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通貨膨脹的度量指標有哪些
一、衡量指標:消費者價格指數、生產者物價指數、零售物價指數、GDP平減指數、批發價格指數。 二、類型:1.按發生原因分 需求拉動型。總需求過度增長引起的通貨膨脹。 成本推進型。由於工會力量或行業壟斷引起工資水平或利潤水平的提高超過物價上漲水平而推動通貨膨脹。 結構型。由於部門性經濟結構不均衡引起的通貨膨脹。 混合型。需求、成本和社會經濟結構共同作用引起的通貨膨脹。 財政赤字型。因財政出現巨額赤字而濫發貨幣引起的通貨膨脹。 信用擴張型。指由於信用擴張,即由於貸款沒有相應的經濟保證,形成信用過度創造而引起的通貨膨脹。 國際傳播型。又稱輸入型,指由於進口商品的物價上升,費用增加而引起的通貨膨脹。 2.按表現狀態劃分 開放型。也稱公開的通貨膨脹,即物價可隨貨幣供給量的變化而自由浮動。 抑制型。也稱隱蔽的通貨膨脹,即國家控制物價,主要消費品價格基本保持人為平衡,但表現為市場商品供應緊張、憑證限量供應商品、變相漲價、黑市活躍、商品走後門等的一種隱蔽性的一般物價水平普遍上漲的經濟現象。 3.按通貨膨脹程度劃分 爬行式。又稱溫和的通貨膨脹,即允許物價水平每年按一定的比率緩慢而持續上升的一種通貨膨脹。 跑馬式。又稱小跑式通貨膨脹,即通貨膨脹率達到兩位數字,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對通貨膨脹有明顯感覺,不願保存貨幣,搶購商品,用以保值。 飈升式。又稱惡性通貨膨脹,即貨幣急劇貶值,物價指數甚至可達到天文數字。 三、影響 1、通貨膨脹的再分配效應:通貨膨脹不利於固定收入者、儲蓄者、債權人、納稅人。 2、通貨膨脹的產出效應:.隨著通脹出現,產出增加,收入增加。這就是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的刺激,促進了產出水平的提高。 3、強制儲蓄效應:政府向中央銀行借債,從而增發貨幣,社會上的貨幣流通總量增加。 4、惡性通貨膨脹導致社會經濟危機。超級通脹使商品價格迅速上升,居民和企業會迅速搶購商品和服務,這樣會使價格進一步升高,加劇通脹。員工會要求企業增加工資,以應付日益增長的物價。這時企業的成本就會增加,從而使商品價格進一步增加。
『貳』 判定通貨膨脹的主要指標有哪些
通貨膨脹的測定指標主要包括:消費物價指數,批發物價指數和國民生產總值平減指數。
隱蔽型通貨膨脹的測定需要藉助結余購買力、貨幣流通速度等變動率、市場官價與黑市的差異、價格補貼狀況、市場供求狀況等其他指標。
『叄』 通貨膨脹率的重要指標
(一)生產者價格指數(PPI)
生產者價格指數(Procer Price Index),是衡量製造商和農場主向商店出售商品的價格指數。它主要反映生產資料的價格變化狀況,用於衡量各種商品在不同生產階段的成本價格變化情況。
(二)消費者價格指數(CPI)
消費者價格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是對一個固定的消費品籃子價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費者支付商品和勞務的價格變化情況,也是一種度量通貨膨脹水平的工具,以百分比變化為表達形式。
(三)零售物價指數(RPI)
零售物價指數(Retail Price Index),是指以現金或信用卡形式支付的零售商品的價格指數。美國商務部每個月對全國范圍的零售商品抽樣調查,包括傢具、電器、超級市場售賣品、醫葯等,不過各種服務業消費則不包括在內。汽車銷售額構成了零售額中最大的單一構成要素,約占總額的25%。
許多外匯市場分析人員十分注重考察零售物價指數的變化。社會經濟發展迅速,個人消費增加,便會導致零售物價上升,該指標持續地上升,將可能帶來通貨膨脹上升的壓力,令政府收緊貨幣供應,利率趨升為該國貨幣帶來利好的支持。因此,該指數向好,理論上亦利好於該國貨幣。
『肆』 衡量通貨膨脹指標到底是什麼
衡量通貨膨脹率的價格指數一般有三種:消費價格指數、生產者價格指數、國內生產總值價格折算指數。簡單說,當政府發行過多貨幣時,物價上升。
通貨膨脹,一般定義為:在信用貨幣制度下,流通中的貨幣數量超過經濟實際需要而引起的貨幣貶值和物價水平全面而持續的上漲。
在凱恩斯主義經濟學中,其產生原因為經濟體中總供給與總需求的變化導致物價水平的移動。而在貨幣主義經濟學中,其產生原因為:當市場上貨幣發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
『伍』 通貨膨脹的指標有幾個
衡量通貨膨脹率的變化主要有生產物價指數、消費物價指數和零售物價指數三個指標
(一)生產者價格指數(PPI)
生產者價格指數(Procer Price Index),是衡量製造商和農場主向商店出售商品的價格指數。它主要反映生產資料的價格變化狀況,用於衡量各種商品在不同生產階段的成本價格變化情況。
(二)消費者價格指數(CPI)
消費者價格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是對一個固定的消費品籃子價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費者支付商品和勞務的價格變化情況,也是一種度量通貨膨脹水平的工具,以百分比變化為表達形式。
(三)零售物價指數(RPI)
零售物價指數(Retail Price Index),是指以現金或信用卡形式支付的零售商品的價格指數。美國商務部每個月對全國范圍的零售商品抽樣調查,包括傢具、電器、超級市場售賣品、醫葯等,不過各種服務業消費則不包括在內。汽車銷售額構成了零售額中最大的單一構成要素,約占總額的25%。
『陸』 通貨膨脹的衡量指標有哪些分為哪些類型
1、通貨膨脹的衡量指標有兩個:CPI漲幅和GDP平減指數。
2、CPI (Consumer Price Index)是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居民消費價格水平的變動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貨膨脹(或緊縮)的程度,用公式表示即(當期CPI-基期CPI)/基期CPI=通貨膨脹率,所以一般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是總是說CPI增幅是多少,而不是CPI的絕對值。一般認為CPI增長率在2%~3%屬於可接受范圍內,超過5%就可認為出現了通貨膨脹。
3、GDP平減指數(GDP deflator)是指沒有剔除物價變動前的GDP(名義GDP)與剔除了物價變動後的GDP(即實際GDP)之商。用公式表示即名義GDP/實際GDP,而通貨膨脹率就等於(GDP平減指數-1)*100%。
4、CPI和GDP平減指數的區別在於GDP平減指數的計算基礎比CPI更廣泛,涉及全部商品和服務,除消費外,還包括生產資料和資本、進出口商品和勞務等,而CPI只包含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物品和勞務,因此GDP平減指數能夠更加准確地反映一般物價水平走向,它是對價格水平最宏觀測量。
『柒』 通貨膨脹的度量主要採用哪幾個指數
衡量通貨膨脹率的變化主要有生產物價指數、消費物價指數和零售物價指數三個指標
(一)生產者價格指數(PPI)
生產者價格指數(Procer Price Index),是衡量製造商和農場主向商店出售商品的價格指數。它主要反映生產資料的價格變化狀況,用於衡量各種商品在不同生產階段的成本價格變化情況。
(二)消費者價格指數(CPI)
消費者價格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是對一個固定的消費品籃子價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費者支付商品和勞務的價格變化情況,也是一種度量通貨膨脹水平的工具,以百分比變化為表達形式。
(三)零售物價指數(RPI)
零售物價指數(Retail Price Index),是指以現金或信用卡形式支付的零售商品的價格指數。美國商務部每個月對全國范圍的零售商品抽樣調查,包括傢具、電器、超級市場售賣品、醫葯等,不過各種服務業消費則不包括在內。汽車銷售額構成了零售額中最大的單一構成要素,約占總額的25%。
話費充值、QQ網游充值,便宜快捷,歡迎您的光臨!
搜索「酷娃select」就是了。
『捌』 請分別描述一下衡量通貨膨脹率變化的三個主要指標(PPI, CPI, RPI),各自的特點和計算方法有什麼不同。
生產者物價指數(Procer Price Index, PPI)與CPI不同,主要的目的是衡量企業購買的一籃子物品和勞務的總費用。由於企業最終要把它們的費用以更高的消費價格的形式轉移給消費者,所以,通常認為生產物價指數的變動對預測消費物價指數的變動是有用的。
生產者物價指數是用來衡量生產者在生產過程中,所需采購品的物價狀況;因而這項指數包括了原料,半成品和最終產品等(美國約採用3000種東西)三個生產階段的物價資訊。(過去衡量大宗物資批發價格狀況的稱為批發物價指數或躉售物價指數 Whole sale Price Index,WPI)它是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以消費者的立場衡量財貨及勞務的價格)之先聲。
將食物及能源去除後的,稱為「核心PPI」(Core PPI)指數,以正確判斷物價的真正走勢---這是由於食物及能源價格一向受到季節及供需的影響,波動劇烈。
理論上來說,生產過程中所面臨的物價波動將反映至最終產品的價格上,因此觀察PPI的變動情形將有助於預測未來物價的變化狀況,因此這項指標受到市場重視。 消費物價指數(CPI)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即我們吃的、喝的、用的,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消費品價格參考指標。
消費物價指數(CPI)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即我們吃的、喝的、用的,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消費品價格參考指標。CPI的計算公式是 CPI=(一組固定商品按當期價格計算的價值)除以(一組固定商品按基期價格計算的價值)乘以100%。 CPI告訴人們的是,對普通家庭的支出來說,購買具有代表性的一組商品,在今天要比過去某一時間多花費多少,例如,若1995年某國普通家庭每個月購買一組商品的費用為800元,而2000年購買這一組商品的費用為1000元,那麼該國2000年的消費價格指數為(以1995年為基期)CPI=1000/800*100%=125%,也就是說上漲了25%。在日常中我們更關心的是通貨膨脹率,它被定義為從一個時期到另一個時期價格水平變動的百分比,公式為T=(P1—P0)/P0,式子中T為1時期的通貨膨脹率,P1和P0分別表示1時期和0時期的價格水平。如果用上面介紹的消費價格指數來衡量價格水平,則通貨膨脹率就是不同時期的消費價格指數變動的百分比。假如一個經濟體的消費價格指數從去年的100增加到今年的112,那麼這一時期的通貨膨脹率就為 T=(112-100)/100*100%=12%,就是說通貨膨脹率為12%,表現為物價上漲12%。
零售物價指數(Retail Price Index),是指以現金或信用卡形式支付的零售商品的價格指數。美國商務部每個月對全國范圍的零售商品抽樣調查,包括傢具、電器、超級市場售賣品、醫葯等,不過各種服務業消費則不包括在內。汽車銷售額構成了零售額中最大的單一構成要素,約占總額的25%。零售物價指數採用加權算術平均公式計算。權數直接影響指數的可靠性,因此每年要根據居民家庭收支調查的資料調整一次權數。物價不可能全面調查,只能在部分市、縣調查,在我國根據人力、財力,大約選200個市、100個縣城作為物價變動資料的基層填報單位。在城市選商品350種左右,在縣城選400種左右。每種商品的指數採用代表規格品的平均價格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