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漢代的金到底是黃金還是青銅「一金萬錢」是什麼意思
主貼:是同樣的重量,黃金是銅錢的一萬倍。還是一個金餅(一斤左右)值一萬個五銖錢?
「markgraf」回復:一般的解釋不是後者么?
「穿越農夫」回復:那麼黃金只是銅的兩百多倍,很便宜啊。也可能是銅貴就是了。
▲陝西省西安市北郊譚家鄉出土的219枚金餅
「時之沙漏」回復:劉賀墳里那堆金餅,馬蹄金,麟趾金合起來值多少金?按漢代的演算法。
「avatar」回復:一個金餅就是標准一斤黃金,零零碎碎加起來應該有300斤了,記得新聞裡面說過金器一共78-79公斤左右。200萬的五銖錢。
「公忠體國魚朝恩」回復:漢代說的金就是黃金,一斤就是一個金餅重量一漢金。漢代高祖年間一斤黃金5000錢,以後逐步上漲,後代穩定在一斤黃金兌換一萬錢左右。
漢代賞賜最大一次是高祖賞賜陳平4萬斤黃金,後來幾次比較大的比如文帝賞賜周勃等。
有人統計大概整個西漢賞賜功臣黃金在90萬斤以上。
「葉鴻慈」回復:摺合同時期羅馬地中海世界,大概幾萬塔蘭特黃金,中國還是缺貴金屬啊,做貨幣用不夠。
本文作者 : 穿越農夫
Ⅱ 古人為什麼偏愛馬蹄金
當今社會,黃金除了被製作成各種精美的飾品外,最常見的形式莫不過於鑄成長方形的長條,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金條”。然而在古代,黃金的形式可謂是多種多樣,有先秦時期的“金餅”、“金版”,漢代的“馬蹄金”、“麟趾金”,唐代的“金笏”,宋代的“金錠”,乃至元代我們耳熟能詳的“金元寶”。
而其中最深受古人偏愛的莫過於這“馬蹄金”,古時的權貴們不僅在生前對“馬蹄金”趨之若鶩,視若珍寶,在死後,更是喜歡用“馬蹄金”作為陪葬品伴自己長眠。根據《夢溪筆談》的記載,早在宋代時期,就從殯葬品中挖出過“馬蹄金”。
上世紀70年代,在西安魚化寨北石橋,出土了六枚完整的“馬蹄金”,2015年12月,在震驚中外的江西南昌海昏侯墓的挖掘工作中,也出土了大量的“馬蹄金”。那麼為何古人對“馬蹄金”如此偏愛呢?筆者進行了簡要的總結,從馬蹄金的由來、寓意、工藝這三個方面來闡述“馬蹄金”為何如此受到青睞的原因,以便大家能夠更好地理解。
總之,從“馬蹄金”的由來、寓意和工藝製造上來看,“馬蹄金”都是不傳世的珍品,不僅深受古人的偏愛,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瑰寶,是我們華夏文化的獨特傳承。
參考文獻:
《史記》
Ⅲ 馬蹄金的介紹
馬蹄金,西漢時期稱量貨幣,底面呈圓形,內凹,中空,狀如馬蹄。由漢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協祥瑞而制。馬蹄金一般重250克左右,相當於漢代的一斤。2015年12月,江西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出土馬蹄金等金器。
Ⅳ 海昏侯墓中的白麟腳趾和馬蹄形黃金,有何種含義
自2011年江西南昌發現西漢海昏侯劉賀墓以來,各界對此的關注度不斷提升。劉賀墓未被盜掘過,因而比較完整地保存了大量的隨葬品,尤其出土的眾多金餅、麟趾金、褭[niǎo]磃[ tí ]金等黃金製品,奪目的光芒吸引著世人的目光。那麼何為麟趾金?何為褭磃金?這與漢代歷史又有什麼聯系?
一、麟趾金、褭磃金的緣起眾所周知,漢武帝與秦始皇有相同的嗜好,都喜歡外出巡狩。秦始皇登上皇位之後,一共出巡了五次,並且死在第五次巡視的路上。漢武帝在位50餘年,外出巡視、封禪次數達到十五六次,和秦始皇一樣,他的生命最終也定格在不斷奔波的路途之中。
劉賀 劇照
那麼這個昌邑故國在哪裡呢?我們先來說說定陶,定陶在戰國時期屬於魏國,因這一帶富庶,魏國甚至將都城東遷至定陶區域內的大梁,而昌邑國就處在天下之中、水路交通要沖的定陶東邊,與之密切相連,所以昌邑國可以享受定陶所具的地理優勢來發展經濟。在劉邦、項羽相爭之際,此地糧食充足,昌邑國的經濟優勢不僅導致項羽退兵,而且對垓下之戰的勝負之分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影響。武帝出於對劉賀祖母李夫人的深情,將劉賀之父即劉髆分封在昌邑國之中。在豫章的劉賀墓中就有老昌邑王劉髆的故物,其中就包括麟趾金與褭磃金。
南昌海昏侯劉賀墓的發掘,為世人在傳世文獻之外塑造了一個更為立體的廢帝的形象,墓中出土的大量黃金製品更是吸引著世人的眼光。麟趾金、褭磃金作為祥瑞的化身,不僅與漢代濃郁的神仙信仰有關,也包含了漢武帝恩威並重的治國之道。我們常稱劉賀墓中發現了馬蹄金而非褭磃金,稱呼的簡單化固然是便於傳播,但也在無形之中淡化了它本身所蘊含的祥瑞之意,並不符合歷史的本來面目。
Ⅳ 你喜歡近些年出土的什麼文物
說到近些年來的考古發掘,就不得不提到大名鼎鼎的海昏侯墓。海昏侯墓位於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自2011年挖掘以來,出土了無數珍寶,對研究漢朝歷史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這件青銅蒸餾器,整體採用灶上甗(yǎn)的結構,下部為圓釜,上半部是將甑(zèng)改進為凝露室,圓形桶身,底面帶有柵格紋箅,並有一個收攏的圈足,可以插入釜頂部的圈口之內。
海昏侯的青銅蒸餾器與如今的普通蒸鍋外形相差無幾,形似現代蒸餾器。這一蒸餾器技術和結構,就是李約瑟所講的“希臘式蒸餾器”。
猶太人瑪麗被普遍認為是蒸餾器的發明者,而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銅蒸餾器,顛覆了西方這一歷史。近年來西方考古學家在歐洲和中東還發現比瑪麗更早的蒸餾器,卻依然無法推翻現代蒸餾技術源於中國的事實。中國考古發現了蒸餾技術形成的一條完整證據鏈。就蒸餾技術而言,並不是中國學習了西方,而是中國蒸餾技術流傳到了西方,中國才是現代蒸餾技術的起源!
Ⅵ 漢代馬蹄金的歷史價值
馬蹄金,西漢時期稱量貨幣。金質,一般重250克左右,相當於漢代的一斤。底面呈圓形,內凹,中空,狀如馬蹄。由漢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協祥瑞而制。這種貨幣在具體使用過程中仍需稱量,因此也是一種稱量貨幣。 望採納!2326
Ⅶ 馬蹄金的考古發現
2015年12月,江西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出土馬蹄金等金器。馬蹄金分大小兩種,大馬蹄金分別刻有「上」、「中」、「下」三種文字,對此專家還未得出完整結論。
Ⅷ 海昏侯墓出土黃金,白麟腳趾和馬蹄形很吸睛,天然萌還是有深意
自2011年江西南昌發現西漢海昏侯劉賀墓以來,各界對此的關注度不斷提升。劉賀墓未被盜掘過,因而比較完整地保存了大量的隨葬品,尤其出土的眾多金餅、麟趾金、褭[niǎo]磃[
tí ]金等黃金製品,奪目的光芒吸引著世人的目光。那麼何為麟趾金?何為褭磃金?這與漢代歷史又有什麼聯系?
一、麟趾金、褭磃金的緣起
眾所周知,漢武帝與秦始皇有相同的嗜好,都喜歡外出巡狩。秦始皇登上皇位之後,一共出巡了五次,並且死在第五次巡視的路上。漢武帝在位50餘年,外出巡視、封禪次數達到十五六次,和秦始皇一樣,他的生命最終也定格在不斷奔波的路途之中。
Ⅸ 西漢馬蹄金純度
這種底面呈圓形,內凹,中空,狀如馬蹄的黃金製品,叫「馬蹄金」,由漢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協祥瑞而制。這種貨幣在具體使用過程中仍需稱量,因此也是一種稱量貨幣。一般純度為百分之九十左右。
Ⅹ 南昌出土的劉賀墓馬蹄金上的玻璃是中國人自己生產的嗎
南昌出土的劉賀墓馬蹄金上的玻璃應當是中國人自己生產的。從考古出土來看,咱們至少在三、四千年前就能夠生產玻璃製品啦。但是,咱們的玻璃生產工藝好像沒有取得突破,出土文物多為玻璃飾品,比如璃璃珠等,而沒有日常生活用品,比如碗、碟、杯、壺,瓶、罐、盆、盂等。因此,到了宋代以後,陶瓷製品因為同生活息息相關而一枝獨秀,玻璃業幾乎可以用沒落一詞來形容,以至於不少人誤以近、現代以前咱們不會生產玻璃,甚至沒有自己生產的玻璃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