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外匯市場最關注的是那些指標、指數
影響匯率的經濟因素
一、國家的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對匯率的影響主要是通過貨幣供應量的變動和利率的變動而實現的。如果一國政府實行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增加貨幣供應量,降低利率,則該國貨幣的匯率將下跌,反之如果政府因通脹壓力而採取緊縮貨幣政策,提升利率,則該國貨幣的匯率將上升。中央銀行的匯率政策取向也會對本幣匯率產生影響。
二、國家的財政經濟狀況
從長期看,一國的財政經濟狀況是影響該國貨幣對外比價的基本因素。一國的財政收支或經濟狀況較以前改善,該貨幣代表的價值量就提高,該貨幣對外幣就升值;如一國經濟狀況惡化或財政赤字增大,該貨幣代表的價值量就減少,該貨幣對外幣就貶值。一般來說,財政經濟狀況對本國貨幣價值的影響相對較慢。
三、國內生產總值(GDP)
國內生產總值,英文名稱Gross Domestic Proct,通常縮寫為GDP。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服務的總價值,是各項經濟指標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項。如果國內生產總值大幅增長,表明該國經濟發展蓬勃,國民收入增加,消費力也隨之增強,該國政府將有可能提高利率,緊縮貨幣供應,那麼其貨幣的匯率將上升;反之,如果國內生產總值出現負增長,即表示該國的生產轉弱,經濟處於衰退狀態,消費能力下降,政府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會降低利率,以刺激經濟增長,那麼其貨幣的匯率也將下降。
四、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也是影響匯率的一個重要因素,反映通貨膨脹的經濟指標很多,常用的有:
(1)、消費者物價指數
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縮寫為CPI。消費物價指數主要反映城市消費者支付商品和勞務的價格情況,是廣泛用來反映通貨膨脹情況的工具。當消費物價指數上升時,顯示通貨膨脹率上升,國家會實行緊縮貨幣政策,提升利率從而利好該國貨幣;而如果通貨膨脹受到控制,利率也可能會趨於回落,則利淡該國貨幣。
(2)、生產者物價指數
生產者物價指數(Procer Price Index),英文縮寫為PPI。生產物價指數主要反映商品的生產成本,即生產原料的價格變化狀況,用於衡量各種商品在不同生產階段的價格變化情形。如果生產物價指數較預期的高,則有通貨膨脹的可能,有關部門會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這種情況下該國貨幣的匯率可能會上升;但如果有關部門出於其他原因的考慮,沒有緊縮銀根,則該國貨幣的匯率就可能下跌。
(3)、零售物價指數
零售物價指數指的是市場零售價格的變化,是一國通貨膨脹狀況的另一種指示器。當一國社會經濟蓬勃發展,個人消費增加,就可能帶來零售物價指數的上升,而該指標的持續上升,就帶來通貨膨脹的壓力,使政府收緊貨幣供應,該國貨幣匯率上升;反之零售數據下降,表明消費減弱,經濟發展出現停滯,利淡該國貨幣。
(4)、批發物價指數
批發物價指數反映的是批發價格的變化,其反映的內容與零售物價指數基本相同,在沒有零售物價指數的情況下,可以用批發物價指數來代替分析通貨膨脹狀況,其對匯率影響基本與零售物價指數相同。
五、其他重要數據
影響外匯市場波動的經濟新聞中,各國政府公布的關於每月或每季度經濟統計數據也非常重要。下面介紹一些重要的經濟數據(注意我們只是對以下數據在外匯市場上的運用做個簡單的分析,在實際中數據本身的經濟作用及影響力要復雜的多。)
(1)、就業報告
就業情況是一國經濟發展的晴雨表。經濟發展狀況越好,提供的就業機會越多,就業人數就會隨之增加,因此就業人數的增加,反映一國經濟蓬勃發展,而就業報告被譽為外匯市場能夠做出反應的所有經濟指標中的「皇冠上的寶石」,它是市場最為敏感的月度經濟指標,如眾所周知的美國非農就業數據。若就業數據強勁,表明該國經濟發展狀況良好,預示著利率的提升,從而推動該國貨幣價值;反之若就業數據疲弱,表明該國經濟發展放緩,利淡該國貨幣。
(2)、非農就業人數
該數據主要反映除從事農業生產以外的就業人數的變化情況,通常主要反映服務行業及製造業方面的就業情況,是就業報告中的一個重要項目。若非農數據表現強勁,表明該國經濟發展狀況良好,有利於該國貨幣升值;反之若非農就業人數下降,表明該國經濟處於收縮狀況,利淡該國貨幣。外匯市場上影響力較大的就是美國的每個月初都會公布的非農就業數據。
(3)、失業率
該數據反映一定時期內所有就業人數中有工作意願而仍未有工作的勞動力數字,該數據也是就業報告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失業率是很好的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若失業率下降,表明該國經濟發展狀況良好,預示著利率的提升,利好該國貨幣;反之若失率上升,則表明該國經濟處於收縮狀態,利淡該國貨幣。
(4)、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
申請失業金人數反映了該國國內勞動市場的狀況。通常情況下如果申請人數大幅增加,表明該國勞動市場不景氣,經濟處於收縮狀態,利淡該國貨幣;反之將利好該國貨幣。
(5)、領先指標
領先指數(Leading Indicator),也叫領先指標或先行指標,是預測未來經濟發展情況的最重要的經濟指標之一。假如領先指標連續三個月下降,則預示經濟即將進入衰退期;若連續三個月上升,則表示經濟即將繁榮或持續擴張。通常來講,若領先指標連續上升將推動該國貨幣走強,若領先指標連續下降將促使該國貨幣走軟。
(6)、消費者信心指數
消費者信心指數反映消費者對經濟的看法及消費的意向,通過該數據可以了解消費者對當前國家經濟環境的信心強弱程度。通常情況若該數據上升,表明消費者消費意願增長,有利於該國經濟,也就利好該國貨幣;相反則利淡該國貨幣。
(7)、密歇根消費者信心指數
顧名思義密歇根消費者信心指數,是美國密歇根大學研究人員通過對消費者關於個人財務狀況和國家經濟狀況看法的定期調查,做出相應評估,最終得出來的信心指數。通常情況下若數據上升,則意味著消費增長,經濟走強,利好該國貨幣;相反若信心指數下降,則意味著消費收縮,利淡該國貨幣。
(8)、貿易赤字
指一個國家的進口總額大於出口, 反映的是國與國之間的商品貿易狀況,也是判斷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一項重要指標,通常也叫貿易逆差。如果一個國家出現貿易赤字現象,必須賣出本幣以購買他國的貨幣用以支付進口的債務,這樣,國民收入便會流出國外,使國家經濟表現轉弱,政府為改善這種狀況,就會使本國的貨幣貶值,從而降低出口商品的價格,提高出口產品的競爭能力。因此,當該國外貿赤字擴大時,就會利淡該國貨幣;相反,當出現外貿盈餘時,利好該國貨幣,該貨幣將升值。目前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要人民幣升值,中國對西方國家的貿易盈餘就是其中的一個非常重要因素。
(9)、經常帳
貿易經常帳(Current Account)為一國收支表上的主要項目,內容記載一個國家與外國包括因為商品、勞務進出口、投資所得、其它商品與勞務所得以及其他因素所產生的資金流出與流入的狀況。通常來講,一國經常帳逆差擴大,該國貨幣將貶值;相反順差擴大,該國貨幣將升值。外匯市場上美國經常帳數據對市場影響較大。
(10)、凈資本流入
凈資本流入主要是指境外投資者購買某個國家國債、股票和其他證券而流入的凈額。通常情況下凈資本流入越多,該國貨幣升值的可能性越大;相反如果資本流入數據下降,表明該國經濟缺乏吸引力,將利空該國貨幣。外匯市場上美國凈資本流入數據對市場影響較大。
(11)、采購經理人指數
采購經理人指數(Purchase Management Index)是衡量製造業在生產、新訂單、商品價格、存貨、雇員、訂單交貨、新出口訂單和進口等八個范圍的狀況。通常情況若指數高於50%時,被解釋為經濟擴張的訊號,利好該國貨幣;當指數低於50%,尤其是非常接近40%時,則有經濟蕭條的憂慮,利空該國貨幣。根據以往經驗市場較為看重美國采購經理人指數,而且往往會就芝加哥采購經理人指數的表現來推測全國采購經理人指數數據,因此芝加哥采購經理人指數常是市場關注的重點。
(12)、ISM指數
ISM指數是由美國供應管理協會(the 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公布的重要數據,對反映美國經濟繁榮度及美元走勢均有重要影響。ISM指數分為製造業指數和非製造業指數兩項:
①:ISM製造業指數由一系列分項指數組成,通常以50為臨界點,高於50被認為是製造業處於擴張狀態,利好美元,低於50則意味著製造業的萎縮,利淡美元。
②:ISM非製造業指數反映的是美國非製造業商業活動的繁榮程度,當其數值連續位於50以上時,表明非製造業活動擴張,價格上升,往往預示著整體經濟正處於一個擴張狀態,利好美元;反之,當其數值連續位於50以下時,往往預示著整體經濟正處於一個收縮狀態,利淡美元。
(13)、工業訂單
工業訂單反映了一國工業生產和銷售情況,包括耐用品訂單和非耐用品訂單。當工業訂單大幅度減少時,反映製造業疲弱,下一期產量減少,可能導致失業率上升,經濟發展放緩,因此對該國貨幣不利;反之,當工業訂單增加時,反映該國經濟發展良好,有利於該國貨幣。
(14)、耐用品訂單
耐用品訂單代表未來一段時間內,對不易耗損的物品訂購數量,該數據反應了製造業活動狀況。若該數據增長,則表示製造業情況有所改善,利好該國貨幣;反之若降低,則表示製造業出現萎縮,利空該國貨幣。根據以往經驗市場通常最為重視美國耐用品訂單數據。
(15)、工業生產
工業生產指數代表全國各工廠、礦場和公用電力設施的總生產。通常來說如果工業生產指數上升,表明該國經濟發展良好,利好該國貨幣;相反如果指數下降,表明該國經濟發展存在收縮的風險,利淡該國貨幣。
(16)、IFO景氣指數
IFO(IFO Business Climate Index)經濟景氣指數是由德國IFO研究機構所編制,為觀察德國經濟發展狀況的重要領先指標。若數據連續上升,表明德國經濟處於擴張狀態,利好歐元;反之若數據連續下降,表明德國經濟處於收縮狀態,不利歐元。
(17)、ZEW經濟景氣指數
ZEW經濟景氣指數是歐洲經濟研究中心分別對350名分析師及機構投資者,就其對德國中期(6個月)的經濟活動及資本市場前景的預期進行調查,由此可得出被調查在6個月內對德國經濟前景持有的觀點。一般來說如果數據上升,將利好歐元;反之將利淡歐元。
(18)、個人收入
個人收入包括一切從工資即社會福利或其他途徑中取得的收入總額,個人收入是個人消費的來源,反映了個人的實際購買力水平,預示將來消費者對商品和勞務的需求。個人收入水平提高,代表該國經濟景氣,利好該國貨幣;反之,個人收入水平下降,表明經濟放緩,利空該國貨幣。
(19)、商業庫存和銷售
工廠生產出來的商品不會立即通過流通領域全部進入個人消費或生產消費,有一部分要儲存起來以備生產和銷售,因此工商企業保持一定數量的商業庫存是維持和擴大再生產及營業范圍的一個重要條件。在經濟高速發展時期,如果商業庫存突然增加,預示著經濟發展將要受阻,有進入停滯或衰退的可能,不利於該國貨幣;在經濟發展低迷的時期,如果商業庫存突然減少,則表明經濟發展有好轉的跡象,利好該國貨幣。
(20)、新屋開工及營建許可
通常建築類指標在西方各國公布的數據體系中佔有較重要的地位,因為房地產業對於現代化經濟體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且一國經濟景氣與否也往往會在建築類指標上反映出來,而新屋開工和營建許可是建築類指標中較為重要的兩個。通常來講,如果新屋開工與營建許可增加,理論上對於該國貨幣來說是利好因素,將推動該國貨幣走強;反之,如果新屋開工與營建許可下降或低於預期,將對該國貨幣形成壓力,利空該國貨幣。
(21)、零售銷售
零售銷售(Retail Sale),是零售銷售數額的統計匯總,是除服務業外包括所有主要從事零售業務的商店以現金或信用形式銷售的商品價值總額。零售銷售直接反映出消費者支出的增減變化,對於判定一國的經濟現狀和前景具有重要指導作用。如果零售銷售數據上升,表明該國消費支出增加,經濟情況好轉,利率有調高的可能,對該國貨幣有利;反之如果零售銷售數據下降,則代表經濟趨緩,利率有下調的可能,利淡該國貨幣。
(22)、新屋銷售
新屋銷售是指簽訂出售合約的房屋數量。新屋銷售數據在銷售類中佔有重要地位,它直接反映出房地產市場的景氣狀況,而房地產市場狀況體現出居民的消費支出水平。因此通常情況下,若新屋銷售良好,表明居民消費者出支強勁,該國經濟運行良好,將利好該國貨幣;相反若銷售數量下降或低於預期,將利淡該國貨幣。依據以往經驗,外匯市場上美國新屋銷售數據對市場影響較大。
(23)、汽車銷售
汽車銷售(Auto Sales)是消費者支出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很好地反映出消費者對經濟前景的信心。通常來說,如果汽車銷售額上升,一般預示著消費者消費意願的增強和該國經濟的好轉,利好該國貨幣;反之則表明消費市場較疲弱,利淡該國貨幣。
(24)、消費者信貸余額
消費者信貸余額(Consumer Credit),包括用於購買商品和服務的將於兩個月及兩個月以上償還的家庭貸款。通常來講,如果消費者信貸余額出現大的上漲,則表明市場消費強勁,利好該國貨幣;反之亦然。
(25)、平均小時薪金
平均小時薪金(Average Hourly Earnings)是用平均每小時和每周收入衡量私人非農業部門的工作人員的工資和薪水水平。通常情況下該數據的影響力較小,如果每小時工資迅速上漲對該國貨幣而言將利好;反之如果平均工資迅速的下降則利空該國貨幣。
(26)、產能利用率
產能利用率(Capacity Utilization),也叫設備利用率,是工業總產出對生產設備的比率。通常來講,當產能利用率超過95%以上,代表設備使用率接近全部,市場存在通貨膨脹提升利率的要求,因此將利好該國貨幣;反之如果產能利用率在90%以下,且持續下降,表示設備閑置過多,經濟有衰退的現象,市場存在降低利率的壓力,將利空該國貨幣。根據經驗市場通常最為重視美國的產能利用數據。
(27)、日本短觀報告
日本政府每季會對近一萬家企業做未來產業趨勢調查,調查企業對短期經濟前景的信心,以及對當前未來經濟狀況,公司盈利前景的看法,因此每季公布的企業短觀報告數據極具代表性,能准確預測日本未來的經濟走勢,是日本的景氣領先指標之一。如果調查結果為正則表明企業對經濟前景感到樂觀,通常利好日元;相反如果調查結果為負,則表明企業對經濟前景感到悲觀,利淡日元。
B. 對外匯有影響的各個經濟指數是那些
1。利率水平
利率高低,會影響一國金融資產的吸引力.一國利率的上升,會使該國的金融資產對本國和外國的投資者來說更有吸引力,從而導致資本內流,匯率升值.當然這里也要考慮一國利率與別國利率的相對差異,如果一國利率上升,但別國也同幅度上升,則匯率一般不會受到影響;如果一國利率雖有上升,但別國利率上升更快,則該國利率相對來說反而下降了,其匯率也會趨於下跌.另外,利率的變化對資本在國際間流動的影響還要考慮到匯率預期變動的因素,只有當外國利率加匯率的預期變動率之和大於本國利率時,把資金移往外國才會有利可圖,這便是在國際金融領域中十分著名的國際資金套買活動的"利率平價理論
2。國際貿易收支狀況
國際收支是一國對外經濟活動的綜合反映,它對一國貨幣匯率的變動有著直接的影響.而且,從外匯市場的交易來看,國際商品和勞務的貿易構成外匯交易的基礎,因此它們也決定了匯率的基本走勢.例如自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開始,美元在國際經濟市場上長期處於下降的狀況,而日元正好相反,一直不斷升值,其主要原因就是美國長期以來出現國際收支逆差,而日本持續出現巨額順差.僅以國際收支經常項目的貿易部分來看,當一國進口增加而產生逆差時,該國對外國貨幣產生額外的需求,這時,在外匯市場就會引起外匯升值,本幣貶值,反之,當一國的經常項目出現順差時,就會引起外國對該國貨幣需求的增加與外匯供給的增長,本幣匯率就會上升.
3。通貨膨脹率
通貨膨脹是影響匯率變動的一個長期,主要而又有規律性的因素.在紙幣流通條件下,兩國貨幣之間的比率,從根本上說是根據其所代表的價值量的對比關系來決定的.因此,在一國發生通貨膨脹的情況下,該國貨幣所代表的價值量就會減少,其實際購買力也就下降,於是其對外比價也會下跌.當然如果對方國家也發生了通貨膨脹,並且幅度恰好一致,兩者就會相互抵消,兩國貨幣間的名義匯率可以不受影響,然而這種情況畢竟少見,一般來說,兩國通貨膨脹率是不一樣的,通貨膨脹率高的國家貨幣匯率下跌,通貨膨脹率低的國家貨幣匯率上升.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通貨膨脹對匯率的影響一般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顯現出來,因為它的影響往往要通過一些經濟機制體現出來
4。財政收支狀況
政府的財政收支狀況常常也被作為該國貨幣匯率預測的主要指標,當一國出現財政赤字,其貨幣匯率是升還是降主要取決於該國政府所選擇的彌補財政赤字的措施.一般來說,為彌補財政赤字一國政府可採取4種措施:一是通過提高稅率來增加財政收入,如果這樣,會降低個人的可支配收入水平,從而個人消費需求減少,同時稅率提高會降低企業投資利潤率而導致投資積極性下降,投資需求減少,導致資本品,消費品進口減少,出口增加,進而導致匯率升值;二是減少政府公共支出,這樣會通過乘數效應使該國國民收入減少,減少進口需求,促使匯率升值;三是增發貨幣,這樣將引發通貨膨脹,由前所述,將導致該國貨幣匯率貶值;四是發行國債,從長期看這將導致更大幅度的物價上漲,也會引起該國貨幣匯率下降.在這4種措施中,各國政府比較有可能選擇的是後兩種,尤其是最後一種,因為發行國債最不容易在本國居民中帶來對抗情緒,相反由於國債素有"金邊債券"之稱,收益高,風險低,為投資者提供了一種較好的投資機會,深受各國人民的歡迎,因此在各國財政出現赤字時,其貨幣匯率往往是看貶的。
5。貨幣投放量(基礎貨幣及存款准備金率)
6.外匯儲備的高低
一國中央銀行所持有外匯儲備充足與否反映了該國干預外匯市場和維持匯價穩定的能力大小,因而外匯儲備的高低對該國貨幣穩定起主要作用.外匯儲備太少,往往會影響外匯市場對該國貨幣穩定的信心,從而引發貶值;相反外匯儲備充足,往往該國貨幣匯率也較堅挺.例如:1995年3月到4月中旬國際外匯市場爆發美元危機,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當時柯林頓政府為緩和墨西哥金融危機動用了200億美元的總統外匯平準基金,動搖了外匯市場對美國政府幹預外匯市場能力的信心
C. 進行外匯買賣時要參考哪些經濟指標
重要的一些經濟指標詳解
失業率 Unemployment
它作為反映一國宏觀經濟發展的晴雨表,預示著該國經濟當前與前景發展的好壞,勢必影響了貨幣政策的制定,對匯率產生重大影響。
非農就業人口 Nonfarm payroll employment
美國的就業報告數據,與失業率一同公布。通常公布時間為每月第一周的周五。
國民生產總值 GNP
目前各國每季度公布一次,它以貨幣形式表現了該國在一個時期內所有部門的全部生產與服務的總和,是不同經濟數據的綜合表現,反映了當前經濟發展的狀況
國內生產總值 GDP
目前各國每季度公布一次,顯示了該國在一定時期境內的全部經濟活動,包括外國公司在其境內投資建立子公司所產生的營利。
生產價格(物價)指數 PPI
顯示了商品生產的成本(生產原材料價格的變化),對未來商品價格的變化,從而影響了今後消費價格、消費心理的改變。
消費物價指數 CPI
反映了消費者目前花費在商品、勞務等的價格變化,顯示了通貨膨脹的變化狀況,是人們觀察該國通貨膨脹的一項重要指標。
個人收入 Personal Income
包括一切從工資及社會福利所取得的收入,反映了該國個人的實際購買力水平,預示了未來消費者對於商品、服務等需求的變化。
個人消費支出 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s
包括個人購買商品和勞務兩方面的支出,是衡量居民消費支出的重要指標。 消費信心指數 反映該國國民對其經濟發展的看好程度,預示了未來消費支出的變化。
工業生產指數 Instrial Proction
工業生產指數反映該國生產和製造業的總生產情況。
住房開工率 Housing Starts
衡量該國建築業活躍程度的指標,由於建築業為經濟發展變化周期中的先導產業,預示未來經濟的變化。
采購經理人指數 PMI
反映製造業在生產、訂單、價格、雇員、交貨等各方面綜合發展狀況的晴雨表,通常以50%為分界線,高於50%被認為是製造業的擴張,低於50%則意味著經濟的萎縮。
全美采購經理人協會指數 NAPM
美國的采購經理人指數,與芝加哥采購經理人指數在前後兩天公布。
零售銷售指數 Retail Sales Index
反映了不包括服務業在內的零售業以現金、信用卡形式的商品交易情況。
批發物價指數 Wholesale Price Index
反映了不包括勞務在內的大宗物資批發價格,如原料、中間商品、最終產品和進出口品等。
對外貿易(貿易收支)
反映了該國在一個時期對外貿易總額的收入與指出的對比,即貨幣流入、流出的情況,此數據對各國匯率的重要性一般情況下依次為日本、英國、歐元區、美國。
工廠訂單 Factory Order
反映了消費者、廠商或政府對未來商品產出的需求。
耐久商品訂單 Durable Good Orders
指不易損耗商品的訂購,如車輛、電器等,反映了短期內製造商生產和投資支出情況。
設備使用率 Capacity Utilization
工業生產中對設備使用的比率,通常80%的設備使用率被認為是工廠和設備的正常閑置。
經常帳 Current Account
指該國與外國進行商品、勞務進出口、投資等所產生的資金流入、流出情況。
商業庫存 Business Inventory
反映商業部門對短期信貸的需求。商業庫存增加,可能帶動短期利率的上升,經濟發展減緩,表明經濟可能進入停滯狀態。
基本就是以上這些內容,另外還要關注國際上近期發生的重大事件和一些重要人物的講話來做參考。
D. 對於外匯交易為什麼經濟指標是重要的
對外匯交易者而言理解外匯知識中的經濟指標是很關鍵的。在一個數據公布前,世界各地的眾多分析師會對數據結果提供預測。這些分析人員試圖預測諸如通脹、利率、國際收支平衡和許多其他數據,對某一個或某一組理論所產生的影響,他們利用這一個或這一些理論來判斷匯率的內在價值或理論價值。許多分析報告可能是為外匯市場的眾多投資者編寫的。令人感激的是對於許多較小的交易者而言,這些報告都是公開發表的,而且通過互聯網能夠獲得。
E. 外匯交易中的技術指標怎麼看,哪個更重要
其實我們真正要學的技術指標並不多,以下就列出三個外匯交易中最重要的指標,如果善加運用,你會發現外匯交易並不是那麼困難,而要長期獲利的關鍵就只是控制好自己而已!
布林線(Bollinger Bands)
布林線是外匯交易中最重要的技術指標之一,它具備多種功能、使用起來非常有效方便,使用起來非常靈活,因此受到了專業投資者的喜愛,同時也是國際金融市場上最常用的技術指標之一。
F. 外匯用什麼指標
匯查查總結以下幾個常用的貨幣交易指標:
其中一大適用於波動市場的交易策略為剝頭皮。「剝頭皮」是一種投資術語,是指在一段非常短的時間內,依靠非常低的目標、極低的止損,開啟結束許多筆頭寸。
在市場波動事情,剝頭皮策略備受廣大投資者的喜愛,你可以藉助短期趨勢獲利,然後通過快速離場降低風險。這對貨幣交易尤為適用,因為貨幣交易訂單持續的時間越長,承受的風險就更大。因此,可以你利用鎊美的5分鍾或10分鍾內的下跌或上漲趨勢,然後在獲得小額利潤後離場。
50點是一種低風險交易策略,你可以下單兩個相反方向訂單,獲得50點盈利後,平倉虧損訂單。使用該策略的訣竅在於,找到一對具有日內波動較大的貨幣對,具體操作方法為選中貨幣對,然後在開始交易前追蹤數天。
隨後,下兩個掛單:一個止損10點以上的買單,一個止損10點以下的賣單。無論哪個訂單觸發,優先保留價格觸及目標的訂單,然後終止另外一個訂單。
這種策略十分適用於不確定時期。作為交易員,你可能經常會被告知,要將隨機震盪指標與其他多種指標結合,但是這一常規策略的結果一般。
雙隨機震盪指標的結果要好得多。很簡單:將快隨機震盪指標和慢震盪指標結合。然後等待慢隨機來指示趨勢,當趨勢很明顯時,再等待快速隨機震盪指標進行確認。當這種情況發生時,馬上進場並充分利用這種趨勢。
布林帶反彈是一種以區間交易為基礎的交易策略,在區間波動市場中經常使用。布林帶反彈以布林帶指標為基礎,布林帶是一種追蹤價格和波動性變化的指標。
這一策略具體如何操作的呢?
首先,確定價格是否在區間內。上升趨勢是否每次都觸及相同的阻力點然後反彈?當這種情況發生時,貨幣對價格將會在布林帶中軌的上面或下面停留一段時間。
然後要在蠟燭圖上尋找「鑷子」形狀——兩根蠟燭處於趨勢的底部或頂部,但它們完全相同。當這種情況發生時,你可進行交易(作為低點或高點),或者等待反彈發生,然後進行交易。
布林帶是貨幣市場中較為復雜的指標之一,在採用之前,應該先適應該指標。但它們提供了許多有用的策略,其中「反彈」很好地適應了當前市場。
望採納~
G. 炒外匯買入賣出參考的是什麼
這個時候對趨勢線的突破判斷就會顯得比較有效了。炒外匯趨勢線經過一段時間後終會被突破,而判斷趨勢線是有效突破還是無效突破,則對投資決策(買入或賣出)起著重要的參考和指導作用。判斷趨勢線有效突破的標准大體包括以下幾點:1、穿越的程度一般而言,匯價必須穿越趨勢線,而趨勢線一旦被突破,則可能意味著炒外匯大勢即將轉壞,如同時走勢形態(頭肩頂、三角形等)也被跌破,則更可以確定。反之,如果下跌趨勢已持續了較長一段時間,匯價配合市場形態同時突破時,也可據此確定匯價趨勢即將反轉。一般而言,穿越趨勢線2%以上的價差幅度才可以確認為有效突破。2、連續兩天創新價的突破在炒外匯上升趨勢線被突破後連續兩天以上創新低或是下跌趨勢線被突破後連續兩天創新高,一般可視為有效突破。3、與成交量相配合匯價在向上突破下降趨勢線時,必須伴隨著成交量的大幅增加。而向下突破上升趨勢線時則不一定需要成交量增加,但須留意觀察以後幾天的走勢方可確定。炒外匯對突破趨勢的正確判斷可以將交易的成功率大大提高,但是任何人都不可能對趨勢未來進行准確的分析或者預測,能做的就是對當下趨勢的正確分析以及果斷的交易決策的制定。外匯通金融培訓推薦閱讀:超買超賣指標OBOS投資大師——威爾斯·威爾德經典指標 平衡交易量OBV2012倫敦奧運會對英國經濟的影響經濟指標大全獨攬外匯知識 讓你輕松入門投資止損-SAR指標詳解平均趨向指標(ADX)短線技巧 中短線十招精華ATR---真實波動幅度均值
H. 主要經濟指標有哪些
常用的宏觀經濟指標有:
1.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縮寫為CPI,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
2.生產者物價指數(Procer Price Indexes)英文縮寫為PPI,PPI是衡量工業企業產品出廠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的指數,是反映某一時期生產領域價格變動情況的重要經濟指標,也是制定有關經濟政策和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依據。
3.國內生產總值GDP(Gross Domestic Proct)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國民經濟各部門增加值的總額。該指標是宏觀經濟中最受關注的經濟統計數字,因為它被認為是衡量國民經濟發展情況最重要的一個指標。
4.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
第一產業是指種植業與養殖業 。也就是通常講的「大農業」。
第二產業是指採掘業.製造業(工業).建築業。
第三產業是指除第一、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包括: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等。
5.固定資產投資額是以貨幣表現的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活動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速度、比例關系和使用方向的綜合性指標。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按經濟類型可分為國有、集體、個體、聯營、股份制、外商、港澳台商、其他等。按照管理渠道,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分為基本建設、更新改造、房地產開發投資和其他固定資產投資四個部分。
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Social Retail Goods) 指各種經濟類型的批發零售貿易業、餐飲業、製造業和其他行業對城鄉居民和社會集團的消費品零售額和農民對非農業居民零售額的總和。其反映一定時期內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情況,反映社會商品購買力的實現程度,以及零售,市場的規模狀況。 是研究人民生活水平、社會零售商品購買力、社會生產、貨幣流通和物價的發展變化趨勢的重要資料。
7.貨幣存量或者說流通量。
M0=流通中的現金;狹義貨幣(M1)=M0+企業活期存款+機關團體部隊存款+農村存款+個人持有的信用卡類存款;廣義貨幣(M2)=M1+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企業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質的存款+信託類存款+其他存款。M1反映著經濟中的現實購買力;M2不僅反映現實的購買力,還反映潛在的購買力。若M1增速較快,則消費和終端市場活躍,出現通貨膨脹;若M2增速較快,則投資和中間市場活躍。出現資產泡沫。
8.外匯儲備(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稱為外匯存底,指一國政府所持有的國際儲備資產中的外匯部分,即一國政府保有的以外幣表示的債權 。是一個國家貨幣當局持有並可以隨時兌換外國貨幣的資產。狹義而言,外匯儲備指一個國家的外匯積累;廣義而言,外匯儲備是指以外匯計價的資產,包括現鈔、黃金、國外有價證券等。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國際清償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對於平衡國際收支、穩定匯率有重要的影響。
9. 投機性短期資本,又稱游資(Refugee Capital)或叫熱錢(Hot Money)或不明資金,只為追求最高報酬以最低風險而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迅速流動的短期投機性資金。 在外匯市場上,由於此種投機性資金常自有貶值傾向貨幣轉換成有升值貨幣傾向的貨幣,增加了外匯市場的不穩定性,因此,只要預期的心理存在,唯有讓升值的貨幣大幅波動或實行外匯管制,才能阻止這種投機性資金的流動。
10.外商直接投資FDI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是一國的投資者跨國境投入資本或其他生產要素,以獲得利潤或稀缺生產要素為目的的投資活動。
11.貿易順差( Favorable Balance 0f Trade )或逆差。在一定的時間里(通常按年度計算),貿易的雙方互相買賣各種貨物,甲方的出口金額大過乙方的出口金額,或甲方的進口金額少於乙方的進口金額,其中的差額,對甲方來說,就叫作貿易順差,對乙方來說,就叫作貿易逆差。
12.工業增加值是指工業企業在報告期內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工業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是工業企業全部生產活動的總成果扣除了在生產過程中消耗或轉移的物質產品和勞務價值後的余額;是工業企業生產過程中新增加的價值。各部門增加值之和即是國內生產總值,它反映的是一個國家(地區)一定時期內所生產的和提供的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和。
美國經濟指標:
ISM指數是由美國供應管理協會公布的重要數據,對反映美國經濟繁榮度及美元走勢均有重要影響。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是全球最大、最權威的采購管理、供應管理、物流管理等領域的專業組織。該組織立於1915年,其前身是美國采購管理協會,目前擁有會員45000多名、179個分會,是全美最受尊崇的專業團體
之一。
ISM指數分為製造業指數和非製造業指數兩項。
ISM供應管理協會製造業指數由一系列分項指數組成,其中以采購經理人指數最具有代表性。該指數是反映製造業在生產、訂單、價格、雇員、交貨等各方面綜合發展狀況的晴雨表,通常以50為臨界點,高於50被認為是製造業處於擴張狀態,低於50則意味著製造業的萎縮,影響經濟增長的步伐。
ISM供應管理協會非製造業指數反映的是美國非製造業商業活動的繁榮程度,當其數值連續位於50以上水平時,表明非製造業活動擴張,價格上升,往往預示著整體經濟正處於一個擴張狀態;反之,當其數值連續位於50以下水平時,往往預示著整體經濟正處於一個收縮狀態。
I. 外匯操作中的參考指標都有什麼哪種適合短線
我基本上只用2個指標,KDJ和MACD,當然了雙線MACD有時候也看看
所有涉及K線交易的投資,對於指標來說,沒有好用不好用之分,只要你用的順手,用著能給你掙錢,就是好指標,有的人用均線用得好,有的人用MACD用得好,還有的人裸K用得好。但是就算是環球金匯這樣比較大的平台我也建議你賺錢後取款。不要以為什麼指標都可以賺幾百萬。平台安全最重要。
不能完全迷信於指標分析所帶來的行情預測,合理運用才能對交易產生良好的效果。
我給幫你一個例子。有時候2個指標是經常相反的。能理解吧。不明白的技術問題可以追問
我個人比較喜歡五根均線指標。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反正新手最好先模擬,不要研究指標,慢慢懂技術後再開始研究.
J. 外匯交易基本面分析包括哪些
外匯交易在進行分析時主要就是兩大方面,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析。這兩種分析層次都是不可缺少的,其中,基本面的分析包括如下因素:
經濟形勢;政治因素;軍事動態;政府、央行政策;市場心理;投機交易;突發事件。
在這些外匯交易的影響因素當中經濟形式是最為重要的:它主要包括經濟形勢的分析和經濟指標的分析。
經濟形式:經濟形勢能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狀況,一個國家的經濟狀況同時也反映了投資的熱度,由此表現其貨幣的市場價值,國際資金的流向。而經濟形式直接反映的就是國家的經濟指標。市場的匯率是跟著該國經濟狀況走的。其次是世界經濟的形勢,如油價,股市,債券,黃金,商品市場,地產等等。
經濟指標:經濟指標是對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的調查結果,不同的經濟指標有不同的影響程度,反映越大的經濟狀況就是越有參考價值的經濟指標,影響程度也就越大。
在外匯交易的過程中,對基本面的分析主要圍繞這些因素就可以了,但是也不能完全根據這些來得出最終的投資結論,還需要綜合技術分析來進行確定。
基本面分析大全
基本面分析是指對影響貨幣價值的基本層面進行研究,來預測市場走勢。重大經濟數據的公布,經常會帶來外匯市場的行情波動。對於外匯投資新手來說,我們建議您在數據市裡要非常小心。
市場預期對於價格的影響往往大於實際數據。因此,投資者需密切關注預期值,並警惕任何可能導致市場波動的不一致情況。
通常在數據發布後會進行修正。注意比較與前期有何異同,它能幫助您准確分析未來數據。
了解基本面數據的價值。通常可以用它辨認買賣信號。
根據對匯價影響力的大小,我們將重要的經濟數據劃分為三類:
最重要的數據有:
1、非農就業數據及失業率:
每月第一個星期的星期五公布上一個月的資料。
它是反映一國宏觀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失業率降低或非農業就業人口增加,表示景氣轉好,利率可能調升,對美元有利; 反之則對美元不利。
2、貿易收支:
每月第二個星期的星期四公布兩個月前的資料。
它反映了該國在一段時期內對外貿易總額的收入與支出的多少,貿易貨幣流入減流出為正就是貿易盈餘,為負就是貿易赤字。如果貿易赤字擴大,反映進口大於出口的金額在擴大,說明美國商品吸引力不及外國商品,美國決策者將可能採取行動使美元貶值來改善貿易赤字,這對美元不利。相反,貿易赤字下降有利於美元。有的國家如果貿易收支是盈餘,那麼盈餘增大有利於該國貨幣走強。
3、國內生產總額(GDP):
每年的 1 、 4 、 7 、 10 月底公布上一季度的初值,之後兩個月會公布兩次修正值。
GDP 是代表一個國家境內的全部經濟活動,不論誰擁有生產資產。例如:外國公司在美國設立子公司,即使將營利匯回其位於其它國家的母公司,其營利仍是美國 GDP 的一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