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未實現內部交易損失
當甲企業向乙企業銷售該批商品時,因為銷售價格320萬元小於賬面余額400萬元,甲公司發生損失80萬元。這個損失即是「有關損失應予確認」的部分。
如果上述其他條件不變,但該批商品沒有發生減值,則在編制合並會計報表時,應做調整分錄,即同時增加存貨價值80萬元(借存貨)、減少損失80萬元(貸損失),因為對於合並後的公司來說,該批存貨的實際價值應該是400萬元,而不是乙公司賬面上的320萬元(甲公司賬面上已沒有這批存貨)。但上述情況提到,該存貨實際存在減值的情況,即存貨的實際價值就是320萬元(乙公司賬面金額),在編制合並報表時,合並後的存貨價格仍然是320萬元,無需做調整分錄,即上述的「合並財務報表中不予調整」。
希望對你有幫助。
B. 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為什麼要抵消呢,舉個例子說明下嗎謝謝
未實現內部損益主要存在於母公司與子公司內部存貨交易中;企業集團內部母、子公司之間,或子公司之間因銷售商品,在期末尚未向外界出售所產生的未實現損益。
舉個例子,物理當中也分內力和外力,內力是不會對外界產生影響的。其次,會計中也是這個道理,集團內部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是不應該被記錄在合並報表中。
(2)虧損在內部交易擴展閱讀:
對於內部交易未實現損益的抵銷,在不同合並理論下的處理是有區別的。在母公司理論下,母、子公司之間內部交易按母公司擁有的權益比例抵銷;在經濟實體理論下,母、子公司之間的內部交易100%抵銷。
從不完全權益法轉化為完全權益法;有利於統一權益法在個別表與合並表中的處理原則;有助於遏制利用對被投資單位的影響調節利潤的現象;體現了與國際財務告准則體系中IAS2IAS31有關規定的趨同。
C. 請問「內部交易抵消」是什麼意思
「內部交易抵消」多是集團公司與下屬公司或集團公司的下屬公司之間發生的交易而虛增出來的數字。合並會計報表的抵銷分錄指的是在編制合並會計報表時對於相關應該抵銷的項目進行的調整分錄。
合並抵消是指母公司在編制合並會計報表時,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個別財務報表為基礎,將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發生的內部交易對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個別財務報表有關項目的影響與合並財務報表相關項目的影響之間所存在的差異進行抵消。
母公司在合並抵消時所編制的會計分錄稱之為合並抵消分錄。合並抵消分錄的編制目的和作用是為了消除內部交易對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個別財務報表有關項目的影響與合並財務報表相關項目的影響之間所存在的差異;
使內部交易在個別財務報表中的反映與在合並財務報表的反映一致,但這種一致性僅僅是為編制合並財務報表。
合並資產負債表的抵消項目主要有母公司對子公司股權投資項目與子公司所有者權益項目、母子公司之間內部往來項目、存貨中未實現利潤項目、固定資產項目、無形資產項目和盈餘公積項目;
合並利潤與利潤分配表的抵消項目主要有內部銷售收入和銷售成本、內部投資收益項目、管理費用項目和納入合並范圍的子公司利潤分配項目等;合並現金流量表的抵消項目在編制合並資產負債表和合並利潤與利潤分配表時一並處理。
(3)虧損在內部交易擴展閱讀:
特徵
合並抵消分錄的編制目的和作用決定了其不同於日常會計處理中所編制的其他會計分錄,具有如下一些自身的特徵。
1、合並抵消分錄主要起到抵消有關報表項目數據的作用。
依據這一特徵,通常情況下結合報表項目的性質就能確定合並抵消分錄的借貸方涉及的具體項目,而不會將所要抵消報表項目的借貸方向弄錯。
例如:當抵消內部存貨、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交易中的未實現利潤時,如果相關資產的內部售價高於原售出方的賬面價值或成本時,未實現利潤為盈利,導致個別財務報表中期末相關資產的賬面價值被高估,編制合並抵消分錄時,貸方應抵消相關的資產項目,借方抵消相關損溢項目。
如果相關資產的內部售價低於原售出方的賬面價值或成本時,未實現利潤為虧損.導致個別財務報表中期末相關資產的賬面價值被低估,編制合並抵消分錄時,借方應抵消相關的資產項目,貸方抵消相關損溢項目。
2、合並抵消分錄不用過賬,不會導致當期和以後期間個別報表財務相關項目的數據發生變化。編制合並抵消分錄使內部交易在個別財務報表中的反映與在合並財務報表的反映一致,但這種一致性僅僅是為了編制合並財務報表,而非調整母公司和子公司各自對外提供的個別財務報表。
因此,合並抵消分錄不用過賬,編制了合並抵消分錄也並不意味著個別報表財務相關項目的賬簿數據和報表數據發生變化。
3、合並抵消分錄抵消的是報表項目不是具體的賬戶。會計報表的項目名稱與所對應的賬戶名稱不完全一致,處理日常會計業務所編制會計分錄借貸方都用相應的賬戶名稱,編制合並抵消分錄時,借貸方要用相應的報表項目名稱。
當報表項目名稱與所對應的賬戶名稱不一致時,用報表項目名稱。例如在合並抵消分錄中,會用到「存貨」、「固定資產原價」、「期初未分配利潤」、「提取盈餘公積」等報表項目名稱,而不是用「原材料」、「庫存商品」、「固定資產」、「利潤分配」等賬戶名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抵消分錄
D. 何時集團內部交易是賺錢的或虧損的
華彩咨詢認為何時內部交易是賺錢的或虧損的,比如用人單位向人力資源部要求你給我招個人,如果人力資源部招來的人素質較低,招來的人消耗較大,遠遠高過社會上找個獵頭公司獵進來的綜合費用的話,那麼這次內部交易就是虧損的。反過來說,相反,如果人力資源部門為用人單位招來的這個人又快,素質又好,又比外部獵頭公司的綜合費用要低的話,那這次內部交易就是賺錢的。
就是總的來說,通過母公司調配,來回吆喝,來回調動價值,通過一系列的運作所創造的價值,抵過了因它的集中化、行政化指揮,粗暴的命令,任何集團再精巧的指揮,再個性化的政策,具體到個體公司來看的話,一定是粗暴的,他會帶來損耗,只有一個集團統一的指揮調度所產生的價值,大於等於它帶來的粗暴的損失的時候,這個集團管控才是合理的,否則它就是反動的,最終這個系統會崩潰,它裡面有個臨界點。
E. 合並報表內部交易抵消如何處理
合並報表內部交易抵消分錄怎麼做?
答:內部交易抵銷
原理:合並報表調整分錄要始終貫徹一個思想,從集團整體來看,多了啥去掉啥,少了啥,補上啥.在做題的時候,抵消分錄中的科目哪個是抵消母公司,哪個是抵消子公司,哪個分錄既不是子公司,也不是母公司,而是在集團財務報表中反映的?
不考慮存貨跌價准備情況下內部商品銷售業務的抵銷
借:營業收入
貸:營業成本
存貨
借:期初未分配利潤(年初未實現的內部銷售利潤)
營業收入(本期產生的銷售收入)
存貨(本期期末實現的內部銷售利潤)
上述分錄的編制思路:本期發生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收入與本期發生存貨中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之差為本期發生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成本.抵銷分錄中的"期初未分配利潤"和"存貨"兩項之差即為本期發生的存貨中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
如果理解了上述的編制過程,那麼筆者再告訴大家一個簡單粗暴,快速寫出抵消分錄的方法:
①將年初存貨中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抵銷:
借:期初未分配利潤(期初存貨中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
②將本期內部商品銷售收入抵銷
借:營業收入(本期內部商品銷售產生的收入)
③將期末存貨中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抵銷
借:營業成本
貸:存貨(期末存貨中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
快速計算:存貨中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可以用毛利率代替;
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
存貨中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未實現銷售收入-未實現銷售成本
存貨中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購貨方內部存貨結存價值×銷售方毛利率
合並報表抵消分錄的作用和特徵有哪些?
合並抵消分錄的編制目的和作用決定了其不同於日常會計處理中所編制的其他會計分錄,具有如下一些自身的特徵.
1.合並抵消分錄主要起到抵消有關報表項目數據的作用.
依據這一特徵,通常情況下結合報表項目的性質就能確定合並抵消分錄的借貸方涉及的具體項目,而不會將所要抵消報表項目的借貸方向弄錯.例如:當抵消內部存貨、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交易中的未實現利潤時,如果相關資產的內部售價高於原售出方的賬面價值或成本時,未實現利潤為盈利,導致個別財務報表中期末相關資產的賬面價值被高估,編制合並抵消分錄時,貸方應抵消相關的資產項目,借方抵消相關損溢項目.如果相關資產的內部售價低於原售出方的賬面價值或成本時,未實現利潤為虧損.導致個別財務報表中期末相關資產的賬面價值被低估,編制合並抵消分錄時,借方應抵消相關的資產項目,貸方抵消相關損溢項目.
2.合並抵消分錄不用過賬,不會導致當期和以後期間個別報表財務相關項目的數據發生變化.編制合並抵消分錄使內部交易在個別財務報表中的反映與在合並財務報表的反映一致,但這種一致性僅僅是為了編制合並財務報表,而非調整母公司和子公司各自對外提供的個別財務報表.因此,合並抵消分錄不用過賬,編制了合並抵消分錄也並不意味著個別報表財務相關項目的賬簿數據和報表數據發生變化.
3.合並抵消分錄抵消的是報表項目不是具體的賬戶.會計報表的項目名稱與所對應的賬戶名稱不完全一致,處理日常會計業務所編制會計分錄借貸方都用相應的賬戶名稱,編制合並抵消分錄時,借貸方要用相應的報表項目名稱.當報表項目名稱與所對應的賬戶名稱不一致時,用報表項目名稱.例如在合並抵消分錄中,會用到"存貨"、"固定資產原價"、"期初未分配利潤"、"提取盈餘公積"等報表項目名稱,而不是用"原材料"、"庫存商品"、"固定資產"、"利潤分配"等賬戶名稱.
F. 被投資單位發生虧損未實現的內部交易如何調整凈損失
一般情況下是不能追回的,參與內幕交易的可能會被罰款,判刑,但是你的錢是不可能追的回來的。
G. 合並范圍內交易虧損是否可以抵消
不管是同一控制下還是非同意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對於集團內企業之間的內部交易,應當分別重要性原則考慮抵消,這里說的重要性是根據集團規模和交易的重要程度決定的,如果達不到重要的,可以考慮不抵消,但是大部分能夠核算清楚且金額重要的內部交易肯定是需要進行抵消合並的。
H. 什麼是內部交易,內部交易的好處和它的影響
內部交易在阿米巴經營推行中的切入點,阿米巴經營推進的八步連環落地法:第一步明確理念,第二步策略定位,第三步組織劃分,第四步經營會計構建,第五步量化分權,第六步內部交易,第七步評價改善,第八步二元激勵。那麼按照我們以術載道的思路,我們做完了組織劃分、經營會計,接下來我們就要做內部交易。
那麼內部交易有什麼好處和弊端?內部交易是指把外部市場機制引入到企業內部,在企業整體理念戰略框架之下,使企業的上下流程、上下工序,和存在服務關系的部門和崗位之間,從原來以行政手段比如說計劃、調度、會議、行政命令等推動下彼此分工協作變成了買賣關系,有償服務,和一種契約的關系,自動調節運行。企業裡面最簡單的交易關系,那就是采購的原材料賣給生產,生產車間生產出來的產品賣給營銷。
以市場為導向的獨立核算制度不等於承包,承包是為了短期利益,是從利己的角度出發,目的是追求利潤,是承包人與企業之間的博弈,而阿米巴經營它的根本性目的是為了培養經營人才,它是在保持企業整體性與一致性的基礎上面,把原來原來集中管理的各業務部門實行分權管理,將經營權利下放至各個部門的負責人,打破各個部門之間利潤不權責不清的一些狀況,獨立核算各阿米巴的貢獻,在企業內部引進市場價格機制、競爭機制,通過內部交易讓企業各部門之間直接面對市場,在市場壓力下激發出巨大的創造力,同時促進企業間的協作和專業化分工,形成資源的最大化有效利用。
接下來香港人文比佛利帶大家來看看內部交易的一些好處:
第一:可以提高內部反應速度。實行內部交易以後各個阿米巴的銷售額就是以交付給到內部客戶為衡量標准,如果要想把銷售額做大,他們就會盡可能的快速的將生產出來的半成品提供的服務快速的提供到內部客戶,如果各個阿米巴都能夠這樣思考的話,那麼內部的物流速度、服務速度、信息的溝通速度都會得到大大的提高。
第二:可以降低企業內部成本。實行了內部交易獨立核算,各阿米巴能夠自覺的把生產經營中發生的費用當做視為自己的費用。從而形成自我管理,實現「銷售額最大化,費用最小化」,主動降低損耗,努力減少費用支出,使我們的生產成本也好,經營費用也好,使我們不斷的降低。
第三:可以優化企業人才的配置,使我們的組織扁平化。實行內部交易以後,企業內的各種資源都可以通過價格引導而合理流動,各阿米巴按照生產需要和利潤最大化的原則優化組織,人員的數量以人月勞動生產力的指標自動調節。而且有了阿米巴自主經營以後,中間的一些計劃統籌的職能顯得沒有必要,組織自然而然的就扁平化了。在我們推行項目的過程中有很多企業都已經從以前的四級五級變成了三級這樣一種扁平化的組織。
第四:可以為企業大量的培養經營性人才。阿米巴經營中認為員工的經營能力是在算賬中算出來的。是在實際的摸爬打滾中練出來的,在以前的組織結構中員工是按照上級命令執行工作,很少有發揮的空間。而內部交易獨立核算呢,要求員工成為內部的經營者,給予員工發揮自己聰明才智的機會,自我算賬自主經營,經過實際工作當中的歷練那我們的人才就可以培養出來,企業的發展就有了人才的保障。
當然,除了以上一些好處以外,阿米巴經營內部交易如果沒有處理好的話,也可能存在一些影響:那就是一旦組織化分了,就分而不和,各個阿米巴組織各自為政,企業的統一性受到影響,企業的戰略方針難以貫徹,造成分裂的局面,短期來看利潤是上升了,但是長期失去了競爭力。
I. 未實現內部交易損失在合並報表中的處理
我也像你一樣問了這個問題
您可以看看網友給我的回答
http://..com/question/308494940.html
相信能幫你解決問題