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相對價格線怎麼表示

相對價格線怎麼表示

發布時間:2021-11-06 03:15:00

① 什麼叫做商品的相對價格

商品相對價格則指產品與交換物品進行交易時的兌換比率,假定金錢的供應不變的話,商品之間與金錢相對價格是可以比較的,商品之間亦可以以金錢價格比較出相對價格。

然而當特定金錢或貨幣的供應增加,該金錢或貨幣與商品之間的相對價格均出現下降(即通貨膨漲)時,商品在金錢或貨幣的供應增加期間的金錢價格便出現變動,在金錢或貨幣供應增加的前後期間,商品以該貨幣所訂的名義價格上升,同時商品之間的實際相對價格維持不變。

(1)相對價格線怎麼表示擴展閱讀

商品相對價格的計算

以某國出口糧食、進口照相機為例,兩者的比例關系為:照相機的相對價格=照相機價格/糧食價格(均按同一貨幣折算)。它反映出購買一台照相機而必須放棄的糧食數量。

如果這種比率關系在一段時間內發生變化,那就說明它們在利益分配上發生了變化。相對價格是一個相對數值,也可以是無貿易狀態下,一國的兩種商品的勞動投入量之比。為生產一種商品而放棄另一種生產商品的數量,叫做該商品的機會成本,也可做相對價格。

② 什麼是相對價格

1.假定經濟體內有三種要素,兩種產品:勞動力和土地產出糧食;勞動力和"鋼材"產出製造品.生產函數按新古典模式構造.在短期,這三種要素都視為給定不變.

2.在經濟體運行初始狀態,我們假定勞動力在糧食部門和製造品部門之間不能自由流動(這符合90年代以前的實際情況),由於糧食部門勞動力相對過剩,則糧食部門勞動的邊際產出和收入都低於製造業部門.糧食的價格被低估,製造品的價格被高估,鋼鐵的價格被低估.(根據新古典生產函數的特點和均衡條件可容易推得,不贅述)

3.經濟當局逐步放寬對勞動力流動的限制(這也符合中國改革的特點),則會出現勞動力由糧食部門逐步流向製造品部門,在此過程中會出現:糧食相對價格上漲,製造品相對價格下降,鋼鐵價格上漲,糧食部門勞動相對價格上漲及製造品部門勞動相對價格下降.

以上尚限於微觀層面的分析,要進一步得出宏觀結論,尚需引入價格調整的粘性假定以及政府部門和國外部門.

本想給一個時間序列,但這兩天比較忙,沒時間長篇大論做文章,把意思簡單說說吧.以後有機會再貼模型.

假定在其他商品價格可調整,但工資剛性的中期(比方說,一年或數月).由於製造業部門初始工資遠高於糧食部門,並且工資剛性,勞動力向製造業部門轉移時並不表現為製造業部門的工資下降,而是一定程度的失業.

政府為保證就業而低估匯率,以增加出口.由於製造業部門是本國的比較優勢產業,匯率低估造成外國對本國製造品需求增加,則製造品行業對勞動力和"鋼材"的需求也增加.又恰逢世界經濟復甦,加劇了這一趨勢.

但勞動力市場存在失業,供給的價格彈性近於無窮,所以匯率低估和固定匯率傳遞通脹的壓力完全集中於"鋼材"上.

據此我認為,在中國正發生著兩件事:一件事是由於二元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勞動力發生轉移,造成製造業部門勞動相對於"鋼材"希缺程度下降而出現的相對價格調整.另一件事是由於世界經濟復甦,固定匯率和匯率低估共同導致的經濟擴張和通貨膨脹.

這兩件事共同作用的結果是製造品不漲,而原材料大漲,進而引起對原材料生產的投資熱潮.

上述模型不僅可以解釋何以原材料大漲而製成品不漲,還可以解釋何以增長與失業並行不悖,何以產出大增而吸收不增.

中國在二元經濟結構轉型過程中,需要釋放大量農村勞動力轉向製造業,政府為解決就業而低估匯率,那麼一定程度的通脹是必然的代價.我不太想就中國經濟是否做出判斷,但有一點必須說明,這一輪通脹的原因並不是由於"局部領域的投資過熱"造成的,相反這只是結果.這也不是什麼"結構失調",而是正常的市場反映.

在定性上,這次通脹不是成本推動型,而是需求拉動型-----匯率低估,世界經濟復甦使外需對中國製造業部門需求大增.

如果經濟當局認為經濟已經過熱,那麼最有可能實現軟著陸的手段還是匯率的逐步微調,由於中國產品大部分低檔,國外市場需求的價格彈性不大,到未必會引起國際收支惡化,但會出現就業減少--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中國要成為世界的工廠,缺的不是勞動力,而是原材料和能源.現在原材料價格上漲體現的就是這一點,遏制對這些領域的投資只能加劇原料供應的緊張.我想,做出"局部過熱"的判斷是愚蠢的.

這一輪投資增長,主要是私人投資在增長,這不同於以往以公有經濟為主體的「投資飢渴」。我有兩個朋友參與了鋼鐵投資。人家能掙到幾千萬乃至上億的身價,當然不會是傻瓜;真金白銀的拿出去投資,也不會拿自己的錢開玩笑。經濟學家有什麼理由認為,自己的判斷就一定比市場的選擇更准確?

說句不敬的話,中國的經濟學者和經濟政策當局要真有能力對宏觀經濟做出哪怕是大致的預測,我們今天的電力供應也不會緊張到這種程度。如果我記得不錯的話,兩年前經濟學家們在拚命批判電力投資的「低水平重復建設」,就像現在對鋼鐵行業一樣。小火電再不好,也總比今天這樣遍地發電機要好那麼一點吧?

第一,這一輪通脹,不是成本推動型,而是需求拉動型,主要有兩塊需求拉動,一個是外需,根源在於低估的匯率和世界經濟復甦;另一個是房市,根源在於不合理的土地批租制度。如果不對這兩塊下功夫,限制上遊行業又有什麼用?徒然使原材料供應更緊張,生產資料價格更上漲而已,這豈非緣木求魚?

第二,現在的上游投資是不是「低水平重復建設」?將來的產能會不會過剩?

重復建設是市場競爭的必要條件,沒有一定的產能過剩就沒有競爭,如果最大產能恰好等於需求,那叫做「有計劃,按比例」,而不是市場經濟。

至於「低水平」,那什麼又是合適的水平?稍有一點微觀經濟學常識的人都知道,一個市場採用怎樣的技術水平有經濟效率,取決於各種生產要素的希缺程度和相對價格,而不是絕對的技術水平高低,經濟學家應該相信市場的選擇,而不是代替市場做出判斷。

③ 大米相對小麥的相對價格曲線就是指大米的相對價格嗎

算是的 大米相對小麥的價格變化

④ 相對價格的概念的提出

相對價格概念起源於19世紀初英國經濟學家D.李嘉圖的比較成本學說。這個學說認為,在國際貿易中,按同一種貨幣折算,各國之間產品價格有所不同:某國生產的甲產品成本低,乙產品成本高;而另一國生產乙產品成本低,甲產品成本高,這樣兩國就可以通過貿易,用各自生產的優勢產品去換得自己生產的劣勢產品,從中得到利益。所以在國際貿易中,每個國家對某種商品都擁有一種比較利益,並通過商品交換獲利。國家間的商品價格差異是國際貿易的基本原因,反應了生產成本的不同。相對價格反映的交換關系促成國際貿易,使世界生產的實際資源成本最小化,或使世界資源的實際產值最大化。

⑤ 什麼是商品的相對價格,表示什麼經濟含義,舉例說明

實際匯率:經兩國價格平減後的匯率。
建議自己下去查查資料
這樣的提問沒有意義

⑥ 相對價格線分別和生產可能性曲線與無差異曲線的交點表示什麼

與社會無差異曲線的交點,表示國際分工後的消費均衡點,與生產可能性曲線的交點表示生產均衡點

⑦ 社會無差異曲線及生產可能性邊界相切的切線為何表示相對價格線

首先明確幾個概念
機會成本:增加一單位X產品所需要放棄的Y產品的數量
相對價格Px/Py:一個X可以換得的Y的數量
邊際轉換率(MRT):生產可能性曲線切線的斜率。表示在現在有生產技術水平下,一定量的生產要素可生生產的最大量的不同商品的組合。也就是增加一單位X產品所需要放棄的Y產品的數量
邊際替代率(MRS):表示效用曲線切線的斜率。指在維持現在有效用水平不變的前提下,消費者增加一單位某種商品的消費進所需要放棄的另一種商品的消費數量。
在用商品數量作為計價單位的國際經濟學中,邊際轉換率就是機會成本,即增加一單位X產品的生產所需放棄的Y產品的生產數量。
社會無差異曲線及生產可能性邊界相切時,達到最好的生產條件,多生產一個X和多生產一個Y是一樣的。此時,MRT=Px/Py
消費方面也是一樣。
社會無差異曲線及生產可能性邊界相切的切線意味著MRS=MRT=Px/Py,是均衡時(達到最好生產和消費條件時)的邊際轉換率、邊際替代率也是均衡時的相對價格。

⑧ 什麼是相對價格指數走勢圖和絕對價格指數走勢圖二者有什麼關系怎樣觀看

絕對價格指數走勢圖好理解,就是價格指數的本來、真實的走勢。相對價格走勢,是指一種價格指數相對最基礎的或者是平均的價格指數的走勢圖。也就是說,如果一種價格指數走勢與最基礎或者平均的價格指數走勢完全一致的話,那麼相對價格指數走勢就是一條水平線。總之,相對價格指數是指相對關系,絕對價格指數是真實的價格指數走勢。用來分析不同領域時常用相對價格指數,研究單純一種指數是用絕對價格指數。需要慢慢去理解,祝你成功。

⑨ 國際經濟學中世界相對需求曲線怎麼求

產品A的價格與產品B的價格的比值為產品A對產品B的相對價格,市場對產品A的需求數量與市場對產品B的需求數量之比為稱為產品A對產品B的相對需求,聯系相對價格和相對需求的曲線就是相對需求曲線。

一般而言,相對需求為相對價格的減函數,曲線的下降趨勢反映了替代效應。相對需求曲線和相對供給曲線的交點,決定了該產品的均衡相對價格。



(9)相對價格線怎麼表示擴展閱讀

英國經濟學家約翰·穆勒在1848年提出。穆勒認為,兩國進行交換,其交換比率取決於雙方對各該項商品需求的大小,並穩定在輸出貨物恰好能抵償輸入貨物的水平上。例如,以同一勞動量,英國可生產呢絨10碼或亞麻布15碼,德國可生產呢絨10碼或亞麻布20碼。

在此情況下,英國可專門生產呢絨,德國可專門生產亞麻布,然後相互進行貿易,英國以10碼呢絨換取德國的17碼亞麻布,這樣對兩國都有利。

但若英國對亞麻布的需求減少或德國對呢絨的需求增加,交換比率成為10碼呢絨對18碼亞麻布時,貿易條件對英國較有利;若交換比率成為10碼呢絨對16碼亞麻布時,貿易條件對德國較有利。這兩種情況下,貿易都不易展開。

只有在兩國相互需求的商品價值相等時,貿易才能實現穩定的均衡。相互需求理論是對比較成本說的補充,只能適用於經濟規模相當、雙方的需求對市場價格有顯著影響的兩個國家。

閱讀全文

與相對價格線怎麼表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山煤集團宮來喜2017 瀏覽:901
交通銀行同業理財產品 瀏覽:240
股東會監事會董事會 瀏覽:576
如何為高端客戶配置貴金屬資產 瀏覽:756
農行的理財產品 瀏覽:447
銀行貸款金額怎麼說 瀏覽:338
招商安慶基金理財 瀏覽:553
地震對期貨的影響 瀏覽:703
魯能集團上市 瀏覽:316
貨幣去杠桿事件 瀏覽:264
鑫亞國際股票 瀏覽:174
外匯銷售電話話術 瀏覽:733
東方財富股份公司騙 瀏覽:544
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瀏覽:662
武漢光谷聯合產權交易所襄陽 瀏覽:282
上海地鐵二號線融資外資 瀏覽:333
沈陽有興業證券 瀏覽:818
公募基金金融機構免稅政策 瀏覽:501
郵政銀行理財最少多少 瀏覽:139
胡華勇國信證券簡歷 瀏覽: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