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匯金減持H股價格

匯金減持H股價格

發布時間:2021-07-21 17:36:55

① 證監會對大股東增持是怎麼規定的政策是什麼

《上市公司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增持股份行為指引》規定,大股東在增持期間及法定期限內均不得減持該公司股份。但並未規定大股東減持股份會有什麼懲罰。

相關政策是持有上市公司股份達到或超過30%的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一年內增持上市公司股份不超過2%的,可以先增持後申請豁免要約收購義務。12個月內大股東增持比例超過2%,還是要先申請豁免,才能增持。

上交所還規定,大股東在實施增持計劃時,不得將其所持該公司股票在買入後6個月內賣出,或者在賣出後6個月內又買入的。違例者所得收益歸該上市公司所有。

為遏制內幕交易,《指引》規定四個時間段內,大股東不得進行增持。包括,上市公司定期報告公告前30日內;業績預告、業績快報公告前10日內;重大交易或重大事項決定過程中重大事項決定過程中至該事項公告後2個交易日內;其他可能影響股價的重大事件發生之日起至公告後2個交易日內。

以上規定出自上證所《上市公司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增持股份行為指引》(2012修訂版)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

(1)匯金減持H股價格擴展閱讀

大股東增持就是說大股東自己買入自己公司的股票,增加其持倉量,

是對公司長期看好,有些公司是官方增持,還有就是管理層增持,這都是對公司未來相當看好,有些公司是手上有大量的訂單,以及未來一段時間還會有大量的潛在訂單,因為沒有人比公司管理層更加了解自己公司的了。

大股東增持原因

上市公司大股東大規模增持股票,一般選在股市低迷時期,為顯示對公司未來業績有信心,同時提振二級市場股價。

但是在公司股價大幅上漲後,大股東動輒以上億元現金從二級市場購買股票,表面上看顯得有些任性。

如果是上市公司發公告說有大股東股票增持股票的情況就是說大股東比較看好公司的股票,增加持股數量。大股東增持對公司股票一般屬於實質性利好,一般會帶動股價上漲。其原因是:

一、最熟悉公司情況的應屬公司大股東,股東增持公司股票,說明對公司未來發展看好,公司一旦有發展前景,將從基本面上保障公司股票價格上揚。

二、從市場供求看,股東增持公司股票擴大了對該股票的需求,求大於供,將在市場層面推動股價上升。不過有時候大股東增持股票短期對股價有一定支撐作用,不過由於增持的原因絕大多數是由於市場行情低迷。

我們常常看到所謂大股東增持,基本屬於不得已而為之,所以利好作用極其有限,甚至會是主力刻意打壓股價的契機,絕大多數股票在大股東宣布增持後都走出先揚後抑的走勢,對這種股票我認為都沒有介入價值,尤其是大盤藍籌宣布增持,必須在一周內清倉。增持5%的股份和增持0.0005%的股份意義明顯不同。股票的好壞,還是看這家公司值不值。

大股東增持就是說大股東自己買入自己公司的股票,增加其持倉量。對於股份公司而言,

大股東可以公開購買公司股東。對於有限公司而言,大股東可以從其他股東中購買股份。

參考資料

謹慎看待大股東增持 人民網

② 為什麼A股和H股價格差這么多

首先,A-H溢價之所以能存在而不會被套利消除,是因為有market segmentation(市場分割)。也就是說,買的A股不能拿到香港去賣。而且,對於股票這種金融資產來說,有一種天生的缺陷就是很難像衍生品一樣進行無風險套利(可以參見put-call parity)。從邏輯上來說,市場分割導致了這種套利困難(limits of arbitrage)。這就導致了同樣的股票即使價格差別很大,也不一定會合攏。(可以類比為這相當於在一個水池中間加了一個壩)。
當承認了市場分割之後,就可以談論為什麼價格不一樣。(可以類比為為什麼水位不一樣)。根據傳統的金融理論,股票的價值應該等於投資者預期的未來現金流經過合理的風險調整的貼現率貼現所得到的現值。如果市場是有效的,那麼股票的價格被價值決定。如果用永續增長模型(GGM)來分析的話,即P=V=E(CF)/r-g,那麼股票的價格就會被以下幾個因素所決定: 1)投資者對於未來現金流的預期。2)不同的貼現率。因此,可以說A-H股價不同可能來源於投資者對於未來的現金流預期不同。比如A股的投資者更為樂觀。(A股和H股的股息是一樣的,但是承認股息相同在邏輯上不等同於兩者預期相同)。

簡單說這是由於香港、內地不同投資環境造成的
1.發行規模不同,如中石油H股在香港發行上市210億,在大陸則是30億(未包括未流通部份。)
2.可投資范圍不同,相對於內地,香港投資環境更多樣化。大陸可投資的渠道大體而言,除了股市就是樓市了,匯市和金市還未形成一定的氣候。
3.大陸公司上市的資格是一種稀缺資源(多少帶有政府色彩),而香港上市要求則要寬松得多。
4.由於外匯管制,內地是一個半封閉市場,香港則完全開放,因此股票比價上更為向國際接軌,比如巴菲特減持中石油,其中就是覺得中石油比起像殼牌等石油公司已不具備可投資價值,而大陸,中石油就此一家,根本無從比較。

③ 大股東不斷回購H股,是否有減持A股

回購的股票注銷了么 如果注銷的話 就是一種變相的增持 H股應該是便宜吧
回購和減持兩個完全是兩回事

④ 關於A+H股上市問題

任何ipo都攤薄原來的股東的比例的,所以要先股東大會通過,但是由於一般ipo都是溢價發行,都高於原來的每股凈資產,因此一般都老股東還是有利的
中交的大股東中交集團持有的是 A股,當然他完全可以增持H股的,只要他有港幣.

⑤ 股票的h股被減持對a股有影響嗎

股票不會憑空消失。無論是H股還是A股,被這個人減持的意思,必然是被另一個人增持。所以單純的減持沒有意義。通常值得注意的減持來自大股東、高管減持,因為他們通常知道的內幕消息比普通人多,所以他們堅持通常被理解為股票要下跌。不過高管、股東也有看走眼的時候。

⑥ 為什麼H股的價格那麼便宜

香港是投資市,賺公司利潤分配,買股票等於買雞生蛋。
內地是投機市,賺市場買賣差價,買股票等於黃牛販票。

⑦ 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減持了建設銀行的股票

建設銀行(601939):匯金增持建行1613.92萬股A股。
以資產計中國第二大銀行建設銀行10月12日晚間發布公告稱,截至10月8日,匯金公司累計增持建行A股1613.92萬股,約占建行發行總股份的0.01%.至此,匯金公司的增持計劃已實施完畢,增持後,匯金公持有建設銀行1334.07億股,其中A股1.45億股,H股1332.62億股,持股共計57.09%.2009年10月,匯金增持建行1613.92萬A股,並承諾在未來12月以自身名義繼續在二級市場增持建行股份.而昨日晚間,工商銀行,中國銀行雙雙發布公告稱,匯金分別增持工行3007萬股A股,增持中行521.6萬股A股.至此,繼一年前的增持之後,匯金已經完成對工,中,建三大行的再次增持.本次增增持後,匯金分別持有工,中,建三家銀行的股份為35.42%,67.5279%,57.09%.作為三大行的大股東,匯金曾兩次通過二級市買入工行,建行和中行的股票.第一次是2008年9月23日匯金公司通過上交所系統增持3家銀行股票各200萬股,並表示擬在首次增持起12個月內,以自身名義繼續在二級市場增持三大行股票.第二次增持則是2009年10月9日,三家銀行同時發布增持公告稱,匯金公司共買入工行3007.36萬股A股,1613.92萬股建行A股和中行512.60萬股A股.計劃在未來12個月繼續以自身名義在二級市場增持上述三大銀行股.今年8月20日,中央匯金公布,將發行總規模1875億元人民幣債券,募集資金將用於為兩家政策性金融機構注資和參與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的再融資.根據此前三大行的配股計劃,工行,建行,中行等三大國有銀行擬通過A+H配股融資的方式分別融資不超過450億元,750億元和600億元.
建設銀行A股今日報收4.75元,跌0.21%;H報6.99港元,漲0.14%。
可見,匯金公司持有的龐大股份是H股,10月增持後持有1.45億A股,佔90億A股流通盤的1.61%。

⑧ 美國的銀行到底從建行拿到了多少好處

2010年8月30日,解禁期剛過,美國銀行便迫不及待地減持建設銀行131億股H股,稅後獲利33億美元。該部分股權的接手方為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淡馬錫,以及包括中國外匯管理局、社保基金在內的幾家機構,不過幾家中方機構尚未證實接盤建行H股的消息。
回溯至2005年6月,建行作為國有商業銀行中首吃螃蟹者,引入美國銀行作為戰略投資者。美國銀行首期投資25億美元,從中央匯金手中認購174.8億股H股,隨後又在建行H股首次公開發行時認購5億美元的股份,30億美元合計獲得建行9%的股份。同時在與匯金簽訂的協議中,美國銀行還保留了一項十分特殊的廉價購買期權,即在未來數年內,美國銀行可增持建行股份至19.9%,行權價根據建行「最近一期經審計每股凈資產的1.2倍」與「H股IPO價的1.0712倍」二者孰高原則確定。
之後,美銀分兩次行權,第一次為2008年5月以每股2.42港元的行權價格從匯金手中購買60億股H股,第二次為同年11月以2.8港元購進195.8億股H股。
事實上,美銀最早買進的建行191億股H股在2008年10月正式解禁。當時次貸危機爆發,市場本以為美銀會大幅減持建行以自救。不過,囿於當時建行股價太低(2.5港元/股左右),美銀非但沒有減持,反而逆勢行權又從匯金手中購買195.8億股H股,使其持股從10.75%增至19.13%,接近持股上限。當時建行經審計每股凈資產為2.05元人民幣,美銀的行權價格為2.46元人民幣(約2.80港元)。
2009年1月,美銀首次減持建行股份,帶來巨大的市場震動,建行H股股價在消息出來當日大跌8.76%。彼時次貸危機正在蔓延,瑞士銀行和蘇格蘭皇家銀行亦不堪壓力拋售68億股中行H股。美銀剛完成對美林證券的收購並等待政府救助以補充流動性,遂以每股3.92港元的價格向機構投資者配售了56.2億股建行股權,減持價格較市價4.45港元/股折讓12%。
美銀最大一筆減持發生在2009年5月,當時美國政府對19家大銀行的壓力測試結果揭曉,美銀未能通過,並需補充約300億美元資本金,於是再次出售建行股份兌現收益。此輪減持價格為4.2港元/股,折價幅度14.3%,接盤者來自厚朴基金、中國人壽、中銀國際和淡馬錫。美銀在此輪減持中套現73億美元。
去年11月,建行A+H配股時,身陷虧損泥潭的美銀無力參與配股,將17.9億股配股權轉讓給淡馬錫。美銀未披露轉讓配股權的價格,但因建行H股配股價較市價折讓40%左右,市場推測美銀可能獲利約7.3億美元。
加上最近一次減持,美銀五次減持累計套現194億美元(稅前),目前尚餘5%建行股份的市值約91.4億美元。此外,美銀在2005年至2010年五年間獲得了不菲的股息收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以每次派息日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中間價計算,美銀因持有建行股份所獲股息收入(稅前)總計32.23億美元。美銀在建行的投資中收入總計317.6億美元,減去其投入成本119.1億美元,美銀獲利共約196億美元。

閱讀全文

與匯金減持H股價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對公外匯拓戶 瀏覽:239
廣發證券草根 瀏覽:49
銀行外匯英文單詞 瀏覽:398
長江小金屬網釩價格 瀏覽:608
絲路矽谷綜合金融服務中心 瀏覽:279
恆星外匯公司詳細信息 瀏覽:16
香港製暴股票 瀏覽:723
民生銀行原油期貨 瀏覽:499
金融行業安全服務 瀏覽:144
杠桿第三課時教學反思 瀏覽:180
貴州銀行2016理財發放額度 瀏覽:707
金融服務業的營銷策略 瀏覽:415
500彩票傭金 瀏覽:949
疫情間金融服務 瀏覽:267
超贏主力資金流向指標 瀏覽:705
青島港上市交易 瀏覽:530
稀貴金屬紅 瀏覽:330
福建恆鋒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721
陸新貴股票 瀏覽:199
果殼金融信息服務怎麼樣 瀏覽: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