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每筆交易額過少,交易費用在交易額中所佔比例會相對較高,使得單位交易成本增加。
因為傭金的最低收取標準是5塊,如果每筆交易只是500塊的話,單邊傭金就佔1%,單如果單筆在2000塊以上,就按照最高0.3%計算,是6塊,佔比只是0.3%,由於印花稅是沒有最低收取標準的,所以過低的單筆交易成本主要是體現在傭金上。
Ⅱ 交易成本觀點認為什麼對於企業發展是一個決定性因素
這些說法都有一定道理,但同時都有一定片面性。對於企業來說,這些因素都只是成功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這些因素中的任何一條如果缺乏或失誤,都有可能導致企業的失敗甚至死亡,但任何一條的優勢或優秀都不能使企業成功。 最片面的莫過於細節決定成敗。一個企業的發展,一項任務的完成,都是由無數個細節構成的,除非是非常關鍵的細節,事關重大戰略或決策細節的嚴重錯誤,否則一個細節的失誤,一般不會導致企業失敗。 一個企業的成功由多種因素決定,是戰略、人、錢、技術、管理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戰略很重要,如果企業選錯了方向,選錯了行業,進入時機不對,產品線過時等等,那麼其他因素再好也沒有用。越是大的企業,戰略就越是重要。執行力很重要,如果執行力差,再好的戰略也無法實施。但同時,如果企業的戰略出了問題,比如方向錯了,那麼執行力越強,企業的失敗便越快越慘。錢很重要,沒有錢招聘不來人,買不來技術,搞不到場地,連公司都無法注冊,一切都是空談。但而今有錢的人太多,只要你有能賺錢的好項目,不怕沒人給你投錢。技術很重要,沒有先進和過硬的技術,就不能保證產品及其服務的質量,就無法生產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就無法滿足客戶對產品及其服務的需要,就無法與競爭對手競爭。但沒有強有力的團隊,沒有資金,再先進的技術都無法轉化為產品和商品。人才很重要,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以及企業的後勤保障等等,都離不開人才,沒有人才,公司所有活動都無法進行。沒有高素質的人才,公司的所有活動都是低質量、低水平、低效率、高成本的活動。所以我們常說,企業的競爭最終就是人才的競爭。但如果沒有一個先進的企業文化,一個好的人才激勵機制,有人才也留不住。甚至在一個落後的企業文化和企業管理里,即使留住的人才也會變成庸才、壞才。所以,企業的管理就顯得十分重要,有了人、錢和市場,如果管理跟不上,生產不能按質按量按時完成,銷售費用無法控制,制度不合理不健全,各自為政,人心渙散,這樣的企業必死無疑。先進的管理能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能增強員工的凝聚力,能吸引、培養出企業不斷發展所需要的人才,能保證產品及其服務的質量,能提高企業運營的效率,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所以,我們又常說,管理也是生產力,企業的競爭是管理的競爭。。 還有一個十分重要,那就是企業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老闆,取決於老闆的資源綜合能力,老闆的市場洞察力,老闆處理危機的能力,尤其是老闆的用人理念、心態、胸懷與境界。
Ⅲ 交易成本到底如何理解
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s)又稱交易費用,是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科斯(Coase, R.H., 1937)所提出,交易成本理論的根本論點在於對企業的本質加以解釋。由於經濟體系中企業的專業分工與市場價格機能之運作,產生了專業分工的現象;但是使用市場的價格機能的成本相對偏高,而形成企業機制,它是人類追求經濟效率所形成的組織體。由於交易成本泛指所有為促成交易發生而形成的成本,因此很難進行明確的界定與列舉,不同的交易往往就涉及不同種類的交易成本。
Ⅳ 中國的交易成本為什麼很大
企業生產需要與有工業聯系的其他企業打交道,還需要與地方服務行業(包括政府)打交道,以及生產組織、職工培訓等,都要投入一定的資金 就比如一家服裝廠收購了向它供貨的紡織廠。這時服裝廠與紡織廠之間的交易由市場交易變成內部交易。考察對方、談判價格等市場交易成本轉變成管理、協調等內部交易成本。 綜合可知辦事效率低下 與資源不能充分利用等原因是交易成本大的主要原因 不過發達國家的成本會更高。。
Ⅳ 為什麼市場經濟體制下交易費用反而會更高
交易費更高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說運費、上下力、物流收費站、當地人工標準的高低、正府在各個環節中收的稅和費等、政府在公益領域投沒投入補貼和補貼多少。這些都是影響交易費用的因素。
在我國,因為收稅和收費,無需公眾議事機構同意,正府想在哪個環節收就在哪個環節收,想收多高就收多高,比如房子,從賣地起,就收稅和費,每流轉一次,交易成本就遞進一次。這些全是要打入價格中的。所以到最後,比如說某套房價100萬,其中從賣地開始,在各環節收過的各種稅和費,加起來有65萬,被正府收走了,剩下35萬才是該房的建築成本和開發商所賺利潤之和。
你要觀察公交車的費用,你可能會發現大城市公交反而可能比小縣城公交便宜,比如說大城市公交上車一元,而小縣城公交上車要二元。原因就是大城市財政錢多,會補貼公交公司,支持公司低價服務,補貼公司的虧損 ,所以票價一元也能賺錢,而小縣城財政如果不補貼公交公司,那公司不可能虧本開車子,只好將票價加到二元了,就這樣還不一定能賺多少錢 。窮唄。
Ⅵ 證券交易費用的重要性
傭金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您的交易成本
傭金的重要性,見下表,以股票為例
1、假如您的資金量為10萬元,每月交易4次,傭金為0.1%、0.2%、0.3%等三種費率情況下的交易成本節約一覽表: 交易客戶 資金量 每年交易次數 年交易量 傭金 每年交易成本 每年節約成本 節約成本產生的收益率 A 10萬 48 960萬 1‰ 9600 19200 19.2% B 10萬 48 960萬 2‰ 19200 9600 9.6% C 10萬 48 960萬 3‰ 28800 0 0% 2、假如您資金量為10萬元,每月交易20次,傭金為0.1%、0.2%、0.3%等三種費率情況下的交易成本節約一覽表: 交易客戶 資金量 每年交易次數 年交易量 傭金 每年交易成本 每年節約成本 節約成本產生的收益率 A 10萬 240 4800萬 1‰ 4800096000 96% B 10萬 240 4800萬 2‰ 96000 48000 48% C 10萬 240 4800萬 3‰ 144000 0 0%
Ⅶ 你認為交易費用與交易成本是一個概念嗎說明理由。
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s)又稱交易費用,是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科斯(Coase, R.H., 1937)所提出,交易成本理論的根本論點在於對企業的本質加以解釋。由於經濟體系中企業的專業分工與市場價格機能之運作,產生了專業分工的現象;但是使用市場的價格機能的成本相對偏高,而形成企業機制,它是人類追求經濟效率所形成的組織體。由於交易成本泛指所有為促成交易發生而形成的成本,因此很難進行明確的界定與列舉,不同的交易往往就涉及不同種類的交易成本。
交易費用是指在完成一筆交易時,交易雙方在買賣前後所產生的各種與此交易相關的成本。
交易成本指達成一筆交易所要花費的成本,也指買賣過程中所花費的全部時間和貨幣成本。包括傳播信息、廣告、與市場有關的運輸以及談判、協商、簽約、合約執行的監督等活動所花費的成本。這個概念最先由新制度經濟學在傳統生產成本之外引入經濟分析中。
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s)又稱交易費用。交易成本理論是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科斯(Coase, R.H., 1937)所提出。他在《企業的性質》一文中認為交易成本是「通過價格機制組織生產的,最明顯的成本,就是所有發現相對價格的成本」、「市場上發生的每一筆交易的談判和簽約的費用」及利用價格機制存在的其他方面的成本。
所謂交易成本就是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人們自願交往、彼此合作達成交易所支付的成本,也即人—人關系成本。它與一般的生產成本(人—自然界關系成本)是對應概念。從本質上說,有人類交往互換活動,就會有交易成本,它是人類社會生活中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Ⅷ 交易成本經濟學的交易成本存在的原因
上面的分析實際上已提到了交易成本存在的原因,這里根據威廉姆森的概括,再集中進行一下討論。威廉姆森的概括雖然是針對狹義交易成本的,但也可以推廣到廣義交易成本。至於為什麼會存在交易成本,威廉姆森概括了兩個方面的因素,一個是與交易有關的人的因素,另一個是與特定交易有關的因素。 除了人的因素以外,還有三個因素與特定交易有關,也導致了交易成本。一是資產的專用性(asset specificity);二是不確定性的程度(extent of uncertainty);三是交易的頻率(frequency)。所謂資產的專用性是指一種資產一旦形成,就只有一種用途,而不能轉作他用。比如,一個企業生產汽車發動機,一個企業組裝汽車。生產發動機的企業將發動機賣給組裝汽車的企業。在競爭條件下,這兩個企業在投產之前處於完全平等的地位。但如果生產發動機的企業除了將發動機賣給組裝汽車的企業以外,沒有其他市場,則一旦生產發動機的企業投產,他的資產就具有了一種專用性。如果組裝汽車的企業還有其他的發動機供應來源,則生產發動機的企業就嚴重依賴於組裝汽車的企業。結果,生產發動機的企業在交易中就處於不利地位。但生產發動機的企業可能會估計到這種情況,所以事先採取一些預防措施。這種預防措施就成為一種交易成本。假如這種交易成本足夠大,生產發動機的企業就不會投資生產發動機。如此一來,在沒有其他供貨來源的情況下,組裝廠就只有自己生產發動機了。於是,兩個企業由於交易成本的存在而成為一個企業。這一理論解釋了為什麼在有些條件下上下游企業會一體化。
所謂不確定性的程度是與有限理性聯系在一起的。不確定性的范圍是廣泛的,既包括可以預期到的意外事件,但進行預期並在合約中提出解決辦法是有成本的;也包括一方具有信息,另一方缺乏的信息的那種不確定性。
所謂交易的頻率是指交易發生的次數。如果交易雙方經常進行交易,那麼,雙方就會想辦法建立一個治理結構,降低交易成本;但若交易是很少發生的,那麼,就不容易建立這樣的治理結構,其交易的成本就要高得多。如房地產的交易成本就比日常用品的交易成本要高得多。
Ⅸ 為什麼交易成本大於零時,產權的清晰界定將有助於人們在交易過程中的成本
因為大於零時,對買賣雙方都開始產生風險,讓雙方都開始有顧慮和利害關系。
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s)又稱交易費用,是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科斯(Coase, R.H., 1937)所提出,交易成本理論的根本論點在於對企業的本質加以解釋。由於經濟體系中企業的專業分工與市場價格機能之運作,產生了專業分工的現象;但是使用市場的價格機能的成本相對偏高,而形成企業機制,它是人類追求經濟效率所形成的組織體。由於交易成本泛指所有為促成交易發生而形成的成本,因此很難進行明確的界定與列舉,不同的交易往往就涉及不同種類的交易成本。
交易費用是指在完成一筆交易時,交易雙方在買賣前後所產生的各種與此交易相關的成本。
產權是經濟所有制關系的法律表現形式。它包括財產的所有權、佔有權、支配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置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產權的屬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產權具有經濟實體性、產權具有可分離性、產權流動具有獨立性。產權的功能包括:激勵功能、約束功能、資源配置功能、協調功能。以法權形式體現所有制關系的科學合理的產權制度,是用來鞏固和規范商品經濟中財產關系,約束人的經濟行為,維護商品經濟秩序,保證商品經濟順利運行的法權工具。
Ⅹ 什麼是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s)又稱交易費用,最早由美國經濟學家羅納德·科斯提出。他在《企業的性質》一文中認為交易成本是「通過價格機制組織生產的,最明顯的成本,就是所有發現相對價格的成本」、「市場上發生的每一筆交易的談判和簽約的費用」及利用價格機制存在的其他方面的成本
所謂交易成本就是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人們自願交往、彼此合作達成交易所支付的成本,也即人—人關系成本。它與一般的生產成本(人—自然界關系成本)是 對應概念。從本質上說,有人類交往互換活動,就會有交易成本,它是人類社會生活中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交易成本理論是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科斯(Coase, R.H., 1937)所提出,交易成本理論的根本論點在於對企業的本質加以解釋。由於經濟體系中企業的專業分工與市場價格機制之運作,產生了專業分工的現象;但是使用市場的價格機能的成本相對偏高,而形成企業機制,它是人類追求經濟效率所形成的組織體。 由於交易成本泛指所有為促成交易發生而形成的成本,因此很難進行明確的界定與列舉,不同的交易往往就涉及不同種類的交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