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同花順裡面怎麼找到均筆成交量這個指標
建一個副圖公式即可:
筆均量:VOL/VOLAMOUNT,colorwhite ;
B. 筆均量哪裡看
在行情分析軟體里的報價表裡就有每筆均量這個數據,例如通達信的漲跌排行或者自選股這個報價頁面,表格里就有這一欄,將頁面移到右邊就可以找到.每筆均量是一種專門用於監測莊家動向的指標,莊家的控盤過程主要包括吸籌,拉升,洗盤,出貨的幾個環節,在不同的控盤環節中,莊家在盤中的具體買賣方式也是不同的。每筆均量的異動主要出現在莊家的吸籌環節和出貨環節,此外,透過每筆均量的變化,我們還可以在拉升環節更好地分析莊家的控盤能力,從而提前預測個股的上漲目標價位。
C. 股票的筆均量參數是怎麼回事哪個字母表示
每筆均量是指某隻股票當日的總成交量與當日的總成交筆數的比例,也稱作「每筆成交量」。
每筆成交量的大小,顯示出某股的交投活躍程度和大資金進出的力度大小。與換手率僅反映交投活躍情況相比,每筆均量還可有效的反映大資金的買賣增減。某隻股票有時在同一股價區間換手率相同,但筆均量卻發生明顯的變化,則多意味主力行為已發生了變化。
每筆均量識別莊家
每筆均量只反應主力當天的參與程度。主力吸籌和出貨要有一個過程。反映了主力機構參與(控盤)的程度。筆均量一般不能用於橫向對比。排序要用筆均額。發現主力要通過個股現在數據與歷史數據進行自我對比進行。
1、當股價呈現底部狀態時,若「每筆成交」出現大幅跳升,則表明該股開始有大資金關注,若「每筆成交」連續數日在一較高水平波動而股價並未出現較明顯的上升,更說明大資金正在默默吸納該股。在這段時間里成交量倒未必出現大幅增加的現象。當我們發現了這種在價位底部的「每筆成交」和股價及成交量出現明顯「背馳」的個股時,應予以特別的關注。一般而言,當個股「每筆成交」超過大市平均水平50%以上時,認為該股已有莊家入駐。
2、機構莊家入庄某股後,不獲利一般是不會出局的。入庄後,無論股價是繼續橫盤還是呈現「慢牛」式的爬升,其間該股的「每筆成交」較莊家吸納時是有所減少還是持平,也無論成交量有所增加還是萎縮,只要股價未見大幅放量拉升,都說明莊家仍在盤中。特別是在淡靜市道中,莊家為引起散戶注意,還往往用「對敲」來製造一定的成交假象,甚至有時還不惜用「對敲」來打壓震倉,若如此,「每筆成交」應仍維持在一相對較高的水平。此時用其來判斷莊家是否還在場內,十分靈驗。
3、若股價放量大陽拉升,但「每筆成交」並未創新高時,應特別提高警惕,因為這說明莊家可能要派發離場了。而當股價及成交量創下新高但「每筆成交」出現明顯萎縮,也就是出現「背馳」時,跟庄者切不可戀戰,要堅決清倉離場,哪怕股價再升一程。由此,得出一個簡單的結論:當「每筆成交」與其他價量指標出現明顯「背馳」時,應特別引起我們的注意。同時,應注意「每筆成交金額」(股價×每筆成交量)。因為10元/股的每筆成交顯然比5元/股的莊家實力強勁。
D. 如何計算筆均量,怎麼查看總成交筆量
總均量的除筆數=筆均量
E. 同花順中的每筆均量指標圖像如何顯示
1、在K線圖中,(K線圖下方顯示的成交柱形)股價在下跌過程中產生的成交量是綠的。上漲中產生的成交量是紅的。在分時成交明細中(右下角),主動買進的成交量顯示是紅色的,主動賣出的成交量顯示是綠的。
2.成交量是綠色的,是對應當天的K線,K線是紅的就成交量柱就是紅的,表示當天的收盤價高於當天開盤價,是在低開高走中產生的成交量,視為多多頭占上風,所以顯紅柱。如果高開低走或低開低走,(K線必是陰線)表示當天空頭占上風,因此成交量顯綠柱。與昨天的收盤價無關。
F. 怎麼找不到筆均量這個指標
DYNAINFO(52) or vol/qt
[ Last edited by johnxhz on 2003-7-23 at 19:08 ]
G. 大智慧里怎樣看筆均量(即:每筆成交量)
在個股分時走式圖中按下F1和F2有詳細筆數
H. 什麼軟體里有「均筆成交量指標」
由於交易所沒有在行情庫中公開發布成交筆數數據,因此目前在軟體中,市場股票的成交筆數,是指通過行情系統接收到的成交次數,而不是真正的撮合成交次數。而數據分析家籌碼雷達的成交筆數是交易所公布的。
筆均量=成交量/成交筆數。每筆成交均量是使用成交量除以滬深交易所公布的個股成交筆數。
每筆金額=成交金額/成交筆數。
每筆均量與成交量的區別
成交量反映了整個市場的交易量的水平。每筆均量是市場每筆成交的水平。
筆均量分析原理,每筆均量在分析中的特殊意義
筆均量只反應主力當天的參與程度。主力吸籌和出貨要有一個過程。反映了主力機構參與(控盤)的程度。筆均量一般不能用於橫向對比。排序要用筆均額。發現主力要通過個股現在數據與歷史數據進行自我對比進行。
許多不少投資者產生了消息是造成股價變動根本原因的誤解,整天忙於打探各路消息。一年到頭,解套和被套的循環。
筆均量就是一天平均每一張合同的成交量,合同數和行情接收的筆數是完全不同的兩樣東西。大家體會一下你下一張300手合同的單在分時圖上分兩三筆成交就可理解其中的不同了。正是因為主力的運作和散戶不同:其資金量往往較大,所以每張合同的數量就會比較大。當這些合同較多時,當天的平均量就會較大。筆均量就是利用這個來觀察主力的活動的。
當然主力可以用軟體把同一數量的股票分成很多合同來降低筆均量,這樣筆均量就沒用了。不錯主力是可以這樣做,但是,這也是需要相當的成本的(多了每筆的過戶費用)。但這一般只能用在收籌的初級階段,這個階段不是我們的介入點,所以不知也罷。隨著收籌的完畢,主力必然要令股價有異常的波動,要令股價有所波動就要用大手筆的成交。大家不防想一下,下一張100萬的單可能可以讓股價波動幾毛錢,將其分成100張1萬的單股價能波動多少呢?所以股價波動是主力活動的結果,其幅度與主力的資金實力相關,主力如果想把資金分散,那麼他就變成散戶了。這是必然的!
I. 買盤筆均量,怎麼算.
筆均量:=VOL/VOLAMOUNT;
筆均周量:EMA(筆均量,5);
頂:HHV(筆均周量,20),colorred;
底:LLV(筆均周量 ,20),colorgreen ;
如果想學好炒股,建議還是多學習看圖,選股。我用的牛股寶炒股,裡面可以用技術指標選股,也可以通過板塊選股。也可以用牛股寶模擬炒股玩玩。用虛擬資金練會了,實戰也會入手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