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青島哪裡產棉花
平度和萊西那邊有。
2. 青島市北區哪裡有做棉花被的,求地址,謝謝!
青島市市北區櫸林山市場二樓有做棉被的攤點,位置在上清路與明霞支路交叉口西南方向,可以乘坐3路、11路、36路公交車在櫸林公園站下車。需要注意的是,櫸林山市場每天上午開市,午後閉市。
3. 全國棉花交易市場的各地分支機構
全國棉花交易市場(以下簡稱交易市場)新疆辦事處是交易市場為積極支持新疆棉花產業發展、推進現代棉花交易方式而在新疆設立的辦事機構。辦事處主要職能業務是:統一管理、協調交易市場在新疆(包括自治區和兵團)的棉花業務;協助交易市場有關部門做好在新疆的業務策劃宣傳、開發交易商、倉單質押業務、監管倉庫管理等;負責新疆地區涉棉企業商品棉電子撮合交易及網上超市交易業務指導;與有關部門統一協調交易市場新疆棉運輸計劃。
新疆棉電子撮合交易和網上超市業務——幫助交易商實現預期利潤和規避市場風險。
為幫助交易商解決購棉、賣棉及規避風險等問題,交易市場充分發揮互聯網和電子商務信息技術優勢,推出商品棉電子撮合交易、商品棉網上超市交易和商品棉協商交易。為方便新疆區內交易商更多了解電子撮合交易、網上超市交易等業務,交易市場新疆辦事處針對企業進行有關業務培訓,並接受企業委託量身定做銷售方案,幫助企業實現預期利潤和規避市場風險。
農發行貸款棉花第三方監管業務——交易市場受貸款農發行委託開展貸款棉花第三方監管業務,利用交易市場物流體系的近百家監管交割倉庫,幫助新疆棉花有序移庫,接受新疆貸款農發行委託做好異地監管,實現新疆棉銷售前移,增強新疆棉的競爭能力。
協調新疆棉運輸——交易商存放在新疆區內參加交易市場交易交割業務的棉花、農發行委託監管的棉花以及需要提供資金服務的棉花,交易市場新疆辦事處均可協調解決出疆鐵路運輸問題。交易商向新疆辦事處業務申報並將棉花運送至交易市場在新疆設立的監管倉庫生成倉單後,由交易市場新疆辦事處牽頭與新疆有關單位銜接運輸問題。 新疆棉資金服務——為幫助交易商解決在新疆購棉資金困難及在新疆購棉後的資金周轉問題,交易市場與有關銀行合作推出資金服務業務,即新疆區內倉單質押業務和買方質押業務。
新疆區內倉單質押業務是指交易商以其自身所有的、存放於交易市場新疆監管倉庫的商品棉所生成的《全國棉花交易市場商品棉倉單》(以下簡稱《倉單》),通過交易市場將該《倉單》質押給合作銀行,獲得特定資金的使用權。
買方倉單質押業務是指買方交易商將通過交易市場購買或協議轉讓購買的商品棉,以協議形式轉讓給交易市場,交易市場將這部分商品棉質押給銀行以獲得一定數額的資金,從而幫助買方交易商結清應付賣方的全部貨款。
全國棉花交易市場(以下簡稱交易市場)運城辦事處是交易市場為積極支持晉、陝、甘西北片區棉花產業發展、推進現代棉花交易方式而在山西運城設立的辦事機構。辦事處主要職能業務是:統一管理、協調交易市場在晉、陝、甘西北片區及周邊地區的棉花業務,為交易商就近提供「一站式」服務;協助交易市場有關部門做好服務區域內的業務策劃宣傳、開發交易商、倉單質押業務、交割(監管)倉庫管理等;負責服務區域內涉棉企業商品棉電子撮合交易及網上超市交易業務指導。
全國棉花交易市場天津分市場——2005年1月18日,全國棉花交易市場天津分市場在保稅區成立。全國棉花交易市場天津分市場是全國棉花交易市場與天津棉花交易市場共同合作,利用保稅區的區位、政策和功能優勢,將全國棉花交易市場商品棉電子撮合交易的交易模式與天津棉花交易市場對進口棉通關、商檢、換匯、現貨銷售的服務模式有機結合,實現優勢互補,將進一步擴大天津棉花交易市場的進口棉代理業務規模,對加快本市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建設國際物流中心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4. 現在棉花貿易越來越不好做,有棉花賣不出去,怎麼辦啊
我現在正在用一個棉花現貨交易平台,把賣貨信息掛上就行,已經有買棉花的給我打電話洽談了,他們公司叫青島保稅區棉花交易市場,他們給的網站我忘了,你上網搜搜公司名,看看他們的聯系方式,問他們要個號,上平台掛信息唄。
5. 中國棉花期貨交易市場在哪裡
在鄭州商品交易所,可能你對期貨了解有誤差,期貨是金融投資品種
6. 全國棉花交易市場倉單質押服務費和手續費,就拿現在的價格舉個例子。
服務費:倉單質押業務在3個月(含)以內完成時,交易市場按交易商取得資金額度的4‰收取服務費; 倉單質押業務超過3個月完成時,每超過1個月,按貸款資金的1.5‰加收服務費,不足1個月按1個月計算。
例如目前的三級新疆棉花可以貸15000的話,那每噸棉花3個月收費60元
手續費:利息=質押款*利率*天數;入庫費、保管費、出庫費可以到中國棉花信息網看下,各個倉庫不一樣;保險是當月棉花價格指數*萬分之0.87;還有一個提前出庫費,公檢棉20元/噸,未公檢的10元/噸。
從交易市場那本交易規則裡面看到的,有問題繼續探討!
7. 全國棉花交易市場的市場發展
1999年10月全國棉花交易市場開始試運行,1999年12月以來,交易市場接受國家有關部門委託,通過競賣交易方式累計采購和拋售國家政策性棉花近1000萬噸,成交金額1000多億元。國家政策性棉花通過交易市場公開拋售,開創了我國儲備物資由計劃分配轉向利用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的先河。
在組織做好國家政策性棉花交易的基礎上,交易市場積極探索商品棉的規范交易,於2002年12月推出了商品棉電子撮合交易,並提供資金、物流配送、信息等配套服務。截至2010年3月,累計成交1800多萬噸,辦理棉花入庫、出庫400多萬噸,涉及指定交割倉庫、監管倉庫117家。商品棉電子撮合交易以交易規范、交割方便、質量和履約有保證、資金安全、能夠規避價格波動風險等特點受到國內涉棉企業的密切關注和積極參與,也受到國際棉花界的高度評價,其成交價格已成為反映中國棉花供求和現貨價格走勢的「晴雨表」,並且對國際棉花價格產生著重大影響。與此同時,為幫助交易商解決資金問題,交易市場通過倉單質押的方式為廣大交易商提供融資服務,截至2010年3月,累計向交易商提供資金支持近80億元。
目前,交易市場在與國內大型倉儲、公路運輸、鐵路運輸等企業開展廣泛合作的基礎上,建立覆蓋全國的棉花物流配送體系,逐步實現統一品牌、統一管理制度、統一業務操作規程。一個以現代物流為基礎、電子商務為手段的覆蓋全國的棉花交易網路和交易體系已經初步形成。
交易市場將在繼續完成國家政策性棉花交易的同時,以推進商品棉規范交易為中心,不斷加強資金管理、倉庫管理和風險管理,將交易市場逐步建成中國規模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棉花交易中心、信息傳播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在此基礎上,通過積極吸引國外棉商成為交易商,逐步構建一個國際性的棉花現貨交易服務平台,進一步提交易市場的核心競爭力和影響力,為引導我國棉花生產、流通和消費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