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保險公司業務指標

保險公司業務指標

發布時間:2021-11-07 00:14:20

① 考核保險公司的指標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隨著保險市場的進一步開放,我國保險市場主體越來越多,各保險公司之間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各家保險公司也更加註重保險統計和公司的業績考核工作,以期樹立良好的公司形象,促進業務發展。應收保費率反映公司應收保費資產狀況,而結案率反映理賠進度,兩者均為保險公司比較重要的經營考核指標。但一直沿用至今的應收保費率和結案率指標的計算方法明顯是錯誤的,它們沒有真實反映保險公司應收保費情況和理賠部門結案進度,需要予以改進和糾正。
一、傳統結案率計算公式存在的爭議
結案率既可按月、按季計算,也可按年計算,它是一個對外樹立公司形象,對內考核各級保險公司經營管理情況的重要指標。因此,不論從實務角度還是從理論角度來看,我們都需要科學、合理地計算結案率,通過它來真實反映保險公司一定時期內的工作效率,尤其是理賠部門的結案進度。計算結案率的現行公式如下:
結案率=已決件數/(已決件數+末決件數)×100%
經過分析和檢驗,我們不難發現該公式至少存在三個方面的錯誤。第一,從統計原理而言,「已決件數」是時期指標,而「未決件數」是時點指標,兩者不宜在公式的分母中直接相加、在分式中直接相除,也就是說,由於兩者性質不同,「已決件數」和「未決件數」這兩個指標根本不具有可加性和可比性。第二,在年初的幾個月里,由於理賠工作剛剛開始,「已決件數」數值偏小,而「未決件數」對於已經開業多年的保險公司來說,基本上是常年相差不大而數值卻相對較大的一個數,所以,由此公式在年底之前按月或按季計算結案率時,所計算出的年初結案率就比較小,不能真實地反映理賠人員和保險公司當期的實際工作業績。第三,在一家新開業的保險公司計算結案率時,或保險公司無上年未決賠案而計算結案率時,由於「未決件數」數值為0,該公式變成:
結案率=已決件數/已決件數×100%
這時計算出的結案率始終為100%,結果顯然是錯誤的。
此外,在其他一些文獻中還陸續出現了幾個不同的結案率公式,主要有:
結案率=本年累計已決件數/本年累計已立案件數×100%(1)
結案率=本年已決賠案數/(本年發生賠案數+上年末決賠案數)×100%
(2)顯然,公式(1)只適用於新公司,或者無上年未決賠案的保險公司,而一家經營多年的保險公司在年初時是不可能沒有上年未決賠案的,所以此時公式(1)便是錯誤的。實際上,公式(1)的關鍵之處就是分母「本年累計已立案件數」只考慮到了公司新立案的案件數,沒有考慮到上年未決的賠案,而分子「本年累計已決件數」中顯然包含了屬於上年未決的賠案,這就形成該公式的分子分母不可比。而公式(2)的錯誤之處同傳統的現行公式是一樣的,即分子分母中的時期指標與時點指標不具有可加性,這樣計算出的結果仍然錯誤地表現為:年初時計算的結案率太小,以及新保險公司計算的結案率為100%等等。
二、結案率計算公式的「改進公式」仍不完善
對上述幾個結案率計算公式中的錯誤目前已有人提出了改進公式。其中,《保險研究》2004年11期刊發了周德俊同志撰寫的《科學設置結案率指標進行精細化管理》一文就很好地分析和指出了現行結案率計算公式的錯誤,並得到了結案率計算公式的「改進公式」。然而,經檢驗發現,該文章雖然指出了傳統公式的錯誤,但是所謂的「改進公式」卻並沒有真正改進原公式中的錯誤,而是把其中的一些錯誤又延續了下來。該文章的「改進公式」如下:
結案率=已決件數/(已決件數+末決件數)×100%(3)
其中A隨時間進度按月依次取值為1,2,……,12。毫無疑問,公式(3)的確改進了原來的結案率公式。但對照前面所指的傳統公式的三個錯誤進行分析,不難發現,公式(3)只是解決了其中年初結案率太小的問題,而其他錯誤仍然未解決。第一,「未決件數」是時點指標,修正後的「未決件數×A/12」還是時點指標,兩者仍然不宜直接相加和相比。第二,在計算一家新公司的結案率時,我們會更直觀地看到該公式的錯誤。例如,某家新開業的公司當年一月立案1200件,同期已決900件,顯然該公司此時的結案率應是900/1200;75%,可是按上述「改進公式」計算則變成9001(900+300/12)=97.3%,與實際結果相差很大。第三,公式(3)也沒有真正解決年初結案率指標太小的問題,因為一方面如上所述,「未決件數×A/12」還是時點指標,它與時期指標「已決件數」不宜直接相加,另一方面這樣計算的結案率也不符合真實情況,不能客觀地反映出一個公司當時的結案進度。
三、正確計算結案率的思路
事實上,根據統計原理和保險理賠工作的實際情況,只要針對現行結案率計算公式中的錯誤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就能得到正確計算結案率的思路:第一,結案率是一個結構相對指標,反映的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這里的「整體」就是一家保險公司當時所面對的所有案件,「部分」即所有案件中已經結案的案件。隨著時間的推移,「整體」與「部分」均應越來越大,也就是說這兩者應構建成時期指標來相加和相比。第二,這里的「部分」即已決案件容易明確,即到計算指標時為止,已經結掉的案件,而「整體」即所面對的所有案件則可以分為當年新立賠案和上年未決賠案兩部分來處理,分別稱為「本年累計立案件數」和「年初未決件數」。第三,上年未決案件或稱「年初未決件數」就是上年底轉至當年初公司未結案的案件數,這個數是一個固定數值而不是時點指標了,並且在計算結案率時把年初未決案件數分攤到一年的12個月中去,這樣,每個月、每個季度就可以按時間進度計算結案率指標。根據以上思路,提出新的結案率指標計算公式如下:
結案率=本年累計已決件數/(本年累計已立案件數+年初末決件數×A/12)×100%(4)
其中,A:1,2,……,12。
應該說,公式(4)解決了結案率的計算問題,它能夠真正反映保險公司的理賠進度。現在對照現行公式中的不足,逐一分析如下:第一,分子、分母中的三個指標中「本年累計已決件數」和「本年累計立案件數」為同一時期的時期指標,而「年初未決件數」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數,三者之間具有了可加性和可比性。第二,解決了原來計算公式中年初結案率指標值太小的問題;第三,作為一個特例,計算一家新開業公司的結案率指標時,由於沒有上年遺留下來的未決賠案,即「年初未決件數」為零,因而公式變成了:
結案率=本年累計已決件數/本年累計立案件數×100%
它的分子、分母為當年同期的兩個時期指標,所反映的也完全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因此計算結果更直觀、更合理。

② 保險公司流動性指標

流動性風險是指保險企業無法及時獲得充足資金或無法及時以合理成本獲得充足資金,以支付到期債務或履行其他支付義務的風險。
流動性風險監管指標是償二代的核心監管指標之一,也是壽險公司風險控制的重要內容。目前,我國保險業正處在回歸風險保障、強化保險監管、維護金融安全的過程中,在保險企業的經營中,不容忽視的是一些保險公司的流動性風險在增加,其中非上市人身險公司的流動性風險備受關注。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③ 保險公司經營五項指標

保險服務評價指標體系分別按照財產險和人身險建立兩套定量指標。定量指標選取范圍,主要涉及保險消費者能夠直接感受和體驗的服務觸點,涵蓋各關鍵服務環節。在指標選擇上,兼顧數據客觀准確性原則,選取目前保險行業主體普遍適用的可系統提取、人為影響因素可控的指標。
財產保險公司服務評價體系包括8個指標,涉及銷售、承保、咨詢、理賠、投訴五大環節。其中,為敦促保險公司及時響應消費者的服務需求,切實提升消費者體驗,在銷售、承保與咨詢環節分別設置了電話呼入接通率、客服代表滿意率及承保理賠查詢異議處理率3項指標,權重均為10%;為突出對理賠難的治理,在理賠環節設置了立案結案率、案均報案支付周期以及理賠獲賠率3項指標,權重合計為45%;為引導保險公司減少客戶投訴並做好投訴服務,在投訴環節設置了投訴率和投訴件辦理及時率2項指標,權重合計為25%。
人身保險公司服務評價體系也包括8個指標,涉及銷售、咨詢、回訪、理賠、保全、投訴六大服務環節。為提升銷售環節服務質量和效率,設置保單送達率1項指標,權重為15%;為突出回訪工作在防範銷售誤導的重要作用,設置電話呼入接通率、電話回訪成功率2項指標,權重合計為15%;為提升保險公司理賠服務效率和消費者獲賠比率,設置理賠服務時效、理賠獲賠率2項指標,權重合計為35%;為提高保險公司保全服務效率,降低消費者在保全服務環境的等待時間,設置保全時效1項指標,權重為10%;為引導保險公司減少客戶投訴並做好投訴服務,在投訴環節設置了投訴率和投訴件辦理及時率2項指標,權重合計為25%。
對於保險總公司將根據服務評價得分高低進行評級,對分公司只評分不評級。保險總公司服務評級設定為A、B、C、D四大類,具體包括AAA、AA、A、BBB、BB、B、CCC、CC、C、D共10級。A類是指總體服務質量優秀的公司,B類是指總體服務質量良好的公司,C類是指總體服務質量較差的公司,D類是指總體服務質量差的公司。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④ 保險公司經營指標分析

盈利能力是指企業獲取利潤的能力。提高企業盈利能力是企業經營和管理的中心問題。企業通過自身經營和管理所取得的利潤是投資者獲取收益、債權人收取本息的資金來源,也是經營者經營業績和管理效能的集中表現。因此,做好企業盈利能力的分析十分重要。判斷人壽保險公司的盈利能力,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困難:一是核算周期的長期性。通常,壽險保單的有效期都在十幾年或幾十年,因此,相應的會計核算也要延續十幾年或幾十年。在該保單的保險責任未履行結束之前,難以對它做出虧損或盈利的最終判斷。二是當期收支的不匹配性。最典型的要數當期的費用不匹配。由於壽險經營的特殊性,當期支出的費用與其整個經營期間,無論是在時間上還是在數量上都與當期的收入嚴重不匹配。還有精算所用的「生命表」與現實被保險人的實際壽命之間的差異(或稱之為不匹配),也會對壽險經營的盈利能力造成重大影響。三是經營過程中各年度之間某些指標的不確定性。遠期投資收益率的不確定性,會對壽險公司的盈利能力產生重大影響;同時還存在的如續期保費的「繼續率」不確定,遠期的「死亡率」不確定等等,都會對人壽保險公司盈利能力的分析與預測產生重大影響。鑒於壽險公司經營中存在的上述「三性」,要做好壽險公司的盈利性分析,僅靠傳統的手工作業或者孤立的會計核算系統來完成,是不可想像的,必須依託於功能完善的計算機信息系統。首先,構建系統的基本框架應滿足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一是應具備歸集投入產出各類指標並能對指標進行分析的功能。系統應能夠按機構、部門、業務系列、險種、渠道、客戶分類、利潤中心等多個維度的投入產出指標進行數據的歸集,並能夠靈活地從不同的角度來對相關指標進行分析。另外還要建立包含收入、成本和利潤以及各種假設條件等因素在內的分析模型。利用這些模型可以針對不同的產品、渠道、分支機構、銷售網點進行盈虧臨界點的分析。需要強調的是,這個系統要有一些假設條件。壽險公司的核算是長期的,且涉及方方面面的指標非常多,在預測的時候就要做一些假設,比如投資收益率,預測投資收益率是5%還是8%,續期率是90%還是95%,續期的費用大概是一個什麼樣的水平等。二是應具備成本費用篩選和配比的功能。系統應能夠對壽險公司支出的眾多成本項目按照事前設定的不同標准進行篩選和歸集,並能夠對歷史數據不斷地進行比較和揚棄。按照統計規律不斷對歸集的歷史數據所表現出的規律性進行歸納,且能夠自動對假設條件或配比因素進行及時修正,從而使分析和預測的結果逐漸趨於真實。三是應能夠對公司的業務系統、銷售系統、精算系統、薪資福利系統、預算系統以及辦公處理系統中的數據進行整合,關聯數據的口徑要一致。另外,在分析計算功能中還應能夠靈活地修正各種假設條件,具有清晰簡潔的操作流程。其次,對信息管理的模式應該是高度集中式的管理模式,包括集中式的信息存放和管理、標准化的信息定義和標准化的信息傳遞。最後,系統的應用要採用集中式的應用體系架構。一是應用系統功能全面、靈活、擴充性強,適應不斷增加和變化的業務需求;二是各應用系統之間要介面靈活、參數化,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要強;三是各應用系統的操作界面,要充分體現友好的人性化和高度的智能化。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⑤ 保險公司的各個指標都反映了什麼能力

公司的各個指標都反映了什麼能力,反映了保險公司的業務能力和他的社會信賴度

閱讀全文

與保險公司業務指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武漢光谷聯合產權交易所襄陽 瀏覽:282
上海地鐵二號線融資外資 瀏覽:333
沈陽有興業證券 瀏覽:818
公募基金金融機構免稅政策 瀏覽:501
郵政銀行理財最少多少 瀏覽:139
胡華勇國信證券簡歷 瀏覽:167
外匯1100盈利計算公式 瀏覽:591
浙商國際金融期貨 瀏覽:61
信和金融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954
綠豆公司股票 瀏覽:706
股票期貨書籍打包下載 瀏覽:439
深圳揚天下金融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258
保險公司在金融業的地位 瀏覽:880
外匯委託追討資金靠譜不 瀏覽:928
汽車融資租賃業務的稅務籌化 瀏覽:569
金融服務業加計抵減 瀏覽:230
小微企業互聯網融資平台 瀏覽:195
用外匯平台有哪些 瀏覽:75
博易大師修改指標 瀏覽:621
西部證券配股價格 瀏覽: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