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滿城盡帶黃金價是那首詩
菊 花
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以下詩詞解釋摘自《唐詩鑒賞辭典》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重陽節(九月九)賞菊的風俗,相沿既遠,這一天也無形中成了菊花節。這首菊花詩,其實並非泛詠菊花,而是遙慶菊花節。為什麽不用「九月九」而說「九月八」呢?是為了與後面的「殺」、「甲」字葉韻。一個「待」字是充滿熱情的期待,是熱烈的嚮往。「待」到那一天會怎麽樣呢?作者以石破天驚的奇句-「我花開後百花殺」接應上句。菊花開時百花已凋零,這本是自然規律,也是人們習以為常的自然現象。這里特意將菊花之「開」與百花之「殺」(凋零)並列在一起,構成鮮明對照,以顯示其間的必然聯系。作者親切地稱菊花為「我花」,顯然是把它作為廣大被壓迫人民的象徵,那麼,與之相對的「百花」自然是喻指反動腐朽的封建統治集團了。「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整個長安城,都開滿了帶著黃金盔甲的菊花。它們散發出的陣陣濃郁香氣,直沖雲天,浸透全城。想像的奇特,設喻的新穎,辭採的壯偉,意境的瑰麗,都可謂前無古人。菊花,在封建文人筆下,最多不過把它作為勁節的化身,贊美其傲霜的品格;這里卻賦予它農民起義軍戰士的戰斗風貌與性格,把黃色的花瓣設想成戰士的盔甲,使它從幽人高士之花成為最新最美的農民革命戰士之花。正因為這樣,作者筆下的菊花也就一變過去那種幽獨淡雅的靜態美,顯現出一種豪邁粗獷、充滿戰斗氣息的動態美。它既非「孤標」,也不止「叢菊」,而是花開滿城,占盡秋光,散發出陣陣濃郁的戰斗芳香,所以用「香陣」來形容。「沖」、「透」二字,分別寫出其氣勢之盛與浸染之深,生動地展示出農民起義軍攻佔長安,主宰一切的勝利前景。
由此可見「滿城盡帶黃金甲」說的就是,在菊花盛開的秋季,總會有一天帶著黃金盔甲的農民起義軍,遍布整個長安城。顯示出作者天翻地覆、扭轉乾坤的壯志胸懷,不愧是揭竿而起的千古豪傑。
Ⅱ 「散盡黃金為收書」是什麼意思
捨得花錢買書!
Ⅲ 任君行去皆坦道,信手拈來盡黃金這句話什麼意思
任君行去皆坦道,信手拈來盡黃金這句話什麼意思,如下:
任由你前行,前路平坦順利,隨手便可拈來黃金。
這應該是對一個人美好的祝願吧。
意思就是說我希望你人生之路平坦,諸事順利,能發大財,黃金(金錢)應有盡有。
個人看法
Ⅳ 曾經有一首詩描述的是風沙過後一片黃色景象的,詩的最後一句是:滿城盡帶黃金甲!請問全詩是什麼,還有作者
《菊花》唐.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Ⅳ 寬盡春來金縷衣,憔悴有誰知 出自哪
寬盡春來金縷衣,憔悴有誰知。(宋)魏夫人《武陵春》
意思:春日美好的光景卻發現所有的衣服穿起都寬鬆了,為伊消得人憔悴,心思惆悵卻無人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