洋圖。該銀幣准備正式發行時的1935年恰逢國民黨政府推行「法幣」政策,規定白銀收歸國有,銀圓不再是合法通貨,所以民國24年孫中山像銀幣並未流通於市。2012年秋拍,一枚民國24年孫中山像壹圓銀幣在澳門以747.5萬港幣成交。

袁世凱於1915年12月宣布恢復帝制,建立中華帝國,改元洪憲。1916年1月1日登皇帝位,是年設計鑄造了洪憲紀元飛龍銀幣。因此,飛龍銀幣正是這一特殊歷史事件的重要見證。其鑄幣工藝在當時已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正面袁像栩栩如生,背面更是中國官方鑄幣唯一一次採用了西方的雙翼龍形態。這枚金質樣幣2011年拍出270萬元!其鑄造背景也有多種說法,一說為民國五年(1916年)為袁氏稱帝所鑄紀念幣,一說系民國八年(1919年)天津造幣廠雕刻技工戲作。

民國十二年(1923年)曹錕憲法紀念幣。曹錕是北洋時期直系軍閥首領、中華民國第四任大總統,曹錕紀念幣是1923年北洋政府為了紀念曹錕當上北洋政府大總統而鑄造的,發行量約為100枚,分銀質和金質兩種,銀質紀念幣主要是贈給普通官員,金質贈送給高級官員。2015年一枚曹錕憲法紀念幣在香港拍出了美元。

想知道你手中的古錢幣價值幾何?關注小編,即可獲取更多資訊

閱讀全文

與什麼錢幣局買的價格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代購應該按照什麼匯率結算 瀏覽:720
爾雅理財等同於投資 瀏覽:484
桔子理財怎麼算收益 瀏覽:566
2月13日對日元匯率 瀏覽:246
5月3日匯率查詢 瀏覽:11
買理財凈值類的好還是固定收益類的好 瀏覽:804
進口成本匯率確定 瀏覽:969
為什麼持倉成本和成交價不一樣 瀏覽:277
金瑞眾信金融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386
交割月與非交割月持倉限額 瀏覽:204
傭金寶現金理財取出到賬時間 瀏覽:678
上海張江集團張龍 瀏覽:80
橋梁杠桿原理法計算荷載 瀏覽:296
江海證券交易傭金 瀏覽:545
2016年美金兌換人民幣匯率 瀏覽:401
液壓杠桿 瀏覽:471
江蘇無煙煤價格 瀏覽:657
證券公司信息系統架構圖 瀏覽:77
英國fca監管降杠桿 瀏覽:523
牛樂樂股票 瀏覽: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