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叫貸款四級分類
貸款四級分類:
1998年以前,中國商業銀行的貸款分類辦法基本上是沿襲財政部1993年頒布的《金融保險企業財務制度》中的規定把貸款劃分為正常、逾期、呆滯、呆賬四種類型,後三種合稱為不良貸款,在我國簡稱「一逾兩呆」;
逾期貸款是指逾期未還的貸款,只要超過一天即為逾期;
呆滯是指逾期兩年或雖未滿兩年但經營停止、項目下馬的貸款;
呆賬是指按照財政部有關規定確定已無法收回,需要沖銷呆帳准備金的貸款;
中國商業銀行的呆帳貸款大部分已形成應該注銷而未能注銷的歷史遺留問題。
㈡ 什麼是貸款五級分類制
貸款五級分類制度是根據內在風險程度將商業貸款劃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五類。
貸款五級分類制是銀行主要依據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即最終償還貸款本金和利息的實際能力,確定貸款遭受損失的風險程度,其中後三類稱為不良貸款。此前的貸款四級分類制度是將貸款劃分為正常、逾期、呆滯、損失四類。
五級分類是國際金融業對銀行貸款質量的公認的標准,這種方法是建立在動態監測的基礎上,通過對借款人現金流量、財務實力、抵押品價值等因素的連續監測和分析,判斷貸款的實際損失程度。也就是說,五級分類不再依據貸款期限來判斷貸款質量,能更准確地反映不良貸款的真實情況,從而提高銀行抵禦風險的能力。
以前對銀行不良貸款的分類方法是「一逾兩呆」(逾期貸款是指借款合同到期未能歸還的貸款,呆滯貸款是指逾期超過一年期限仍未歸還的貸款,呆賬貸款則指不能收回的貸款),這是一種根據貸款期限而進行的事後監督管理方法。「一逾兩呆」的不足就是掩蓋了銀行貸款質量的許多問題,比如根據貸款到期時間來考核貸款質量,就會引發借新還舊的現象,這樣就很容易將一筆不良貸款變為正常貸款,而實際上並沒有降低風險。這種分類法很難甚至根本無法達到提高信貸資產質量的目的,而五級分類法正是克服了它的有關弱點,可以及時反映商業銀行的盈虧狀況,因此成為改良貸款質量管理方法的選擇。
從2004年起,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兩類銀行將奉行國際標准,取消原來並行的貸款四級分類制度,全面推行五級分類制度。
㈢ 不良貸款剪刀差是什麼意思
貸款質量認定標准有過變化,原來採用四級分類(正常、逾期、呆滯、呆賬,後三類為不良貸款),現在是五級分類(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後三類為不良貸款)。前者主要是看貸款逾期時間,比較嚴格,但相對側重事後判斷;後者的條件更多,從貸款發放起就跟蹤其風險情況,但也加入更多銀行的主觀判斷。兩者的差值就是所謂「剪刀差」。
理論上說,同一筆貸款,在四級分類標准下可能屬於不良貸款,但在五級分類下還不屬於不良貸款,比如貸款逾期1天(五級分類為關注類);在五級分類下可能屬於不良貸款,但在四級分類下仍體現為正常,比如所謂「還款能力出現問題」。所以,理論上這個「剪刀差」是正常的。
實踐中,銀行出於隱匿不良貸款的動機,可能存在人工干預五級分類的情況,即已逾期但逾期時間「不夠長」的,仍不下調貸款質量分類,此時按四級分類標准已經算作不良貸款;同時,也可能出現企業已有風險苗頭,但目前貸款雖未逾期(或者已逾期但時間「不夠長」),按五級分類標准應手動下調分類,但也特地不調。這種情況下,會出現逾期貸款金額(即四級分類下「不良貸款」的范圍)遠大於五級分類下的不良貸款金額的情況,這也是實踐中比較常見的「剪刀差」。
目前通行的貸款質量分類是五級,但逾期貸款情況仍然是較受關注的指標。」剪刀差「較大時,銀行的逾期貸款里可能藏匿了一部分事實上的不良貸款,也就是說有一部分風險尚未暴露,可以預判接下來一段時間該行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率可能明顯上升。同時,貸款質量不真實也可能說明該行可能有意隱藏了其他潛在風險點,需要提高警惕、特別關注。
㈣ 我國商業銀行在管理不良貸款的時候有哪五級分類,這樣做的意義是什麼
貸款五級分類制度是根據內在風險程度將商業貸款劃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五類。這種分類方法是銀行主要依據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即最終償還貸款本金和利息的實際能力,確定貸款遭受損失的風險程度,其中後三類稱為不良貸款。此前的貸款四級分類制度是將貸款劃分為正常、逾期、呆滯、呆賬四類。
五級分類是國際金融業對銀行貸款質量的公認的標准,這種方法是建立在動態監測的基礎上,通過對借款人現金流量、財務實力、抵押品價值等因素的連續監測和分析,判斷貸款的實際損失程度。也就是說,五級分類不再依據貸款期限來判斷貸款質量,能更准確地反映不良貸款的真實情況,從而提高銀行抵禦風險的能力。
㈤ 貸款五級分類是指什麼
貸款五級分類是指商業銀行依據借款人的實際還款能力進行貸款質量的五級分類。即按風險程度將貸款劃分為五類: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後三種為不良貸款。
1、正常貸款
借款人能夠履行合同,一直能正常還本付息,不存在任何影響貸款本息及時全額償還的消極因素,銀行對借款人按時足額償還貸款本息有充分把握。貸款損失的概率為0。
2、關注貸款
盡管借款人有能力償還貸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對償還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如這些因素繼續下去,借款人的償還能力受到影響,貸款損失的概率不會超過5%。
3、次級貸款
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出現明顯問題,完全依靠其正常營業收入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需要通過處分資產或對外融資乃至執行抵押擔保來還款付息。貸款損失的概率在30%-50%。
4、可疑貸款
借款人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抵押或擔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損失,只是因為存在借款人重組、兼並、合並、抵押物處理和未決訴訟等待定因素,損失金額的多少還不能確定,貸款損失的概率在50%-75%之間。
5、損失貸款
指借款人已無償還本息的可能,無論採取什麼措施和履行什麼程序,貸款都註定要損失了,或者雖然能收回極少部分,但其價值也是微乎其微,
從銀行的角度看,也沒有意義和必要再將其作為銀行資產在賬目上保留下來,對於這類貸款在履行了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後應立即予以注銷,其貸款損失的概率在75%-100%。
(5)貸款四級分類不良貸款擴展閱讀:
貸款的風險避免:
1、 一定要嚴格的審查市場准入機制,對一些民間借貸機構的資質進行審核,對具備一定的資金、可以依法經營的私人錢庄,可以在一定的期限內專為民間金融機構;另外一方面對於那些為了謀取高利貸的人一定要給予鮮明的打擊與取締,維護金融的良好秩序。
2、 民間借貸的利率更加要透明化的管理,規范這種民間的借貸我們要充分的來考慮借貸的需求,還需要納入我們的有效管理方式,可以根據放貸人的資質等級要求來進行上下的浮動,利用一些市場競爭推動借貸規范發展。
3、 把借貸引入實體經濟,民間有很多的資本,哪裡需要那裡去。但是我們還需要進入實體產業的循環環節,這樣才可以推動實體經濟可持續的發展。而不是僅僅的作為一些游離資本到處的游盪,最好是合法、規范的使用起來。
4、 民間借貸的資金的流動更加需要加強,還要實施有效的管理。要設立一些專門的監管機構來對其借貸行為進行監管,對資金進行監測管理,要進口的建立完善、健全、科學統計的監測指標,對一些民間借貸的資金流向、投向等情況要進行必要的監管、引導,防止一些私人房貸到處有。
5、民間資金的居間方或者「資方」存在很多是假的,假的居間方通常會讓委託方花費很多指定的項目從中騙取費用,其中包括出評估報告費用、盡職調查律師費等。如需上述文件和法律行為一定委託方自己出具。
㈥ 銀監會那個文件中提到貸款偏離度控制在5%以內
銀監會提出的逾期90天以上貸款與不良貸款比例控制在5%以內貸款分類偏離度是指貸款分類偏離的程度。貸款五級分類的操作結果與實際情況存在差異,包括四級不良貸款分類的偏差和五級分類的各種偏差。
貸款偏離的概念是對貸款分類真實性的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的轉變。也是對貸款分類結果進行量化、分析、深化和細化的過程。
銀監局提出的貸款偏離度實際上是貸款偏離度的差額,即核定的不良貸款率減去信用社上報的不良貸款率(貸款偏離度=不良貸款率)。g經檢查和計量的貸款——信用社報告的不良貸款率)。
(6)貸款四級分類不良貸款擴展閱讀: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成立之初的主要職責為:
1、制定有關銀行業金融機構監管的規章制度和辦法;起草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提出制定和修改的建議。
2、審批銀行業金融機構及其分支機構的設立、變更、終止及其業務范圍。
3、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實行現場和非現場監管,依法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查處。
4、審查銀行業金融機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
5、負責統一編制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數據、報表,抄送中國人民銀行,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公布。
6、會同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提出存款類金融機構緊急風險處置的意見和建議。
7、負責國有重點銀行業金融機構監事會的日常管理工作。
8、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㈦ 商業銀行的貸款資產的「五級分類法」內容是什麼
1998年5月,中國人民銀行參照國際慣例,結合中國國情,制定了《貸款分類指導原則》,要求商業銀行依據借款人的實際還款能力進行貸款質量的五級分類,即按風險程度將貸款劃分為五類: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後三種為不良貸款。
正常貸款
借款人能夠履行合同,一直能正常還本付息,不存在任何影響貸款本息及時全額償還的消極因素,銀行對借款人按時足額償還貸款本息有充分把握。貸款損失的概率為0。
關注貸款
盡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償還貸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對償還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如這些因素繼續下去,借款人的償還能力受到影響,貸款損失的概率不會超過5%。
次級貸款
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出現明顯問題,完全依靠其正常營業收入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需要通過處分資產或對外融資乃至執行抵押擔保來還款付息。貸款損失的概率在30%-50%。
可疑貸款
借款人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抵押或擔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損失,只是因為存在借款人重組、兼並、合並、抵押物處理和未決訴訟等待定因素,損失金額的多少還不能確定,貸款損失的概率在50%-75%之間。
損失貸款
指借款人已無償還本息的可能,無論採取什麼措施和履行什麼程序,貸款都註定要損失了,或者雖然能收回極少部分,但其價值也是微乎其微,從銀行的角度看,也沒有意義和必要再將其作為銀行資產在賬目上保留下來,對於這類貸款在履行了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後應立即予以注銷,其貸款損失的概率在75%-100%。
㈧ 什麼是銀行的不良貸款和不良貸款率
不良貸款就是銀行在一定期限內不能按期收回的貸款。有可能造成呆帳貸款或貸款損失的貸款。
不良貸款增加會形成貸款收回率下降,會形成貸款損失的風險,會降低銀行的收息率,所以最近河北農行提出了治行先治貸的經營方針。
貸款按四級分類,分為正常貸款、逾期貸款、呆滯貸款、呆帳貸款。其中呆滯貸款和呆帳貸款就屬於不良貸款。
貸款按五級分類,分為正常貸款、關注貸款、次級貸款、可疑貸款、損失貸款。其中次級貸款、可疑貸款、損失貸款就屬於不良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