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果我已經發身份證號到貸款公司,他告我惡意詐騙成立嗎還收了我300元。
你遇到的絕對是騙子!
【網路反詐騙聯盟團隊】友情提醒:
所有網上而且是異地的發布的這類信息的公司,只憑身份證就可以貸款或者辦理信用卡的基本都是低級騙局,無論公司是否注冊備案,都不要相信,騙子以先收取首月利息、履約費、保證金、保險費、擔保費、放款費、公證費、抵押金、開卡費等等,最後甚至還會以驗資為名,要求你將自己賬戶上所有的資金打至騙子的賬戶,實為典型的詐騙!
所以,特此提醒廣大網友,不要相信網上發布的此類貸款信息和任何公司,特別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這類公司更多是騙局!
Ⅱ 小額貸款機構惡意騙貸屬於刑事責任還是民事責任
民事,刑事責任都有,如果屬實,趕緊報案。
Ⅲ 我在宜信公司貸款五萬現在他們起訴我,說我惡意詐騙,我該怎麼辦
一時還不起,可以協商嘛!但催款的人確實不應該以恐嚇!威逼!等等方式,最可惡的是計么告訴單位領導啊,告上法院等等傻B的話,這是最不想聽到的黑社會方式!!!!!!
Ⅳ 貸款公司多久不與貸款人聯系算惡意欺詐
假如你是銀行那你的徵信報告也就是一般人俗稱的信用報告肯定有影響,會造成你今後貸款及信用卡辦理無門。
假如你是小額貸款公司,他們的貸款一般是不上徵信的,對你今後的貸款或信用卡,以目前的徵信系統來說,是不會產生影響的,除非他們起訴你,一般有被執行過的人,貸款一律不放,個人問題上,他們會先找到你手機聯系人,和你當初貸款填寫的聯系人,到處和別人說你借錢不還之類的,如果他們知道你家庭地址,他們上門催討不會採取激進的手段,到這里基本沒啥後果。
如果他們委託第三方來催討也就是俗稱的討債公司,激進的會上門鬧,你可以選擇報警。
如果是高利貸的話,那你就自求多福,一般他們有自己獨特的手段來催討,這里也不方便明示。
另外如果起訴或者貸款公司人來找你協商還款事宜,一般是好結果,他們會查你是否有加金加社保,如果有加,他們會說你在工作,有還款能力,可以讓你分期,會把你利息免除掉,讓你歸還本金部分。
如果你不面對,他們查不到任何你的信息,他們會當做呆賬處理,不太會給你造成很嚴重的後果。
反正你要記住,你是願意還錢的,只是沒錢還,千萬別用那種,我就是不還,你拿我怎麼辦的態度,那就是惡意拖欠,會讓你很煩。
Ⅳ 我被小額貸款公司騙了,該怎麼辦
被小額貸款公司欺騙的,應該及時報警,也可以採用法律的形式向法院起訴。
「套路貸」犯罪已成為危害公共安全和社會穩定、影響金融市場秩序的一大隱患。以廣東省為例,廣東高院對外集中發布一批「套路貸」典型案例。自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開展以來,廣東各級法院共審理涉「套路貸」刑事案件30起,涉案人數139人,10人被判處十年以上重刑,財產刑4530萬元。
通過發放高利貸、採取非法手段追債等方式,多次在珠三角等地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該組織對無法歸還高利貸的借款人採取非法拘禁、敲詐勒索、恐嚇、毆打等暴力手段追討債務,並惡意疊加債務,借機侵吞房產或其他財產。
(5)惡意詐騙貸款小貸公司擴展閱讀:
碰到此類情況應該及時報警。「套路貸」違法犯罪分子大多會披上各種合法外衣,對外以「小額貸款公司」「投資公司」等進行偽裝,以「無抵押、當天放款、零首付」等為噱頭,誘騙被害人簽訂虛假借款合同,以轉單平賬的方式或提起虛假訴訟等方式非法佔有被害人及其近親屬的財物。
往往採取與被害人簽訂虛高的借款合同,並約定很多苛刻的還款條件;一旦被害人到期償還不了債務,便會逼迫被害人簽下新的借款合同來償還舊債,從而形成表面看似合法的債務。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套路貸:路數多得你「傷不起」
Ⅵ 惡意騙取小額貸款,適用什麼法律
惡意騙取小額貸款,涉嫌騙取貸款罪,根據《刑法》相關規定,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條【高利轉貸罪;騙取貸款、票據承兌、金融票證罪】以轉貸牟利為目的,套取金融機構信貸資金高利轉貸他人,違法所得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一百七十五條之一以欺騙手段取得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票據承兌、信用證、保函等,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特別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Ⅶ 惡意騙貸2.5萬被起訴會坐牢嗎
這種行為涉嫌了貸款詐騙罪,且數額2.5萬元超過了立案追訴1萬元的起點標准,會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如果具有從輕情情或適用緩刑的情節或可以判緩。
《刑法》第193條規定,【貸款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行為。貸款詐騙犯罪主體限於自然人,單位實施的即使以佔有為目的、騙取銀行貸款也不構成貸款詐騙罪。然而,現實中常有個人利用公司名義進行貸款詐騙, 公司獨立法人人格成為一些人逃避法律制裁的工具,最典型的是使用虛報注冊資本等欺詐手段騙取公司注冊登記後,又利用該公司名義進行貸款詐騙。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印發《關於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的通知
四十二、貸款詐騙案(刑法第193條) 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 應予追訴。
最高人民法院又於2001年1月1日下發《全國法院審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該紀要作為指導性文件明確列舉了幾種情形,諸如明知沒有歸還能力而大量騙取資金的;非法獲取資金後逃跑的;……。
新聞鏈接:惡意騙貸構成金融犯罪
新聞晨報 記者:李曉明
晨報訊一場看上去簡單的借款糾紛,竟然引出背後一場精心設計的騙局。為騙取銀行貸款,張某表面上通過房屋中介將二手房「賣」給他人,實際上卻並未將戶口遷出,而是與「買方」私下瓜分了通過房屋抵押而獲得的銀行貸款。在遲遲收不到還款的情況下,銀行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然而,由於被執行人沒有其他財產,抵押房屋實際為有他人戶口,又有人居住的「實心房」,執行遇到難點。昨日,虹口法院對此案進行了強制執行,將被執行人張某司法拘留。
買賣雙方騙貸瓜分2004年6月,當時王某和夷某通過房屋中介「購買」了一套位於浦東嚴中路的
二手房,並以房屋為抵押向銀行申請了30萬元的貸款。然而,在還了前8個月的貸款後,兩人便停止了還貸。隨後,銀行向法院提起訴訟並勝訴。然而,盡管法院判決王某和夷某必須還貸,但兩人仍然藐視法律威嚴,拒不還貸。無奈之下,銀行只得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要求王、夷兩人給付借款本息共計29.8萬余元。
今年1月份,虹口法院向兩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責令在1月30日之前履行給付義務,但未果。隨後,執行法官在執行行動中逐漸查明了事實真相。原來,這從頭至尾就是一場「名為借款合同糾紛,實為騙取銀行貸款」的騙局。
事情的起因是,房屋原主人張某因經營失敗,急需一筆周轉資金,於是便找到王某和夷某兩人,和他們合謀以簽訂二手房買賣合同的方式騙取銀行貸款。他們首先找到相熟的房屋中介,簽訂房屋買賣合同,然後由王、夷兩人將房屋抵押向銀行辦理抵押貸款手續,騙取的銀行貸款由雙方私分。實際上張某並未將戶口遷出該房,一家人繼續在此居住,王、夷兩人也未將戶口遷入,人也未入住。
「實心房」拍賣成難點
經法官查明,被執行人王某和夷某本身並無其他可供執行的財產,唯一的財產就是辦理貸款時抵押在銀行的房子。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若是被執行人沒有其他可供執行的財產,法院可以將抵押物進行拍賣。然而由於該套房屋有戶口在內,並且有人實際居住,法院一時又難以對其進行拍賣,導致案件執行陷入僵局。
昨夜7:40,虹口法院執行庭法官趕到王某的居住地,正在看電視的王某被逮個正著。面對法官詢問,王某表示當時只是替朋友幫忙才虛構了買房事實向銀行貸款,現在她和丈夫夷某每月都只有300多元的收入,根本沒有能力還貸。隨後,法官宣布對其實行司法拘留15天的處罰。
騙貸構成金融犯罪
「目前類似的案件頻頻發生,嚴重擾亂了國家金融秩序,導致國有資產大量流失,情節嚴重者將構成金融犯罪,並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虹口區執行庭庭長陳平告訴記者。
對於此類案件的執行,陳平表示,如果被執行人拒不還貸,第一步將對其進行司法拘留,如果確實沒有其他財產可供執行,下一步將限令案外人,即房屋的賣方將戶口遷出抵押房屋,再對房屋進行拍賣。
對於惡意騙貸案件,陳平表示,如果情節特別嚴重的,法院將把案件移送公安機關,追究買賣雙方甚至
房產中介三方的刑事責任。
鏈接地址:http://news.sina.com.cn/s/2006-05-17/02248942773s.shtml
Ⅷ 在小貸公司貸了3萬元還了9個月後因暫時無力償還未還款算惡意騙貸嗎
如果是正規的小貸公司,說明原因,並承諾在之後補齊欠款的話,不算惡意騙貸,公司應該能理解的,但是如果一直不還款的話,有可能會影響個人信用,甚至拉入黑名單的,不建議這么做哦。
Ⅸ 小貸公司惡意貸款詐騙是怎麼處理
法律上來講借款部分如果證據充足應當返還,但是利息部分法律有保護的上限,過高部分不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