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個企業是盈利還是虧損應該看什麼指標
主要看凈利潤指標。
凈利潤(收益)是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基礎。未來現金流量的估計是通過現金預算的編制進行的,現金預算是保證現金收支管理的重要工具。其中凈損益調整法是現金預算編制的重要方法之一。
它是以預計損益表中按權責發生制原則確定的凈收益作為現金編制的出發點,通過逐筆調整處理各項影響損益和現金余額的會計事項,把本期的凈收益調整為現金凈流量的方法
企業的所得稅率都是法定的,所得稅率愈高,凈利潤就愈少。我國現在有兩種所得稅率,一是一般企業25%的所得稅率,即利潤總額中的25%要作為稅收上交國家財政;
另外就是對三資企業和部分高科技企業採用的優惠稅率,所得稅率為15%。當企業的經營條件相當時,所得稅率較低企業的經營效益就要好一些。
(1)防止企業跑路看哪些指標擴展閱讀
在企業的整個存續期間,其凈收益和現金流量在金額上是完全相同的,但在某一個會計期間,在金額上完全相同則是一種巧合。這兩者之間之所以會有差別,是因為採用不同會計概念和時間推移而造成的。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凈資本性支出。資本性支出在付款時是一種現金流出,但以後以折舊形式在其估計的使用年限內作為利潤的沖銷。因此,在任何一個會計時期,如果資本支出超過折舊,超過數額就是現金流量低於凈收益的數額;反之,則相反。
2、存貨的周轉。存貨的增加,在購入付款時是一種現金流出,只有以後在售出而取得凈收益時才能沖銷。因此,在一個會計時期,如果庫存增加,現金流量就低於凈收益,其所低的金額就是這一增加額;當然,如果庫存或在製品減少,則正好相反。
3、應收、應付款的存在。應收帳款反映的賒銷收入和應付帳款相對應的賒購支出在開出發票階段就以利潤計算,只有在以後用現金結算時才是現金流量的增減。
因此,如果在一個會計時期應收款增加,現金流量就會低於凈收益;而如果應付款增加,現金流量就高於凈收益。反之,情況就相反。
4、其他額外資金的流動。有額外資金進入企業,或企業償還借款,這些都是現金流量,但只對資產負債表有某些影響,而對凈收益並無影響。
❷ 大家比較兩家企業,看那些指標
主要分四個方面:
1.企業規模;
2.盈利能力;
3.股東回報;
4.成長性;
❸ 對於一家公司,需要看哪些財務指標,如何評估投資風險
需要看償債能力指標,包括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營運能力指標,包括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盈利能力指標,包括資本金利潤率、銷售利潤率(營業收入利稅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等。
評估投資風險的方法主要包括:風險度評價法、檢查表評價法、德爾菲法、決策樹法。
(3)防止企業跑路看哪些指標擴展閱讀:
傳統的業績評價大多使用財務指標,用財務指標來評價業績簡單明了。
但是僅用財務指標來評價管理者的業績存在以下缺陷:
1、財務指標面向過去而不反映未來,不利於評價企業在創造未來價值的能力上的業績。
2、財務指標容易被操縱,過分注重企業財務報告中的會計利潤,使得企業管理當局採用各種方法操縱利潤。
3、財務指標主要來自財務報表資料,不包含大多數影響企業長期競爭優勢的因素,如產品質量,員工的素質和技能,也不能反映經營過程和顧客的滿意程度等。
❹ 哪些指標能看出一個公司的好壞
1、市場
看一家公司的好壞,首先要了解其市場大環境和公司目前所處產業鏈的位置。如果公司市場做的不錯,一般還是有前景的,不足的地方只要彌補一下即可。如果市場做的不好,其他再好也無用,此時管理、規范統統於事無補。薪酬高也是暫時的,不能長久。
2、福利
從工資去評論一個公司是最大的誤區,畢竟現在大多數是民營企業,而非國營企業。看本質:這家公司的骨幹拿的多不多,公司效益好的時候是否普遍拿 的多,是否工作努力負責的人拿得多,是否能力上升了拿的多,是否有明確的獎懲制度並且切實執行,是否核心骨幹對於收入牢騷較少,是否有連續晉升的普通員 工,年終的重獎是否有、給了公認工作出色的人了嗎?如果這些答案大致是肯定,說明這個公司在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在辦事。 3、固定工資
工資是否合同中就規定清楚(或試用合同中就規定)?工資是否從來都按時發放?工資是否按規定明明白白發放而不這樣那樣的莫名扣款(當然違規扣款除外)?如果這樣,這個公司基本是可信的。
4、社保
是否明明白白有說法(尤其在試用期)?在公司正式就職的員工,是否都有社保?社保剛開始可能少,工作1年以上是否社保基數是否會上升?如果這樣,基本
上這個公司大的原則上是規范的。
5、加班
大家都不喜歡加班,但不得不加班。加班主要看是否個人沒有完成任務而要加班,是否公司要求加班但加班是否計入業績考核?工作比較出色的人加班是 否多(一般出色的人加班少)?寄希望於加班了馬上要拿加班工資,這不現實。加班短期有收入不現實,長期一般都有回報。其實加班對公司、個人都是個態度問 題,如果在公司加班能夠與個人的成長和晉升是掛鉤的,則是基本可取的。
6、公司的發展
看看公司是否在成長?業務、市場在擴展嗎?產品在擴展嗎?員工人數在增長嗎?客戶的基礎在加厚嗎?客戶在丟失嗎?如果大致是肯定的,則這個公司具備成長性,在此工作辛苦是必然的,但回報是可以期待的。
7、看看公司的員工
老員工多嗎?呆上2、3年以上的員工多嗎?老員工是骨幹核心嗎?他們的水平大多數高嗎?骨幹核心老員工的收入高嗎?他們工作狀態積極嗎?是否有 迅速上升的新員工(1年內的)?如果基本是肯定,則這個公司的價值觀是基本符合市場經濟規律,是基本長期堅持這個合理的價值取向原則的。這點是很能從側面 反映一個公司的整體基本情況的,什麼都可以假,這點假不了,什麼都可以包裝,這點包裝不了,是在其他情況無法判定的時候,可以作為重要的評價公司的一個依 據。新到一個公司,可以從這點先著手分析評估。
8、看會議是否簡潔高效
開會最能看出一個企業的管理作風和辦事效率,那種整天會議不斷,卻流於清談,只能說明公司沒有時間觀念和緊迫感,在無所事事中會被競爭對手的戰車碾得粉碎。
9、看工作氛圍是否融洽
員工之間相互協作,團結一心,積極向上,這樣的公司是一個蓬勃上進的公司,要力爭使自己融入進去。相反辦公室里派系林立,勾心鬥角,互相拆台,或員工人人自危,暮氣沉沉,這樣的公司呆不得,也呆不久,走為上策。
10、看組織紀律是否有序
是否紀律大於總裁,法治大於人治,規則面前人人平等。紀律鬆弛,違紀不糾,特權人物大量存在,這樣的公司就不會播撒公平的陽光。
11、看培訓是否有計劃
沒有培訓,公司就沒有活力,員工不僅僅是謀生者,同時也是想多學一點本領,不注重培訓,就留不住人。
12、看企業文化是否理性
那種假大空,弄些爆炸性口號、革命式口號向外叫得歡的企業,大多滿足於表面風光,由於根底淺,不低頭幹事,一遇風浪就會敗下陣來。
13、看領導個人魅力如何
如果領導在台上講,員工卻在台下講他;領導布置的任務,屬下陽奉陰違去應付,這樣的領導威信何在?一個缺乏領導個人魅力的公司,就如同球隊沒有精神領袖一樣,失敗是必然的。
❺ 看公司基本面、業績最主要看哪些指標
看公司基本面、業績最主要看哪些指標?,鎖定強勢個股即在深滬股市的漲幅榜上尋找全日走勢較強的個股進行跟蹤,並從技術形態、上檔壓力、成交配合、次日可能出現的漲幅等角度進行綜合考慮,從中挑出我們認定的後市可能續漲者。啊,你是不是傻,你那麼年輕還不再嫁,現
❻ 對於一個企業,在看財務指標的時候,你第一個看的指標是什麼
第一個指標,我看的肯定是ROE,即凈資產收益率。衡量企業的股東用自己投入的錢,賺錢的能力。 同時因為ROE是企業: 盈利能力、運營能力、償債能力的綜合反映。
ROE= 銷售凈利率 * 總資產周轉率 * 權益乘數
❼ 怎麼看面試的公司會不會跑路不發工資之類的
無論是初出茅廬的後起之秀
還是久經沙場的職場老司機
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
如何從面試中看出一家公司靠不靠譜
到底這家公司能不能去呢?
這就告訴你秘訣
01
望,察顏「觀氣色」
看公司官網的權威性,獲取更多信息
一般公司介紹都會有官網鏈接,可以了解公司的發展歷程、行業地位、官方聯系方式以及企業文化等。如果官網上出現的信息不全、甚至比較山寨,可以直接選擇棄之而去。
看公司環境的正規性,篩選後再面試
一般靠譜的公司工作環境都不會太差,大部分公司會選擇交通便捷的高端寫字樓,有些初創公司可能會選擇一些偏遠的孵化器。但是在擁擠的民房裡辦公的公司請慎重選擇。
看公司員工的積極性,氛圍好才考慮
在等待面試和面試的過程中可以觀察下辦公室氛圍,辦公室是否整潔、有序、員工的工作狀態是否積極。
02
聞 全方位「聽其言」
在招聘APP打聽 搜索職位和之前面試者評價
對公司進行「背調」在招聘APP上查詢招聘的職位信息,例如這個職位是做什麼的?任職者需要具備什麼樣條件?面試者對這個職位有什麼評價?
在社交渠道打聽 關注公司口碑和輿論走向
找朋友打聽,聊聊他們對公司的看法;找到公司的官方微博,根據評論留言也可以看出一些輿論走向。
找公司的員工打聽 了解公司的制度和企業文化
爭取認識公司內部的員工,讓他們聊聊對公司的評價;從多渠道了解這個公司及崗位,一方面防止被忽悠,一方面加強對面試公司的了解和認識。
03
問 多角度「問症狀」
問HR公司情況 同時衡量HR的專業性
HR是我們能接觸到目標公司的第一批人,公司的品牌氣質會深刻影響公司員工的精神面貌,並反映在交談中。除了問HR公司培訓計劃、崗位要求等,還可以從HR的專業素養來評判公司是否靠譜。
問領導崗位情況 同時判斷領導的工作風格
學會「反面試」,通過面試來判斷這家公司靠譜不靠譜,老闆能力是否優秀。問清楚面試的崗位匯報給誰,人品怎麼樣。問老闆除了了解到更多工作信息,還能感受和上級交流的相處模式。
問自己面試情況 同時不斷優化面試表現
面試結束後,要復盤自己的面試表現,一步步優化自己的表達,為以後的面試積累經驗和教訓。
04
切 綜合評價「定準性」
綜合評價,挑選篩查出適合自己的崗位
將「望、聞、問」情況進行有機結合,全面辯證、客觀准確進行評價,對公司的情況進行定性判斷,形成結論。
放平心態,灑脫面對面試結果
錢多事少離家近,公司大老闆好,怎麼可能樣樣都符合心意呢?
對於一些自己不是很滿意的,自己是不是能接受?對於現在的你而言,究竟哪一點更重要?
及時止損,不湊合工作,工作不湊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