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我國是世界上礦產資源最多的國家
金銀,在古代曾一度被作為通用貨幣,隨著紙幣的出現,金銀的貨幣功能已經被弱化,但是當世界經濟出現波動時,因其具有避險功能而被追捧。然而,作為不可再生資源的金銀礦,其數量畢竟是有限的。所以,必須清楚地認識我國以及我國周邊國家金銀礦的儲備、開發現狀,以確保我國經濟運行的穩定態勢,實現經濟與金銀礦開發的可持續發展。
金銀的貨幣功能雖然在弱化,但是作為與貨幣密切聯系、並且工業用途在不斷拓展的常用貴金屬品種,它已經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並且成為礦業資本追逐的熱點之一。我國金銀資源比較短缺,藉助有利時機開發利用周邊國家的這些礦產,是豐富我國金銀供應的重要舉措。因而,加強周邊國家金銀礦產資源的開發現狀及潛力分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國金銀貴金屬礦產資源開發狀況
據有關統計,2007年,我國黃金資源儲量1200噸,約佔世界總量的3%,在世界排名第八;白銀資源儲量為26000噸,約佔世界總量的10%,在世界排名第五。2007年,我國金銀產量分別高達270.5噸及9092噸,均居世界第一。若以這樣的儲量及產量為標准進行估算,我國的金銀資源靜態保障能力均不足5年,屬於嚴重短缺的礦產資源系列。
我國金銀資源開發利用程度較高,已開發利用礦區基本占總礦區的70%~75%,並且近幾年開發力度總體在不斷增強,其中白銀開發的增長速度比黃金要快。2000年~2007年,我國黃金礦山產量的增速為6.25%,白銀的增速為28.31%。但是它們的供需狀況不同:黃金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狀態,而白銀一直都是供過於求。
1.金銀資源開發企業規模結構
伴隨金銀資源開發力度的增強,近幾年我國金銀礦山企業數目在逐步增加,小礦及小型礦山在礦山企業規模結構中佔有優勢地位。以2006年為例:大中型金礦僅占礦山總數的5.24%,大中型銀礦僅占礦山總數的10.00%,而且,小型及小礦企業的數量呈增長跡象。特別是銀礦石開發以小礦山為主。目前小型礦山的銀礦石產量約佔全國總量的65%。
金銀礦山發展小型化並非偶然,其原因有兩點:一是我國小型金銀礦點多,這是決定小型金銀礦山存在的資源基礎;二是這幾年金銀採掘業經營利潤豐厚,從業人員利潤率、噸礦產量利潤率及工業產值利潤率都以空前的速度增長。資本總是追求利潤的。受豐厚利潤的刺激,民營經濟及地方紛紛上小型金銀採掘項目,如此導致小型金銀礦山在我國蓬勃發展。
2.不同經濟類型采礦企業構成狀況
我國金采礦企業有1700多家,構成狀況比較復雜,開采多元化的格局已經形成。目前,從經濟類型上看,我國採金企業主要包括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營企業、外資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股份合作企業等類型。其中,股份有限公司佔主導地位,年產礦石量約佔全國的50%,其他依次是國有企業、有限責任公司等類型。
銀礦與金礦有類似之處,但是集中度比金礦要高。2006年,有限責任公司的銀礦采礦量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2006年的采出礦石量佔全國總量的56.86%;然後依次是國有企業、私營企業及股份有限公司等類型。3.金銀礦產品來源構成目前,我國金礦資源有岩金、沙金及伴生金三大類,銀礦主要有獨立銀礦及伴生銀礦兩大類。由於各類資源目前都處於開發之中,因而這些資源產品的產量構成了我國金銀生產的總體概況。(1)金礦2007年我國黃金產量達270.5噸,比上年增長12.7%,創歷史新高。從結構上看,黃金企業是礦產金的主力軍,2007年產量達236.5噸,比上年增長10.88%;冶煉企業產金128.6噸,比上年增長14.92%,其中:黃金冶煉企業產金79.9噸(黃金原料)、有色冶煉企業產金48.6噸(黃金原料5.2噸、有色原料43.4噸)。(2)白銀礦從結構上看,我國獨立開采銀礦產量佔10%~15%、鉛鋅礦佔40%~50%、銅礦約佔20%、其他佔15%~25%。這揭示著,目前我國銀產量中至少有60%~80%來自於鉛鋅銅礦產開發的副產;也就是說,伴生銀資源的開發是我國目前白銀資源供應主力軍。值得注意的是,民營企業在我國白銀生產中佔有重要地位,我國白銀產量的1/3左右來自民營企業。
4.開發格局
從格局上看,我國金銀產區雖然分布廣泛,但是集中度比較高,主要分布在山東、河南、福建、遼寧、湖南及陝西等省(區),這些重點產金省(區)的礦產金佔全國總量的65.01%;其他省(區)佔34.99%。
「十五」期間,由於我國鉛鋅銅產量的大幅度增加,直接導致作為其副產品白銀產量的增加;此外市場開放及銀價回升等因素促進了我國白銀產量逐年高升。2007年,我國白銀產量達9092噸,比上年增長10.18%。由於我國白銀產量中的絕大部分來自於鉛鋅銅礦產開發的副產,而湖南、河南、雲南及江西是我國四大鉛鋅銅生產大省,自然它們也是我國白銀生產最集中的省份,目前這四省白銀產量估計約佔全國總量的70%。我國金銀資源開發潛力
雖然我國黃金資源嚴重短缺,但是我國擁有5000多噸的查明資源儲量,具備資源儲量級別升級的後備資源潛力;尤其是2007年新發現的幾個大金礦,改寫了中國沒有200噸以上超大型獨立金礦床的歷史,為我國的黃金生產注入了新活力。有資料預測,目前金礦的查明率僅為1/4左右。因而,總地來看,我國黃金資源是富有找礦潛力的。但是,從已知的成礦區帶及勘查結果來看,我國的黃金資源潛力重心在向西移。2007年,我國勘查新增的金礦查明資源儲量中,甘肅、西藏及陝西的增量就佔了當年增加總量的50%以上。
我國黃金資源有三類,其中以岩金資源為主,約占黃金資源總量的68%;沙金佔8%、伴生金佔24%。岩金及沙金主要由黃金礦山企業開采,若以2007年黃金企業礦產金236.5噸為准而計算,我國岩金及沙金資源的靜態保障能力約為4年,在資源潛力沒及時轉化為經濟儲量之前,估計黃金礦山企業的產金量不會有多大的變化。有色冶煉系統的產金量主要取決於銅礦資源的開采情況,這幾年我國銅原料產量雖然相對前幾年有一定的增長,但是增長幅度不大,而且還有一定的波動。因此,雖然有色原料冶煉金產量今後可能還有一定的增長空間,但幅度非常有限。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我國黃金工業整體科技水平明顯提高,以前所稱的難選冶金礦,利用現有的選冶技術完全可以處理,並且能達到較高的回收率。此外,我國低品位礦石的處理技術也有了很大突破。隨著對難選冶金礦的生物氧化、原礦焙燒等選冶工藝取得重要突破,現在低品位難處理金礦產能已超過礦產金總量的1/3。因此,技術進步不僅能導致非常規金資源產量的增長,而且將成為金礦資源開發潛力集中釋放的一個亮點。筆者認為,隨著黃金選冶技術的提高和國內勘探能力的增強,我國黃金資源開發趨勢看好,但短期內黃金年產量難以突破300噸。
與黃金一樣,我國的白銀資源雖然也嚴重短缺,但值得慶幸的是,我國銀礦成礦地質條件良好,富含銀的地層單元較多,資源遠景可觀。據報道,我國擁有近16萬噸的白銀查明資源儲量,具備儲量級別升級的資源基礎;另外,近期在河南洛寧、廣東高明、廣西隆安等地發現地層斷裂形成的規模可觀的銀礦。因此,我國白銀也是很富有找礦潛力的。2007年底,我國銀礦查明資源儲量勘查新增14000多噸。
但是,前已述及,目前我國銀產量中至少有60%~80%來自於鉛鋅銅礦產開發的副產,真正獨立開採的銀礦產量所佔比重很低。鑒於我國獨立開採的銀礦資源儲量在短期內難以得到有效補充,因此獨立銀礦的產量難以取得新進展。我國的鉛鋅資源非常短缺,並且保障能力也不是很理想,考慮到資源情況、行業准入制度條件及目前世界鉛鋅礦產供應相對充裕等因素,未來我國鉛鋅精礦產量將趨於穩定,這就決定著未來鉛鋅伴生銀產量也不會有多大的變化。未來我國銅精礦有一定的增產空間,但是幅度有限,因而依靠銅精礦增產而帶動伴生銀產量的增長空間也是有限的。綜合這些因素認為:短期內我國白銀生產將難以取得新突破,能保持緩慢增長就是比較理想的狀態,其間甚至不排除有產量下降的可能性。周邊國家金銀貴金屬礦產資源開發狀況及潛力
1.周邊國家金銀資源狀況
我國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及陸地邊界,周邊接壤的國家很多,並且經歷過不同的地質演化,呈現不同的地質構造面貌,從而造成多種成礦環境,形成了較為豐富而廣泛分布的金銀礦產。有資料報道,我國周邊國家的黃金資源約佔世界總量的29%,其中俄羅斯、印度尼西亞屬於世界黃金資源大國,2007年儲量分別高達3000噸及1800噸,分別佔世界總量的7.1%及4.2%,處世界第四及第六位。此外,周邊國家中金資源相對比較豐富的主要國家還有哈薩克、烏茲別克、塔吉克及蒙古與菲律賓等。
蒙古及俄羅斯不僅黃金資源豐富,而且銀資源也很樂觀。據報道,蒙古探明銀金屬總儲量13769噸,其中:以銀為主的礦床儲量6965噸、鉛鋅礦床中的伴生銀2296噸、銅鉬礦床中的伴生銀4508噸。俄羅斯已發現的礦床中銀儲量為23000多噸,主要分布在東西伯利亞、烏拉爾和遠東地區綜合性礦床中,銀均為副產品。
2.周邊國家金銀資源開發狀況
與資源情況相對應,我國周邊黃金生產國主要有俄羅斯、印度尼西亞、烏茲別克,這三個國家的黃金產量佔世界總量的16.2%。此外,菲律賓、哈薩克及蒙古也有一定的黃金產量。
與黃金相比,周邊國家白銀生產佔世界的地位就要遜色一些。2007年周邊國家白銀生產佔世界的比重不超過10%,主要集中在哈薩克、俄羅斯、印度尼西亞、烏茲別克,其中哈薩克的產量最大,將近佔了周邊國家總產量的50%。
Ⅱ 黃金礦產資源儲量計算噸數,內有詳細數據
這么說,金的金屬量=金的礦石量*礦石中金的平均品味
而題中明確說,332+333類金礦石量668617t,金金屬量2444.491kg。
也就是說黃金總共668617*3.66/1000000
=
2.44713822t。
題中的其他信息也很明確,半生銀共8183.452kg,伴生硫44801t。
Ⅲ 中國黃金集團下屬的金礦礦權有哪些
湖北三鑫金銅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三鑫金銅股份有限公司位於湖北省大冶市城西南35公里處,佔地面積1.52平方公里。其前身是湖北黃石金銅有限責任公司、湖北黃石金興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湖北大冶金泰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三個公司通過資產、債務、人員重組,上述五家發起人以三個公司的凈資產作為投資,組建成湖北三鑫金銅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12月16日,經國資委批准,各股東同意,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將持有湖北三鑫金銅股份有限公司51%的股權轉讓至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目前是以采選礦產為主的礦山企業,擁有雞冠嘴和桃花嘴兩大礦床,礦床類型為矽卡岩型,累計探明礦石儲量2093萬噸,金金屬量50噸,銅金屬量36萬噸,鐵礦石量547萬噸,硫鐵礦石量181萬噸,礦石類型主要為銅金礦石、銅金鐵礦石、銅(硫)礦石等,圍岩類型主要為矽卡岩、大理岩、石英正長閃長玢岩等,礦石穩固,圍岩中等穩固。
內蒙古包頭鑫達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黃金精煉車間
控股經營,屬全國黃金行業首家債轉股企業,是集黃金采、選、冶業,水力發電於一身的大型黃金企業。礦山開采方式為地下開采,開拓方式為平硐—豎井聯合開拓,采礦方法:以階段礦房法為主,輔之以淺孔留礦法;選礦方法:使用全泥氰化—炭漿吸附提金工藝;冶煉方法:酸洗烘乾-中頻爐冶煉。礦山年處理礦量70萬噸,年產黃金9000千克,年產值9000多萬元,有水力發電站兩座,裝機容量共9000KW,年發電量3040萬度。下轄全資子公司寶雞金旭冶煉廠、控股子公司西安市黃金冶煉廠和陝西金地黃金礦業有限公司。
河北金廠峪金礦
通訊地址:河北省遷西縣金廠峪鎮金廠峪金礦
河北金廠峪金礦位於萬里長城腳下的河北省遷西縣境內,是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全資子公司,是現代化的國有大型黃金礦山之一。目前該礦已形成了集黃金開采、選冶、礦山機械加工等為一體的綜合性經濟實體。設計生產能力:處理礦量900噸/日;采礦量:20萬噸/年。開拓方式:平硐盲豎井聯合開拓,盲豎井深度640米。礦石開采方式:留礦法、全面法、充填法和房柱法。選礦方法:浮選-金精礦氰化-鋅粉轉換工藝。冶煉方法:濕法提純。產品為成品金,年產黃金650公斤。
河南文峪金礦
通訊地址:河南省靈寶市豫靈鎮
河南文峪金礦位於豫、陝兩省交界處的河南靈寶市豫靈鎮,屬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全資子公司,是一家采、選、冶一體化的骨幹黃金企業。該礦分為企業主體和控股子公司—靈寶雙鑫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主體設計生產能力為日采選礦石500噸,兩個采礦坑口,一個選礦廠和一個氰化冶煉廠。開拓方式:平巷溜井,采礦方法:全面留礦法。選礦方法:浮重聯合流程。冶煉方法:濕法冶煉。產品為金精礦粉和成品金,年產黃金650千克以上。控股子公司采選方式與企業主體相同,生產規模為日采選750噸,年產含量金850千克以上。
河南秦嶺金礦
通訊地址:河南省靈寶市秦嶺金礦
河南秦嶺金礦是中國黃金集團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地處中國第二黃金基地—豫陝晉三省交界的小秦嶺地區,礦區位於河南省靈寶市境內,佔地17.6平方公里,隴海鐵路、鄭西客運專線、310國道、連霍高速公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礦山現有金洞岔、楊寨峪、四范溝三個礦區,設計采礦能力800噸/日,現有生產能力500噸/日和300噸/日的選礦廠兩座,年處理礦石能力可達26萬噸。礦床開拓方式:平硐+豎井。采礦方法:全面留礦法。選礦方法:重選+浮選。主要產品:成品金和精礦金,副產品有銀、銅、硫。
黑龍江烏拉嘎金礦
通訊地址:黑龍江省嘉蔭縣烏拉噶鎮
黑龍江烏拉嘎金礦位於黑龍江省伊春市嘉蔭縣境內,是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全資子公司,屬國內黃金行業最大的露天礦之一,是一家集采、選、冶一體化的大型黃金企業。設計生產能力:處理礦量1320噸/日,其中:1200噸/日浮選廠一座,120噸/日炭漿廠一座。有東、西露天兩個采礦場,礦石開采方式:公路開拓,總出入溝,卡車運礦。選冶方法:浮選—金精礦氰化—鋅粉置換工藝。炭漿廠採用全泥氰化—炭漿工藝。冶煉方法:中頻爐冶煉—酸分除雜工藝。產品為成品金,生產黃金1.5噸以上。
中國黃金集團二道溝金礦
通訊地址:遼寧省北票市二道溝金礦
中國黃金集團二道溝金礦位於遼寧省北票市龍潭鄉境內,坐落在雄偉的努魯兒虎山脈遼蒙交界處的雞冠山腳下,這里三面環山,綠樹成蔭,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是隸屬於中國黃金集團公司的國有中型二級企業。二道溝金礦始建於1976年,1981年正式投產,生產規模為220噸/日,年產黃金370公斤,年創利潤上百萬元。
山東煙台鑫泰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通訊地址:山東省海陽市郭城鎮
山東煙台鑫泰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位於膠東半島南部的海陽市郭城鎮。北距煙台市60公里,南距海陽市30公里。煙鳳公路從公司門前通過,北部15公里處有煙青一級公路和藍煙鐵路,交通十分便利。2004年12月16日,經國資委批准,各股東同意,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將持有鑫泰公司51%的股權轉讓至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峪耳崖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通訊地址:河北省承德市寬城滿族自治縣峪耳崖鎮
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峪耳崖金礦,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寬城滿族自治縣境內。礦區北距承德市127公里;南距唐山市152公里;目前正在興建的承德--秦皇島出海公路經由該礦,交通十分便利。從1887年(光緒十三年)起,峪耳崖就有採金活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曾有慈禧太後「胭脂礦」的傳稱。1958年3月,國家正式投資建設峪耳崖金礦。40多年來,幾代峪耳崖人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精神,把峪耳崖金礦從日本人炸成的廢墟上重建起來,並逐步從一個年產金幾百兩的小型礦山,發展成為集地、探、測、采、選、氰、冶於一體的國家大型二類企業。2000年6月,峪耳崖金礦經改制進入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從此步入了全新的發展軌道。
潼關中金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通訊地址:陝西省潼關縣東桐峪鎮
潼關中金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位於小秦嶺北麓的陝西省潼關縣桐峪鎮,距隴海鐵路太要火車站4.2KM,距潼關縣城22KM;距西安—潼關高速公路32KM,均有公路相通,交通極為便利。
潼關中金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04年9月18日,由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和潼關縣國有資產管理公司聯合組建。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以原陝西東桐峪金礦的凈資產2488萬元出資,潼關縣國有資產管理公司以所屬李家金礦、大峱峪金礦凈資產2390萬元作為出資,公司注冊資本金總額為4878萬元,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擁有51%股權,潼關縣國有資產管理公司擁有49%股權。
潼關中金冶煉有限責任公司
通訊地址:陝西省潼關縣太要鎮李家村
潼關中金冶煉有限責任公司位於秦、豫、晉三省交界的潼關縣境內。有隴海鐵路、西潼高速公路及310國道經過。距潼關火車站2公里,距潼關縣城1.5公里,距西潼高速公路10公里,距西安144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潼關冶煉公司是由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陝西省潼關縣小口金礦、陝西省潼關縣國有資產管理局共同出資組建的,成立於2003年9月,注冊資金1000萬元。其中: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佔60%股權;陝西省潼關縣小口金礦佔10%股權;陝西省潼關縣國有資產管理局佔30%股權。
潼關冶煉公司是專業黃金冶煉廠,主要從事金、銀、銅、鉛、硫的選冶及副產品銷售。現有一個氰化廠,採用直接氰化浮選法處理金精礦,綜合回收金、銀、銅、鉛,目前日處理金精礦50噸。主要產品:合質金、合質銀、鉛精粉、銅精粉、硫精粉。
蘇尼特金曦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通訊地址:內蒙古蘇尼特右旗朱日和鎮
蘇尼特金曦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朱日和鎮東側1.5公里處,集二線、208國道從門前穿過,220千伏變電所近在咫尺,交通方便,水電充足,環境優越。金曦公司組建於1999年5月1日,是由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原中國黃金總公司)出資90%,蘇尼特右旗國資辦出資10%組建成的股份制企業。2004年12月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將其持有的全部股份轉讓給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金曦公司生產采區2個,有日處理原礦150噸/日的選廠一座,年產黃金230千克,年利潤600餘萬元,年產值近2500萬元。主要產品黃金,是一個采、選、冶配套生產的黃金企業。
甘肅省天水李子金礦有限公司
通訊地址:甘肅省天水市秦川區娘娘壩鎮李子園
甘肅省天水李子金礦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6月12日,重組於2004年9月18日,由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 、天水三星有限公司、甘肅省有色地質勘查局天水總隊、甘肅省白龍江金礦天水實業公司、天水市蘭駝工貿公司等五家企業共同出資組建,其中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擁有65%的股份。肅省天水李子金礦有限公司坐落在美麗的天水市南部,距天水市50km,附近有316國道,交通便利。礦區所處的白家河水系,為長江流域嘉陵江上游支流,樹林茂密,山清水秀,屬北溫帶半濕潤氣候,年降水量600~800mm,年平均氣溫9.6℃,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候宜人,自然條件優越。該公司金礦成因類型主要為石英脈型和蝕變岩型,礦石品位從幾克到上百克不等,金礦地質資源總體上表現為礦點多、面廣,礦區潛在黃金資源儲量可達到50噸,開發前景良好。
遼寧金鳳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通訊地址:遼寧省鳳城市青城子鎮楊樹村
遼寧金鳳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位於遼寧省鳳城市青城子鎮境內,是中國黃金集團公司的控股子公司,由中國黃金集團公司與鳳城黃金(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原楊樹金銀礦為基礎進行股份制改造而成。公司成立於2001年9月28日,經營范圍是金、銀礦石的采選。礦山採用豎井開拓方式,采礦方法為全面采礦法,留礦采礦法;選礦工藝流程為:二段一閉碎礦,二段閉路磨礦,單一浮選;產品為金精礦,年產含量金700千克左右。現有固定資產總值6507萬元。公司組建初期生產規模為200噸/日,2003年經改擴建後,生產規模達到500噸/日。
黔西南金龍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通訊地址:貴州省安龍縣戈塘鎮
黔西南金龍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位於貴州省安龍縣戈塘鎮境內。2004年4月,由中國黃金集團公司、貴州省黃金公司、黔西南州黃金公司、安龍縣黃金公司四家在原黔西南州戈塘金礦基礎上聯營組建成立,是中國黃金集團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公司采、選、冶一體化,采礦為露天、井下聯合開采;選冶為全泥氰化,炭漿提金,解析後熔煉合質金。平均日處理量400噸,年產金400公斤左右。
貴州金興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通訊地址:貴州省興仁縣回龍鎮紫木凼
貴州金興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是由中國黃金集團科技有限公司與貴州省興仁縣黃金公司為開發興仁縣境內的黃金資源,發揮雙方優勢,共同出資組建的有限責任公司。公司注冊資金2705萬元,其中:中國黃金集團科技有限公司佔65%的股權,興仁縣黃金公司佔35%的股權。金興公司位於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仁縣境內,黔西南州被譽為「中國金州」。金興公司所在地距省會貴陽市約240km,距州府興義市約100km,距興仁縣城約42km,西南距著名的南昆鐵路約80km,有8km礦區公路與縣道648線相通,交通較為方便。
雲南黃金有限責任公司
通訊地址:雲南省昆明市白塔路208號
雲南黃金有限責任公司位於雲南省昆明市白塔路208號,於2004年1月19日由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和雲南冶金集團總公司共同出資組建,專門從事雲南省黃金資源的勘查和開發。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出資3500萬元,占公司注冊資本的70%;雲南冶金集團總公司出資1500萬元,占公司注冊資本的30%。公司經營范圍:黃金及其他金屬礦產資源的勘察、生產、冶煉,材料、燃料、設備、勞務供應,國內貿易、黃金產品、副產品及其製品的銷售,並提供與業務相關的的項目評估、技術咨詢、技術服務和培訓(經營范圍中涉及需審批的憑許可證開展經營)。
雲南黃金有限責任公司於2004年1月16日以4700萬元的競價收購了原雲南省鎮沅金礦全部資產。公司於2004年3月15日在鎮沅縣工商局注冊成立了雲南黃金有限責任公司鎮沅分公司,從事黃金礦產資源開發。鎮沅分公司位於哀牢山北段的思茅市鎮沅縣和平鄉境內,離鎮沅縣城89公里,距省城昆明350公里。
遼寧天利金業有限責任公司
通訊地址:遼寧省鳳城市劉家河鎮
遼寧天利金業有限責任公司是中國黃金集團公司、長春黃金研究院、鳳城黃金(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國元投資有限公司聯合組建的我國黃金行業國有高科技股份制企業。公司注冊地址為遼寧省鳳城市,注冊資本金為1000萬元人民幣。性質為有限責任公司,是我國黃金行業第一個實現科研院所與企業有機結合的科技型企業。
天利公司以長春黃金研究院取得的國家「九五」重點科技攻關成果(生物氧化提金技術)為依託,以遼寧鳳城地區含砷難處理金礦為資源,在此基礎上進行資源整合,實現高科技產業化和資源利用最大化。天利公司生物氧化提金廠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高新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十五重點黃金科技攻關項目產業化基地及中國黃金集團技術中心實驗基地;是加大科技研發力度,發揮科技優勢,促進科研成果加速向產業化轉化,在我國黃金工業科技力量拉動下,進一步開發利用我國黃金資源的樣板工程;是為我國黃金工業進一步持續、快速發展作充分的技術貯備而構建的實驗基地;是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強化科技優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促進科技成果的產業化,走科技型企業發展道路的一項具有重要意義的創新。
吉林海溝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通訊地址:吉林省安圖縣兩江鎮海溝金礦
吉林海溝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位於吉林省安圖縣兩江鎮境內,距中國十大名山之一—長白山100公里,是中國黃金集團公司控股子公司,是集采、選、冶一體化綜合型的地下開采岩金礦山。生產能力為日處理礦石量600噸,原礦品位3克/噸以下,選礦方法:破碎——全浸氰化——鋅粉置換工藝。冶煉方法:中頻爐冶煉。產品為成品金,年產金近600公斤。固定資產原值1.44億元。
遼寧省排山樓金礦
通訊地址:遼寧省阜新市海州區前進路
遼寧省排山樓金礦始建於1996年9月,1997年7月投入試生產,1998年8月正式通過國家驗收。采礦生產先是露天開采後轉井下,2005年井下采礦正式投產,生產規模1800噸/日。選礦生產先後經過三次改造,處理礦石能力達到2000噸/日,於2002年全面達產,各類經濟技術指標與全國同行業相比名列前茅。
遼寧新都黃金有限責任公司
通訊地址:遼寧省朝陽市中山大街
陝西略陽橫現河黃金礦業有限公司
通訊地址:陝西略陽縣橫現河鎮
陝西略陽橫現河黃金礦業有限公司是安康金礦和陝西經濟發展公司於1998年8月,共同出資1003萬元整體收購原略陽橫現河金礦後組建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300萬元。2006年9月整體劃轉陝西黃金公司成為國有獨資公司。
白河縣大灣銀礦有限責任公司
通訊地址:陝西白河縣卡子鎮桂花村
白河縣大灣銀礦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05年4月,注冊資本330萬元。其中,陝西黃金公司出資428.95萬元,持股59.3%;西安萬眾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出資294.4萬元,佔40.7%。
公司位於陝西省白河縣卡子鎮桂花村。礦區距白河縣城10公里,沿白河至竹溪省際公路35公里處,往東南向10公里鄉村公路至礦區。公司主要產品為銀精粉,設計日處理能力150噸,2001年礦山擴建和選礦廠改造,目前實際生產能力為300噸/日。
陝西略陽鏵廠溝金礦
通訊地址:陝西略陽郭鎮鏵廠溝
陝西略陽鏵廠溝金礦於2001年7月注冊成立,注冊資本1644萬元。其中陝西黃金公司、陝西邦田化工有限公司、漢中黃金公司分別持股60%,30%,10%。金礦位於陝西省略陽縣郭鎮境內,礦區南距郭鎮8公里,有簡易公路相通,東距略陽42公里,西距甘肅省康縣縣城24公里,其間均有公路相通,交通較為方便。企業現有規模分別為400噸/日、100噸/日大小選廠兩座,形成日處理礦石500噸的規模能力,選礦工藝為全泥氰化炭漿法,企業擁有0.28平方公里的采礦權和12.56平方公里的探礦權。
商洛市恆源礦業公司
通訊地址:商洛市商周區孝義鎮甘河
2006年3月8日經集團公司領導同意後,組建了恆源礦業公司。公司由黑龍江烏拉嘎金礦和陝西黃金公司聯合組成,其中黑龍江烏拉嘎金礦出資408萬元,占股本的60%;陝西黃金公司出資272萬元,占總股本的40%。
公司擁有的南台鉬礦區位於陝西省商洛市北東30公里處,隸屬於商洛市商州區龍王廟鄉管轄。商洛市至龍王廟鄉是23公里的柏油路面,龍王廟鄉至礦區有7公里,正在鋪設通鄉水泥路,交通較為便利。潘河流經礦區,可以滿足生產生活用水需要。
內蒙古金予礦業有限公司
通訊地址: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右旗烏努格吐山
內蒙古金予礦業有限公司烏努格吐山銅鉬礦資源開發項目位於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右旗境內,距滿洲里市中心20公里。該項目為露天采礦,已開工建設,預計2008年底建成,設計日處理礦量30000噸,建成達產後將是國內最大的銅礦企業。
四川通用投資有限公司阿西金礦
通訊地址:四川省阿壩州若爾蓋縣
四川通用投資有限公司阿西金礦位於四川省阿壩州若爾蓋縣,礦區面積10.35平方公里。礦區至若爾蓋縣城35公里,至成都495公里,對外交通方便。礦區海拔3400~3700米,屬高原丘陵地形。該項目初步估算金資源量18噸,預測阿西金礦區金金屬資源總量有望達56噸以上。
四川平武礦業有限公司
通訊地址:四川省平武縣大橋鎮
四川平武礦業有限公司位於四川省平武縣,礦區距平武縣城60公里,礦區海拔2200米~2900米,每年12月至來年3月以濃霧天氣為主。
西藏中金礦業有限公司
通訊地址:西藏昌都地區江達縣
西藏中金礦業有限公司位於西藏江達縣同普鄉,礦區(銅鐵礦)至江達縣城42公里,至昌都200多公里,昌都南120公里有邦達機場,從成都、拉薩1個小時便可到邦達機場。礦區海拔3500~4000米。礦區成礦遠景較好,銅金屬量約20萬噸以上。
廣西鳳山天承黃金礦業有限公司
通訊地址:廣西鳳山縣金牙鄉
廣西鳳山天承黃金礦業有限公司位於廣西風山縣西部金牙鄉,距鳳山縣城約32km。鳳山公司目前分為那元和內郎兩個礦區,採用地下開采方式,采礦方法為全面留礦法和房柱法,設計日處理礦量800噸,已開始投產,產品為金精礦。
陝西黃金公司
通訊地址:西安市東大街105號
陝西黃金公司成立於1981年,現為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子公司。公司主業為黃金,同時也涉及有色金屬白銀、鉬、鎳及房地產開發等。按集團公司賦予的職能,對國有投資項目和控股、參股礦山企業進行經營管理。對授權管理的資產承擔保值增值責任。公司總資產30251萬元, 其中本部資產總額16092萬元;在冊職工1447人,其中本部在冊職工85人。本部現有在崗職工41人,具有高、中級以上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30人。公司現有全資子公司3個:中國黃金總公司安康金礦、陝西略陽橫現河黃金礦業有限公司、陝西黃金賓館;控股企業3個:白河縣大灣銀礦、陝西馬鞍橋生態礦業有限公司、陝西略陽鏵廠溝金礦;參股企業6個:洛南縣鑫元科工貿有限公司、煎茶嶺礦業有限公司、鎮安金礦、商洛恆源公司、金潮房地產公司、四方金礦。
遼寧黃金公司
通訊地址:沈陽市東陵區萬柳塘路109號
遼寧黃金公司位於沈陽市東陵區萬柳塘路109號,是中國黃金集團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資產總額3.6億元,生產能力2500噸/日,年產黃金3.5噸,在冊職工873人。其中公司本部資產總額1.1億元,在冊職工164人,具有高、中級以上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70人,且地、測、采、選、冶等專業門類齊全,具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和較強的經濟技術實力。公司下轄遼寧省排山樓金礦、新都黃金有限公司、遼寧省黃金物資公司、遼寧黃金職工培訓中心和海南盛京房地產開發公司等多家全資企業。
河北黃金公司
通訊地址:河北省石家莊市中山東路289號
河北黃金公司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是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全資子公司,其前身為河北省黃金管理局、中國黃金總公司河北公司。伴隨著河北省政府機構改革,河北黃金公司由行業管理部門轉變為獨立核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經濟實體。公司現有資產4000餘萬元,在冊職工不到30人,其中大專以上學歷的人員佔90%,無離退休人員;由過去依靠財政撥款轉變為靠自身創收來運作公司的正常運轉。現階段河北公司的經營主要以清理四項基金為主,兼顧控股、參股公司的管理工作、短期投資和辦公樓的出租業務。目前,河北公司充分發揮改制後自身的優勢,積極選擇投資方向,尋求突破,確立發展的主業,力爭經過3-5年的努力,將河北黃金公司發展成為一個具有自我生存和持續發展能力,以黃金、有色礦業為主,兼顧旅遊服務和其他經貿業務,符合集團公司核心競爭力的區域性綜合類經營公司。
廣西黃金公司
通訊地址:廣西南寧市思賢路43號
廣西黃金公司成立於1976年12月,現為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子公司,是一家以黃金作為主業,多業並舉,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實行獨立核算,具有獨立民事權力和義務的企業法人。公司現有職工35人(不含下屬企業),其中高級工程師7人,工程師20人。公司位於廣西南寧市思賢路。公司目前直管企業五家,即廣西龍頭山金礦、廣西龍水金礦、廣西黃金桂林物資公司、廣西黃金梧州實業開發公司、南寧金倉礦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控股公司一家,即廣西田林高龍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合作企業兩家,即廣西鳳山天承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廣西金沃礦業勘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中外合作)。
中國黃金四川公司
通訊地址:成都市上東大街133號
中國黃金四川公司位於成都市上東大街133號,是中國黃金集團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四川黃金公司有全資子公司1戶,四川黃金物資公司;參股企業1戶,馬腦殼金礦股份有限公司。
嵩縣金牛有限責任公司
通訊地址:河南省洛陽市嵩縣大張鄉任陵村
嵩縣金牛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是於2007年6月在原河南省嵩縣金牛有限責任公司的基礎上,由中國黃金集團公司控股(60%)、嵩縣黃金公司(40%)參股組建的集采、選、冶為一體的股份制企業。公司位於河南省嵩縣大章鄉,始建於1988年。現有職工998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57人,總資產8000萬元。下設東灣、店房、牛頭溝三個分礦,采選能力1000噸/日。2008年,中國黃金集團公司投入資金5000餘萬元,在金牛公司開展「地質探礦大會戰」,取得探礦增儲金金屬量67噸的輝煌戰績。目前,公司探礦總面積達100餘平方公里,保有黃金地質儲量金金屬量75噸,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的資源基礎。
Ⅳ 我國黃金礦山資源現狀及選題依據
在過去 50 年中,隨著大規模全球填圖和礦產勘探的發展,地殼表層出露的大多數礦產已被探明,在地殼深部尋找新的礦產資源的緊迫性日益增加。據最近由全國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項目管理辦公室主持,武警黃金地質研究所完成的「我國主要固體礦產礦山資源潛力調查」( 黃金礦山部分) ( 2007. 10) 報告統計,在全國參加黃金礦山調查的 123 個大中型金礦山,其中有 107 座存在不同程度 ( 包括嚴重、中度和輕度) 的資源危機,佔全部參加調查礦山總數的 89. 2%。盡管參加調查的金礦山只佔我國現有金礦山的一小部分,但這些礦山均為大中型礦山,集中於我國中東部膠東、小秦嶺、冀北等幾個主要金礦床集中區和重要的黃金生產基地內,發現時間早、開采歷史長、礦山規模大、就業人員多、社會影響大,其資源現狀基本上代表了我國其他金礦山的總體現狀。由此可以看出,我國絕大部分金礦山均面臨著不同程度的資源危機,其他一些暫不存在資源危機的金礦山也將隨著國家經濟發展需要,加大開采進度,迅速進入枯竭狀態。如果不加快礦山接替資源勘查的力度,迅速發現後備資源,其中很多礦山將面臨倒閉的嚴峻局面,並引發不同程度的社會問題,威脅著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此,國家為緩解礦山資源危機而部署了全國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勘查戰略。
本次研究工作,緊密結合國家經濟建設發展,根據合作博士後工作站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發展需求,開展 「大、中型黃金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的理論、技術方法及找礦實例」研究工作,選擇 4 個具有典型意義的黃金礦山開展接替資源找礦工作,為企業其他礦山資源勘查工作提供示範。
Ⅳ 世界及我國金礦資源概況
金是主要的貴金屬之一,素以「金屬之王」著稱。是人類發現和使用最早的金屬礦物之一,曾被廣泛的應用於制幣、裝飾工藝、鑲牙、制筆等傳統領域。近幾十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被廣泛應用於電子、航天、精密儀器、化工設備等現代技術領域。應用范圍日趨廣泛,成為重要的現代工業和戰略物資。
金是硬通貨,是當今國際貿易結算手段和貨幣信譽的基礎。黃金儲備的多少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重要標志。
據中國礦業網,2004年全世界的黃金儲量為4.8×104t,預測資源總量約為10×104t。世界七大洲、八十多個國家都有金礦資源分布,但極不均衡(圖1-1),主要集中在幾個金礦資源大國,儲量最多的是南非(約2.3×104t),占總儲量的50%以上,其次是原蘇聯、美國、澳大利亞、中國、加拿大、巴西、巴布亞紐幾內亞、菲律賓、墨西哥、辛巴威、迦納等十幾個國家,以上國家的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95%以上。
金礦床的地質時空特徵是:70%的儲量集中在前寒武紀,25%的儲量集中在中—新生代,古生代的儲量只佔5%。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開發冶煉金的國家之一,唐朝以來採金較盛,至清朝時,最高年份年產金達30萬兩(相當10t)。新中國成立前黃金生產瀕臨絕境,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金礦地質工作在政府的支持與關懷下得到了較快的發展。據中國黃金協會和中國礦業網,至目前我國已探明的黃金儲量為5341t,保有儲量2486t。探明儲量居世界第六位,僅次於南非、原蘇聯、加拿大、美國和澳大利亞。按人均佔有量計算,僅佔世界人均佔有量的10%以下。按國土面積佔有量計算,相當世界平均值的19.9%。但我國金礦資源的潛力較大,僅據山東等十餘個省的統計,預測資源總量為11025t。
20世紀80年代以來,金礦儲量原是空白的貴州、廣東等省,取得了找金的重大進展,迅速找到了一批大、中型金礦,探明儲量大幅度增長,近幾年,遼寧、陝西、新疆、廣西、甘肅等省區金礦找礦工作也取得了重大進展,這足以表明我國金礦資源的巨大潛力。
我國金礦資源的特點是:
1.金礦類型繁多,成礦時代廣泛
國外有的,國內都已發現。但國外的某些主要金礦類型,如變質礫岩型、穆龍套式、綠岩型等,在我國探明儲量很少。至目前主要的金礦類型是:破碎帶熱液蝕變岩型(屬殼幔混合岩漿熱液型)、石英脈型、火山及次火山熱液型及第四系沖積砂金礦等。
已知的金礦成礦時代可分為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個時期。據有關文獻統計前寒武紀是我國金礦最主要的成礦期,其次是中、新生代,古生代金礦最少。此一特點與世界金礦成礦時代特徵具有一致性。但從我國目前已知的主要金礦類型和探明儲量情況以及大量的新的找礦信息認為,中、新生代可能是我國金礦床最重要的成礦時期。
圖1-1 世界主要金礦分布圖
2.大型礦床少,中、小型礦床多
據武警黃金指揮部黃金地質研究所統計,全國岩金礦床372個,砂金礦床606個,儲量大於20t的產地不足30處,其中岩金不足20處,儲量佔全國岩金總儲量的67%;砂金礦最大儲量不足20t。
我國金礦床中小型占絕大多數,大型礦所佔比例僅3%左右,資源儲量超過50t的岩金礦有膠東地區的焦家、新城、三山島、台上、東風、九曲、大尹格庄、金青頂八處;另有黑龍江團結溝、河北金廠峪、貴州爛泥溝等多處。膠東地區的焦家、新城、三山島、台上經補充勘探後儲量超過百噸,是我國僅有的幾處世界級的金礦床。其中台上已證實的資源儲量在200t以上,作為獨立金礦床,其資源儲量規模當屬全國之首。
3.資源儲量不足,利用程度高,生產後備基地緊張
據資料統計,全國所查明資源儲量的95%已被利用,余者主要受到采、選和其他條件的制約暫難利用。
據中國黃金總公司資料,至1987年底,在63個資源危機金礦山中,僅4個增加了後續儲量。這些金礦山在我國已建礦山中具有重要地位。後備基地緊張,「等米下鍋」的局面難以改觀,礦山建設可供選擇的餘地較小。這種狀況將影響我國黃金事業的發展。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近20年來,國家重視了黃金開發,並採取措施鼓勵黃金生產發展,建成一批新礦山,佔用了幾乎全部可用儲量;金礦地質找礦難度越來越大,找礦與采礦的利益反差日趨明顯,影響了地質找礦的發展,加之地質勘探資金的嚴重匱乏,這是導致金礦地質工作萎縮的主要原因。近幾年國家加大了黃金地質工作的投入,加上商業性投資的增大,金礦地質找礦工作又有了新的起色,在我國地質工作程度較低的西部地區及膠東地區不斷有新的礦床發現或是擴大了已知礦床的儲量。我國金礦地質與黃金生產的新的發展時期已經到來。
Ⅵ 有黃金礦的地方長什麼樣的植物
風眼蘭、杉木及鐵芒箕生長旺盛的地方,地下往往藏有金礦。
金礦石具有足夠含量黃金並可工業利用的礦物集合體。金礦山通過采礦作業獲得黃金的場所,是通過成礦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規模的可工業利用的金礦石堆積。
我國的金礦類型繁多,成礦的地質條件各異,主要產生於破碎帶蝕變岩型、石英脈型及火山-次火山熱液型三者約占金礦總儲量的94%。因此形成的我國金礦產資源所具有的特點:
(1)礦床類型多,但缺少世界級的大型礦床;
(2)大型、特大型金礦床少,中小型金礦床多;
(3)資源分布廣泛,儲量相對集中;
(4)金礦床中富礦少,中等品位多,品位變化大,貧富懸殊。
Ⅶ 我國有哪些礦產資源佔世界首位
中國礦產資源(mineral resources of China)中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礦產資源種類較齊全的、礦產自給程度較高的國家之一。一部分礦種(礦組)的儲量名列世界前茅或首位。但人均佔有量卻低於世界水平。
中國至少在50 萬年以前就開始利用礦產資源(見周口店古人類遺址)。
在明代和更早的時期,對礦產資源的利用技術就居當時世界先進地位。19 世紀後半葉,帝國主義以掠奪方式在中國開辦礦山,因而自清朝末年開始,中國的礦產資源就處於這種半殖民地的地位被開發掠奪。但到1949 年為止,中國探明一定儲量的礦種僅有18 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通過對礦產資源的大規模勘查,到1990 年年底,中國已發現162 個礦種,探明儲量的礦種有148 個。主要有:
①能源礦產:煤、石油、天然氣、油頁岩、鈾、鈈等。
②黑色金屬礦產:鐵、錳、鉻、釩、鈦等。
③有色金屬及貴金屬礦產:銅、鉛、鋅、鋁、鎢、錫、鎳、鉍、鉬、鈷、
汞、銻、金、銀、鉑等。
④稀有、稀土和分散元素:鈮、鉭、鋰、鈹、稀土族元素、鍺、鎵、銦、
鎘、硒、碲等。
⑤冶金輔助原料非金屬礦產:熔劑石灰岩、熔劑白雲岩、硅石、菱鎂礦、
耐火粘土、螢石、鑄型用砂、高鋁礦物原料等。
⑥化工原料非金屬礦產:硫鐵礦、自然硫、磷、鉀鹽、鉀長石、明礬石、
硼、芒硝、天然鹼、重晶石、鈉硝石等。
⑦建築材料及其他非金屬礦產:雲母、石棉、高嶺土、石墨、石膏、滑
石、水泥用原料、陶瓷粘土、磚瓦粘土、玻璃用砂、建築用石材、大理石、鑄石用玄武岩、珍珠岩、沸石、蛭石、硅藻土、膨潤土、葉蠟石、剛玉、天然油石、玉石、瑪瑙、金剛石、冰洲石、光學螢石、藍石棉、壓電水晶等。
⑧中國從20 世紀50 年代以來,把地下水、地熱等也列為礦產管理。(見
中國水資源)
自50 年代以來,采礦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共建立了重要礦山5000 多處,鄉鎮集體和個體辦礦也有12 萬處。全國礦石產量從1949 年的4000 多噸,增加到1984 年的12 億多噸,采礦、選礦和加工技術也有很大提高。
中國礦產資源的不斷發現及其地質分布規律中國的許多礦產資源在不同地質條件下作有規律的分布,如:雲南東川銅礦、個舊錫礦、湖南錫礦山的
銻礦、貴州汞礦、華北地區的煤礦、東北地區的煤礦、新疆的煤礦、鞍山的鐵礦、江西的鎢礦、新疆阿爾泰的稀有金屬礦等。20 世紀50 年代初至60 年代初期,根據已掌握的一些礦產的形成和分布特徵,相繼擴大或發現並勘探了一批新的礦產資源產地,如:長江中下游鐵、銅礦,四川西昌攀枝花的釩鈦磁鐵礦,北京和冀東地區的鐵礦,白雲鄂博稀土及鐵礦,貴州六盤水地區的煤礦,東秦嶺、伏牛山地區的鉬礦,西南及中南地區的磷礦,祁連山地區的銅、鎳礦,新疆、陝、甘、寧地區的油田,松遼平原的大慶油田,渤海灣、河北、山東及江漢地區的油田等。70 年代中期以來,又在遼寧復州灣發現了與山東魯南地區類似條件的原生金剛石,在膠東半島擴大了金礦的遠景,肯定了西藏昌都地區以銅為主的多種金屬成礦帶和西藏的鉻鐵礦遠景,在江西、江蘇、安徽發現了鹽礦,在山東、南京、吉林等地發現了石膏礦,在南海與東海相繼發現了工業油流等等。
中國的礦產資源是按一定的地質規律而出現、分布的。
Ⅷ (一)金礦資源現狀
1)截止1997年我國金礦上表礦床為1304個,較1990年增加655個,其中新勘的72個。1990年上表礦床為649個,已交報告未上表的礦床583個,兩項合計共1232個。這說明我國金礦的勘察工作在「八五」期間獲得了重要進展,但在「九五」期間速度有所減緩。20世紀90年代我國黃金的保有儲量變化情況詳如表8-1。由表可見1997年金礦的保有儲量較1991年增加了1018.55t,是1991年保有儲量的31.36%,說明七年中我國的黃金地質事業獲得了長足進展,特別是1994年保有儲量較上一年度增加18.60%,是近幾年黃金事業發展的高峰。據1990年底的統計資料,我國已發現金礦床(點)共計7148處,其中岩金礦床(點)3784處,砂金礦床(點)3026處,伴(共)生金礦床(點)388處,已探明金礦床1232處,累計探明儲量4840.82 t。至1994年我國黃金累計探明儲量已達5415 t,較1990年增加11.86%。由於我國中、西部地區及新開發的新礦床類型尚未詳細勘探,多為地質儲量和科研儲量,此部分儲量尚未列入平衡表中,加之有些單位未能及時填報儲量平衡表,目前尚難獲悉確切的儲量數據,據筆者對我國金礦的不完全統計,我國金礦的累計探明儲量可達6000 t以上。我國金礦的探明儲量遜於南非、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俄羅斯、烏茲別克、巴西、印度尼西亞,居世界八位。
表8-1 90年代中國黃金保有儲量的變化 單位:t
2)據1997年的統計我國黃金百噸以上的省份有:山東(611.07)、江西(548.05)、黑龍江(309.02)、河南(247.01)、四川(246.20)、湖北(236.97)、陝西(242.99)、河北(169.87)、吉林(166.41)、雲南(149.30)、貴州(149.24)、內蒙古(148.55)、安徽(138.92)、湖南(135.46)。由此可以看出,我國仍以綠岩帶型金礦(山東、河南、河北、吉林)為主,而且明顯顯露出微細浸染型金礦床、伴生金礦床和新類型金礦在我國崛起的趨勢,因此對近年所開拓的新類型的研究和工業利用是當務急需解決的問題。
3)我國黃金資源在地區上和成礦時代上分布是不平衡的,在地區上,我國金礦主要集中在東部,東部地區佔有已探明儲量的90%以上,特別是金礦多成群分布於古陸邊緣,受深斷裂及韌性剪切帶的控制,而大面積分布的造山區現今發現的礦床較少,僅占金礦儲量的20%(陳紀明,1992)。
4)我國以綠岩帶型金礦佔主要地位,其次為與岩漿作用有關的產於侵入體內及內外接觸帶型金礦床。在黔桂滇金三角區及川西北、中西秦嶺、湘中、鄂西南、贛西北相繼發現了一批微細浸染型金礦床,為我國金礦開拓了新的找礦類型和找礦前景。我國中、西部地區的天山、祁連-秦嶺加里東—海西造山帶及新開隆起的部分地區海西期火山岩型金礦已顯示出具有一定的找礦潛力,變碎屑岩型金礦已發現多處大、中型礦床,如遼南、粵西-海南地區,此類金礦在我國尚有一定的找礦潛力。砂金礦以易探、易採的獨特優勢在我國黃金事業發展中具有特殊意義,但近年來砂金的探采有所減緩,砂金礦的諸多理論和資源再生等問題尚待進一步研究,擬定合理的砂金管理條例,避免資源浪費,是當務之急。
5)我國大型金礦較少,中、小型居多,據筆者對619個大於0.5 t的礦床統計(表8-2)表明,我國中、小型金礦佔全國金礦的90.63%,而其儲量僅佔47.91%,這種金礦特徵勢必增加了金礦的探采成本,降低了產出/投入比率。這在金礦探采許可權的審批決策上應予考慮。
表8-2 我國金礦規模統計表
6)金礦品位多為中等,岩金礦品位大中型礦床為6.56g/t,小型為8.04g/t,平均為7.19g/t,砂金礦品位大中型為0.33g/m3,小型 0.499g/m3,平均為0.39g/m3,大型金礦以中低品位居多,小型礦床品位相對較高,但變化較大。
7)我國金礦地質勘探程度相對較低,截止1997年A+B+C級儲量僅占總儲量的30%,從全國提交的地質報告看,絕大多數為普查和詳查報告,特別是我國中西部地區近幾年新發現的礦床多為普查甚至是科研儲量,凡僅有地質儲量或科研儲量的礦床,在此次工作中均未登記。
8)我國金礦勘探深度較淺,一般小於600m,而國外金礦探采已達2000~4000m,甚至4000m以下,近年我國某些地區(如膠東)在深部發現了新的礦化線索,因此在有條件的礦區建立三維地質找礦模型,並利用新的地質找礦方法和理論,有望在老區重新打開新的找礦前景(呂古賢、林文蔚等,1999)。
9)我國微細浸染型金礦由於富硫、富碳、富砷,且品位低,金礦粒度細等特點,大部分此類礦床被列入暫難利用的儲量,如安徽銅陵馬山、四川東北寨、木里耳澤、貴州貞豐爛泥塘、冊亨丫它、三都苗龍,因此應加強對此類礦床選冶技術和礦石工業利用研究,此外部分砂金礦床也在暫不能利用的儲量之列,約80t左右。
10)我國伴生金礦占的比例很大,特別是有較大型的金礦床屬伴生金礦,據1997年的資料,伴生金礦占我國金礦保有儲量的27.9%,伴生金礦的採掘近年有下降趨勢,但在伴生金礦中有可能探出獨立金礦或共生金礦,這種特徵對鄂、皖、贛三角區金礦資源探采尤有意義,我國伴生金生產約為每年10t左右。
11)金礦資源佔用率很高,但利用率較低,目前絕大多數探明金礦都已被佔用,很多中小型礦山為地方或鄉鎮企業所有,資源浪費嚴重。
Ⅸ 我國主要礦產資源有哪些
中國幅員廣大,地質條件多樣,礦產資源豐富,礦產171種。已探明儲量的有157種。其中鎢、銻、稀土、鉬、釩和鈦等的探明儲量居世界首位。煤、鐵、鉛鋅、銅、銀、汞、錫、鎳、磷灰石、石棉等的儲量均居世界前列。
中國礦產資源分布的主要特點是,地區分布不均勻。如鐵主要分布於遼寧、冀東和川西,西北很少;煤主要分布在華北、西北、東北和西南區,其中山西、內蒙古、新疆等省區最集中,而東南沿海各省則很少。
這種分布不均勻的狀況,使一些礦產具有相當的集中,如鎢礦,在19個省區均有分布,儲量主要集中在湘東南、贛南、粵北、閩西和桂東—桂中,雖有利於大規模開采,但也給運輸帶來了很大壓力。為使分布不均的資源在全國范圍內有效地調配使用,就需要加強交通運輸建設。
中國至少在50萬年以前就開始利用礦產資源(見周口店古人類遺址)。在明代和更早的時期,對礦產資源的利用技術就居當時世界先進地位。
19世紀後半葉,帝國主義以掠奪方式在中國開辦礦山,因而自清朝末年開始,中國的礦產資源就處於這種半殖民地的地位被開發掠奪。但到1949年為止,中國探明一定儲量的礦種僅有18種。
中國有色礦產數量很多,但從總體上講貧礦多、富礦少。如銅礦,平均地質品位只有0.87%,遠遠低於智利、尚比亞等世界主要產銅國家。
鋁土礦雖有高鋁、高硅、低鐵的特點,但幾乎全部屬於難選冶的一水硬鋁土礦,可經濟開採的鋁硅比大於7%的礦石僅占總量的三分之一,這些特點決定了必然增大礦山建設的投資和生產經營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