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綜合加權價格指數公式

綜合加權價格指數公式

發布時間:2021-08-15 00:31:04

㈠ 派許加權綜合價格指數是什麼

派許加權綜合價格指數是一種股票指數的計算方法,派許加權是以樣本股的調整股本數為權數的。

上證指數系列均採用派許加權綜合價格指數公式計算:

1.上證180指數
上證成份指數以成份股的調整股本數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計算公式為:
報告期指數 = 報告期成份股的調整市值 / 基日成份股的調整市值 × 1000
其中,調整市值 = ∑(市價×調整股本數),基日成份股的調整市值亦稱為除數,調整股本數採用分級靠檔的方法對成份股股本進行調整。根據國際慣例和專家委員會意見,上證成份指數的分級靠檔方法如下表所示。比如,某股票流通股比例(流通股本/總股本)為7%,低於10%,則採用流通股本為權數;某股票流通比例為35%,落在區間(30,40 )內,對應的加權比例為40%,則將總股本的40%作為權數。
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
加權比例(%) 流通比例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2.上證50指數
上證50指數採用派許加權方法,按照樣本股的調整股本數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計算公式為:
報告期指數 = 報告期成份股的調整市值 / 基 期 × 1000
其中,調整市值 = ∑(市價×調整股數)。調整股本數採用分級靠檔的方法對成份股股本進行調整。上證50指數的分級靠檔方法如下表所示:
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
加權比例(%) 流通比例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3.上證紅利指數
上證紅利指數採用派許加權方法,按照樣本股的調整股本數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計算公式為:
報告期指數 = 報告期成份股的調整市值 / 基期 × 基期指數
其中,調整市值 = ∑(市價×調整股數)。
調整股本數採用分級靠檔的方法對成份股股本進行調整。上證紅利指數的分級靠檔方法如下表所示:
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
加權比例(%) 流通比例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㈡ 深證綜合指數的計算方法

(1)綜合指數類和成份股指數類均為派氏加權價格指數,即以指數股的計算日股份數作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
(2)兩類指數的權數分別為:
綜合指數類:股份數=全部上市公司的總股本數
成份股指數類:股份數=成份股的可流通股本數
(3)指數計算公式是
即日指數=(即日指數股總市值/基日指數股總市值)×基日指數
(4)指數股中的B股用上周外匯調劑平均匯率將港幣換算人民幣,用於計算深證綜合指數和深證成份指數。深證B股指數和成份B股指數仍採用港幣計算。
(5)每一交易日集合競價結束後,用集合競價產生的股票開市價(無成交者取昨收市價)計算開市指數,然後用連鎖方式計算即時指數,直至收市。
每日連鎖計算公式:
今日即時指數=上日收市指數×(今日即時指數股總市值/經調整上日指數股收市總市值)
指數股總市值=指數股A股總市值+指數股B股總市值。
指數股A股總市值=∑ (指數股A股股價×指數股A股之股份數)。
指數股B股總市值=∑ (指數股B股股價×指數股B股之股份數)×上周外匯調劑平均匯率。
(6)基金指數的計算方法與成份股指數計算方法相同,以在深交所直接上市新基金單位數(即可流通基金單位數)為權數。
為保證成份股樣本的客觀性和公正性,成份股不搞終身制,深交所定期考察成份股的代表性,及時更換代表性降低的公司,選入更有代表性的公司。當然,變動不會太頻繁,考察時間為每年的一、五、九月。

㈢ 上海證券交易所綜合股票價格指數計算

上證綜合指數是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的,以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的全部股票為計算范圍,以發行量為權數的加權綜合股價指數。該指數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準日, 基日指數定為100點,自1991年7月15日開始發布。該指數反映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A股和全部B股的股價走勢。其計算方法與深綜合指數大體相同,不同之處在於對新股的處理。
上證綜指的計算,當有新股上市時,一個月以後方列入計算范圍。

深證綜合指數:

深證綜合指數是深圳證券交易所從1991年4月3日開始編制並公開發表的一種股價指數,該指數規定1991年4月3日為基期,基期指數為100點。綜合指數以所有在深圳證交所上市的所有股票為計算范圍,以發行量為權數的加權綜合股價指數,其基本計算公式為:即日綜合指數=(即日指數股總市值/基日指數股總市值×基日指數),每當發行新股上市時,從第二天納入成份股計算,這時上式中的分母下式調整。
新股票上市後「基日成分股總市值」=原來的基日成分股總市值+新股發行數量×上市第一天收盤價

當某一成份股暫停買賣時,將其暫時剔除於指數計算外,若有成份股在交易其間突然停牌,將取其最近成交價計算即時指數,直到收市後再作必要的調整。對於除權除息,由於保持總市值不變,因而指數保持不變。深證指數因編制採用的是先進的加權指數法,且抽樣廣泛,代表性強,不僅具有長期可比性,而且能正確反映股價運動的總趨向。

股票每天有漲有跌,當上漲股票佔全部權重比例較大大盤就會上漲,反之就下跌。影響大盤指數漲跌除了全部股票的大多數上漲或下跌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權重較大的股票,也就是總股本較大的公司,比如:600028中國石化占上證綜指的10.92%,他的上漲與下跌會影響滬綜指的走向。

㈣ 股價綜合指數的計算方法

比如上證綜合指數:

上證綜合指數是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的,以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的全部股票為計算范圍,以發行量為權數的加權綜合股價指數。該指數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準日, 基日指數定為100點,自1991年7月15日開始發布。該指數反映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A股和全部B股的股價走勢。其計算方法與深綜合指數大體相同,不同之處在於對新股的處理。
上證綜指的計算,當有新股上市時,一個月以後方列入計算范圍。

㈤ 股價指數計算方法

股票指數=n個樣本股票指數之和/n

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點上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通常是將報告期的股票價格與定的基期價格相比,並將兩者的比值乘以基期的指數值,即為該報告期的股票指數。股票指數的計算方法有三種:一是相對法,二是綜合法,三是加權法。

1、相對法

相對法又稱平均法,就是先計算各樣本股票指數。再加總求總的算術平均數。其計算公式為:

股票指數=n個樣本股票指數之和/n 英國的《經濟學人》普通股票指數就使用這種計演算法。

2、綜合法

綜合法是先將樣本股票的基期和報告期價格分別加總,然後相比求出股票指數。即:

股票指數=報告期股價之和/基期股價之和

代入數字得:

股價指數=(8+12+14+18)/(5+8+10+15) = 52/38=136.8%

即報告期的股價比基期上升了36.8%。

從平均法和綜合法計算股票指數來看,兩者都未考慮到由各種采樣股票的發行量和交易量的不相同,而對整個股市股價的影響不一樣等因素,因此,計算出來的指數亦不夠准確。為使股票指數計算精確,則需要加入權數,這個權數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發行量。

3、加權法

加權股票指數是根據各期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予以加權,其權數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發行量等。按時間劃分,權數可以是基期權數,也可以是報告期權數。

以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拉斯拜爾指數;以報告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派許指數。對拉斯拜爾指數和派許指數作幾何平均,得幾何加權股價指數「費雪理想式」。

拉斯拜爾指數偏重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而派許指數則偏重報告期的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當前世界上大多數股票指數都是派許指數。

(5)綜合加權價格指數公式擴展閱讀:

計算股價平均數或指數時經常考慮以下四點:

(1)樣本股票必須具有典型性、普通性,為此,選擇樣本應綜合考慮其行業分布、市場影響力、股票等級、適當數量等因素。

(2)計算方法應具有高度的適應性,能對不斷變化的股市行情作出相應的調整或修正,使股票指數或平均數有較好的敏感性。

(3) 要有科學的計算依據和手段。計算依據的口徑必須統一,一般均以收盤價為計算依據,但隨著計算頻率的增加,有的以每小時價格甚至更短的時間價格計算。

(4) 基期應有較好的均衡性和代表性。

㈥ 某一種產品的綜合價格指數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單一產品的綜合價格指數不知道

定基綜合價格指數計算公式

單品種的價格指數和數量指數都是容易計算的。以基期價格為p0,報告期價格為p1,報告期價格指數

(11-12)

以基期數量為q0,報告期數量為q1,報告期數量指數

Iq=q1/q0 ×100 (11-13)

但是對多品種的情形就不同了。

例如,根據下列資料,.求學校辦公用消耗品價格指數。
表11-9 學校辦公用消耗品價格變動一覽表

編號i
品種
單位
1978年
1979年

價格P1
1980年

價格P2

數量q0
價格p0

1
粉筆

200
2.84
3.14
3.31

2
日光燈

130
22.60
25.58
26.98

3
蠟紙

100
41.71
57.82
64.00

4
清潔劑

290
14.62
17.14
17.77

5
玻璃

15
10.93
12.57
12.26

6
油漆

175
7.58
7.97
8.83

求綜合價格指數時,不能簡單相加,如(是的省略記號,其他類

似)。因為(1)各p1i的單位不同,它們分別是元/箱,元/盒、元/桶等等;(2)各品種作為辦公用消耗品,它們的重要性也不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常用的方法是加權。以消耗數量q加權,p0i×q0i=v0i是1978年第i品種所耗金額(元),於是各v0i是可以相加的。另外,q0i也反應了第i品種在全體消耗品中的重要性。對於分子p1i,也要以q0i而不是以q1i加權,表明消耗的數量不變,於是指數就只反映價格的變化,所以經濟意義是明顯的。這樣得到的指數公式稱為Laspeyres價格指數。(為了比較不同報告期的指數,報告期下標用n表示)
(11-14)

現在計算上例的Laspeyres價格指數
表11-10 學校辦公用消耗品Laspeyres價格指數計算表

I
p0q0
p1q0
p2q0

1
535
625
662

2
2 038
3 325
3 507

3
4 171
5 782
6 400

4
4 240
4 971
5153

5
134
189
184

6
1 327
1 395
1 545

合計
13 408
16 290
17 451

得學校辦公用消耗品Laspeyres價格指數 。(1978年為100)

1979年,

1980年,

有時不以基期消耗q0加權,而以報告期qn加權,所得指數稱為Paasche價格指數。

(11-15)

用該公式計算的結果當然與前不同,它的經濟意義也不同。它表示學校要購買各品種的當前消耗數量時,價格的變動情況和多花 或少花多少錢。所以兩種價格指數各有不同的作用。但Laspeyres價格指數在計算上有便利之處,可以不必經常收集各時期的消耗數量qin。其另一個優點是用它計算的各時期的指數相互比較是有意義的,因為權重相同。而Paasche價格指數只便於和基期相比。在價格有上升趨勢的情形下,人們常常會多買一些價格低的商品,少買一些價格高的商品,這樣,Laspeyes公式的分子就比實際情形偏大,算出的指數就比實際的數值偏高。相反,在這種情形下Paasche價格指數就要比實際的偏低。

㈦ 價格指數怎麼計算

物價指數
是用來反映報告期所銷售(或購進)的全部商品價格總水平比基期水平升降變動程度的相對數。通常以百分數表示,是一種經濟指數。?
物價指數按其包括范圍的不同,分為單項商品價格指數(或稱個體物價指數)、商品類別價格指數(或稱物價類指數)和物價總指數。反映某種商品的平均價格水平變動程度的指數叫做單項商品價格指數;反映某一類或全部商品價格總水平變動程度的指數,叫物價類指數或物價總指數。物價指數按其所採用基期的不同,分為環比物價指數(以上一期為基期)、年距環比物價指數(以上年同期為基期)和定期物價指數(以某一固定時期為基期)。目前國家統計部門編制的物價指數主要有: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商品零售價格指數,農副產品收購價格指數等。?
商品零售價格指數
是反映城鄉商品零售價格變動趨勢的一種經濟指數。商品零售物價的調整變動直接影響到城鄉居民的生活支出和國家的財政收入,影響居民購買力和市場供需平衡,影響消費與積累的比例。因此,計算商品零售價格指數,可以從一個側面對上述經濟活動進行觀察和分析。?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是反映一定時期內城鄉居民所購買的生活消費品價格和服務項目價格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是綜合了城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農民消費價格指數計算取得。利用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可以觀察和分析消費品的零售價格和服務價格變動對城鄉居民實際生活費支出的影響程度。?
指數的計算公式。我國價格指數的計算公式以派氏公式I=∑P1Q1/∑P0Q1和拉氏公式I=∑P1Q0/∑P0Q0為基本公式。但在實際工作中往往根據所掌握資料的情況,分別採用變形公式,即加權調和公式,也稱加權倒數公式I=∑P1Q1/(∑(P1Q1)/k)和加權算術平均公式I=∑kP0Q0/∑P0Q0。如採取加權算術平均公式計算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商品零售價格指數,採用加權調和平均公式計算農產品收購價格數。(上述計算公式中,I為類指數或總指數,k為單項指數,P1和P0分別為計算期和基期價格)

㈧ 怎樣計算價格權重指數

物價指數亦稱商品價格指數是反映各個時期商品價格水準變動情況的指數。物價指數是一個與某一特定日期一定組合的商品或勞務有關的價格計量。當該商品或勞務的價格發生了變化,其價格指數也隨之變化。

物價指數計算的基本方法,是以計算期各種商品價格與權重乘積的和,除以基期各種商品價格與權重乘積的和(即兩個和的比值)。計算期各種商品的價格與計算

期各種商品的權重的乘積,減去基期各種商品的價格與基期各種商品銷售量的乘積,表示消費者在計算期購買商品時,由於物價變動而節省或多付的金額。

在實際工作中,根據所掌握的資料情況,物價指數也可用算術平均數或調和平均數來計算。

在計算方法上,單項商品的物價指數,用報告期和基期的實際平均價格計算。多種商品的物價總(組)指數,一般是以報告期的商品銷售(或收購)數量為同度量因素(見統計指數)來計算。物價總指數k的算式為:



式中k代表各種商品報告期的銷售(或收購)數量;p1、p0分別代表每種商品報告期和基期的平均價格,多數情況是選用各種商品中有代表性的價格。上式簡稱物價指數的綜合公式。在實際工作中,還可根據資料情況採用一些簡化的變通辦法。

㈨ 加權股價指數的計算題

PI等於 (100✖️10➕150✖️15➕200✖️20➕250✖️25)➗(100✖️7➕150✖️7➕200✖️7➕250✖️7)✖️100等於275.5

㈩ 採用加權綜合平均法來計算股價指數怎麼算

展開全部
不好意思,我的word輸入公式有點困難的,具體的有三種
以基期交易量為權數的、以報告期交易量為權數的、以報告期發行量為權數的,相關的統計書上,證券投資學書上都有的哦

閱讀全文

與綜合加權價格指數公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重鋼價格 瀏覽:186
抖音京東傭金如何設 瀏覽:556
宏電科技股票 瀏覽:759
永東股份針狀焦產能 瀏覽:765
交易所2代行情數據 瀏覽:973
if1512指期貨走勢預測指導1125 瀏覽:53
信託網郫縣 瀏覽:913
沈陽基金理財去哪 瀏覽:569
晨鳴融資租賃2017 瀏覽:471
豐台區小企業融資 瀏覽:834
湘財證券怎麼買 瀏覽:324
商業銀行外部融資 瀏覽:738
投融資備案查詢 瀏覽:932
期貨登錄網址 瀏覽:991
2020年銀行理財產品排行哪個好 瀏覽:59
e租寶登理財產品名稱 瀏覽:506
江陰貴金屬交易所 瀏覽:657
淘客傭金在哪兒 瀏覽:532
抵押貸款利率銀行利率 瀏覽:722
工商銀行卡開了貴金屬賬戶 瀏覽: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