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十三五規劃綱主要指標

十三五規劃綱主要指標

發布時間:2021-07-20 07:39:58

Ⅰ 十三五保險規劃綱提到 到2020年

2016年3月5日披露的「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了25個國民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分屬經濟發展、創新驅動、民生福祉和資源環境四類。其中13個為約束性指標,主要集中在民生福祉和資源環境方面。值得注意的是,10個資源環境類指標全部為約束性指標。根據「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應保持在18.65億畝,單位GDP能源消耗降低15%,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此外,對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也有「硬約束」,例如二氧化硫排放減少15%。約束性指標一般具有「體現政府職責,帶有政府向人民承諾的性質」。在民生福祉方面,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城鎮棚戶區住房改造等也都被列入約束性指標。「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中,4個經濟發展類指標全部為預期性指標,例如GDP年均增速保持在6.5%以上。在上個五年規劃中,經濟發展指標也全部是預期性指標。另值得注意的是,「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在發展指標上突出了「創新驅動」,並以此取代了「十二五」規劃中「科技教育」的分類設置。其中,科技進步貢獻率(%)和互聯網普及率都是首次出現的發展主要指標。「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到2020年,中國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5%,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創新驅動類指標也全部是預期性指標。「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還提出,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創新驅動發展成效顯著,發展協調性明顯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以及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Ⅱ 十三五規劃綱要突出體現出哪些特點

特點一:發展新理念作為「主線」
去年召開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十三五」規劃建議,鮮明地闡述了編制「十三五」規劃必須遵循的五大發展理念。胡敏分析認為,近日全國人大會議上審議通過的「十三五」規劃《綱要》從指導思想、主要目標、發展理念和發展主線,充分體現了發展新理念,其作為一條主線貫穿整個《綱要》的篇章布局。整個《綱要》分為20篇、80章,約6.6萬字,整個篇幅比「十二五」規劃多一些。胡敏指出,除了第一篇相當於《綱要》的總論,最後一篇相當於實施的落實保障要求外,從第二篇章到第七篇章著重強調創新發展和可以激發增長新動力的發展領域,包含了技術創新體系、體制創新要求、產業創新目標等;第八篇、第九篇強調了協調發展,包括了推進新型城鎮化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第十篇著眼於綠色發展,著力於生態環境建設;第十一、十二篇強調開放發展;第十三篇至十五篇著眼於共享發展。
「這么多篇章不惜筆墨,強調的都是經濟領域的發展,體現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胡敏談到,從第十六至第十九篇,接著指出了文化領域、社會領域、政治領域(包括黨的建設領域)以及國防與經濟融合發展領域的改革,這體現了「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這些規劃領域也一樣體現了發展新理念。
特點二:拿出了一份清晰明確的「責任清單」
「為了使得這份規劃更加具體明確,與往常的五年規劃一樣,《綱要》首先明確了「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共25項,其中11項預期性指標和14項約束性指標,彈性目標和硬性指標一目瞭然。」胡敏談到,除了篇章設計的大體例之外,每一章還分設了若干節,在相應章節還附錄了25個體現重大任務、重大項目、重大工程和相關具體目標要求的知識性指引性專欄。他指出,《綱要》章節的具體邏輯完全是針對需要落實的發展規劃,形成「以發展理念引導規劃思路、已發展思路明確規劃要求,以目標要求落實具體舉措」的規劃脈絡。
胡敏認為,這樣的安排讓讀者十分明確:無論是涉及未來五年發展的經濟、生態、文化、社會、政治(黨建)和國防軍隊建設的哪一個具體板塊,都有具體的規劃指向、鮮明的發展目標和詳細的工作舉措,讓人感覺規劃其實就是一份「責任清單」,任務明明白白,工作清晰具體,要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完全可以按圖索驥,有的放矢。
特點三:新思想、新戰略令人耳目一新
「通讀規劃《綱要》全篇,不僅讓人感覺這是一份強調『發展』的規劃,也是一份能夠激發潛能、鼓舞人心的『創新』的規劃。」胡敏向記者特別強調到,全文包含了大量新思想、新概念、新戰略、新範式、新工程等。比如,第六篇專門規劃「拓展網路經濟空間」;在第7章闡述「雙創」,提出要「全面推進眾創眾報眾扶眾籌」;第16章提出要「改革金融監管框架」;在第九篇第41章闡述「拓展藍色經濟空間」;第52章強調要「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等等。這些當前媒體聚焦、耳熟能詳的熱詞彙,在不久的將來就要成為我們生活工作的具體組成部分,也必將成為助推中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新動能。
最後,胡敏談到,《綱要》准確把握國內外發展環境和條件的深刻變化,積極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全面彰顯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描繪了未來五年我們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藍圖,也展示了全面小康社會的美麗畫卷。他指出,一份好的規劃是凝聚了各方面的智慧,更是體現了國家的戰略意圖。正如這份規劃在一開始所指出的,「十三五」規劃《綱要》是「市場主體的行為導向,是政府履行職責的重要依據,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景」,只要全體人民凝神聚力,團結奮斗,這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美麗藍圖一定會成為美好現實。

Ⅲ 十三五規劃和十四五規劃分別指的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簡稱「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規劃綱要依據《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編制,主要闡明國家戰略意圖,明確政府工作重點,引導市場主體行為,是2016-2020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動綱領,是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的重要依據。
五年規劃,是中國國民經濟計劃的重要部分,屬長期計劃。主要是對國家重大建設項目、生產力分布和國民經濟重要比例關系等作出規劃,為國民經濟發展遠景規定目標和方向。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簡稱「十四五」規劃。
202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決定2020年10月在北京召開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研究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8月16日起,「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開展網上意見徵求。10月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1-26,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Ⅳ 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有哪些

「十三五」規劃要具有戰略性、前瞻性、指導性,與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重大部署緊密銜接,與到二0二0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緊密銜接。綜合考慮未來發展趨勢和條件,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
——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就業持續增加,國際收支趨向基本平衡,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
——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居民消費率上升,服務業比重和城鎮化水平提高,城鄉區域發展的協調性增強。經濟增長的科技含量提高,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減少,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顯增加,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貧困人口顯著減少,人民生活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
——社會建設明顯加強。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穩步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不斷提高。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權益得到切實保障。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加快發展。社會管理制度趨於完善,社會更加和諧穩定。
——改革開放不斷深化。財稅金融、要素價格、壟斷行業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明顯進展,政府職能加快轉變,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互利共贏開放格局進一步形成。
經過全國人民共同努力奮斗,要使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抵禦風險能力顯著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明顯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更加牢固。

Ⅳ 我國十三五時期的核心奮斗目標是什麼

我們十三五時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是:

1、地區生產總值年均保持兩位數增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0%左右,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2%以上。

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3%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0%以上。

3、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國家現行標准下59萬農牧區貧困人口如期全部脫貧。

4、到2020年,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接近全國平均水平,基礎設施條件全面改善。

5、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明顯成效,自我發展能力顯著增強,社會大局持續長期全面穩定,建成安居樂業、保障有力、家園秀美、民族團結、文明和諧的小康社會。

(5)十三五規劃綱主要指標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簡稱「十三五」規劃,主要闡明國家戰略意圖,明確政府工作重點,引導市場主體行為,是2016-2020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動綱領,是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的重要依據。

Ⅵ 「十三五」期間,我區主要確定了哪些經濟社會發展量化指標

你的問題不明確,不知你屬於哪省、哪市、哪區?
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從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實際出發,打破思維定勢和路徑依賴,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引領經濟新常態的發展主線,重點要把握好3個方面。
一是必須以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為目標,實施宏觀政策要穩、產業政策要准、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托底的五大政策支柱,加快培育新的發展動能,改造提升傳統比較優勢,夯實實體經濟根基,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二是抓好「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包括:積極穩妥去產能,從鋼鐵和煤炭入手,今後五年鋼鐵產能去掉1億~1.5億噸,煤炭產能去掉5億噸並減量重組5億噸;合理有序去庫存,主要是房地產庫存;穩妥審慎去杠桿,重點是企業債務杠桿;多措並舉降成本,特別是企業的成本,包括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稅費負擔、融資成本、用能成本、物流成本等等;全力以赴補短板,通過適度擴大投資,來補足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短板。
三是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完善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的市場環境和機制,最大限度激活微觀主體的活力,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以改善和創新供給更好滿足、創造消費需求。
各級政府根據中央《建議》明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十三五」規劃《綱要》細化提出了「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和指標。主要指標包括經濟發展、創新驅動、民生福祉、資源環境四大類25項,這些指標在設置上強化了4個導向。一是強化提高質量的導向;二是強化創新驅動的導向;三是強化保障民生的導向;四是強化改善環境的導向。
以上供參考。

Ⅶ 「十三五」時期主要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有哪些

十三五」時期主要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有:

1、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

2、強化創新引領作用,為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3、推進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4、推動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態環境;

5、深化改革開放,構建發展新體制;

6、持續增進民生福祉,使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7)十三五規劃綱主要指標擴展閱讀:

「十三五」時期創新驅動發展的時代意義:

1、加快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確保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雙輪驅動平衡發展

創新驅動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的平衡與協調。在中國現階段的具體工作中,需要對體制機制創新給予更多的關注,下更大的力氣。

2、加強政策學習,讓推動創新發展的各類政策精準發力

創新驅動發展的核心是要把政府推動創新的政策意願轉變成為市場主體的創新行為,最後實現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滿足。在這個政策意願—創新行為—需求滿足的鏈條中,釐清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至關重要。

3、拓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內涵,將文化創意與科技創新有機結合

在中國經濟發展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在服務業佔GDP比重已經超過製造業時,對於創新相關概念的理解,也需要及時更新拓展,其中對科技的內涵應該從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拓展到包括行為科學的其他社會科學,對創新理念和實踐的應用范圍應該從傳統的製造業領域拓展到服務業尤其是文化創意產業中。

4、把創新擴散放到與前沿創新同等地位,確保經濟產業的全面整體創新

中國經濟的多元性和巨大的體量使得中國經濟的轉型發展不能簡單地依靠一些前沿創新領域的發展,還需要更多地關注創新擴散在整個經濟體系、各個行業發展中的作用。

5、完善科學治理體系,重塑科學共同體在社會發展中應有的地位

中國的科學共同體是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的主力軍。創新驅動發展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如何完善科學治理體系,重塑科學共同體在社會發展中應有的地位,加強科學共同體與社會公眾的交流與溝通,營造全社會尊重知識、崇尚專業的社會氛圍,使中國經濟社會的運行更加理性,更加符合自然與社會科學規律。

Ⅷ 十三五規劃共享發展指標包括哪幾項

一是強化提高質量的導向。《綱要》在提出GDP增速目標的同時,注重設置反映經濟發展效率提高、結構優化的指標。提出GDP年均增長6.5%以上的預期性指標,可以確保到2020年實現GDP比2010年翻一番,同時,與國內外主流研究機構普遍認為的6%至7%潛在增長區間也相一致,充分兼顧了就業、結構調整、環境改善等需要。新設置全員勞動生產率指標,目標是從2015年的人均8.7萬元提高到2020年的人均12萬元以上。新設置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指標,主要是為了突出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的要求,到2020年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將提高到45%,5年提高5.1個百分點,體現了破除城市內部二元結構的呼聲。
二是強化創新驅動的導向。《綱要》首次將創新驅動作為一個大類,並增加了這類指標的分量。新設置科技進步貢獻率指標,量化衡量創新成效,既可以彌補以往創新指標中投入類指標較多、產出類指標不足的問題,也可以綜合評價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進展。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預計科技進步貢獻率將從2015年的55.3%提高到60%。新設置互聯網普及率指標,到2020年,固定寬頻家庭普及率將從2015年的40%提高到70%;移動寬頻用戶普及率將從2015年的57%提高到85%。
三是強化保障民生的導向。《綱要》特別注重補齊民生短板,加強民生保障。提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6.5%以上,體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的要求,確保實現到2020年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新設置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指標,著眼於補齊貧困人口脫貧這個全面小康最突出的短板,提出要使現行標准下的5575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新設置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指標,按照基本實現法定人員全覆蓋的要求,將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提高到90%,比2015年提高8個百分點。新設置城鎮棚戶區住房改造指標,基本完成城鎮棚戶區和危房改造任務,改造城鎮棚戶區住房2000萬套。這些指標都體現了全民共建共享的發展要求。
四是強化改善環境的導向。《綱要》除了繼續提出單位GDP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等減排類指標外,還針對群眾反映比較強烈的霧霾和水污染等問題,新設置了直接反映環境質量改善的指標。

Ⅸ 十三五規劃綱要設置了多少個主要指標

2016年3月5日披露的「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了25個國民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分屬經濟發展、創新驅動、民生福祉和資源環境四類。 其中13個為約束性指標,主要集中在民生福祉和資源環境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10個資源環境類指標全部為約束性指標。根據「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應保持在18.65億畝,單位GDP能源消耗降低15%,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此外,對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也有「硬約束」,例如二氧化硫排放減少15%。 約束性指標一般具有「體現政府職責,帶有政府向人民承諾的性質」。 在民生福祉方面,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城鎮棚戶區住房改造等也都被列入約束性指標。 「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中,4個經濟發展類指標全部為預期性指標,例如GDP年均增速保持在6.5%以上。 在上個五年規劃中,經濟發展指標也全部是預期性指標。 另值得注意的是,「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在發展指標上突出了「創新驅動」,並以此取代了「十二五」規劃中「科技教育」的分類設置。其中,科技進步貢獻率(%)和互聯網普及率都是首次出現的發展主要指標。 「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到2020年,中國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5%,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創新驅動類指標也全部是預期性指標。 「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還提出,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創新驅動發展成效顯著,發展協調性明顯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以及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閱讀全文

與十三五規劃綱主要指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7熊貓普制金幣價格 瀏覽:802
區縣金融辦改革成金融服務中心 瀏覽:853
口罩股票未來 瀏覽:341
調研拓展融資渠道 瀏覽:586
股指期貨操盤手大賽 瀏覽:190
對公外匯拓戶 瀏覽:239
廣發證券草根 瀏覽:49
銀行外匯英文單詞 瀏覽:398
長江小金屬網釩價格 瀏覽:608
絲路矽谷綜合金融服務中心 瀏覽:279
恆星外匯公司詳細信息 瀏覽:16
香港製暴股票 瀏覽:723
民生銀行原油期貨 瀏覽:499
金融行業安全服務 瀏覽:144
杠桿第三課時教學反思 瀏覽:180
貴州銀行2016理財發放額度 瀏覽:707
金融服務業的營銷策略 瀏覽:415
500彩票傭金 瀏覽:949
疫情間金融服務 瀏覽:267
超贏主力資金流向指標 瀏覽: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