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一下,支付寶裡面的這款國華人壽的產品,可靠嗎。400多保40萬重疾
是真的,不便宜啊,正常價格,這是消費型保險,就是每年繳費,不退還保費
B. 支付寶上螞蟻保險,國華人壽交20年,保終身的重疾險,能買嗎
買保險注意事項主要有幾點
第一 代理人給你設計的保險計劃是不是真的適合你
第二 代理人所述條款以及收益(只針對分紅型產品)是否達到了誠信原則以及你是否明白條款含義
第三 你對代理人所要了解的一些情況(比如收入 住址 電話 病史等等)是否如實告之(這將是理賠的
重要依據)
第四 最重要的 買保險是為了保障 要明白你都具有哪些保障以及權益
C. 國華人壽是個什麼機構
因連年虧損而淪為資本大鱷「棄子」的國華人壽正上演一場最具戲劇性的反轉戲碼。上周五,投資大鱷劉益謙旗下的上市公司天茂集團宣布,擬定增募資98.5億元,用於收購國華人壽43.86%的股權,以達到控股位置。而事實上,去年天茂集團還曾計劃出讓國華人壽的股權。
按照天茂集團的定增計劃,其是擬以每股3.39元的價格向控股股東新理益集團、實際控制人劉益謙及其配偶王薇定向增發不超過29.05億股股票,募集不超過98.5億元,用於收購上海日興康、上海合邦投資和上海漢晟信持有的國華人壽43.86%的股權及償還銀行貸款和補充公司流動資金。若加上天茂集團原來持有國華人壽7.14%股權,在本次收購完成後,其持股比例將增至51%,達到對國華人壽的絕對控股。
不過,不少業內人士都對天茂集團在國華人壽身上上演「二進宮」的行為唏噓不已。去年年中,天茂集團曾做出了清空所持有國華人壽1.95億股權的表態。
成立於2007年的國華人壽曾是中小險企中的佼佼者,但因其大肆銷售理財型保險產品,導致業績連續虧損。公開資料顯示,2011-2013年國華人壽分別虧損3.96億元、3.43億元和1.99億元。不過,去年國華人壽卻出現了驚人的逆轉。數據顯示,去年三季度,國華人壽突然實現盈利3.77億元。國華人壽的扭虧,也使得天茂集團看到了希望,並放棄了原本出讓股權的計劃,轉而加碼收購國華人壽的控股權。
D. 天茂集團更名國華人壽股價值多少錢
你好: 1、消息面上,天茂集團1月15日晚間公布預案,擬定增募資近百億元,控股國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2、天茂集團此次擬向控股股東新理益集團,實際控制人劉益謙及其配偶王薇非公開發行不超過29.06億股股份,發行價格3.39元/股,募資總額不
E. 產業資本增持概念股有哪些
而據上證報資訊統計,截至8月19日,國華人壽本輪通過二級市場舉牌東湖高新、華鑫股份等六家公司(未包含天津海運、鴻達興業)共計耗資24.75億元,獲取投資浮盈約10.86億元。而醉心於投資小市值公司的中科匯通,其舉牌朗科科技等13家上市公司(贊宇科技、寧波富邦截至發稿尚未披露相關權益變動報告書)所動用資金則高達32.8億元,對應投資浮盈為12.09億元。明細來看,國華人壽舉牌時雖不太考慮低吸策略,但重倉持有優質標的依舊為其帶來的可觀浮盈。在其舉牌的6家上市公司中,尤以有研新材最為成功。7月7日國華人壽通過二級市場大筆買入有研新材高達5762.64萬股(占總股本的6.86%),按當日均價10.01元/股計算,國華人壽當日投資成本達到5.77億元(不考慮此前買股所獲收益)。而以最新股價計算,上述所購持股對應總市值已達10.05億元,浮盈約4.28億元。
從浮盈規模來看,中科匯通似略勝一籌,但若從投資回報率來考量,國華人壽本輪舉牌已整體浮盈43.88%,略高於中科匯通(36.86%)。
此外,被國華人壽「相中」的天宸股份同樣表現不俗。據披露,國華人壽先是在7月15日斥資2.76億元增持天宸股份2288.93萬股(構成舉牌)。此後又在7月28日至8月4日期間增持2288.92萬股(區間均價每股16.70元),國華人壽兩次舉牌合計耗資約6.585億元,本次投資所帶來的浮盈亦高達2.96億元。
相較手法凌厲的國華人壽,對中小盤個股廣為撒網的中科匯通同樣「出手不凡」。而朗科科技和沙河股份則為其貢獻了高額浮盈。
據不完全統計,中科匯通在4月27日至8月4日期間共掏出7.07億元買入朗科科技2673.46萬股,合計持股比例已達到20%。持股市值按最新股價計算則為10.88億元,浮盈3.81億元。從朗科科技的股價走勢來看,中科匯通基本沿襲了其「低吸」策略。
再看沙河股份,經分筆計算,中科匯通兩次舉牌共計花費3.76億元資金,目前浮盈約為2.09億元。此外,中科匯通舉牌購入的北礦磁材、鼎泰新材等公司也分別帶來了數千萬不等的浮盈。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科匯通所投資的十餘家標的中,天晟新材是唯一一家目前其投資後浮虧的公司。據披露,中科匯通早在今年4月便開始低調買入天晟新材,期間還曾實施過高拋低吸,此後隨著大盤下跌,中科匯通亦逐步加大買入規模,並於7月7日通過跌停板「掃貨」的方式舉牌,以進一步攤低成本。統計顯示其對天晟新材的投資成本約為1.67億元,目前整體處於浮虧狀態。
但需指出的是,天晟新材是在7月7日——股價跌至低位時後停牌籌劃資產重組,至今尚未復牌。而結合當前市場情況,可以想像,待天晟新材相關運作實施完成復牌後,中科匯通此番投資也應有不錯的「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