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全球再通脹交易

全球再通脹交易

發布時間:2021-06-23 13:32:16

1. 全球通脹經濟下,在中國老百姓怎麼理財 有什麼好的理財產品

首先你現在知道通貨膨脹是已經全球化,證明你對現在的經濟形勢有個認識
你知道理財,證明你認可這個詞,而且覺的理財可以幫你緩解或者是解救這一危機
再就分析下現在的理財產品
多種多樣 ,由於美聯儲的QE3推出,全球的市場動盪,美元的貶值帶動著貴金屬的增值
首先這個我認為是可取的

2. 全球惡性通貨膨脹,大家認為如何投資才能戰勝通脹,目前中國A股值得長線投資嗎如果不好那做H股如何呢

如果把錢放在銀行生息,所賺取的利息在扣除通脹因素後其實是取得負回酬,投資股市,短期卻又面對市場波動激烈,可能賠掉老本的風險。

當前經濟放緩、股市動盪,這樣的背景下,錢該往哪裡放才比較穩當?

投資氛圍低迷,偏逢通貨膨脹侵蝕獲利,怎樣的投資才能抵禦通脹,取得正面的凈回酬?

在當前低迷的投資環境里,一方面,國民面對投資回酬放緩,甚至難以取得理想回酬的問題,另一邊廂,我們又面對通貨膨脹揚升,不斷侵蝕實際回酬率(RealRateof Return)的現象。

股票、債券、銀行定期存款、房地產業、單位信託等傳統投資產品,以及海外基金、保本基金、外幣帳戶、結構性產品、實業投資信託(REITs)等新金融產品,哪一項才能讓您的回酬「打敗」通脹,取得扣除通脹後的實際回酬?

抑或,依靠單一投資產品已不再可行,小投資者們也應該仿效基金經理們,建立自己的投資組合,並不時的檢討及調整各項資產配置(AssetAllocation),才能戰勝通脹?

基金經理與理財專家都坦承,當前市場展望不明朗,難以取得可觀回酬,同時又面對高通脹侵蝕回酬率,確實是投資者以至整個市場面對的一大問題。

基金經理目前面對的一大挑戰,就是如何在低迷的投資環境下,繼續為投資者取得可觀的回酬,並超越大市。

大華銀行(馬)個人財務部門高級主管鄭漢聰及ING基金公司投資主管吳雅玲,受訪時不約而同的坦言,比起過去兩年的大牛市,2008年的確是非常考驗基金經理的一個年頭。

對許多小投資者來說,目前他們的思緒可說是非常的矛盾。一方面,他們對市場的波動激烈感到憂慮,不願作出太大的投資承諾,擔心「血本無歸」。另一反面,卻又不甘心自己的儲蓄或投資被不斷揚升的通脹侵蝕,最終只獲得一丁點的實際回酬,甚至面對負回酬。

投資選擇多應謹慎挑選

市場普遍預測,在2008年2月按年增長2.7%,加上原產品、食品及能源價格飆升的推動下,大馬通脹率2008年將高達2.5至3.5%之間,將是06年之後最高的通脹率。

如果把錢放在銀行生息,所賺取的利息在扣除通脹因素後其實是取得負回酬,投資股市,短期卻又面對市場波動激烈,可能賠掉老本的風險。

投資產業,一是涉及成本數十萬令吉以上,二是短期買賣不容易轉手。

投資債券,對一般投資者根本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每宗合約價值500萬令吉以上,而且散戶沒有直接的管道進場涉足);購買單位信託,又面對必須先扣除一些費用,而且基金隨著市場波動而可能短期無法獲利的問題。

乍看之下,本地投資者似乎沒有太多的選擇,不如把錢握在手上更實際,但事實是如此嗎?

鄭漢聰和吳雅玲異口同聲的指出,比起上一次美國經濟衰退及全球股市熊市,即2000至02年期間,如今大馬市場已增添了許多投資選擇,投資者目前的問題反而是選擇太多,但應該如何精挑細選。

尤其是當前的市況下,投資者更應該謹慎的作出選擇,第一是講求安穩至上,第二是精挑盡可能取得高過通脹率,又同時跑贏市場平均回酬水平的資產類別(投資工具)。

在2002年之前,保本基金、海外基金、外幣帳戶、結構性產品及實業投資信託(REITs)等新金融產品,在大馬都是陌生的名詞,或是剛推出市場不久,可是今天,這些產品經過兩三年的推廣後,日益受到投資者的歡迎。

保本基金風險低

鄭漢聰指出,當前低迷投資環境及高通脹環境下,該選擇什麼投資工具來取得理想回酬,很大程度上要看個別投資者的預期回酬目標及風險承受度而定。

「目前股市波動大,短期風險高,不代表長期回酬一樣欠佳,應該避開股票投資;同樣的,過去的表現出色不能保證未來會有同樣的表現,過去幾年上漲的,今天可能到了下跌周期,過去幾年下滑的,今天可能逆流而上,成為亂市奇葩。」

「我要強調的是,投資要看中長期,不要過度關注短期的波動,也不要把全部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上。所以在當前市況中,投資者可以做的就是建立本身的投資組合,多元化資產配置,盡可能的分散風險。」鄭漢聰補充。

他說:「若您是不願承受太大風險,但又不能忍受像定期存款這般低回酬,而且沒有太大資金來建立投資組合的投資者,那麼近年流行的保本基金,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保本基金最大的特色,就是不管市場上升或大跌,它提供在若干年後(一般是3年後)至少取回投資成本的功能,另一方面又有上升的潛能。

適合保守投資者

簡單來說,其最主要的目的是把投資者的風險降至最低(不會連本都虧掉),但又提供高過定存利率的回酬,最適合那些非常保守的投資者。

鄭漢聰補充,投資者要明白的是,當股市大漲時期,保本基金的回酬不可能取得像股票10%以上的回酬。

「記得兩年前,就有一名銀行客戶對我說,當時股市揚升了15%,但其保本基金才上漲了4至5%,這項投資根本不賺錢。但兩年後的今天,股市掉頭回跌時,他卻跑回來要求加碼保本基金的投資。」

鄭漢聰說,除了保本基金及股票,投資者目前也可考慮外幣存款帳戶及定期每月投資的產品,例如投資聯結保險。

手上握有10萬令吉以上閑錢的投資者,可以建立內涵4至6種資產類別的投資組合,但資金少過1萬令吉者,卻可通過購買投資聯結保單,在獲得人壽保障至於,還可以小額資金間接的涉及股債市投資。「

「我本身就在最近低價買進了花旗集團及貝爾斯登的股票,一項中東回教基金及大馬高利率基金,我也把部分資金投資美元、歐元、新元等外幣存款帳戶,當然還有定期付費的投資聯結保單,這樣的調整資產配置,多元化了我的投資組合,進一步分散我的投資風險。」

中長期股票投資仍看俏

胡雅玲說,短期內,全球股市將繼續受到美國經濟及金融市場後續發展的牽制,任何不利的消息,都將打擊股市表現。

她說,許多人認為在股市走勢欠佳時,被視為避風港的債券一定會取得較高回酬,但在當前的高度不明朗市況中,債券其實也面對虧損的風險。

同樣的,實業投資信託雖然是間接的產業投資,但它是一種證券衍生產品,一樣受到股市波動的影響。若股市繼續下挫,實業信託價格也將一樣受挫。

「股市看淡、債券回酬未必理想、定存利率太低的背景下,保本基金會是最佳的選擇,至少它在保本之餘又提供升值潛能,潛在回酬可以戰勝通脹的影響,取得正面的回酬。」胡雅玲補充說。

當然,保本基金也是信託基金的一種,同樣必須支付管理費,而且通常鎖定三年以上,所以必須抱持中期的投資態度來投資。

胡雅玲說,如果投資者堅持只買股票,目前是逢跌買進、趁低累積的時候,但必須能夠承受短期的風險。

「大馬股市目前的本益比約為12倍,是歷來最低水平,經濟仍保持不俗成長,許多公司的基本面也完好無損,只是國內政局不明朗及美國經濟衰退的內憂外患,將繼續牽制市場的交投情緒。但中長期而言,股票投資仍將跑贏通脹。」

3. 次貸危機與全球通貨膨脹的關系

說簡一點,次貸危機的產生使美國經濟步入衰退,導致國內總需求下降,經濟放緩。美國為了刺激國內經濟而一再降低基準利率,造成國際外匯市場上美元匯率下降(貶值),進而導致國際期貨市場上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如石油價格上升。其他國家就承受著因能源價格上升造成的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又因為能源價格傳到機制,引起其他商品的通脹,如糧食。當然,這種傳到不一定就成立,因為這還和一國調控,價格機制有關系,傳到路勁可能阻斷,但是這種阻斷不是長久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美國為了讓世界各國都承擔次貸危機的後果,一直實行弱美元政策,這就使得其他國家,如中國等國內勞動力價格上升,出口抑制。

4. 在全球通貨膨脹的情況下什麼行業會受易

埃克森美孚公司 是美國
希望採納

5. 如何看待近幾年全球的通貨膨脹

隨著經濟不斷快速的發展,我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以及人均消費水平均在大幅提高的過程中,然而,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明顯的經濟問題也出現在我們的面前。其中,隨著CPI的持續高企,通貨膨脹問題備受各界關注。它不僅僅是一個嚴峻的問題,關繫到國民的生活實際水平與生活狀態,更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有多種原因綜合而成,既難以真正把握其根源,又難以進行一次性的根治。所以,正確看待當前的通脹壓力,採取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是當前經濟工作必須面對的問題,直接關繫到宏觀經濟的大局。而作為即將面對社會,走上工作崗位的我們新一代大學生,更應該對此類問題有正確獨到的認識,才能積極應對,找到一條適合經濟和諧發展的道路。

6. 易方達基金周宇:再通脹交易結束了嗎

認為再通脹交易已經結束的觀點有很多,如全球經濟數據的改善集中在調查信心等「軟數據」,而「硬數據」的改善乏善可陳,且信心的改善是基於對特朗普新政憧憬的不切實際的樂觀預期,隨著特朗普新政受挫將被證偽。大宗商品價格前期的上漲難以持續,庫存處在高位且不斷攀升。全球風險資產估值昂貴,且對今年多發的地緣政治風險掉以輕心等等。

7. 再通脹是什麼

中國已經錯過了控制通貨膨脹的最佳時機,通脹預期已經大幅度上升,這將無可避免推動新一輪通貨膨脹的上揚。除了供應、需求因素外,流動性和預期是影響物價的另外兩大因素。現在大家對通脹預期出現了根本改變,農民開始囤積,消費者開始搶購,這反饋回來會拉動新的一輪通脹。 中國今年、明年通貨膨脹平均為5%,明年年中甚至可能達到6.3%,而之後再做通脹的判斷要看明年夏糧收成情況,以及全球經濟復甦和商品價格走勢。但總體上,本輪通貨膨脹程度一定會超出目前市場及政府的想像,並會帶來一輪手忙腳亂的貨幣政策緊縮。

8. 為什麼美國的次債危機會導致全球性通貨膨脹

美元是世界貨幣 可以在國際范圍內自由兌換
次債危機時 美國投入大量美元救市
並連續降息
同時美元匯率下調 國際市場充斥著美元
這使得國際市場流動性過剩
導致許多國家通脹

當然國際性通脹 還有農產品 石油 鐵礦等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原因

閱讀全文

與全球再通脹交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以為杠桿培育新動力 瀏覽:221
鐵路總公司是全球最大非金融公司 瀏覽:792
金融服務專業屬於什麼類 瀏覽:364
基金持倉越來越多 瀏覽:563
杠桿系數說法 瀏覽:699
建信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電話 瀏覽:467
微金所是什麼理財產品 瀏覽:997
錸本股票 瀏覽:499
pp基金官方理財下載 瀏覽:514
薩斯病毒股票 瀏覽:9
高杠桿之殤華為員工落淚事件 瀏覽:712
房貸金融服務費合不合法 瀏覽:5
11月鋼管價格會回落嗎 瀏覽:18
伊利股東劉春海 瀏覽:590
青島銀行理財到期後幾天到賬 瀏覽:635
銀行匯率有關的實證論文 瀏覽:645
建華科技股票 瀏覽:922
光大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怎麼樣 瀏覽:152
未來金融服務行業 瀏覽:509
ndf與即期匯率之差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